(2)人文关怀是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铿锵之声。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朝着“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方向发生重心转移,但并没有完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各种格局,缺少应有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以理论、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强调用标准的大纲、教材、评价和测试来规范大家,忽视个性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很好地分析、尊重和遵循大学生个性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变化。心理教育的内容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显得空洞和陈旧,手段和方法过于格式化,多以说服、教育、灌输为主,不但不利于理解和沟通,还产生不良的刻板现象和“心理距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少相应的安全宣泄机制,管理体制过于官僚制和模式化,重“约束”轻“疏导”,工作氛围中的人情味不够。因此,人文关怀是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大学生的信心、振奋大学生的精神、激励大学生前进的铿锵之声。
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
(1)转变教育方式。由于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们长期盛行听话教育。不管学生喜欢与否、愿意与否,教育者总是一厢情愿地向学生灌输各种道德规范。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种种限制与束缚,人为制订许多规则、条条框框,仿佛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学生想飞也飞不高,想跳也跳不远,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智慧。我们必须彻底地改变这种单纯的说教方式,从听说方式向对话方式转变,通过价值判断发现道德生命的意义。对话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双方都敞开心扉作真诚的朋友,对话教育会带来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是人与人平等相处的基本方式。进行人文关怀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求对话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脱离现实生活的对话是没有教育效果的。要真正理解受教育者,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解学生就要走进学生,就要去关心学生,展开心灵的交流,促进师生双方在思想上、认知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2)关注个性差异。当我们说现代大学生缺乏创造与智慧时,我们不能不反思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忽视了个性化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文关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在三个方面予以关怀:一是宽容,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管其多么与众不同,都应该宽容。二是选择,个性化教育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创造良好的选择环境。不要将一切管理条文、规章制度的出发点仅仅放在教育者、管理者是否满意的基础上,也要看受教育者是否满意的基础上。三是学生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格的形成,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每个人的个性是独特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要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学习和生活,努力发挥个人的潜能,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保证受教育者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增强受教育者完整健全的人格,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正需要这样的具有独立性和创造型人格的新一代。教育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不要求学生尽善尽美,准许学生存在某些不足。
(3)投入情感关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情感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的关系的基础,要使教育行之有效就必须发挥情感的先导作用。我国传统道德教化强调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影响人心。现代道德情感灌输在进行必要的道德认知教育的同时,要注意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灌输如果只能以理服人而不能以情感人,只能传递知识而不能传递感情,不能引起道德主体内心深处的感情共鸣,道德知识就不能被很好地接受,即使接受了也不能收到实效。情感投资就像青年学生心灵中的一根和弦,只把它弹奏,就会使其他弦一起振动,就会产生美妙的乐章,就如同春风细雨般地侵入学生的心田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4)注重传统文化。文化在外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4年开启的中法文化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今天,越是走向现代化越是需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民族的差别、不同民族的个人的差别归根到底在于文化的差别,文化的根不能丢,否则就将丧失自我。目前少数大学生不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标,摒弃一些传统的东西,崇尚西化。大学生身上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只有拥有充足的文化底蕴的群体,才能真正使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我国拥有灿烂的优秀历史文化,“言必信,信必果”等对今天建立诚信体系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大学生教育应加强宣扬民族精神,重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突破从“贴近学生”向“走向学生”的改良思想的束缚,真正转换工作的视角和立足点,真正立足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围绕尊重学生个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宽容、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强情感的相互渗透,增强工作中的人情味和个性色彩,启发引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交流中引导,在沟通中施教,在共鸣中提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探讨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孔晓东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心理发展和活动的规律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其心理健康,开发其潜能,进而促进其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可行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高等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实际工作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即思想问题心理化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化、品德化。将两者有机整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当务之急。
(一)两者具有共同的主体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有不同的分工和职责,但从本质上具有相同性,都是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都立足于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从功能、教育培养目标、作用等方面,两者是很难割离的。从工作关系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具有一样职能机构,都同属学校德育的范畴,由党委统一领导,也是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每一位政工干部的职责。从教育对象来看,两者共同的教育对象都是大学生,两者都是借助语言的力量进行的精神性、主观性的活动,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服务,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合格人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还身心健康。
(二)两者具有互补性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作用是高校德育工作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大学生某些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某些心理障碍问题也可能是思想道德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为德育工作者深入地理解人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实质及根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对推进德育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德育工作者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而且还要用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高校德育工作中,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重新认识,而且还会促使他们自觉地构建一种主动与德育工作者密切配合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拓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维空间,从更高层次上给大学生以正确价值引导,有效地防止价值取向的偏离。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高校德育工作中,也能促进德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效能的局限性,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使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二者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发挥整体效能,而且有利于促使德育工作向科学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