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在纪念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
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在《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一文编者按中,引述了毛泽东的有关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此后,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都纷纷响应,在农村办起了“五七”干校。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文教科技战线上的大批干部、教师、专家、文艺工作者等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到“五七”干校参加体力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五七”干校是为贯彻毛泽东的指示办起来的,强调体力劳动的重要,反对只重视脑力劳动,使大量知识分子和干部受到全方面的锻炼。
1968年10月,天水地委适应形势,撤销地委党校,在其基础上经天水专区批准成立天水专区墁坪“五七”干校。1971年,“五七”干校迁往下寨子。
1974年6月,天水地委决定恢复地委党校。
第一节领导体制
墁坪“五七”干校是天水地委的一个工作部门,校内实行革命委员会制这种领导体制。
革命委员会领导体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党组织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领导体制。
“五七”干校实行革委会领导体制,革命委员会领导体制的特点是革委会的主任、副主任或委员一般都是党委书记、副书记或委员兼任的,决定校内一切重大问题、对校内工作全面负责的是校党委。
第二节机构设置和干部任职情况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天水专区革委会宣布撤销中共天水地委党校,成立天水专区墁坪“五七”干校。广大干部被下放到墁坪“五七”干校参加劳动。1968年10月墁坪“五七”干校成立后,设临时领导小组,组长李宝山,副组长乔兴和。下设五个办事机构,即政宣组,由张忠尚同志主持工作;生产组,由黄希源同志主持工作;后勤组,由张诚同志主持工作;木工组,由牟如成同志主持工作;基建班班长喻临新。学员按连、排、班形式编制管理。
1969年5月,天水专区革委会批准成立天水专区墁坪“五七”干校革委会。革委会由革命干部代表乔兴和、李道宪,革命群众代表李宝山、张忠尚、齐燕彬、蒋水晶、黄希源、郭廷盈、李锦等九名委员组成。由乔兴和任主任,李宝山、李道宪、张忠尚三同志任副主任。革委会下设五个职能机构,即办事组,组长李宝山,副组长草平、刘宝珍、何永仪;政宣组,组长张忠尚,副组长杨品三、黄步祥、陈启珍;生产组,组长李道宪,副组长赵自琮、孙映东、卢尚智;专案组,组长蒋水晶,副组长杨先庆、孙效武;驻天水办事组,组长贾永祥,副组长王金盛。学员编为五个连。
1970年,墁坪“五七”干校革委会下设的职能机构调整为三个组,即政治组,副组长胡铭;办事组,组长李正平,副组长孙效武;后勤组,组长黄希源,副组长张凤岐。学员编为三个连,一连连长毛秉寅,政治指导员王振庭;二连连长李应庚,政治指导员马建宏;三连连长王化民,政治指导员李锦。
1970年地区革委会决定在下寨子筹建“五七”干校新址。经过近一年的筹建,到1971年7月开始在下寨子“五七”干校新址办公。7月,地委任命夏凯同同志任干校革委会主任,檀东元、李正平两位同志为干校革委会副主任。随之批准了下寨子“五七”干校的机构设置,即办事组,由杨品三、孙映东同志负责;政工组,由孙效武同志负责;教研组,由王化民、朱荣同志负责;生产组,由李近知、颉克信同志负责。学员编为两个教学连,一个生产连,由李桂如、秦树堂、张瑞生、李文楷、马建宏、李若水六同志负责连队工作。12月,天水地委和地区革委会批准成立地区“五七”干校革委会,由夏凯同(兼党委书记)、杜甫功(兼党委副书记)、檀东元(兼党委副书记)、李正平(兼党委委员)、余英(兼党委委员)、孙效武(兼党委委员)、李桂如(兼党委委员)、张瑞生、何明星等同志组成,并由夏凯同同志任主任,杜甫功、檀东元、李正平、余英四同志任副主任。
1972年,干校行政机构负责人又有调整:孙效武同志任政工组组长,李若水同志任副组长;王化民同志任办事组组长,孙映东同志任副组长;杨品三同志任教研组组长,朱荣同志任副组长;李近知同志任生产组组长;张瑞生同志任一连指导员,颉克信同志任一连连长;李桂如同志任二连指导员,马建宏同志任二连连长(一、二连为教学连);周庆全同志任生产连连长。
1973年,檀东元、余英、夏凯同同志先后调离党校,其后,校内工作由杜甫功同志主持。
1974年6月,地委决定“地区搞一个党校,也搞一个干校。地委党校、干校一套人员,两个牌子,一个党委班子”。从此,中共天水地委党校正式恢复。“五七”干校校址从下寨子迁往罗峪沟新址,党校校址仍在东五里铺。党校、干校办公地址设在党校内。
第三节干部轮训的班次设置、教学及插队劳动
1.教学方针。干部轮训班以毛泽东“五七”指示为指导,贯彻“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教学方针,把学习理论、参加社会劳动和下乡插队锻炼结合起来,培养能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反修防修的革命接班人”。
2.班次设置。根据形势的发展,把在职干部的轮训形式分长期轮训和短期轮训。长期轮训班,以地直机关、厂矿、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为主,一面学习理论,一面参加校内劳动和下乡插队劳动。短期轮训班,以公社副主任以上领导干部为主,以读书学习为主,适当安排在校劳动或下农村、厂矿,短期插队劳动,进行社会调查。
3.教学内容。大体包括三方面:
(1)学风教育。主要学习毛主席“五七”指示以及《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等着作。
(2)基本理论课程。主要学习毛主席五篇哲学着作、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以及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列宁《国家与革命》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3)党的路线方针教育。教学内容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而选择。
4.劳动插队。“五七”干校十分重视和强调劳动教育,把参加劳动当作主课来上,通过劳动的汗水来“洗涮唯心精神”。“五七”干校的劳动场所分校内和校外。校内劳动是在校内生产基地上进行生产劳动,包括种植粮食、蔬菜、栽培果树、养猪、修建房屋等。校外劳动就是每期轮训班都要拿出半个月左右时间步行下乡插队劳动。插队中要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问题是:调查贫下中农过去的苦难家史和村史,调查他们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史,调查他们学习大寨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通过插队劳动向贫下中农学习,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现世界观的转变。
天水地委“五七”干校的成立是响应毛主席的“五七”指示、顺应历史潮流而办起的。历史证明,“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中错误路线的产物,打击迫害了一大批干部,虽然实行“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针,但学习内容仍然是为错误路线服务的,学习中对马列主义的一些原理进行歪曲,造成了思想理论上的混乱。干部参加劳动是必要的,但“五七”干校把参加劳动生产当成了惩罚干部的手段,既损害了干部的身心健康,也浪费了干部的宝贵时间,这种状况迫切需要改变。1974年6月,地委决定恢复党校。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干校陆续停办,天水地委党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