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年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丞相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明初开国功臣李善长之子李祺,娶明太祖长女临安公主,因而在李善长被夷三族时免死,夫妇和子女都被流放到江浦(南京附近的一个县城),永乐元年,李祺死。
李祺死后大约有几年,临安公主从应天府的堂子里抱回了一个小女孩,取名为李长乐。
永乐十九年,临安公主死于江浦,养女李长乐守孝三年,化名为南星,只身一人来到西安府,年方十五。
----------------永乐二十一年----------------
“师父,长乐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了,保重。”
江浦城门之外,李长乐身着蓝色直缀,牵着马与六扇门捕快许易道别。
许易一脸的不舍。
“多保重,这在外面可要收收你那动不动就动手的毛病,莫要让那官府里的人把你抓了去。”
“还有,你的腰牌带上了吗?”
“带上了,知道了师父,徒儿明白。”
“作为一个六扇门捕快,你身上的腰牌可不能离身。”
师父絮絮叨叨的说着。
李长乐翻身上马,与许易道别。
“师父,保重身体,我走了。”
说完之后驾着马,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人群中,不见踪影。
——一年后——
永乐二十二年,西安府。
“南星先生,画我就拿走了。”
“哎,慢走,下次再来啊。”
大娘放下一吊钱,一边走一边又展开画与旁边的姑娘说道:
“囡囡,那南星先生把你画的可真像,你看,这画与你放在一起,可是难辨真假!”
“姑姑,我就说人家的画像的不错,您还不信,若是下次您还来长安来,把表妹带来,让南星先生给她画一幅像。”
“那哪行……”
姑侄二人消失在了人群中。
“南星先生,我家老爷请您明日上午去给我家小姐画像,不知您是否方便?”
一个打扮得像丫鬟一样的女人问道。
李长乐抬起头,微笑着对来人说:
“方便方便,不过我们先小人后君子,一幅画二两银子,先付了钱再说。”
那丫鬟笑了一下,从荷包里掏出二两银子,一张字条放在桌上,便走了。
“先生,帮我写封信。”
……
在长安呆了一年多,这小摊子办的不算太红火,也不算冷清,一月有几两银子挣,基本每天多多少少挣一吊钱。
夜色将至,便收了摊子,回到我租的那个院子里,位置比较偏,到了晚上就十分安静,到了夏天,每天都可以听到蛐蛐声。
李长乐进了屋子,拿出那张杉木做的古琴,这是养母的遗物,也是李长乐从江浦到这里带来的唯一一件东西。
抚摸着那张古琴,眼睛不禁有些湿润。
叹了一口气,把古琴放起来,坐在桌前,给师父写信,也不知他老人家是否安好。
提笔写下几行,却又写不下去了,便拿了信封封好信,洗漱睡觉。
——第二天卿府——
刚进门就看见那天那个丫鬟在大厅里站着,身边还坐着小姐打扮的女子。
在大厅里,还坐着一位少妇,打扮的珠光宝气。
待为她家小姐画完像,收拾好东西准备走时,却被那少妇叫住。
笑着对李长乐说:
“南星先生,今日请您来不仅是为我家雨儿画像,听闻先生文采不错,不知南星先生可否愿意做三小姐的先生?”
李长乐本是拒绝的。
笑了下,正欲开口,那卿夫人又说:
“一月十两银子,先生吃住在我卿府上,南星先生可愿意?”
“既然如此,夫人的请求李某就应下了。”
十两银子,十五两银子就可以买一匹马了,这么多钱,给谁谁都会心动。
李长乐站起来,对这卿夫人行了一礼。“夫人,李某告退。”
“桃夭,送送南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