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所/32个):
上海交通大学(10个):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技术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织工程国家工程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7个):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分部、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
复旦大学(6个):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6个):混凝土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2个):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染整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1个):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8所/22个):
南京大学(7个):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6个):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与分子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国家专业实验室、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2个):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河海大学(2个):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理工大学(2个):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粉体工程特种超细国家工程中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个):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1个):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1个):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1所/13个):
浙江大学(13个):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反应分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
安徽(2所/6个):
中国科技大学(5个):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1个):国家特种显示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3所/5个):
厦门大学(3个):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细胞工程国家专业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1个):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1个):国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甘蔗中心
山东(3所/6个):
山东大学(3个):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子元器件清洗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海洋药物国家工程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
河南(2所/3个):
郑州大学(2个):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磷复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1个):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5所/30个):
华中科技大学(10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安全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9个):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国家柑橘育种中心、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
武汉大学(7个):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3个):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岩石材料开发与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地质超声钻探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1个):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4所/11个):
国防科技大学(4个):在航天与材料工程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科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另有1个国家“863”高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4个):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大学(2个):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1个):国家油料作物改良分中心
广东(5所/16个):
中山大学(8个):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国家专业实验室、植物基因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新药(抗肿瘤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3个):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3个):国家新药(中药)安排评价(GLP)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GCP)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1个):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
暨南大学(1个):基因组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海南(1所/2个):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个):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带作物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2所/2个):
重庆大学(1个):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三军医大学(1个):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5所/14个):
四川大学(6个):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皮革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3个):抗干扰通信技术国防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国防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强辐射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2个):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2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西南石油学院(1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1所/1个):
贵州大学(1个):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1所/1个):
昆明理工大学(1个):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5所/25个):
西安交通大学(9个):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业实验室、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9个):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鱼雷制导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无人机特种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声学工程与检测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动力学与强度国家专业实验室、热工程信息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国家专业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个):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个):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四军医大学(1个):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2所/2个):
兰州大学(1个):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1个):有色金属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注评: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作者略有整理,也许是不完全名单。国家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中心数量是一个院校实力高低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它主要是面对理工科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另外,我个人看法,国家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地域、院校、领域分布要比重点学科广泛、全面些。)
具有国家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大学名单
(41所高校,103个基地)
第一批(12所高校、15个基地):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与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共建)、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发展心理研究所
南开大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研究中心(与外交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共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安微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与国家环保总局共建)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共建)
第二批(31所高校、57个基地):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外国哲学研究所、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经济研究所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建)、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清史研究所、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共建)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建)、国际法研究、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共建)、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共建)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