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干部学习班第一期142人,主要培训公社党委书记、副书记;第二期134人,培训对象是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以上干部,两期学习时间均为两个月。首先学习党的十一大和五届全国人大会议文件,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和华国锋、叶剑英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然后集中精力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21篇着作。学习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为主,结合阅读列宁的《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等着作,力求从整体上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二阶段重点学习哲学方面的经典着作,包括《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哲学部分)、《谈谈辩证法问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通过学习,进一步批判了林彪、“四人帮”鼓吹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意志论,驳斥了他们反对辩证法、大搞形而上学、颠倒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歪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的一系列谬论,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澄清了林彪、“四人帮”在许多理论问题上造成的混乱。
第三阶段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方面的有关着作,包括《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整顿党的作风》等。学习中大家广泛联系“文革”中党的建设受到严重削弱的现实,批判林彪、“四人帮”破坏党的建设的罪行,重新明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正确原理,从思想上提高了对恢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针对这两期所学原着较多、学员对原着特别是马列着作中的历史背景和名词概念比较生疏的实际情况,教研室进一步加强了教学辅导,有重点地帮助学员弄清重要的名词概念和每篇着作的历史背景,掌握原着的重要思想和基本原理,引导学员领会把握原着的精神实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课采用教研室集体讨论提纲、分头编写讲稿、教研室主任和分管校长审阅讲稿、先在小范围内试讲、然后再正式讲授的办法,力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富有实效。
这一时期,全国理论界相当活跃。1978年5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校教师以极大的理论热情关注和参加了这一讨论,结合教学活动对一些重大的理论是非进行了探索,并在课堂上及时介绍讨论进展情况,引导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分析讨论中涉及的理论问题。1978年12月开办的公社和县(市)部、局负责同志读书班集中学习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和《解放军报》(1978年6月24日)的两篇特约评论员文章及《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哲学着作,专题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明确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从而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同“两个凡是”右倾僵化思想的界线,增强了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本期读书班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基本教材,结合阅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着作,重点学习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几个基本原理,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商品制度和价值规律,以及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等内容。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起到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促使学员更加明确、全面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并初步熟悉了这些规律的基本内容。在学习中,师生一起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天水地区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农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许多同志还以高度自觉的态度主动对自己以往工作中的失误进行反省,作了自我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本期读书班举办期间,中央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读书班迅速组织对会议精神进行学习讨论,增强了贯彻执行三中全会路线的自觉性。
1978年9月,党校还开办了一期贫协干部学习班,培训地、县(市)、社贫协干部180人,主要学习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具体内容包括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一大工作报告;华国锋、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李先念同志在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1978〕18、37号文件等,并学习了一些贫协业务工作知识。
三、配合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积极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规模干部轮训
1978年12月,我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为了适应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就必须对全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教育,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步调,为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努力奋斗,这是摆在各级党校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1979年底,经中央批准,由中组部、中宣部和中央党校联合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结合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后党校面临的任务,讨论了如何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加速干部轮训、进一步办好各级党校的问题。会议形成的《纪要》指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业务知识重新武装干部,保证全党在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上的统一,以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这是各级党校担负的任务。”中共中央向全党批转了这个《纪要》,为党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党校教育由此跨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83年10月的五年间,党校共开办各种类型的轮训班次48期,轮训干部达5227人,轮训规模之大,开办班次之多,在党校历史上是空前的。
这些班次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为指针,紧密配合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题,着重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纪、党风等方面的教育,对于提高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澄清理论是非、克服“左”的影响、端正思想路线、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增强党性,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来看,这五年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三中全会以后到1980年上半年,主要围绕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补课、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等内容,以公社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知识,端正思想路线,提高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第二阶段从十一届五中全会后至1980年底,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为主要学习内容,培训地、县(市)党校和讲师团的教员以及党政企事业单位的党课辅导员。第三阶段从1981年至1982年上半年,为了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关于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进一步安定的方针,主要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等三本书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第四阶段是从党的十二大以后至1983年10月,围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个主题,集中学习十二大文件和毛泽东同志的八篇哲学着作。
五年中,除了举办各种政治理论轮训班次以外,党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办学渠道,开办了各种类型的专业训练班,为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作出了贡献,也为党校教育更好地适应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后的形势作了有益的尝试。这一时期举办的各种班次,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以县、社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轮训班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如何抓好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成为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为了教育广大干部尤其是县社两级领导干部真正把立足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花大力气把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搞上去,根据地委安排,党校从1979年春到1980年上半年连续开办了五期以县社领导干部为对象的轮训班次,每期45天左右,轮训县社领导干部945人。其中1979年举办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培训班三期,1980年举办公社领导干部培训班两期。这些班次首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结合天水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具体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着重从五个方面提高认识:
一是充分认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伟大意义,以三中全会路线统一思想;
二是努力坚定把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搞上去的决心和信心;
三是要很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经济建设争取一个长时期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始终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是必须健全党内外的民主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一期经营管理培训班举办期间,传达了邓小平同志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重要讲话,并组织了认真的讨论。以后各期都安排了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的内容,在学好三中全会文件、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这些班次以《哥达纲领批判》、《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着作为基本教材,结合学习讨论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两个文件和省委、省革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十个问题的试行规定》,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知识的教学。经济理论方面,前三期侧重学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起作用的五大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后两期围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和正确对待国民经济调整以及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按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三个专题进行学习。每个专题都做了辅导并组织讨论。经营管理方面,围绕提高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自觉性这个中心,安排了人民公社的计划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及收益分配等专题内容;交流了公社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了教训;按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澄清了对一些政策性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广大县社领导干部搞好公社经营管理工作的能力和信心。通过上述班次的轮训,使参加学习的领导干部进一步统一了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识,加深了对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伟大意义的理解,清除了“左”倾僵化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振奋了大干四化的革命精神,增强了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心和信心,并初步懂得了经济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了解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作用的主要经济规律的内容及要求,提高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学员们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对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最深,收获最大:
一是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二是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三是明确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四是明确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性,从理论上加深了对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的理解;
五是明确了解放思想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关系,提高了全面贯彻三中全会路线的自觉性。这些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自觉地把立足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悉心探索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运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指导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大多数人在随后展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为农业在新的体制下获得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