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政治理论轮训班。按照中共甘肃省委制订下发的《五年干部政治理论训练计划》精神,从1955年2月至1957年5月,党校连续开办五期政治理论轮训班,培训干部1157人。理论班的训练对象是县区级党政部门、群众团体和企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侧重考察语文程度)的党员和部分非党干部,由各县(市)委组织部推荐报名,经党校派人组织考试后录取。学习期限为4-6个月,第一期主要开设了两门课程:一是经济建设常识,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建设常识读本》作为教材;另一门是党的基本知识,教材用艾寒松着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第二至四期增设了中共党史课,主要学习胡乔木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书。第五期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三门课程,哲学以中宣部编《哲学讲授纲要》为教材,结合学习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着作;政治经济学课本使用学习杂志社发行的《政治经济学常识》,结合学习党的有关决议;中共党史教材选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缪楚黄编着的《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并选学毛泽东同志的有关着作。这一时期,党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逐步由临时突击性业务训练转入比较正规的政治理论学习,配备了专职教员,成立了教研室,教学水平和培训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培训和教学工作进入了一个健康发展的阶段。
5.文化班。1954年4月,西北局组织部召开了干部文化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天水地委指示党校开办一年制高小班。根据地委指示,党校第一期文化班于1954年9月开学,招收不识字或粗识字的干部学员61人(中途一人因病退学,一人调离本区,实际培训59人)。该班主要学习语文、算术和政治三门课程。语文教材使用甘肃省委党校编印的《语文》课本一、二册;算术教材使用西北军区一野政治部宣传部编印的《初小算术》;政治课本使用华东局宣传部学习班编的区乡干部教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试用本)。此外,还开设了珠算课。经过一年学习,学员一般都从原来不识字或粗识一二百字但不会写、不会用的基础上提高到能识2000个左右汉字,并能写千字左右的简短文章(单行材料、汇报总结等),语句通顺,用词较恰当,还学会了算术四则混合运算和珠算加减乘除。在总结第一期文化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1955年9月至1956年8月又开办了第二期文化班,招收学员58人,开课和第一期相同,针对学员文化基础差别较大的具体情况,第二期文化班的语文教学分甲、乙两组进行,除两组共同学完《农民识字课本》一、二、三、四册和高小《语文》一、二册外,对甲组学员还选教了业余初中课本中的22篇课文,讲授了语法基本知识和修辞方面的部分内容,体现了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精神。
经过两期实践,党校在开展干部文化培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力量有所增强,一年制长班的设置,对学校的全面建设和正规化管理也有一定促进。在此基础上,地委决定改一年制高小班为初中班,招收100名(实际招收102名)区级或相当于区级以上骨干,用三年时间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根据地委指示精神,第三期文化班于1956年9月开学,设高小和初中两个班次。凡具有高小程度者编入初中班,计划用2年时间达到初中毕业程度,分四个学期进行教学;凡具有初小程度者编入高小班,先用一年时间达到高小毕业程度,再用2年时间达到初中毕业程度,分六个学期进行教学,两班均实行升留级、寒暑假制度,并建立了请假、考勤、退学及考试制度,按照“速成的、联系实际的,但又是正规的”文化教育方针,高小班设语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和时事政策六门课程;初中班设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生理卫生、时事等十一门课程,除时事政策外,一律使用普通国民教育高小、初中课本。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学校加强了文化班的教研工作,成立了文科和理科两个教研组,规定教员上课前必须写出教案,经教研室集体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第三期文化班的开办,标志着党校干部培训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节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党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党校培训能力和培训规模的大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大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规模和理论水平,是党校建设的中心工作。
1949年8月至1957年底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征是,授课主要由地委各部的领导同志来担任,其次是由校长和部分有讲授能力的班主任担任,专职教员出现晚,人数少,影响不大。
1949年8月党校成立,主要工作人员只有科长2人,秘书1人,班主任5人。由于党校工作尚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既没有长远的培训目标,也没有成熟的发展意见,加上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没有能力胜任教学工作,从1949年到1954年的6年里,党校教学任务主要由地委各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来完成。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是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各种业务知识为重点的,当时开设的主要班次有“营业员训练班”、“水土保持训练班”等。
这一时期在党校讲课的领导同志主要有:高峰(第一任地委书记)、唐洪澄(第二任地委书记)、张天珩(组织部长)、聂景德(宣传部长)、安振(地区专员)、李维时(第二任宣传部长)、张殿乙(地委合作部)、窦述(地委书记)、潘光亚、王琪等人。他们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育了一批人才,为当时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54年前后,党校的教学内容开始缓慢调整,原来的以政策、业务为重点的教学培训开始向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转变,从这时起,绝大部分教学任务逐渐由党校教员来承担。既有兼职教员“上大课”,也有专职辅导员“上小课”,做一些收集学员疑难问题等性质的辅助教学工作,教员达到14人(上大课4人,上补充小课8人,调上级党校学习2人)。
随着培训目标和内容的转变,教研室的成立开始提上议事日程。1955年4月19日党校向地委组织部提出成立教研室的请求。1956年7月,教员辅导员制度建立起来。10月,教研室正式成立,党校开始有了自己的专职教员,当时有专职教员6人,辅导员6人。6名专职教员中,讲政治经济学的1人,中共党史3人,哲学2人。
1957年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共天水地委干校关于整顿和提高理论教员的计划》中说明:现有人员29人,其中教学人员9人,行政人员20人。但教学人员中,仅有教员4人,他们是甄峰、孟世奎、李廷栋、杨永宁。
其中大学毕业1人,高中毕业2人,高中肄业1人。
针对教员缺少的情况,学校建议上级在专区和各县干部中选调;建议每年抽出3名教员到中级党校去学习;有计划有领导地进行自修;轮流深入工厂、农村进行调查和实际锻炼。同时,为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党校还对教师自修和教学工作作出具体规定:(1)教师必须在计划指定的时间内学完规定的自修内容;(2)讲稿必须经过集体讨论,经教研室主任和校长审阅同意之后,方可使用;(3)教师必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经验交流。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理论学习,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成为党校在此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较为固定的教学管理模式。
总体看来,1955年至1956年是党校早期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两年政治稳定,经济条件较好,教学生活紧张而富有活力,但到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开始,这个黄金时期也因之结束。
第四节党校初创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
一、基本建设
1949年8月24日,天水地委《关于开办党校、培养干部的决定》指出:
“地委、县委应不吝啬人力、财力办好各级党校(非党员多时称干校),短期内培养出大批干部,这是最宝贵的人民财产、工作资本。因此,无论在校址、设备、经费、供给、教材各方面都要不弱于任何一个学校……教员由地、县委负责同志授课,经费由党校造出预算,经地、县委批准,拨出一批经费及基金作为党培养干部的学校的长期建设经费。”同日决定,将党校校址选在伏羲庙,将五五中学和原天水县职业学校的校具移交天水地委党校使用。后因其他原因又将校址选在天水市五里铺原资本家的一毛纺织厂的旧址内(现天水市委党校所在地)。
原一毛纺织厂地处天水市岷山路,南为一碾米坊水渠,东段为农田,离市区较远,后被国民党军队征为被服厂,主要生产军鞋,天水解放时已名存实亡。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一“工”字型土木结构的二层小楼,上下24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紧挨“工”字楼有一四合院,有房子约20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工”字楼东面有一幢带有5间半地下室的10间平房,面积约230平方米;一“厂”字型的平房,共18间约270平方米;西北角有3间平房,东侧有一车间(工棚),面积为300平方米。另外,在碾渠东侧有一约1300平方米的三角地,时称“井房院”,为原毛纺厂的职工宿舍区。天水地委党校就在这样一个狭小、破败的地方开始运转,全部办公机构都拥挤在“工”字楼上,几百名学员就住在四合院等平房里,而工棚就成了天水地委党校最早的唯一的教室和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