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88200000002

第2章 诸葛亮

博望坡“军师”未用兵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写“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其基本情节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派夏侯惇率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等领兵十万杀奔新野。这时为荆州刘表屯兵新野抵御曹军的刘备,请诸葛亮(字孔明)指挥作战。诸葛亮调兵遣将,命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刘封等先埋伏,再纵火,再出击,结果在博望坡一带打败曹军,使“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经过双方进一步激战,曹军大败,出现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状。曹军大将夏侯兰也被张飞一枪刺于马下。后人有诗赞美诸葛亮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对于这一战役,史书中的有关记载是: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荆州豪杰归先主(刘备)者日益多,(刘)表疑其心,阴御(暗中防备)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早晨)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三国志·魏书·李典传》:

(建安七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曹操)遣(李)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李)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先是,(云)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

由以上几处历史记载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写的博望坡之战,关于诸葛亮的情节基本上都是虚构的。

第一,博望坡之战是刘备亲自指挥的,是他设置伏兵,烧屯假装逃跑,把曹军引诱到伏击圈里,将曹军打败。这不是火攻,是用自烧营屯、假装逃跑的办法,诱敌中伏。

第二,战争规模不大。夏侯惇虽然被打败了,但由于有李典救援,刘备就撤退了,曹军损失不算多,并没有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样的状态。

第三,夏侯兰不是被张飞刺死的,而是被赵云生擒的,由于他和赵云是同乡,赵云便向刘备推荐,让他在军中当了军正。

第四,更重要的是,博望坡之役时,诸葛亮还没有出山呢!《资治通鉴》记载,此役发生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诸葛亮出山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他不可能在博望坡用兵。如果说“有功”,那是刘备的。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把诸葛亮当成超凡智者的形象来塑造的。为此他巧妙地把博望坡之战的时间,向后推了六年,放在诸葛亮出山之后,并且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将刘备的事绩移植到诸葛亮身上,还添枝加叶,使诸葛亮“初出茅庐”便用兵如神,让读者眼前一亮。这不是历史上诸葛亮抗击曹操的“首功”,而是小说作者塑造诸葛亮这一典型人物的“首秀”。

“火烧新野”事属虚构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写“诸葛亮火烧新野”,其大体情节如下:

博望坡之战曹军被打败后不久,曹操为了“扫平江南”,传令起大兵五十万,分为五队,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出师。曹仁率领的前队,由许褚为先锋,浩浩荡荡杀奔新野而来。这时刘表已死,刚掌权的刘琮被曹军的声势吓破了胆,派人向曹操请降,刘备得知情况后,很是“忧闷”。诸葛亮十分镇定,向刘备建议撤出新野,连同老百姓退到樊城去。然后他调兵遣将,命关羽去白河上游埋伏,准备放水;命张飞去博陵渡口埋伏,以掩杀被水淹逃跑的曹军;命赵云准备引火之物,火烧新野;命糜芳、刘封追杀城中逃出的曹军。战局正向诸葛亮设计的方向发展。当曹仁领兵进入新野空城后,赵云便命令西、南、北三门的伏兵将火箭射入城中,于是“满县火起,上下通红”。曹仁无奈,引众将冒火突围,急忙从东门逃出,“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接着遭到赵云、糜芳、刘封的追杀,曹军损失不小。当曹军逃到白河边,又被关羽放水淹,“人马俱溺于水中,死者极多”。还受到了张飞的截杀,许褚赶来,也不敢恋战。最后刘备、诸葛亮集齐队伍,往樊城而去。

其实,“火烧新野”这一事件,史书中无记载,事属虚构。再看看有关的历史资料: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同猝,突然)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过襄阳……比到当阳……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斜趋汉津,适与(关)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十月)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上刘禅《出师表》中说: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降低身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以上列几段史料,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曹操这次南征荆州时,刘备集团根本没在新野,而是屯兵樊城,刘备率众及老百姓是从樊城向南撤到襄阳的,而不是从新野撤向樊城的。根本看不到诸葛亮火烧新野的迹象。

第二,从时间上看,曹操是在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的,八月份刘表死,刘琮继任,九月,曹操至新野,刘琮举州降,刘备在樊城得知情况后,马上率众南逃,经襄阳,到当阳长坂,被曹军追兵打败,后与关羽水军会合,又遇刘琦,一同到达夏口(今湖北武汉),十月,诸葛亮去见孙权“求救”。在曹军到达新野以后的约一个月的时间里,刘备长途行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狼狈逃跑的状态,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去火烧新野。

第三,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他出山辅佐刘备之后,遭遇的困难很大,他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如果他真的用了两把火,特别是“火烧新野”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他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给诸葛亮增添光彩,安排他一出山就有两次火攻战绩。在新野他指挥若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给曹军以重大打击,其构想是高明的。

“舌战群儒”实为杜撰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基本情节是:

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东吴“求救孙将军”时,先与东吴“群儒”进行了一场战与降的辩论。东吴是以“第一谋士”张昭为首的二十余人与会,发言者有七人,都是主张投降曹操的,诸葛亮主战,在对方“群舌相难”的情况下,从容不迫,力排众议,驳得张昭“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陆绩“语塞”,严畯“低头丧气”,程德枢“不能对”,个个理屈词穷。在辩论过程中,诸葛亮还讽刺张昭是“等闲”之辈、“群鸟”之流,污蔑严畯是“舞文弄墨”,程德枢是“小人之儒”,辱骂薛综是“无父无君之人”,陆绩是“小儿之见”,人人尽皆失色。

这段诸葛亮出尽风头,展现雄辩才能的故事,史无记载,完全是虚构的。

看看诸葛亮出使东吴的一处史料: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先主至于夏口,(诸葛)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孙)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刘备)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根据“舌战群儒”的具体情况结合这段史料,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史书记载诸葛亮出使东吴之后,只同孙权就抗曹问题进行了对话,没有同东吴的“群儒”进行辩论。是否投降,事关孙、刘双方生死存亡,这是大事,如果有大辩论,相关史书中不可能只字不提。

第二,《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同东吴“群儒”的舌战,是在孙权正式会见诸葛亮时,孙权先让他在外堂见见“江东英俊”,但这一会面,竟成了唇枪舌剑的大辩论会,占去了很多时间。按常理,孙权是不应该也不会这样安排的,只能说是小说作者精心设计的。

第三,七人中的薛综、程德枢(程秉),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交州的士燮归附孙权(见《三国志·吴书·士燮传》)后,被孙权任命为官的,双方辩论时,他俩不可能参加。小说作者硬是把二人拉来在诸葛亮面前出丑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赞不绝口,一些评论者认为《三国演义》作者虚构的这些情节是合情合理的,凸显了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的艺术形象,是很成功的。我则认为这些情节的设计有明显不合情理之处,不能说是成功的。

第一,诸葛亮是在刘备被曹操追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受命出使东吴,以完成联孙抗曹任务的,在这种“求救”于人的特定情况下,在说服“群儒”的过程中,理应谦虚谨慎,态度友好,尊重对方,以礼相待。可是小说中诸葛亮却狂妄自大,盛气凌人。张昭是东吴文官之首,又是长辈,诸葛亮更是应该尊重他,但诸葛亮却讽刺他如何如何。

第二,对其他官员,诸葛亮则进行污蔑,甚至辱骂,这是对友方官员的人身伤害。他这样居高临下,霸道对人,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吗?能有利于达到他出使东吴的目的吗?显然不能。

第三,《三国演义》的作者既然把诸葛亮作为智者的形象来塑造,这位智者就应该既懂军事政治,也懂外交,但小说中的这些描写,使诸葛亮丧失了一个外交使者的风度,甚至连一个做客人员的起码礼节都不懂。这与诸葛亮同孙权对话中的不卑不亢,形成很大反差。作者这样写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目的,是通过诸葛亮的雄辩和群儒的钝拙,来突出诸葛亮的智者形象,但实际所起的作用,则是在贬低诸葛亮的智者形象。

诸葛亮未曾“智激周瑜”

《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写“孔明用智激周瑜”,其简要情节是:

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得知曹操大军南下,急忙赶回柴桑与孙权议军机事。在见孙权之前,不少文武官员向他表明对待曹操的态度,他自己也很矛盾。他要鲁肃请诸葛亮来议事,表明了自己的主张,并与主战的鲁肃争辩起来。诸葛亮乘机用曹操欲取“二乔”来激怒周瑜,献退曹之计说:“(曹)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女,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又举证说,曹操的儿子曹植在其所作的《铜雀台赋》中曾说:“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于是周瑜被激怒,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诸葛亮佯装不解,周瑜才说出大乔是孙策的夫人,小乔是自己之妻,宣称他“与老贼势不两立”,希望诸葛亮“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并表示说:“来日入见主公,便议起兵。”

这一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故事,也是虚构的。请看下面几段史料: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孙)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周)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中原)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同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冬,曹操作铜爵台(即铜雀台)于邺。

《三国志·魏书·曹植传》:

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裴松之注引阴澹《魏纪》载植赋曰: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云云。太祖深异之。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周瑜的抗战态度是坚定的,不是动摇的。他的主战不是由于别人的刺激,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对曹军弱点的正确分析基础之上的,是有信心的。他判定的曹军四个“用兵之患”,后三项在赤壁之战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第二,铜雀台是有的,但它是于建安十五年冬,在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建成的。诸葛亮“智激周瑜”,是在建安十三年,这时铜雀台还没有建成,更没有曹植的《铜雀台赋》问世。可见这一故事不是历史真实。

第三,在曹植的《铜雀台赋》中,根本没有“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一激怒周瑜的字句。这是《三国演义》作者的一个巧妙创意。

总之,周瑜回来在见孙权及东吴官员之前,并没有同诸葛亮会面商讨如何对曹一事。小说作者创编这一故事,无非是为了加大诸葛亮在促进孙、刘结盟抗曹中所起的作用,渲染诸葛亮的智者形象。

“草船借箭”系移植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用奇谋孔明借箭”,其简要情节是:

在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妒忌诸葛亮智谋高于自己,以后会对东吴不利,便设计除之。他在与诸葛亮议事时,提出要诸葛亮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来,诸葛亮马上答应,还保证三日内完成任务,并立下了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周瑜大喜。诸葛亮请鲁肃准备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置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到第三日五更时候,诸葛亮请鲁肃陪着,在大雾漫天的情况下,带着草船驶近曹军水寨,将船只头西尾东摆开,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害怕曹军出击,诸葛亮要他与自己酌酒欢乐,静待佳音。曹操得知情况,看不清虚实,恐遭算计,急命弓弩手一万多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待草船一侧受箭后,诸葛亮命把船掉头,头东尾西,继续受箭,待至日高雾散,下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船上军士齐声高叫:“谢丞相箭。”曹操懊悔不已。鲁肃称赞诸葛亮说:“先生真神人也。”周瑜了解情况后,慨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这段故事精彩动人,把诸葛亮的计谋写得很神奇,诸葛亮没伤东吴一兵一卒,仅在一个早晨,就顺利地从曹操那里“借”来十万甚至更多的箭支,并摆脱了周瑜的算计,有胆有识,机智过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凸显诸葛亮智者形象的又一杰作。

不过,在有关这一时期的史书中,我们并没有见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记载,却发现了孙权木船受箭的事。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今安徽无为),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裴松之注引《魏略》曰:

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这段文字虽然不多,却是利用船的两面受箭的最早历史记载。《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渲染诸葛亮的智谋,把孙权之事移到诸葛亮身上,并且把受箭的时间提前了五年,把受箭的地点从皖南的长江支流移到了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把木船受箭改为草船借箭,把受箭的情节由简单变成复杂。这样加工创造后,使内容丰富,情节更生动,达到了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境地。

还应该说明的是,唐朝时期有以草人借箭的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

(叛军)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今河南杞县),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城中矢尽,(张)巡缚藁(gǎo,草类)为人千余,被(遮盖)以黑衣,夜缒(zhuì,拴住放下)城下,(令狐)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藁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

这里,张巡草人借箭,突破雍丘之围的情节,当使《三国演义》的作者得到启发,从而将“草人”从城墙上移到了江船中,使“草船借箭”的故事更加精彩。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在细节设计上,是否能行得通,这里就没有必要讨论了。

献计火攻者非孔明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诸葛亮“草船借箭”之后,周瑜向诸葛亮请教破曹之计,诸葛亮献计用火攻,与周瑜不谋而合,坚定了周瑜用火攻取胜的信心。《三国演义》中说:

瑜邀孔明入帐共饮。瑜曰:“昨吾主遣使来催督进军,瑜未有奇计,愿先生教我。”孔明曰:“亮乃碌碌庸才,安有妙计?”瑜曰:“某昨观曹操水寨,极是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思得一计,不知可否。先生幸为我一决之。”孔明曰:“都督且休言。各自写于手内,看同也不同。”瑜大喜,教取笔砚来,先自暗写了,却送与孔明;孔明亦暗写了。两个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原来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孔明掌中,亦一“火”字。瑜曰:“既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孔明曰:“两家公事,岂有漏泄之理。吾料曹操虽两番经我这条计,然必不为备。今都督尽行之可也。”饮罢分散,诸将皆不知其事。

这一情节,未见史书记载。实际上献火攻之计者是周瑜部将黄盖。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孙)权遂遣(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史书中的这段记载,明确表明,赤壁之战时,向总指挥周瑜献“火攻”曹军之计的是黄盖,经周瑜同意批准,又由黄盖贯彻执行,并取得了成功。

《三国演义》的作者将献“火攻”之计者加在诸葛亮身上,无非是为了拔高诸葛亮智者形象。

“东风”不是“借”来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写“七星坛诸葛祭风”,其简要情节是:

周瑜得了心病,怕火攻时没有东风,被诸葛亮猜中:“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向周瑜表示自己懂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能在十一月“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周瑜大喜。于是经周瑜批准,由诸葛亮监造,在南屏山建起了一个“七星坛”,插上二十八宿旗,布成六十四卦阵。届时,诸葛亮身披道衣,焚香于炉,仰天暗祝,在“七星坛”上,“作法”祭风。最后,终于借得东南风来,帮助周瑜用火攻打败了曹操。

这一带有神秘色彩的、把诸葛亮神化了的故事,是迷信的、荒谬的。史书中未见记载。相关的资料有: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曹)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黄盖)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看来,赤壁之战联军的火攻,是靠着风力的帮助发威取胜的,但风是自然刮起的,东南风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什么“借”来的。

实际上,在长江中下游,在农历十一月前后,有东南风刮起,这种风有心人是可以预测的。像周瑜、诸葛亮这样有事业心的大人物,不可能不关心气象的变化,对其观察了解,特别是周瑜,他在长江中下游训练水军时,能亲身感受到气候风向的变化,积累一些知识,能够预测东南风的出现,从而加以利用,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诸葛亮未设伏兵截杀曹军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写赤壁之战时的情况,主战场是由周瑜指挥,由东吴军队发动火攻,冲锋陷阵,刘备军队则离开主战场,由诸葛亮设计安排,在曹军败退的路途上设置埋伏,进行截杀。诸葛亮的部署情节是:

在战争打响之前,先派赵云到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设伏,待曹军奔走至此,领兵放火截杀之;又派张飞领兵到远处的葫芦口埋伏,待曹军逃至此处,埋锅造饭烟起时,放火杀敌;又派糜芳等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最后派关羽到更远处的华容道埋伏,用放火引曹操来,以便擒获。部署完毕后,诸葛亮同刘备前往樊口(离战场很远),“坐看”周瑜用兵成大功。事态正如诸葛亮预想的那样,周瑜在主战场打败曹操后,曹军逃跑先经过乌林小路,遭到了赵云的截杀,曹操冒火而跑。后经过葫芦口,遭到了张飞的截杀,曹操骑马奔逃。最后经过华容道时,关羽念过去曹操的情义,把他放了。一路逃来,曹操折了许多兵马。

这段故事写得也很精彩,特别是曹操的三次大笑,每一次都引出敌军的一员大将来。这些情节未见史书记载。看看下面几段史料。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说(孙)权曰……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孙)权遂遣(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与赤壁。……(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山阳公载记》曰:

(曹)公船舰为(刘)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从这几段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在赤壁之战过程中,孙、刘双方的军队,是“并力拒曹”“并力逆曹”的,不存在刘备在樊口“坐看周瑜用兵成功”的情况。就是在曹军逃跑时,也是双方共同追赶的。

第二,在曹军逃跑途中,不存在诸葛亮派三支主要兵马设伏截杀曹军的情况。曹操逃经华容道是历史事实,但没遇到关羽,放火的是刘备,是在后来追赶曹操时放的,因而未成功。

第三,曹军在逃跑过程中,是死了不少人,主要是由于羸弱之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造成的,并且与发生疾疫有关。不存在诸葛亮设伏兵折了曹操许多兵马的情况。

由此可见,伏兵截杀曹军的故事,系《三国演义》作者的创意。但这一创意,并不成功。因为当时曹军强,联军弱,双方的兵力是83万对5万,相差太大。刘备听说周瑜只带来3万兵士,马上表示:“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他怎能听从诸葛亮把己方的军队布置在生死攸关的主战场之外,自己去“坐看”周瑜孤军作战呢?这违背了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需要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原则,因而是不合情理的。

当读者看完《三国演义》有关赤壁之战的八回内容之后,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献计火攻”“登坛祭风”“设伏截敌”以及其他情节中,一定体会到,诸葛亮是一位有着超凡智慧谋略的大师,他是孙、刘联军战胜曹操大军的主角。这表明《三国演义》的作者用全部精神塑造诸葛亮光辉动人形象的成功。不过,历史上取得赤壁之战胜利的主角是周瑜,他不仅是联军的统帅,而且有胆有识,正确决策,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抓住时机,指挥作战,引导战争夺得了重大胜利。

周瑜岂能被“气死”

赤壁之战以后,出现了孙、刘两大集团争夺荆州的局面。《三国演义》的作者根据这一历史情况,编织了诸葛亮同周瑜之间斗智的故事。周瑜屡斗屡败,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孔明一气周公瑾”写的基本情节是: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率军攻打曹仁占据的南郡,双方经过长期较量互有胜负。周瑜被对方毒箭射伤,他诈作身死,诱使敌人于夜间来劫寨,结果大败曹军。曹仁不得不率众逃回襄阳。当周瑜想乘胜进占南郡时,不料南郡城已先被诸葛亮派赵云进驻。当周瑜在城下听到赵云喊叫:“都督少罪!吾奉军师将令,已取城了。”之后,大怒。又听说襄阳也被诸葛亮派兵夺取,一气之下,“箭疮迸裂”,昏了过去。

这段故事有虚有实。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建安)十四年,(周)瑜、(曹)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周瑜攻曹仁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领(兼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刘备表权行(暂代)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

从史书记载中,我们得知,《三国演义》中所写周瑜同曹仁的南郡之战,最后曹仁逃回襄阳,这是历史事实。但南郡为刘备军所占则不是真实的,因为曹仁逃走后,南郡顺利地为周瑜占据,才被孙权任为南郡太守,因为周瑜成为南郡太守,才有权以南郡的一部分给刘备立营屯驻。至于周瑜气得死去活来,那就更是子虚乌有了(襄阳也未被刘备军夺取)。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五十五回,写诸葛亮“二气”周瑜的故事,其简要情节是:

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荆州地区,周瑜想夺取之,向孙权献了一个“美人计”,假意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史书中未见其名)嫁给刘备,将刘备赚到东吴,将其囚禁狱中,“讨荆州换刘备”。诸葛亮识破其意图,让随行的赵云使用自己的计谋。先让刘备去拜见乔国老(周瑜、孙策的岳父),透过他将成亲喜事告知吴国太(孙权之母),经过甘露寺相亲,吴国太做主真的把女儿嫁给了刘备。周瑜弄假成真,计谋落空,无奈又向孙权献计,将刘备“软困于吴中”,用声色迷住刘备,然后图之。诸葛亮用计,让刘备说服妻子追随自己,趁正月元旦江边祭祖之机,一路逃向荆州。孙权派兵追赶,周瑜派兵拦截,都被孙尚香坚决制止。周瑜亲自领兵追赶,又被前来接应刘备的关羽等打败。刘备军士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听后,气得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后被救醒,开船逃去。这段故事也有实有虚。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先主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孙)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时为建安十四年)。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建安十五年)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讷。

从上列资料可以看出:

第一,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这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弄假成真,是孙权为了同刘备搞好关系,共同对抗曹操,自愿“进妹”给刘备的,跟周瑜没有关系,也就不存在“美人计”之事了。

第二,周瑜献计用声色迷住刘备,将其软困于吴中,历史上也实有其事。但孙权不从,没有同意,把刘备放回了荆州,这也就不存在追赶拦截刘备之事了,自然也就不存在周瑜又被气得死去活来了。而且,历史上周瑜献此计不是在刘备成亲的建安十四年,而是在刘备赴京(京口)向孙权“求都督荆州”的建安十五年。

《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包括五十七回开头)写“孔明三气周公瑾”,情节是:

为了取得荆州,周瑜又想出“假途灭虢”[1]之计,想以替刘备取西川为名,在路过荆州时,索要钱粮,趁刘备出城劳军时,将其杀掉,夺得荆州。诸葛亮识破周瑜的诡计,假装同意周瑜的好意,事先安排伏兵,使周瑜上当。周瑜领兵来到荆州城下,看到的是,城上士兵一齐竖起枪刀严阵以待。赵云喊话说:“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故留赵云在此。”接着,刘备大将率领的“四路军马,一齐杀到”,喊声大震,“皆言要捉周瑜”。周瑜见状,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接着周瑜收到诸葛亮的信,劝周瑜要识时务,不要“兴兵远征”,防止曹操“乘虚而至”。周瑜看信后,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这段故事,基本上是虚构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周)瑜乃诣京见(孙)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孙瑜)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注引《献帝春秋》:

孙权欲与(刘)备共取蜀,遣使报备曰:“……若(曹)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刘)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备欲自图蜀,拒答不听,……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权知备意,因召(孙)瑜还。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裴注引《江表传》:

初(周)瑜疾困,与(孙)权笺曰:“瑜以凡才,……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从史书中的这些记载,可以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在历史上,确有周瑜、孙权想经过刘备占据的荆州去夺取西川(益州)的事。不过,不是没成行,就是被刘备拒绝。不存在周瑜施行“假途灭虢”之计,被诸葛亮识破而落空的事。

第二,在历史上,周瑜确是准备进取益州时,在途中去世的。不过是因患病,“道遇暴疾”而死的,死的地点是在巴丘(今湖南岳阳),而不是在荆州。他的死,与诸葛亮没有关系,更不要说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了。

《三国演义》前后“三气周瑜”的故事,借实写虚,虚实结合,使诸葛亮、周瑜之间的斗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动人,很有戏剧性。作者用贬低周瑜的手法,反衬诸葛亮形象的高大。最后设计的“既生瑜,何生亮!”之语,实乃“画龙点睛”,令人赞佩。

张任非诸葛亮所捉

《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写“孔明定计捉张任”,这是刘备入川(益州)夺取刘璋地盘过程中的一个故事:

张任是刘璋手下大将,很有胆识,率兵在雒城抵挡刘备军,不仅将刘备军杀伤很多,还用乱箭将刘备军师庞统射死。刘备急调在荆州的诸葛亮领兵入川来解困。在诸葛亮入川期间,刘备与张任在雒城外反复较量,也没占到便宜。诸葛亮来到刘备军中了解情况后,定下“先捉张任,然后取雒城”之计。他调兵遣将,分别安排后,自己先在金雁桥引诱张任追赶,张任知是计,急回军时,桥已被斩断,欲投北去,遭到赵云拦截,往南绕河而走,又遭到魏延、黄忠的截杀,张任引残兵败将往山路而走,又撞上张飞,被张飞活捉了。刘备劝张任投降,张任坚决不肯,诸葛亮“命斩之”。刘备军较为顺利地进入雒城。

这一故事基本上也是虚构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注引《益部耆旧杂记》:

刘璋遣张任、刘璝率精兵拒捍先主于涪,为先主所破,退与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于雁桥,战复败。禽任。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惜焉。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建安十八年)备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刘璝、张任与璋子循退守雒城,备进军围之。任勒兵出战于雁桥,军败,任死。

《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建安十九年)刘备围雒城且一年,庞统为流矢所中,卒。……雒城溃,备进围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引兵来会。

从以上史书所载,可以明确:

第一,张任领兵在雒城抗拒刘备军,在出金雁桥(即雁桥)时被捉,不降被杀,这是历史事实。但捉他、杀他的人是刘备(与时为军师的庞统也有关),而不是诸葛亮。

第二,张任被捉杀,是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这时诸葛亮正在荆州,不可能到雒城来计捉张任,诸葛亮入川与刘备会师,是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地点在成都,不是在雒城。

第三,庞统是在建安十九年,围雒城时,为“流矢所中”身亡,这时张任已死,不可能用“乱箭”射杀庞统。诸葛亮率军入川,是夺取益州的总体需要,不是由于庞统之死,因为当时庞统还活着呢!

第四,赵云、张飞同诸葛亮一起入川,到成都与刘备会师,不可能到雒城参与擒杀张任的战斗。

《三国演义》的作者颠倒人物关系和时间地点,张冠李戴,无非是为凸显诸葛亮高超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智取汉中”另有其人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到七十二回写刘备同曹操争夺汉中的故事,其情节是:

建安二十三年,诸葛亮与刘备引兵十万,出葭萌关下营,图取汉中。诸葛亮用激将法请出不服老的老将黄忠出马,去定军山同对方大将夏侯渊较量,并派法正相助。黄忠来到定军山后,先夺了对山,然后居高临下,“驶下山来”,夏侯渊措手不及,被“砍为两段”。曹操自领二十万大军杀来,为夏侯渊报仇。诸葛亮派黄忠、赵云各领一支兵马,占了米仓山,夺了曹操的粮草,杀了曹兵无数。曹操亲统大军来夺汉水蜀军寨栅,诸葛亮令赵云引兵五百,带鼓角,伏于土山之下,连续三夜炮响鼓鸣,惊得曹兵“彻夜不安”,曹操心怯,拔寨退三十里。接着诸葛亮用“疑兵”之计,迫使曹操退兵,诸葛亮连夜追赶,得了南郑。曹操退守阳平关,诸葛亮派张飞、魏延分兵去劫曹操粮草成功,迫使曹操逃至斜谷界口,又被魏延射落两颗门牙,曹操不得不放弃汉中,下令班师。诸葛亮“智取汉中”成功了。

这一故事中所说诸葛亮用兵的事,实际上都与诸葛亮无关。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建安)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先主次于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等相拒。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擂鼓呐喊)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法正献策刘备夺汉中)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法)正亦从行。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成都平,(先主)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从上列情况,我们可以得知:

第一,刘备同曹操夺取汉中,黄忠斩了夏侯渊,曹操最后撤军,刘备得了汉中,这都是历史事实。但指挥蜀军作战的是刘备、法正(谋士),而不是诸葛亮。

第二,诸葛亮既然没有参加指挥夺取汉中的战斗,小说中所写的诸葛亮智激黄忠参战、派赵云战汉水、设疑兵之计退曹操等情节,都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第三,诸葛亮虽然没有到前线指挥战斗,但对夺取汉中的胜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像汉初的萧何在后方关中支援汉高祖刘邦在前线攻城略地一样,使刘备军在前线“足食足兵”,保证了战事的供给,其功劳也是很大的。

《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塑造成智慧的化身,主要表现在军事方面。像汉中战场这样一个大舞台,不让诸葛亮登场,做一次出众的表演,岂不是一个大缺憾,所以就把刘备、法正的指挥移到诸葛亮身上,并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展现了“智取汉中”的精彩场面。

陆逊被困“八阵图”事虚妄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写“孔明巧布八阵图”,其基本情节是:

诸葛亮入川之时,在鱼腹浦驱兵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并预言这个石阵(八阵图)以后会将东吴大将困在其中。猇亭之战刘备败逃,陆逊往西追赶,来到夔关附近,见前面临山傍江处,一阵杀气冲天而起,陆逊不敢冒进,派人前去探视,回报并无军人屯驻在此。陆逊登高望之,杀气复起,再令人探视,回报无一人一骑。陆逊见日将西沉,杀气愈重,令心腹人再往探看,回报江边只有乱石八九十堆,并无人马。陆逊寻土人问之,土人回答,是诸葛亮入川时,在此取石排成阵势,“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陆逊立马于山坡之上观看,但见四面八方,皆有门有户,遂引数骑,直入石阵观看。突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桠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陆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之计也!”急欲回时,无路可出。惊疑间,幸遇诸葛亮的岳父黄承颜前来,告知他此石阵名“八阵图”,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指引他从“生门”逃出阵来。陆逊回寨后,叹曰:“孔明真‘卧龙’也!吾不能及。”于是下令班师。

这么一个神秘离奇的故事,我们当然要怀疑其真实性。还是用历史资料说话吧!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陆议(陆逊本名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先主自猇亭还秭归,……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跟踪)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刘)备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孙)权以问(陆)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

《晋书·职官志》:

及蜀破后,(司马昭)令(陈)勰受诸葛亮围(守)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暗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

从这些史书记载,我们可以明确:

第一,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打败,逃回白帝城(鱼复县治所,今重庆奉节县东),东吴军队向西追赶,这是史实。但追赶者是李异、刘阿,而不是陆逊本人,而且队伍只到达南山,并未到达鱼复(又作鱼腹)。当有人建议孙权攻打白帝城刘备时,陆逊为了防备曹丕趁机攻吴,建议孙权不再追击刘备,李异、刘阿收兵回巫,陆逊也没来到鱼复。这样他怎么能够被“八阵图”所困呢?

第二,诸葛亮作“八阵图”实有其事。“图”在这里指法度。八阵图即八阵法,是行军打仗屯驻防御的阵形变化之法。诸葛亮运用八阵法,提高了蜀军进攻和防御的能力,对后世也有明显影响。这种阵法的详细情况,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没什么神秘怪异的地方。像这一故事中所描写的,八阵图能够“一阵杀气,冲天而起”,能够“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显然是把诸葛亮“妖化”了。《三国演义》的作者这样来渲染诸葛亮的“多智”,显然是不够明智的。

“安居平五路”事本无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写“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其基本情节是:

章武三年(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刘备因病去世。魏文帝曹丕闻讯大喜,想趁机伐蜀,司马懿献计用五路大军,各十万,四方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五路是:①令辽东鲜卑国王轲比能起辽西羌兵,攻取西平关(今青海西宁附近);②令蛮王孟获攻打益州南部四郡;③令孙权进攻西川峡口;④令降将孟达由上庸西攻汉中;⑤命大将军曹真出阳平关取西川。曹丕立即命令实施。后主刘禅得知情况后,大惊失色,忙召诸葛亮商议,诸葛亮却数日称病不朝。刘禅入相府探望,见诸葛亮在小池边悠然观鱼。经询问后,方知诸葛亮早已在暗中调兵遣将:命得羌人心的马超,紧守西平关,拒“羌王”轲比能;命魏延利用蛮兵多疑,设疑兵以拒孟获;利用孟达与李严的友好关系,诈作李严亲笔信送与孟达,以慢其军心;命赵云守阳平关,不出战,迫曹真自退。现在这四路兵已皆退去。只有孙权这一路兵,尚未行退兵之计。刘禅又惊又喜说:“相父果有鬼神不测之机也!”诸葛亮送走刘禅之后,选定邓芝出使东吴,修复两国旧好。孙权探知四路兵皆已退去,便接见了邓芝,经交谈后,同意与西蜀恢复友好关系。司马懿的五路伐蜀之计,全面落空了。

这一故事的基本内容,大都不符合历史实际。

就五路伐蜀的总体计划和行动来说,这样的一次五十万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对魏蜀都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有关史籍中,不可能没有反映。但是,我们从《晋书·宣帝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及《三国志·蜀书》的《后主传》《诸葛亮传》及裴松之注中,都未发现这一事件的记载。

就五路伐蜀和五路退兵的具体情况来说,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三国志·魏书·鲜卑传》:

轲比能本小种鲜卑,以勇健……众推以为大人。……黄初二年,比能出诸魏人在鲜卑者五百余家,还居代郡。明年,比能帅部落大人小子代郡乌丸修武卢等三千余骑,驱牛马七万余口交市,遣魏人千余家居上谷。后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争斗,更相攻击。

由此可以看出,轲比能确实存在,他是鲜卑族一部的首领,他的居住地是在幽州西部的代郡、上谷郡,而不是在幽州中东部的辽西、辽东郡,更不是什么“羌王”。文帝黄初三年以后,轲比能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居住在并州的太原、雁门郡)三部之间争斗,更相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轲比能起辽西羌兵十万,到遥远的西南方去攻打西蜀是不可能的。另外,马超在刘备死前的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已经去世(《三国志·蜀书·马超传》),怎么可能去紧守西平关呢?

《资治通鉴》卷七十:

(刘备死后)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皆叛应闿。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

由此可以看出,刘备死后益州南部的几个郡确实叛蜀。但首领不是孟获,而是雍闿等人。这时的孟获只是普通的“郡人”,可以说是雍闿的部下,而不是“蛮王”。两年后诸葛亮南征平叛,雍闿死去后,孟获才“代闿为主”(《华阳国志·南中志》)。而且雍闿的叛变是“求附于吴”,与曹魏没有任何关系。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章武)三年,先主疾病,(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

由此可以看出,李严确实给孟达写过信,这是由他亲自执笔写的,时间是在刘备去世三年以后,诸葛亮的目的是想在北伐曹魏之始,争取孟达的归顺,这有利于北伐战争,与司马懿的伐蜀无关。

《三国志·魏书·曹真传》:

黄初三年还京都,以(曹)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与夏侯尚等征孙权,击牛渚屯,破之。……七年,文帝寝疾,真与陈群、司马宣王等受遗诏辅政。……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明)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由此可以看出,原为镇西将军的曹真,在刘备死前已调回京都,参加了征伐孙权的战争。刘备死后,他并未回到西线对付蜀军,直到明帝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才又都督关右诸军抗击诸葛亮。这期间不可能有曹真出阳平关取西川之事。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黄武元年,公元222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围南郡。孙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是月(二年三月),魏军皆退。夏四月,权群臣劝即尊号,权不许。刘备薨于白帝。五月……守将晋宗杀将王直,以众叛如(往)魏,魏以为蕲春太守,数犯边境。六月,……邵等生虏宗。冬十一月,蜀使中郎将邓芝来聘。

由此可以看出,在刘备死前,曹魏已派三路大军攻吴,东吴以三路大军相抗击,规模不小。最后,魏军不利,皆退。刘备死后,魏吴之间仍有干戈。在双方这种对立的情况下,孙权是不可能接受曹丕的命令,去攻打西川的。邓芝使吴,这是历史事实,但其目的不是为退东吴这一路兵,吴与蜀和好,是基于联合抗曹的需要,而不是由于诸葛亮已退四路兵。

总之,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乃《三国演义》作者的创意之作,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凸显诸葛亮高人的智慧。故事合情合理地描写诸葛亮沉稳机智,决胜于千里之外,在与司马懿的斗智过程中,一开始便占了上风。作者借刘禅之口说出“相父果有鬼神不测之机也”。设计得很巧妙。应该说这一故事的艺术创作,是值得肯定的。

“七擒孟获”的实与虚

《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至九十回写诸葛亮远征“南蛮”的故事,其中“七擒孟获”是关键的战役,简要情节如下: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在豪强雍闿等人的支持下,起兵十万,犯境侵略。诸葛亮起川兵五十万南征平叛。随军的将领主要有赵云、魏延、王平、张翼、马岱等,途中又有马谡前来参战。马谡向诸葛亮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雍闿等人被杀后,孟获继续为乱。诸葛亮对其实行“服其心”政策,“七擒七纵”。第一次,诸葛亮面对孟获的进攻,命王平等诈败,在孟获追赶时,前后夹击之,又以赵云、魏延抄其后路,将其生擒;第二次,诸葛亮派马岱渡过泸水进击,孟获部将董荼那因诸葛亮曾有恩于他,不战而退,在孟获的责打之后,董荼那将孟获缚送诸葛亮;第三次,孟获之弟孟优诈降,想里应外合,袭击川兵,诸葛亮识破其计,命人灌醉孟优,待孟获渡过泸水前来劫寨时,将其打败,孟获逃跑时被马岱擒获;第四次,在西洱河,诸葛亮诈作退军,孟获追赶,赵云攻其后方,孟获逃跑时掉入陷坑被擒;第五次,在秃龙洞,银冶洞主杨峰因感诸葛亮活命之恩,不满孟获继续对抗川兵,同其五子率兵三万,诈称愿意帮助孟获,孟获设宴相待,酒至半酣,杨峰将其擒送诸葛亮;第六次,在银坑洞三江城,孟获请木鹿大王前来相助,诸葛亮以木刻彩绘巨兽吓退其真兽,将其打败,孟获妻弟是带来洞主,诈作擒献孟获,想借机刺杀诸葛亮,遭识破,被擒拿;第七次,孟获投奔乌戈国,诸葛亮火烧国主所率藤甲兵三万,又设伏打败孟获,被马岱生擒,当诸葛亮表示再次释放时,孟获心服地说:“丞相天威,南人不复返矣!”至此,南方已定,诸葛亮下令退军。经泸水,到永昌,返回成都。

这个故事,有实有虚,请看下列资料。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建兴三年)亮至南中(包括越嶲、牂柯、益州、永昌等郡),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

《华阳国志·南中志》:

建兴三年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嶲。别遣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孟获代(雍)闿为主,亮既斩(高)定元,而马忠破牂柯,李恢败于南中。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生虏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秋,遂平四郡。

《资治通鉴》卷七十:

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嶲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余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

《三国志·蜀书·费诗传》:

建兴三年,(费诗)随诸葛亮南行,归至汉阳县(今贵州威宁东南),降人李鸿来诣亮,亮见鸿,……亮欲诱(孟)达以为外援,竟与达书曰:“往年南征,岁末乃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附《马谡传》裴注引《襄阳记》:

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

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写的雍闿、孟获等人反叛蜀汉,诸葛亮率军南征,马谡建议“攻心为上”,孟获被“七擒七纵”等都是史实。但“七擒孟获”的情节则是虚构的,这主要是:

第一,战争规模过大。蜀汉国小人少,军队通常只有十几万人,小说中说孟获起兵十万反叛,诸葛亮率五十万大军南征,一次将藤甲兵三万人烧死,这些都是不现实的。

第二,平叛主要将领有异。蜀汉南征的主要将领很明确,是李恢、马忠,而小说安排的则是赵云、魏延。实际上这时的赵云为镇东将军,魏延为镇北将军,一个在防备东吴,一个在防备曹魏。蜀汉大将关羽、黄忠、张飞、马超早已先后去世,如果赵云、魏延南征,就没有合适人选留守后方了。而且叛军战斗力不强,诸葛亮没必要将这两位大将调往南中前线。

第三,作战地区路线不同。历史上诸葛亮同孟获的战争集中在益州郡,小说则写的是越嶲郡和牂柯郡。诸葛亮班师的线路是由今云南东北部,经贵州西部当时的朱提郡汉阳县(今贵州威宁东南)北归的,而《三国演义》则写的是从牂柯郡向西北经泸水到永昌郡,由今云南西部北归的。

第四,马谡未曾随军南征。马谡是在送诸葛亮南征时提出“攻心为上”之策的,之后并未随军出征。而小说则写的是诸葛亮在南征途中,马谡前来献计,然后参战的。

第五,人名地名怪异。《三国演义》中写“七擒孟获”时出现的不少人名地名,未见于历史记载,非常怪异,很难说是符合现实的。

由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判断,《三国演义》中关于“七擒孟获”的细节描写,大都是虚构的,不能当作历史真实。

作者在“七擒孟获”的故事中,用很长的篇幅展示诸葛亮克服困难,沉着冷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接连取得胜利,无非是为了彰显诸葛亮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诸葛亮未行“反间计”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写诸葛亮南征胜利回师后,考虑进行北伐曹魏时,先实行“反间计”,使魏明帝曹叡受骗,将统领西凉等处兵马的司马懿削职回乡。其基本情节是: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死,曹叡即皇帝位,以曹真为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不久,曹叡以司马懿总领雍、凉等处兵马。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司马懿深有谋略,对蜀中不利,密派人到洛阳、邺城等地,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欲反,并假作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贴诸处,宣称曹叡“素无德行”,应该“归命新君”。曹叡大惊失色,诸朝臣有的主张“速诛之”,有的怀疑这是奸细行的反间之计,要“幸察之”,慎重处理。最后曹叡以御驾幸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的方式,在司马懿率兵来迎时,将其拿下。经司马懿申辩后,他被“削职回乡”。(次年,曹叡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赦免了在宛城闲住的司马懿,令其领南阳诸路兵马去平定孟达反叛,见第九十四回)

这一故事史书中未见记载,纯属虚构。下面再就两段史料,作进一步说明。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吴将诸葛瑾、张霸等寇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司马懿)讨破之……十二月……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为骠骑(大)将军。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正月……十二月,封后父毛嘉为列侯。新城太守孟达反,诏骠骑将军司马宣王讨之。

《晋书·宣帝纪》: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帝(司马懿)留镇许昌,改封向乡侯,转抚军、假节。……(黄初七年)迁骠骑将军。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诏帝(司马懿)屯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太和二年正月)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振旅还于宛。

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司马懿从曹丕时为抚军大将军,到明帝时迁骠骑将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一直到228年正月,一直为官,而且在司马懿刚被“削职”的黄初七年八月,他仍在领兵征讨。可见被罢官一事之不实。

第二,司马懿的家乡在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三国演义》则说他被“削职回乡”后在宛(今河南南阳)闲住。其实,司马懿之所以在宛,是因为他被加任督荆、豫二州诸军事,领兵屯驻于此。孟达谋反的地区属荆州,司马懿领兵平定他,是本地区的事。

《三国演义》的作者这一“反间计”的设计,意味着诸葛亮同司马懿的较量,在双方直接兵戎相见之前,诸葛亮已经拔得头筹。

“智取三郡”子虚乌有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九十三回写“诸葛亮智取三郡”和收姜维的故事,其简要情节是: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祁山,先对南安郡围而不攻,然后派心腹军士假作魏将向天水、安定二郡求援,趁安定太守崔谅领兵救援南安,城内空虚时,赚取了安定,又将逃跑的崔谅捉拿。崔谅假降,想诱蜀军入南安,在城中伏击蜀军,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趁南安守将杨陵开城门迎接之时,出其不意将杨陵及崔谅斩杀,夺了南安郡。诸葛亮想用诱敌出城的计策,夺取天水,被天水郡参军事的姜维识破,并打败了赵云。诸葛亮又诈取冀县,诱姜维救城保母,将其困在冀城之中。接着诸葛亮行反间计,诈传姜维献城降蜀,还派人扮作姜维模样夜攻天水,让魏军确信姜维已叛魏。当诱使姜维出城劫粮时,蜀军趁机夺取冀县,姜维杀奔天水,天水太守马遵不接纳他。他走投无路,向长安逃跑,蜀军又把他截住。经诸葛亮劝降后,姜维只好降服。最后,诸葛亮在姜维的帮助下,用计使天水城中大乱,魏将梁绪、尹赏大开城门,放蜀军进入,马遵逃走,上邽也被蜀军夺取。

这一故事虚构之处,也很明显。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马遵)适出案行,(姜)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天水郡治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诸葛)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阵整齐,号令明肃。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关中响震。

从上列史料我们可以看出,“智取三郡”故事的不实之处主要有两点:

第一,三郡叛魏归蜀,是在蜀军突然攻魏,又戎阵整齐、号令明肃的影响感召下出现的,是遥应蜀军。诸葛亮并未率军去攻取三郡,不可能有诸葛亮将计就计、诱敌出城、行反间计等情况。三郡不是诸葛亮“智取”的。

第二,姜维是在被天水太守马遵怀疑其有异心,去上邽、冀城两地不成的情况下,不得已主动投奔诸葛亮,并不是诸葛亮用计迫使他被动投降的。马遵怀疑姜维有异心,非诸葛亮行反间计所致。姜维不是诸葛亮“智收”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虚构诸葛亮“智取”三郡,显然是为了彰显诸葛亮的智者形象,作者根据史书中三郡叛魏、姜维归蜀的不多记载,进行艺术加工,为其添枝加叶。设计的计中有计,环环相套,情节精彩生动,取得了明显的成功。

王朗并非被骂死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武乡侯骂死王朗”,写诸葛亮北伐曹魏之初,将曹方军师王朗骂死,其情节是: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连战皆捷,大军到祁山。太和元年,曹叡大惊,忙派曹真为大都督,王朗为军师,率大军迎战。王朗夸口说:“只用一席话,管叫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双方对阵后,王朗纵马而出,说诸葛亮之行为,乃“逆天理、背人情”,如果投降,“不失封侯之位”。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素知汝所行……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叫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太和)二年春正月……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

《三国志·魏书·曹真传》:

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曹操时)迁少府、奉常、大理……文帝即王位,迁御史大夫……及文帝践阼,改为司空……明帝即位,转为司徒。……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薨,谥曰成侯。

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诸葛亮出祁山和王朗死的时间是在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不是小说写的太和元年(公元227年)。

第二,王朗是文官,是三代元老。年事已高,并未随军出征,正因为如此,史书记载大将军曹真都督诸军时,没有提到军师王朗的名字。

第三,王朗是寿终正寝,因病正常死亡,不是“被骂死”的。

不过,王朗被骂死一事,也是有素材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亮集》记载:建兴元年(公元223年),曹魏的元老司徒华歆、司空王朗等给诸葛亮写信,要他听“天命人事”,屈从于曹魏,“举国称藩”。诸葛亮没给回信,写了一篇义正词严的文告《正议》,表示“据道讨淫,不在众寡”。誓与“篡夺”汉政权的曹魏势不两立,“据正道而临有罪”的蜀汉,终将胜利。“纵使二三子”巧言会辩,多逞“诡靡之说”,到头来也是徒劳无用。

《三国演义》的作者正是根据以上王朗等人劝诸葛亮投降,诸葛亮义正词严加以驳斥的事实,进行加工改造,构思出诸葛亮在两军阵前“骂死”王朗的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雄辩之才,颇具杀伤之力。

“空城计”非真实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武侯弹琴退仲达”,写诸葛亮用“空城计”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引兵五千退到西城搬运粮草,忽然得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杀向西城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队,已分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人在城中。诸葛亮下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城上坚守岗位,不得妄行出入,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诸葛亮自己则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此状,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司马懿飞马远远望之,看毕大疑,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不能中计。于是下令退军,叫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往北山路而退。诸葛亮手下众官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当司马懿得知真相后,悔之不及,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也!”

其实这一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故事,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太和)二年春正月,宣王(司马懿)攻破新城,斩(孟)达,传其首。……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五年(公元231年)……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

《晋书·宣帝纪》: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六月,天子诏帝(司马懿)屯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四年,迁大将军,加大督都、假黄钺(赐以帝王专用的黄金为饰的斧),与曹真伐蜀。……明年(太和五年),诸葛亮寇天水,……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司马懿)西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讨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显而易见:

第一,司马懿在太和二年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之后,除与曹真伐蜀未取得成功,一直在荆州镇守,从未到西线指挥战事,至太和五年为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才自荆州入朝,西屯长安,开始迎击诸葛亮。这期间不可能有“武侯弹琴退仲达”之事发生。

第二,司马懿“都督雍凉”之前,在西线“讨亮”的是大将军曹真,他“都督关右”,命张郃等同蜀军交锋。到太和五年,曹真有病,司马懿才接替他督张郃等作战。宛城与西线相隔数千里,即或司马懿临时去与诸葛亮接战,也是不现实的。

第三,司马懿深通兵法,很有智谋,率领十五万大军,未经仔细观察,未采取任何试探性军事行动,竟被只有两千五百人的诸葛亮吓得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急忙往山路而退,白白放走了诸葛亮。这是与情理不通的。

这一“空城计”的故事,凸显了诸葛亮的机智勇敢,“神鬼莫测”,反衬了司马懿的胆小多疑。在双方的这次直接交锋中,司马懿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陈仓未失,郝昭未亡

《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袭陈仓武侯取胜”的故事,其简要情节是: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魏时,听说陈仓守将郝昭病重,想乘机拿下陈仓,他为了“稳众人之心”,迷惑敌人,命魏延、姜维三日内做好准备,即便起行,然后命关兴、张苞,只推点军,暗中由汉中出兵,自己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出其不意赶到陈仓,使郝昭不能调兵。诸葛亮早已安排细作混入城中,当蜀军攻城时,他们在城内各门放火,城内大乱,魏兵惊疑,郝昭听知,惊骇而死,蜀军轻易攻入城中。魏延、姜维率军来到时,陈仓已被蜀军完全控制。二人惊服诸葛亮计策之神奇。曹叡得知“陈仓已失,郝昭已亡”的消息之后,“大惊”,忙调兵遣将与诸葛亮决战。

在历史上,存在着诸葛亮攻打陈仓、郝昭坚守的情况,但诸葛亮并未拿下陈仓,郝昭也没有死亡。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引《魏略》:

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亮)使昭乡人靳详于城外遥说之,昭于楼上应详曰:“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诏嘉昭善守,赐爵列侯。……仍欲大用之。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十二月,亮引兵出散关,围陈仓,陈仓已有备,亮不能克。亮使郝昭乡人靳详于城外遥说昭,昭于楼上应之曰:“魏家科法,卿所练也……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详以昭语告亮,亮又使详重说昭,言“人兵不敌,空自破灭”。昭谓详曰:“前言已定矣,我识卿耳,箭不识也。”详乃去。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遮拦物)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曹真遣将军费耀等救之。……亮粮尽,引去。

上列历史资料清楚表明:

第一,诸葛亮是围攻陈仓,而不是攻取陈仓;是激战陈仓,而不是计袭陈仓。

第二,郝昭是坚守陈仓,而不是死于陈仓。正因为郝昭的昼夜坚守,使诸葛亮无计可施,不得不引退,魏明帝才嘉奖他善于守卫,还要“大用之”。

《三国演义》的作者所以设计“陈仓已失,郝昭已亡”的情节,无非是为了展现诸葛亮高超的计谋。

另外,应该指出,历史上的关兴、张苞,这时已经去世,不可能随诸葛亮袭取陈仓。

无中生有的“一封信气死曹真”

《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写诸葛亮写信气死曹真的故事,其基本情节是:

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七月,魏明帝以曹真为大都督,司马懿为副都督,联手率领大军伐蜀,夺取汉中。大军来到陈仓,由于大雨连降三十日,只好退军。司马懿预料退军后,诸葛亮必趁机夺取祁山。曹真不信,二人打赌,各守一个谷口。曹真屯于祁山之西的斜谷口,司马懿屯于祁山之东的箕谷口。由于曹真不信蜀兵来,以此怠慢,被诸葛亮设计,调兵遣将,劫了曹真的营寨,幸得司马懿来救,曹真得以逃脱。曹真“羞愧无地”,“气成疾病,卧床不起”。诸葛亮料曹真病重,便写一封信让放回的魏兵带去。信中讥讽曹真是屡败将军,“无学后辈”,“助篡国之反贼”,“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等。曹真看罢,“恨气填胸”,至晚死于军中。

这一情节,纯属虚构。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秋七月,武宣卞后袝葬于高陵。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宣王(司马懿)伐蜀。……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三月,大司马曹真薨。

《三国志·魏书·曹真传》:

(太和四年)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泝汉水,当会南郑(汉中郡治所)。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病还洛阳,帝自幸(驾临)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晋书·宣帝纪》:

(太和)四年,(司马懿)迁大将军,……与曹真伐蜀,帝(司马懿)自西城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沔(水)而上,……遇雨,班师。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丞相亮待之于城固、赤陂,大雨道绝,真等皆还。

从这些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第一,曹真是在太和五年病死于首都洛阳,而不是在太和四年被气死于前线军营。诸葛亮一封信气死曹真一事,纯系无中生有。

第二,司马懿和曹真这次伐蜀是兵分两路的,一个是由西城(今陕西安康西)溯汉水(沔水)西上,一个是由长安经子午谷(或斜谷)南下,以期会于南郑,中途由于连遭大雨而退军,魏蜀双方并未接战,不存在司马懿和曹真一起在祁山一线同诸葛亮较量之事。

第三,由于魏军这次伐蜀行动是集中在汉中东北方,所以诸葛亮才在南郑以东的成固、赤陂设防,并未主动出击。诸葛亮不可能在汉中西北方的祁山一线,夺取曹真营寨,使他“气成疾病”,又写信将其气死。

《三国演义》的作者之所以将这次伐蜀与诸葛亮对决的战场改在祁山一线,是为了给诸葛亮增加一次主动出祁山[2],使其有更多表演才智的机会。按常理,一封信是不大可能气死人的,但《三国演义》作者设计诸葛亮是在曹真有了重病之后,给他写的羞辱信,添了一把火,才把他气死的,并不觉得突然,比较合情合理。

《三国演义》作者为了塑造诸葛亮智者形象,善于在“气”字上下功夫。早先的“三气”周瑜,之前的“口诛”王朗,这次的“笔伐”曹真,给诸葛亮添了不少光彩。

“火烧上方谷”是创意之作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写司马懿在上方谷险些被诸葛亮施计烧死,其情节是: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晓得蜀军利于速战,按魏明帝“坚守勿战”的诏令,不与诸葛亮接战。诸葛亮便设计让司马懿上钩,他先在上方谷设伏,然后佯作在上方谷囤积许多粮草,并向司马懿示弱,让运粮的木牛、流马被魏兵抢获。司马懿见有机可乘,便引二子并中军护卫人马,杀奔上方谷来。魏延将司马懿引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懿引兵奋力冲杀……归渭南大寨。

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晋书·宣帝纪》:

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司马懿)持重,以候其变。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

《三国志·魏书·诸葛亮传》:

(蜀建兴)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青龙二年)夏四月,大疫。……是月,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诏宣王:“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青龙二年)春,二月,亮悉大众十万由斜谷入寇,……夏,四月,大疫。……诸葛亮至郿,军于渭水之南。司马懿引军渡渭,背水为垒拒之……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

第一,在诸葛亮最后这次北伐中,没有司马懿在上方谷被困的记载。如果有,有关史书的传记不能不有所反映,特别是在诸葛亮的本传中,只字未见。

第二,司马懿很清楚西蜀军队利在急战,因此,他“本无战情”,加上魏明帝的节制,他不可能改变“坚壁拒守,以挫其锋”的方针,而主动出击上方谷。

第三,诸葛亮于公元234年二月出兵北伐,四月屯驻于渭南,八月病死于军中。在前线与司马懿相拒的时间,为四个月左右,大体与“相持百余日”“相守百余日”吻合。这期间不存在双方的接战,当然也就没有“火烧上方谷”之事了。

“火烧上方谷”故事,是在贬低司马懿,抬高诸葛亮。

《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塑造诸葛亮的智者形象,更善于在“火”字上下功夫,早期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后来的“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现在的“火烧上方谷”,给诸葛亮脸上贴了不少金。

“死诸葛走生仲达”真相

《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见木像魏都督丧胆”,写“死诸葛走生仲达”的故事,其基本情节是: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去世前,遗计对蜀军撤退作了细密安排,他先嘱死后不要发丧,设法使将星不坠,他在用阴魂镇住将星,司马懿惊疑,不会立即追赶。又嘱当司马懿来追时,将先已雕好的自己的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大小将士分列左右,司马懿见之必然惊走。诸葛亮死后,杨仪遵照执行。当司马懿见将星坠入蜀营后,以为诸葛亮刚死,想率大军追之,又怕其中有诈,迟疑不前。待探子回报蜀兵已尽退后,司马懿才自引大军快速追赶。接近蜀兵时,忽然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嚼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与二将寻小路奔回本寨。……过了两日,乡民奔告曰:“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也。”懿叹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这一故事有实有虚。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晋书·宣帝纪》:

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拒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从这些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第一,诸葛亮在死前确实做了退军安排,主要是“退军节度”,根本没有设法镇住将星[3]和用木像吓司马懿的遗计。

第二,“死诸葛走生仲达”之事是存在的,是杨仪等“反旗鸣鼓,若将向懿”,将司马懿吓退的,并没有用推出诸葛亮木像来骗司马懿这种事。

第三,魏军在追赶蜀军过程中,并未遭受重创,“死者无数”。更不存在司马懿被吓得蒙头转向,摸着自己脑袋说“我有头否?”这样的情节。

这一故事,写得精彩生动,展现了诸葛亮超人的智谋。诸葛亮不仅生前与司马懿的较量占据上风,死后还让司马懿惊吓得魂飞魄散,一逃了之。《三国演义》的作者在这里为塑造诸葛亮的艺术形象,画上了完善的句号。

看到这里,读者一定有疑问,《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有如此众多的历史虚构之处,那诸葛亮还算是一位很有智谋的人物吗?还算是一位军事家吗?这要从大处着眼,多方面考虑。

第一,诸葛亮的智谋主要表现在战略策略及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如“隆中对”是刘备集团发展的战略规划,三分鼎立的设想已经实现。“联孙抗曹”的外交方针,使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使西蜀的统治得以稳定。心战兵战相结合的策略,使蜀汉在南中地区的统治相对安定。第一次北伐后的“以攻为守”的战略策略,使蜀汉没有丧失一块土地。这些足以表明诸葛亮是一位拥有高超智谋的谋略家。

第二,诸葛亮的智谋主要表现在治国理政方面。在治理西蜀的过程中,诸葛亮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法教结合,法德并用,国事贵和,平衡关系,注意解决主客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任人唯贤,德才并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务农殖谷,发展生产,注意节俭,对少数民族采取“和抚”政策,稳定了内部,使蜀汉的力量迅速恢复和壮大起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较缓和。这一系列事实说明,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贤相”。

第三,诸葛亮军事智谋主要表现在治军有素、精通兵法方面。他依法治军,科教严明,强调军纪,注意对军队的训练,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素质。因此,蜀汉军队的纪律比较严明,技艺比较熟练,作战比较勇敢。他精通兵法,讲究指挥艺术,讲究计谋,作“八阵图”,对阵法有独创性的发展和运用。他改进的新式武器(连弩)和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可以说是在古代军事科技方面做出了成就。尤其是连弩,曾得到机械制造家马钧的称赞。诸葛亮也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军事家。

总之,《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的智者形象夸大了,甚至拔高到了“近妖”,这是作者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需要,不能以之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根据。即或剔除《三国演义》中这些渲染、虚构的内容,诸葛亮的历史形象,依然是高大无比,光彩夺目的。[4]

注释

[1]假途灭虢,指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攻灭虢国,回来时乘机把虞国给灭掉了。

[2]在历史上,诸葛亮从公元228年到234年这七年间,共进行五次北伐,通常称之为“五出祁山”,其实真正兵出祁山只有两次。《三国演义》则写的是“六出祁山”,把这一次给算上了。

[3]《三国演义》的作者在书中用封建迷信把诸葛亮“神化”“妖化”了。如战赤壁的“祭风”,出陇上的“装神”,五丈原的“禳星”,这次的“镇星”,都是荒唐的,不可信的。

[4]对诸葛亮的全面评价,详见拙著《正说诸葛亮》(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出版)。

同类推荐
  • 汉末之雄霸天下

    汉末之雄霸天下

    汉朝末年,乱世将至。群雄伐起,逐鹿中原,纷争天下。秦俊杰穿越大汉末年,落魄街头,且看其如何玩弄各路诸侯,独霸天下。青史成灰不可信,亦真亦假谁人晓?古来今往,多少英雄豪杰,埋没于历史长河,亦消尽。各种慷慨悲歌,人情豪迈,世事沧桑,还原展现,勾勒涂画出,一幅属于风云席卷,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最深入、最独家、最劲爆的世界历史悬案!正史的态度,野史的范儿,让您一口气读懂5000年的世界历史之谜
  • 班超出塞

    班超出塞

    本书讲述了永平七年至永元十三年,历经三代皇帝,共计四十年的历史。行文以西域战乱、匈奴犯边,东汉初建,王朝虚弱,无暇西顾为背景,讲述素有大志的班超投笔从戎,以军卒入越骑营,屡立战功,出使西域,历经二十年,大破莎车,败龟兹、焉耆,一统西域,封定远侯的故事。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贾仁禄外号“路人甲”,一个小公司的网管,痴迷于网游。因疲劳过度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重生在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成了曹操手下一个普通普通的曹兵甲,而三国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绝色大美女貂婵竟是他的老婆。手里捧着这个超级烫手的大山竽,在三国乱世中挣扎求存,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决定竭尽全力的保护这个身世可怜的美女,但以他那微薄的力量,他能做到吗?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热门推荐
  • 大明悲歌之天子劫

    大明悲歌之天子劫

    明朝末年天启年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大太监魏忠贤利用掌管特务机关锦衣卫和东厂的便利,残害忠良,一时间朝廷要臣大多听命于魏忠贤。他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千岁爷。天启六年冬季,皇帝为给三位王爷赴藩饯行,特意在紫禁城乾清宫设宴,并邀亲弟弟信王作陪。谁想得到,在乾清宫门外竟然遭到一群事先埋伏好的杀手行刺。幸亏锦衣卫百户罗云鹏带人及时赶到,挫败了这起阴谋。皇上大怒,着令魏忠贤查清真相,缉拿真凶。根据杀手的指控,信王成了这次谋杀的幕后黑手。同时救驾有功的锦衣卫百户罗云鹏也牵连在内。大明江山面临着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和最大的冤案。到底真相如何?信王和魏忠贤之间最后鹿死谁手?东林党后人,刑部给事中钱嘉义在关键时刻,临危受命,决心查清案情,救大明于水火之中。他能够冲破权倾一时的阉党的重重阻力,取得最后的成功吗?请看长篇历史政治惊险小说《天子劫》,真可谓:杀机四伏危难重重大明江山命悬一线悬念迭起阴谋不断生死未卜胜负难料
  • 婳地为牢:Hello,神探先生

    婳地为牢:Hello,神探先生

    “我长得像罪犯吗?”初见时,男人问女人。女人瞥了他一眼:“你长得不像罪犯,像妖孽。”锦婳的前半生跌宕起伏,从千金小姐,变成乞丐,而后又成了盗墓贼。但,她从未想过,她会拥有一个妖孽、腹黑的傲娇男友。而她,也因此踏入了刑侦大队,走向更加刺激而富有挑战的人生。“就应该把你这妖孽锁在家里,省的让无知少女误入歧途。”金辰:“婳婳,我要是妖孽,那你是什么?”“……”囚心十四年,他早已画地为牢。——我用今生良辰美景,换你一世似锦如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风瑶起

    风瑶起

    我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本来要担忧的是学习和考试而已,可是谁来告诉我,下雨天走路竟然能被雷劈到古代去,还是个玄幻世界。别人穿越都是公主小姐吃香喝辣,不然就是特工,医生等等牛逼职业精英穿越,我一个学生是怎么回事?文不行,武不就,没有本领也没有系统,天啊,我到底要怎么在这里生存啊!
  • 大同女帝

    大同女帝

    公元前830年,大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四起、苛捐杂税搞得是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纷纷仰望苍天祈祷着传说中的救世主降临!!!!她是现代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学生在参拜大同女帝铜像时,突然意外遭遇雷电袭击,从而穿越千年回到大唐王朝……
  • 四川文学(2015年第8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8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山圣手

    江山圣手

    莺歌燕舞,煮酒温香,道不尽的鼎盛辉煌。题名金榜,指点江山,说不尽的天下兴亡。点烽烟为墨,执铁骨作笔,为盛世续写华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步步情深

    步步情深

    那一场大火,他失去了爱人。一场绝地重生,他回到了四年前,一切重新来过,这一世我要宠你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