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漫步于塞外大漠中,看王维的那一柱孤烟笔直入天,欣赏“长河落日圆”的动人画卷。天空中,雁去衡阳,大漠边是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报国思乡之情;军营中,羌管悠悠,倾诉思乡之情。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感动至深,于是,我大呼“精彩”!
我在岳阳楼上凭栏伫立,看着长江水滚滚东逝,孤帆远影,旭日东升,我看到了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壮阔。不愧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雕梁画栋,给人的是一种气势,一种美感。站在这里,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我不禁大呼“精彩”!
我流泪于班固的《苏武传》,因为我目睹苏武“引佩刀自刺”,重伤气息,“半日复息”,不得死;我目睹重伤的苏武,身陷大窖,没吃没喝。天雨雪,苏武就卧病啮雪吞毡。我更景仰苏武“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节。因为这深深的触动,我感慨流泪,但我仍要大呼“精彩”!
我在荒岛上和鲁滨孙一起冒险,我扛着那杆长枪,巡视岛上的每一个角落,孤独与寂寞使我更加钦佩鲁滨孙的坚强意志,我从中学到很多……当鲁滨孙踏上久违二十八年的归乡之路,我从心底里为他感到高兴。于是,我还是要大呼“精彩”!
读书就像一次旅行,带我游遍大江南北、古今中外;读书又像是跟随一位博学睿智的老师,一路教我感慨历史的兴衰,让我随着书中的情节或喜或悲……精彩读书行,丰富了我的世界,精彩了我的人生!
灵武市第一中学高一(5)班付冰
书籍,飞向理想的翅膀
不知有过多少次疑惑,面对着我与理想之间的一座座高山,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到底要怎样我才能到山的那一头?”没人能告诉我,我很迷茫,在山面前束手无策。但偶然的,从遥远的天边飞来一片羽毛,原来我所需要的正是它——书籍。
正是它,给我以快乐,给我以光彩,给我以才干,给我以智慧,给我以飞向理想的翅膀!
让我惊醒的正是一本凡尔纳的《神秘岛》。虽然是科幻小说,但它却是我与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书中人物有着渊博的知识,对和平的热爱,乐观向上的精神,坚强的性格。他们在一个荒芜的岛上开辟了自己的新生活,其中也不乏跌宕起伏的情节。正是这些,深深地把我吸引到了书的怀抱中,让我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自那以后,我便陶醉于与书为友的快乐中了。
渐渐地,我捡到的“羽毛”越来越多,翅膀也逐渐丰满,但还不足以飞过大山。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作者在很小的时候就遭遇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但她并没有向困难低头。我从字里行间“平淡”的语言中品味到了作者的坚持、热情、快乐,以及她内心的光明。
在海伦·凯勒的激励下,我勇敢地在收集“羽毛”的路上迈出了脚步,从许多高尚的作者身上汲取营养。慢慢的,我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体会了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书是我们真正的良师益友,它让我们睁开惺忪的睡眼去看世界,它让我们热情待人,乐于学习,做一个志趣高尚、心灵丰富的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体会到了人性的坚强,《悲惨世界》让我品味到了人情冷暖,《巴黎圣母院》教会我怎样做一个善良的人,《母亲》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老人与海》让我勇于拼搏,扬帆起航!
书也为我开拓了一片想象的天空,让我勤于思考。是的,读书恰是需要思考的,正如卢梭所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考,这样的读书让我受益不少。”我也勇于思索,用另一种方式“读懂”作者的心,更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的读书让我的思想更升一层,也会使我更富有创造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与作者的感触更接近。我想,这也许正是书的真正价值所在吧!
在书的天空中,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初生的小鸟,还不足以展翅翱翔,但我相信,在我收集“羽毛”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快乐,而最后,我会用书的翅膀飞越理想的高山!
灵武市第一中学高一(10)班查特指导老师王建军经典,可以穿越荆棘当流行走上街,它的喧闹给予人们生活的激情,当经典屹立文化的顶端,它有承载风雨的力量。经典,穿越时空与流行相撞。
经典身袭黑装,像一位深沉的学者。古老发旧的书架上,《红楼梦》与《三国演义》沉睡着,它们身上已落了好几层灰,经典书柜前几乎无人光顾。另一头,流行的余热未消,《最小说》《三重门》已被抢购一空。门可罗雀的场景让这位学者不禁为之叹气,他该何去何从?
一本杂志上一篇名为《重读三字经》的文章吸引了他的眼球,文中讲《百家讲坛》联手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重新解读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他看到这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因为他发现仍旧有人热爱着他的文化。《三字经》全篇仅一千七百多字,但在这有限的篇幅中,列举了中国文化义理历史典籍,可谓小型百科全书。章太炎曾把它和《千字文》作了对比,认为它虽“字有重复,辞无藻采”,但“启人知识过之”。《三字经》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堪称一部简明中国通史。世易时移,古代通俗浅显的词句,对于今人而言已显陌生,当初的主流意识形态,也遭遇新的检视,在物欲横流的今日,经典之身被重新解读。这是一次新的飞越。经典哭了,他伟岸的身躯被今人所感动,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他走上了大街,音响店传出:“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他高兴得哼了起来,古味古香浓郁十足,流行的曲调与经典文化结合亦是如此美妙。2007年武汉某中学举行的一次校内月考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默写题,要求学生默写周杰伦《青花瓷》中的歌词,当时就在考生和网友中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经典先生并不因此生气,他笑着说:“经典文化仍然是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在时代的打磨下,才越发得耀眼与夺目。”
经典先生的行程中,发生了一件令他不解的事。社会上新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对于四十四个汉字“调整”字形的争论一直不断。按照这份意见稿,“亲、杀、条、茶、新、杂、寨”等下部将“竖钩”变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等等。绝大部分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表达其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经典先生实为疑惑,为何要煞费周章地改变字形,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字经历了历史考验,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史实。经典先生胜利了,汉字整形的热潮已退,经典先生长舒了一口气。
他放眼望去,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那里有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文学流派,更有千千万万个文化伟人构成的浩瀚星海。他穿越于古今中外,他探索于历史长河。经典与流行碰撞,有美丽的火花,还有低俗的糟粕,我将流行看做一种浮华,将经典归为一种精华。显而易见,经典永流传,流行改变于时代。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经典,可以穿越荆棘。它是那样美丽而顽强,那不变的精髓,让我心中充满热爱,无悔追求。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11)班赵白露指导老师白鹤云走在“书”路上在某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我想起了以前的日子,心就抑无可止尖锐地疼起来,可这也只有瞬间。因为现在的我用书充斥着自己的脑屋。
——题记
一
很喜欢看书的我,从小到大嗜书如命,用句话说就是:“饭可以不吃,书不可不读。”为此妈妈可没少皱起“倒八字”。纵观我的整个读书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到初一:儿童文学漫画期;初二至初三:小说名著杂志期;高中以后:无所不读。
二
所谓儿童文学漫画期,就是从小学识拼音读报到初一这一段的读书历程。很小时,当别人轧马路时,那时我就已经窝在别人家里一本本啃小人书了。我充分利用边际量去看书。有时在学校同学们提供的漫画经典以及文学巨著我都沉醉其中。记得为了打动一位女生借我书看,我风雨无阻陪她上学放学,和她一样跳皮筋……总之一句话:“为了看书,不择手段。”
度过初一后,我转学到了另一所城市念寄宿制初中,这里有更多的书让我“饱餐”。于是我便省着饭钱办了书卡,看了《萌芽》《格言》《读者》《特别关注》等杂志,看了《边城》,了解了翠翠生活的地方的风土人情,看了《茶馆》《呐喊》等特有时代的哀伤,看了《城南旧事》,知道了小英子的坚强纯真。总之,看了很多很多的特色经典。在这个时期的读书历程中,虽然在书海里遨游很快乐,但也使我的成绩直线下降。我很自责也很矛盾,父母把我送到这里上学是为了让我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可我却……但让我放弃读书我怎么也无法割舍。但后来由于中考的无奈以及种种原因让我不得不放弃这个可以慰藉心灵的良药。
三
现在的我在一所重点高中里过着繁忙却又莫名充实的日子,频繁的大小考试以及现在即将临近的水平测试,使我已经忘记有多久没看过小说了呢!当深夜里失眠时突然想起以前的“偷读”岁月,心中便有些黯然。但某日里,听老师讲《赤壁赋》时忽然有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沸腾了我的神经,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有种久违的喜悦。因为苏子那转忧为喜的心情,豁达乐观的精神,融情于景、寄景抒情的寄托令我振奋。渐渐地在老师带读启发下,在与同学共读讨论时,突然间发现书原来可以这般读呀!尤其当我用这种方式学习其他科目时,发觉好多的问题都其实很简单的。当然最爱的书还是语文书上那一首首或凄婉或豪放或抒发内心情感或反映社会现状的诗词了。在那片灿若星海的海洋中看到了雅士骚客们各有千秋的潇洒,有庄子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也有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也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更有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情壮志,而如今的我因为这些诗词也便有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志向。他们的潇洒不只是快慰的宣泄,也是超越世俗偏见的潇洒。于是此刻我有的潇洒也不应该只是语言上的豪迈,而更应是种超越表面的行动。
你看,我日子里又注满了新的色彩,让我为之振奋。其实我心里明白,现在的路途虽然坎坷,但不要气馁,只要诚心面对,勇敢向前,努力去迎接每一次困难,这样不断地历练自己,才能成大器。不见彩虹而是因为没有经历风雨。相信自己,只要自己付出汗水,在书天地里有耕耘,就一定有硕果,有美好的未来。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6)班何宁宁指导老师赵英漫漫书香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缓慢而惬意的过程,就像把光阴与月色细细碾磨,再把它一点点拼接起来,在脑海里铺就一寸寸充实而跳跃的旋律,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必将会受益匪浅。
每次买到一本新书,就会忍不住把它盖在鼻翼上嗅一嗅。书的香味不同于花香那样甜腻,而是一种典雅、醇美的味道,不容亵渎,使人肃然起敬。读书亦是一种不断收获、不断播种的过程。我并不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然而我仍然可以热爱读书,仍然可以有所收获。因此我会觉得,人生如果缺少书香的陶冶,将会如白纸一样苍白而枯燥。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每每回首,望着阶梯上那些散发着书香的脚印,我都会微笑着回忆起书中一点一滴甜美而忧伤的片段。
关于读书的记忆是从七八岁的时候开始的。最开始的两本当算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没有童话的童年是不完美的,在懵懵懂懂的童年里,童话给予我的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美好而纯真的认识,也是我开始爱,开始喜欢上这个世界的起点。《小红帽》告诉我们勇气和智慧是可以以弱胜强的。然而《海的女儿》却给了我一种与众不同的伤怀。时至今日,那种破碎的、婉约的情感仍然让我记忆犹新,还有那一浪又一浪矢车菊,依旧如湛蓝色的海洋一样令我徜徉,令我感动。它告诉我们童话不永远是皆大欢喜的,有时候付出是一种高于精神上满足的、更高尚的情怀,于是我深深懂得,安琪尔的灵魂将会远离尘城的羁绊,在长满矢车菊的世界里得以快乐地永生。于是我拭去泪水,明白了奉献的可贵、奉献的轻灵。
当我循着书香的脚印回溯,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对书有不同的看法。譬如以前读过《愚公移山》,觉得愚公是一位执著而坚定的人,觉得锲而不舍就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改变。然而现在,我明白了矢志不移并不代表可以钻牛角尖,愚公之所以为“愚”,正是因为他不能够灵活而变通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人生的道路如渔网一样交叉叠错,有时智慧是可以让我们更快捷、更清晰地解决问题。时隔多年,恍然如昨的思维却只能博一声无奈的笑。在读书中成长,才能蜕却单薄的幼羽,体验“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成熟。读书亦可以使我感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