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1954年国务院首批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已并入北京大学)
1959年中共中央指定的16所全国普通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已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已并入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1959年还指定了4所全国军事重点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
1984年国务院第一批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10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现已并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
1998年国务院首批确定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9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2002年度我国大陆一流大学15所(本名单来自广东管理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其标准是:1、在任意一个一级学科中排名第一;以及工学前6名、理学前3名、医学前3名、农学前2名。2、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
2002年度广东管理科学院“中国大学评价”前19名(本名单来自中南大学高教所高校比较课题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
2002年度我国大陆一流大学13所(本名单来自中南大学高教所高校比较课题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
2002年度我国大陆一流大学19所(本名单来自中南大学科技处副研究员李卫、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蔡言厚的文章《从历史视角看一流大学的评价》,载于《江苏高教研究》杂志2003年第6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年度我国大陆一流大学15所(本名单来自广东管理科学院):清华大学(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三名);北京大学(理学、哲学、文学、法学第一名,医学、经济学第二名);浙江大学(管理学第二名、工学第三名);复旦大学(医学、文学第三名);南京大学(理学、文学第二名);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第二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第三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第四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第一名);天津大学(工学第六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历史学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第一名、法学第二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第一名)[其标准是:1、在“中国大学评价”中,获得工学前6名,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前3名,农学、经济学、法学前2名,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第1名的大学。2、必须是中国研究型大学。]
(评:上述几种名单,各有偏颇:党中央、国务院“钦定”的4种为一类,数量有限,全面性不够,且有明显的政治痕迹与地域照顾;广东管理科学院2002年的1种为一类,似乎颇有些道理,也挺能照顾方方面面的,但显然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3所高校的势力还略有逊色。中南大学高教所的3种为一类,过于倾斜理工科院校;对自己学校有照顾的嫌疑;把大规模并校作为重要条件也是不太科学的。广东管理科学院的2005年度名单1种为一类,算是其中比较全面、客观的一家,比其2002年名单要科学得多,说明人家的工作也是在进步的。但不足的是:为什么要工学取前6名、理学等取前3名、农学等取前2名、历史学等取第1名?理由并不充分。另外,各大学科的排名,也不一定非常科学。重工科轻文理(如天津大学上榜而南开大学没上榜、华中科技大学上榜而武汉大学没上榜、中山大学没上榜、四川大学没上榜)、过于看重规模效应等痕迹仍然很明显,但是像吉林大学这样的“超级航空母舰”竟未上榜,且有些领域的倾斜又不够合理,如中国农业大学就略欠分量。)
中国研究型大学名单
(37所,实际36所)
北京(9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辽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6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已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1所):山东大学
湖北(2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湖南(1所):中南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四川(1所):四川大学
陕西(2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注一:本名单来自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原广东管理科学院)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5年度公布结果。其上榜大学标准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达到全国大学科研得分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
(注二:《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科研实力最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大学。2005年度37所研究型大学,其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科研成果总数的61.80%;其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博导总数的60.01%,其中理科博导占59.94%、文科博导占60.27%;培养的博士生占全国普通高校博士生总数的66.79%、硕士生占43.12%、本科生占11.17%。)
(评:面对看起来是如此“精确”、“权威”的数字,我只有眼花缭乱而已,不知道人家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更不知道人家是怎么计算、靠什么计算的。但客观说,由其提出的这个名单,却基本上还是比较全面、合理的。而且,对那些道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中国副部级大学名单
(31所)
北京(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1所):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1所):山东大学
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1所):中南大学
广东(1所):中山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四川(1所):四川大学
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注:本名单是作者自己根据多方资料整理而成。)
(评:大学竟然还分行政级别,这就叫“有中国特色”了,难怪民众对此略有微词。不过话又说回来,从该具体名单看,这些上榜的学校,谁没有资格?它们也正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大学群落。要上榜,可完全凭的是真本事啊!)
“985工程”重点大学名单
(38所)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第一批(34所)
北京(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2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四川(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2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第二批(4所)
北京(2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陕西(1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军事系统(1所):国防科技大学(长沙)
(注一: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作者略有整理。)
(注:其中,第一梯队大学(目标是世界一流)有2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二梯队大学(目标是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有9所: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其它大学为第三梯队(目标是国内知名高水平)。)
“211工程”重点大学名单
(103所,实际94所)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力量,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及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并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及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水平。即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北京(20/19所):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已并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4/3所):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已并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11/9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已并入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已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原名无锡轻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2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山东(4/3所):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已并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北(6/4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已并入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已并入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