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03900000007

第7章 十二钗及贾宝玉的年龄关系

红楼探索之路,行走间有太多不解的难题。它们丝丝相扣,错综复杂,头绪众多,需要进一步理清。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书中人物的年龄问题,多年来说法众多、莫衷一是。我认为曹雪芹在书中对人物的年龄安排理应非常精确,因为许多人物本身就是实写的,在生活中有原型,可以原样照搬。为什么在人物年龄方面会有如此多的分歧?我觉得问题在于研究方法选择的不同。我认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最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细读文本。也就是说,要想理清书中人物的年龄,必须从第一回开始,总结所有与年龄有关的线索,多角度、全面地考虑问题,辨清文本的真伪、矛盾发生的原因,确定线索的可靠性,从而最终判定人物的年龄关系。

这就需要一把梳理线索的梳子,也就是首先要找出问题的切入点。非

常幸运,我找到了这把梳子,它就是第六十三回袭人抽签后的一段文字:

“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这里面隐藏着一条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香菱、晴雯、宝钗、袭人四人同岁。这样,有了这把梳子,我们就可以从第一回开始,逐一梳理关于书中人物的年龄线索,以此确定十二钗及贾宝玉的年龄关系。

第一回的第一条线索是这样的文字:“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根据我们的“梳子”,由于香菱、晴雯、宝钗、袭人四人同岁,那么宝钗现在也是三岁。接下来的情节是僧、道交代了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订下还泪之约(尚未下世),下面又有僧之言:“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其中的“已有一半落尘”和“犹未全集”显然是指绛珠草和神瑛侍者还尚未下世,也就是说红楼梦的相关重要人物已经有一半下世,其中就应当包括比宝玉大的宝钗(三岁)。此时的十二钗,若以贾宝玉的年龄衡量,就可以大致分成两半。已经下世的(年龄比贾宝玉大):李纨、凤姐、妙玉、秦可卿、元春、迎春、薛宝钗,尚未下世的:林黛玉、探春、湘云、惜春、巧姐。由于神瑛

侍者是在甄英莲和宝钗“年方三岁”时下世的,我们就可以判断宝钗比宝

玉大三岁。

第二回,有这样的文字:“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交代了黛玉的年龄。接下来,有一句话“堪堪(有本作看看)又是一载的光阴”。不论是“堪堪”还是“看看”在这里的重心都指向了“又”字,应当理解为刚好、恰恰的意思。否则,作者就会写成其他文字,这也是作者的细腻、高明之处。因此,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之时,又过了一年,黛玉六岁。这样作者借冷子兴之语交代了黛玉和贾蓉的年龄关系:“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说明贾蓉比黛玉大十岁。

接下来还有一笔,仍是借冷子兴之口:“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写了宝玉与黛玉和贾蓉的年龄关系(比黛玉大一二岁,比贾蓉小八九岁),为下一回做准备。还借“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即二十上下)”一句,说明了贾琏比贾蓉大三到五岁、比黛玉大十三到十五岁。接下来是张如圭报喜,“次日,面谋之如海”“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日程非常紧凑,说明黛玉初进贾府时才六岁。

第三回,作者借黛玉之口交代了她与宝玉的年龄关系:“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

岁,小名就唤宝玉。”表明宝玉比黛玉大一岁,此时七岁。这个结果证实了第二回年龄关系交代的准确(宝玉比黛玉大一二岁)。另外,作者借“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的文字,交代了雪雁的年龄比黛玉大四岁,体现了富贵人家里丫头一般比主子大的惯例,以便与其他文字贯通。

第四回一开始,根据故事情节的继续流动,作者已经交代了贾兰的年

龄:“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说明贾兰小宝玉两岁。后来,“如今且说雨村”,之后的情节是作者的插叙,时间已经悄然改变。这段文字里面出现了门子的一句话:“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作者在告诉我们葫芦庙一别已经八九年。又有门子的话:“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说明此时香菱已经被拐九到十年,此时宝钗十二三岁(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宝玉是九到十岁。还有这样的文字:“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谈到了宝钗比薛蟠小两岁。而二十八回凤姐之语“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显然是作者的笔误(凤姐比宝钗大了八到九岁,应当比薛蟠大)。

第五回开始,又继续说贾府之事。通过“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等语,已经把时间的概念渐渐模糊起来。不过仍然通过“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的文字,透漏了季节(大约在冬季)。第六回“因这年秋尽冬初”,另叙刘姥姥,借她之口说出了凤姐的年龄:“这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接下来又通过“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的文字,亮出了凤姐比贾蓉大二三岁的线索。这与第二回贾琏比贾蓉大三到五岁的梳理结果是吻合的。接下来,自第七回的送宫花开始直到第十三回都是与此相连续的情节,时间的流动速度明显放慢。其中第十一回回末和第十二回里还陆续交代了时间“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看秦氏),“倏又腊尽春回”(贾瑞死),“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得病)。其中“倏又腊尽春回”和“谁知这年冬底”似有矛盾,但细读之后,发现这里是作者的分叙手法,林如海得病与看秦氏、贾瑞病的情节是同时发生的,并不存在矛盾。根据接下来的文字描写,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不久,就发生了秦可卿托梦、秦可卿之死的情节,这些情节也是在“这年冬底”发生的。之后在第十三回终于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线索:“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作者借助秦可卿的丧事,又一次明确了贾府重要人物的年龄关系。依据第二回所交代的黛玉和贾蓉的年龄关系(贾蓉比黛玉大十岁),以及第二、三、四回所交代的人物年龄关系(宝钗比宝玉大三岁,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凤姐比贾蓉大二三岁),我们可以确定此时(秦可卿死时的时间点)的人物年龄:贾宝玉十一岁,黛玉十岁,宝钗十四岁,凤姐二十二三岁,这都是确切无疑的。其中在第十四回,作者精心埋设了一个伏笔:“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由于林如海身染的是“重疾”,他的病情不应当持续很长,因此“这年冬底”当为“这年冬天”之误写。这个伏笔的意义在于写明了林如海与秦可卿是同一年死的,并且林如海死于秦可卿之前。而贾瑞之死的时间(倏又腊尽春回),死于看秦氏的时间之后(十一月三十日冬至),与其他情节(秦可卿之死、贾妃省亲等)存在矛盾。

而且,关键的矛盾在于“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和“倏又腊尽春回”这两个时

间,显然,这两个时间出自《风月宝鉴》,作者还未来得及修改。这就成了作者把《风月宝鉴》融入《红楼梦》的又一例证。

接下来又是连续的情节,直到“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

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和“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再次模糊了时间。到此,前面伏笔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第十六回有这样的文字“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后来又有“琏二爷和林姑娘进府了”。根据前面“大约赶年底就回来”的伏笔,作者再次不显山不露水地明确了时间:贾政的生辰和元春的才选,都发生在与林如海与秦可卿之死的同一年。此时,贾宝玉十一岁,黛玉十岁,宝钗十四岁,凤姐二十二三岁。

由于只是改建,而且又是元春才选后的加紧施工,第十七回的文字

“又不知历过几日何时,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的。’”就比较容易理解,此时的时间,虽然已经过年,但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此时,贾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宝钗十五岁,凤姐二十三四岁。作者还在这时交代了妙玉的年龄:“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接下来是时间的继续,“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随着元春的元宵省亲,时间又已经过了一年。此时,贾宝玉十三岁,黛玉十二岁,宝钗十六岁,妙玉十九岁,凤姐二十四五岁。根据第六十二回“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二月没人”以及第二十二回的“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可以确定宝钗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这时,作者的详述文字已经开始,从元春省亲到第二十二回薛宝钗过生日,时间才过了七天。这一回还有这样的文字:“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证明了我们关于宝钗年龄的推测是正确的,到正月二十一恰好是十五周岁,十六虚岁。可见,红楼梦人物的年龄也有虚岁和周岁之分。第二十四回末“这红玉年方十六岁,因分人在大观园的时节,把他便分在怡红院中,倒也清幽雅静”,道明红玉十六岁,而第二十七回红玉却对凤姐说“十七岁了”,这就说明,通过人物自己表述的年龄一般是虚岁。另外,第二十三回还有这样的文字:“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再有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也同样证实了我们关于此时宝玉十三岁的推断是正确的。

第二十四回,又有文字:“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了?’贾芸道:‘十八岁。’”十八岁减去四五岁也恰好与我们的推测吻合(宝玉十三岁)。第

二十七回情节发展到了“四月二十六日”,第三十七回时间已经到了“八月二十日”。而之后第三十九回刘姥姥的故事显然又有所隐喻:1.“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绫”字隐迎春)。2.“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说明李纨之夫是在十七八岁上死的,还暗示了宝玉的年龄(也与梳理结果吻合——宝玉十三岁)。3.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根据甲戌本第七回的双行夹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这茗玉小姐显然是暗寓秦可卿,可见秦可卿死时十七岁。

第三十五回:“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文字似有人改动,傅秋芳年龄比宝玉大太多(宝玉十三岁)。

根据第四十二回彩明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以及接下来第四十三回“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上两年我原早想替他做生日,偏到跟前有大事,就混过去了”,凤姐的生日是九月初二。

第四十五回出现了黛玉的话:“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根据我们的推断,此段文字为笔误。(黛玉此时只有十二岁)

第四十九回,有文字“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有这两个同月同日,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份而已。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不过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其中凤姐的年龄显然是误写(凤姐此时已经二十四五岁)。

第五十三回“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至

十五日之夕”,又过了一年。此时,贾宝玉十四岁,黛玉十三岁,宝钗十七岁,妙玉二十岁,凤姐二十五六岁。

第五十六回有文字交代了甄宝玉的年龄“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

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影子,考虑到周岁和虚岁的因素,这段文字与我们的推

断相符(宝玉十三周、十四虚)。此后,直到第六十六回作者才交代了明确的时间:“谁知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

第六十九回“那日已是腊月十二日,贾珍起身,先拜了宗祠,然后过来辞拜贾母等人。和族中人直送到洒泪亭方回,独贾琏贾蓉二人送出三日三夜方回。一路上贾珍命他好生收心治家等语,二人口内答应,也说些大礼套话,不必烦叙”一段文字,显然“贾珍”又是笔误。

第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湘云笑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却好万物逢春,皆主生

盛”,说明时间已经是春天,又过了一年,此时,贾宝玉十五岁,黛玉十四岁,宝钗十八岁,妙玉二十一岁,凤姐二十六七岁。此回还有“明日乃三月初二日”“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说明了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二。接着又通过“偏生近日王子腾之女许与保宁侯之子为妻,择日于五月初十日过门,凤姐儿又忙着张罗,常三五日不在家”,已经把时间推到了五月。又通过“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又因亲友全来,恐筵宴排设不开,便早同贾赦及贾珍贾琏等商议,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地方来作退居”,及“至二十八日,两府中俱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宁府中本日只有北静王、南安郡王、永昌驸马、乐善郡王并几个世交公侯应袭,荣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把时间推到了八月。到第七十六回“三五中秋夕”,写出了第二个关键的中秋节。

书中关于年龄关系的最后一条重要线索出现在第七十八回,有文字

“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写贾兰此时的年龄是十三岁。而根据我们的分析此时宝玉十五岁,这与第四回分析出贾兰小宝玉两岁,是完全吻合的,再一次证明了作者对人物年龄的注重。

到此我们明确了宝玉、黛玉、宝钗、妙玉、凤姐的年龄关系,十二钗中,由于李纨最大、巧姐最小,他俩的年龄关系比较明确。

通过第七十三回的文字:“黛玉、宝钗、探春等见迎春的乳母如此,也是物伤其类的意思,遂都起身笑向贾母讨情说:‘这个妈妈素日原不顽的,不知怎么也偶然高兴。求看二姐姐面上,饶他这次罢。’”我们得知宝钗的年龄要小于迎春。

另外,通过以下文字:1.“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第二十回)‘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2.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第二十二回)

3.探春因问他:“昨日扰了史大妹妹,咱们回去商议着邀一社,又还了席,也请老太太赏菊花,何如?”(第三十九回)

4.探春道:“林丫头刚起来了,二姐姐又病了,终是七上八下的。”(第四十九回)

5.黛玉一面让宝钗坐,一面笑说道:“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可巧探丫头来会我瞧凤姐姐去,我也身上懒懒的没同他去。”(第六十四回)

6.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第七十六回)

7.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

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

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第三十七回)

我们可以感觉到第四十九回“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

有这两个同月同日,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份而已。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不过是“弟”“兄”“姊”“妹”四个字随便乱叫”

所形容的年龄关系。根据探春称黛玉“林丫头”又称“林姐夫”,湘云称黛

玉“林妹妹”又称“林姐姐”,黛玉称探春“探丫头”,这种“随便乱叫”的

情形,我判断黛玉、探春、湘云为同龄。由于黛玉生日比探春大(黛玉二月十二、探春是三月初二),湘云则较黛玉、探春更小(根据第 4 条文字探春所称的“史大妹妹”,以及第二十回、三十二回、三十八回的“林姐姐”文字)。

另外,根据第十八回中的文字:“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说明宝玉三四岁时元春尚未入宫,结合宝钗十二三岁时“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说明元春至多比宝玉大十岁,当比凤姐小一至二岁(凤姐比宝玉大十一二岁),另据凤姐大妙玉五到六岁,因此元春比妙玉大三到五岁(元春比凤姐小一至二岁)。秦可卿死时妙玉同为十七岁,但因为秦可卿是警幻之妹,当比妙玉为小(妙玉的天界身份是警幻,后文细述)。第四十九回的文字“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至少说明了迎春至多比宝钗大两岁(根据“皆不过十五六七岁”)。因此,秦可卿比迎春大(秦可卿比宝钗大三岁)。

这样我们就可以由大到小排出宝玉和十二钗的年龄关系:李纨、凤姐、元春、妙玉、秦可卿、迎春、宝钗、宝玉、黛玉、探春、湘云、惜春、巧姐。这是作者早已经设计好的或者可以说是熟知的年龄结构(实写)。

研究年龄结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理清了人物关系,还帮我们找出了

许多的错误文字。我想,既然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年龄和生日多为

实写,那与人物年龄相差很多的文字就存在他人所写或者作者曾经改写、

改编的嫌疑。对此,由于文章中已经描述很多,我仅举一例:贾母的生日就出现了矛盾,到底是第七十一回的“八月初三日”呢,还是第六十二回的“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呢?根据宝钗生日的吻合我判断第六十二回的“过了灯节”的生日才是与生活原型吻合的生日。另外一个理由是第三十九回有贾母的话:“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又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表明贾母的年龄不超过七十四岁。而第七十一回的文字是“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八月初三”是编的,八十岁更是飞跃的、整合了的、虚构的,显然不是贾母的真正生日年龄。因此,第七十一回的文字是后改的。

同类推荐
  • 悲欢期货

    悲欢期货

    一个浮躁时代的都市里期货人挣扎拧巴的事。
  • 这是对你的爱

    这是对你的爱

    初恋是甜蜜,是珍藏心中那无法忘却的记忆。那份爱在现实的洗礼下,使人长大。生存在这个不断变迁,包容万象的世界中挣扎着,我们为了这两个字忘记很多,忘记自己的初心,忘记自己的价值,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承担着父辈那句是为你好。承担着这个社会的约束,承担着家的责任。每一代人都有特有的甜与苦,当两个时代的人思想的碰撞,那火花在空中绚烂绽放。
  • 双重人格呀里人格

    双重人格呀里人格

    “py管好你家里人格!”“滚!老子不叫py!”“滚!谁是他家的!”
  • 一对门

    一对门

    他不是第一个,但也不是最后一个。他有着我们大多数人的影子。从年少...
  • 秽岁年华

    秽岁年华

    那是被遗弃在菩提树下的孩子。那是被上天眷顾赋予金芒的孩子。那是懵懂之际却读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成为世间唯一大智者的孩子。那是受全世界尊敬的〖红月〗组织创始人。那是一个传奇性的名字,苏枫。(新人新书,还望各位读者多多留下意见,小作定将重视,加以改善)
热门推荐
  • 我要退圈

    我要退圈

    (群号920342120)喜提穿越大礼包,妥妥的人生赢家。然而面对长达十年的苛刻卖身契,他的眼泪在肚子里流。人生有几多个十年?最紧要是痛快!当明星是不可能当明星的,做艺人又不会,还是退圈吧!然而他这样五千年一遇的潜力股,公司不放人怎么办?不怕,只要你努力成为一个废物,就没人能够利用你!其实医生说我肠胃不好,建议我吃软饭。弱小,可怜,又无助。多希望有个年轻又漂亮的富婆,看穿我的逞强,卸下我的伪装。
  • 梦百死

    梦百死

    由梦而至,一次次谋杀,一次次死亡,一个个互不相识的人由此走在一起。究竟是现实还是幻梦,是抵抗还是沉沦,一切谜团等待揭示……
  • 蛇宝宝:特工妈咪误惹蛇王

    蛇宝宝:特工妈咪误惹蛇王

    “该死,中招了!”作为专业收集情报的特工,柯以柔在美国纽约执行任务时,竟误饮了不知名的兴奋剂。没办法,只好拖了某特邀嘉宾就地解决,事后,她遁了。只留某人衣衫不整一脸羞愤,绝对不能放过她!不久,柯以柔潜逃过程中发现身体不适,她竟怀了一颗蛋!
  • 等风等雨等花开

    等风等雨等花开

    天生带有主角光环走哪都在聚光灯闪烁下的大明星苏潇潇,因为不满经纪人接下的商务合作独自出行旅游,在途中遇到了万年冰山脸唐穆青,两个不同身份的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 雷霸苍穹

    雷霸苍穹

    王者大陆,强者为尊。孤儿云飞扬自逆境中走出,偶获雷帝传承。于是乎他走上了一条征战诸天,雷破万法,脚踩万千天才的道路。我之武道,让世间再无人敢占我之卦,让世间再无人敢跟我之高高在上,但求一个逍遥自在,谁管他个满天神佛。
  • 痛感百分百

    痛感百分百

    “拯救世界吧!”赵临听见有人在他耳边说。“说得好,但我拒绝。”赵临,《世界之树》ID维达尔。被戏称为“干啥啥都行,啥都第一名”的天才型玩家以及“官方杀手”。赵临: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他最初真的只是想要重获希望并治愈无痛症而已!咦,这地真好看,炸了吧。这山看起来也不错,推了吧。要打架?没问题太好了!嗯?你怎么退游了?对不起,真的不是我太强了,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本书又名《我真不是救世主》,《这个玩家明明够强却过分随意》,《追求痛觉神经找死十八式》
  • 弃妃帝王劫

    弃妃帝王劫

    她,一朝穿越为将军府的嫡出小姐,万千宠爱于一身。自小便被赐婚给了三王爷殷清朔,成婚当日却阴差阳错的成了废太子殷清宸的王妃。错就错吧,殷清宸有自己心爱的人,她为之窃喜,井水不犯河水,日子倒也过得清闲。却不想三王爷登位容不下废太子,一朝反目,她助他夺位以此换取自由。却不想殷清宸登位便将她与和亲公主对换远嫁蛮荒之地,她的家人更是不知所踪。龙有逆鳞,触之必怒。她斩断情愫,誓要他血战血还。五年后相见,她女扮男装,已是敌国权倾朝野的左相,她身后的帝王,传说冷血无情,看她的眼却极度宠溺。她说,当年我给了你你想要的,你却那般待我,如今,你就看如何失去你所珍爱的……殷清宸说,我所珍爱的,我失去了五年,现在我不会再放弃了……
  • 在修仙界玩网游

    在修仙界玩网游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现在是在修仙界登录的游戏。”在修仙界玩西幻网游是个什么体验?穿越成废物体质的白夏没有老爷爷,也没人来退婚,完全没有任何金手指。眼看就要当杂役直到老死,忽然有一天,他发现原来修仙界居然也有网游。当游戏对现实产生影响时,他知道,自己逆天改命的机会来了……(新书《主角开始抱团啦》已发布,求支持,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请收藏,推荐,谢谢,群212829706)
  • 重生之老公太好撩

    重生之老公太好撩

    上一世,耿梓是个冷淡的人,直到死也没能认清对他的感情,重来一世,耿梓的目的就是撩他?????
  • 守护甜心之莺落

    守护甜心之莺落

    守护者们进入初中,新来的转学生多次陷害,面对背叛和真实的身份,她会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