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英文名:Clove)又称紫丁香属,该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共35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喜马拉雅地区、欧洲东南部、日本、阿富汗。中国拥有丁香属81%的野生种类,是丁香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该属中有不少种类的花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的原料;又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而清香,故庭园广为栽培供观赏,为庭园中之珍品。
概述
丁香
丁香,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为哈尔滨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由其制成的丁香油、丁香酚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在法国,“丁香开的时候”意指气候最好的时候。生日是5月17日或者6月12日的人的幸运花是丁香。在西方,该花象征着“年轻人纯真无邪,初恋和谦逊”。
同属的还有白花丁香、红花丁香、紫花丁香、荷花丁香、小叶丁香、花叶丁香、四季丁香等。
别名:公丁香、百结、丁子香、鸡舌香。
注解:丁香是由未开放的花蕾芽,经干燥而制得,状似圆头钉子,其香味浓烈,口感苦,烹饪之后变得温和。丁香属一种芳香健胃剂,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形态特征
丁香,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皮黄褐色。单叶,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革质,密布油腺。
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筒状,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花芳香。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
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稍有光泽,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种子数粒,卵状椭圆形。花期3-6月;果期6-9月。
种植历史
早期丁香仅于印度尼西亚栽培,17世纪初,荷兰人拔除了安汶(Amboina)岛和特尔纳特(Ternate)岛以外岛屿的丁香树,以减产而获利。18世纪后半期,法国人将丁香从东印度私运到印度洋岛屿及美洲,打破荷兰的垄断。丁香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在欧洲和美国是圣诞食品特有的调味剂。西元前210年,爪哇派赴中国汉朝的使者于觐见皇帝时口食丁香,以使口气芬芳。
出产丁香的地区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2005年,印度尼西亚生产的丁香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
丁香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为庭园中著名的花木。全属约30种,中国产24种,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有栽培品种1000个以上。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从丁香茎蒸馏的丁香油用制杀菌药、香料、漱口剂、牙痛的局部麻醉药、合成香草醛,还可作增香剂和增强剂。还可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可作为药用,中药也有丁香花蕾入药,药名公丁香,性温,味辛。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调味。
丁香树的树根(丁香根)、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果实(母丁香)、花蕾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
中药介绍
丁香,别名:百结、情客、紫丁香、子丁香、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有温中、暖肾、降逆。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能。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药理价值
1、抗菌作用:含有1%浓度的丁香的乙醚浸出液,水浸液或含8%浓度的丁香煎剂的沙伯氏培养基,对许兰氏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较高浓度时对新型隐球菌也有抑制作用。醇浸出液与醚浸出液相似,但水浸液较差。
2、抗真菌作用:乙醇浸剂1:100、丁香油及丁香酚1:8000-1:16000对星形奴卡菌、许兰黄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驱虫作用:水或醇提取液在体外对猪蛔虫有麻痹或杀死作用,感染蛔虫的狗口服丁香油0.5-1.Og/kg,有驱虫作用,但一次服用并不能将蛔虫全部驱除。丁香油较煎剂为优。
4、健胃作用: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
5.止痛作用:丁香油(少量滴入)可消毒龋齿腔,破坏其神经,从而减轻牙痛。
化学成分
丁香
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B一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酯、葎草烯(Humuleno)、苯甲醛、苄醇、间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Chavicol)、a一衣兰烯(a一Ylangene)等。也有野生品种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酮(Eugenone)和番樱桃素(Eugenin)。花中还含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黄酮和对氧萘酮类鼠李素(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异番樱桃素亭(Isoeugenitin)及其去甲基化合物异番樱桃酚(IsoeugenitoI)。
药理学
丁香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煎剂的半数致死量为1.8g/kg。口服丁香油的花生油溶液为1.6g/kg,煎剂的中毒症状为呼吸抑制及后肢无力。狗口服丁香油的花生油溶液5g/kg,可发生呕吐而死亡。尸检发现胃底及幽门部粘膜红肿并有溃疡及出血点,十二指肠部有浮肿及充血,肺有瘀血点。镜检肝、肾也有瘀血及浊肿,部分肝细胞坏死,心肌水肿。狗如口服2g/kg,仅发生呕吐而不致死亡。大鼠口服丁香油酚,半数致死量为1.93g/kg,中毒症状为后肢麻痹、昏睡、尿失禁并常有血尿,病理解剖发见上消化道呈出血状态,少数有粘膜溃疡,各内脏及腹膜、肠系膜显著充血。对中毒大鼠曾用印防己毒素、可拉明、士的宁、咖啡因及五甲烯四氮唑等解救,但无明显效果。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丁香
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覆瓦状抱合,棕褐色或黄褐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产,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浓郁、富有油性者为佳。
显微鉴别
萼筒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较厚角质层。皮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长150-200μ;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壁厚,木化。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组织的通气组织,有大形细胞间隙。中心轴柱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暗红棕色。
①纤维梭形,顶端钝圆,边缘平整或稍波弯曲,有的显不规则连珠状突起并扭曲,长106-648μm,直径16-68μm,壁厚5-23μm,微木化,胞腔宽窄不一,有的含棕色油状物。
②花粉粒众多,极而观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
③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4-26μm,多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
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有的含黄色油状物。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喜热带海岛性气候。幼龄树喜阴不耐烈日暴晒,生长缓慢;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成龄树喜光,需充足阳光才能早开花,开花多。怕寒、怕涝,不抗风,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0-6.0的砂壤土栽培,忌酸性土。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
栽培技术
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强修剪,通常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开出繁茂的花。
用种子繁殖。从5—6年生留植株上于5—6月果产为紫红色时,及时采收,具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各,最好剥掉果肉放入潮湿细沙或湿木糠中贮藏,以免干死。处理后的种子,量佳播种时间为8—9月。开沟点播,行距15cm,粒距约5cm,种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播种后覆土1cm,鲜果播后35—45d,处理后的种子播后10d左右出苗,苗长至4—5cm,具两片幼叶时,即可移植于苗床或移入营养袋里育苗,苗高6—10cm,有4—6对真叶时移栽实植,移栽时需带土团。
每株丁香树可产干花蕾34公斤(75磅)。在夏末和冬初两次开花,以手工采摘并晒乾。花蕾长13—19公釐(约0.5—0.75吋),含香精油14—20%,其主要成分为丁子香酚(C10H12O2)。
丁香花性喜阳光,稍耐阴,喜湿润,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浇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序短小而松散,花朵没有光泽。丁香花若种植在瘠薄的土地上,虽然也能生长,但花不而少,且长势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地方。。丁香花栽植时,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栽后灌足水。以后每年春季天气干旱时,当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一次透水。丁香花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影响开花。
扦插技术
于春季大叶女贞未萌发新芽之前,先将优良的接穗丁香树枝条采集备好。再将需要更新的丁香树粗度为1厘米左右的枝条截断,用利刀劈开约3-5厘米,然后将接穗的下端用利刀削成楔形,并及时插入劈开的缝内,对齐形成层,用塑料带或条绑扎固定好接穗,注意绑扎时不能改动接穗,否则形成层一旦脱离,即不能成活。
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补足丁香花土壤中的养分。丁香花花谢以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同时疏除部分内膛过密枝条,有利通风透光和树形美观,有利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丁香花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地栽丁香花,雨季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涝。因为积水过久,即易落叶死亡。
田间管理
幼树可与木薯、香蕉间作或搭荫棚,并在株间栽种绿肥,干旱及时灌水,雨季开沟排水,适时追肥,培土。剪去主杆50-70cm,下侧枝,分叉主杆。上部枝叶亦可适当修剪。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的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喷射。另有煤烟病为害。虫害主要为介壳虫。
早衰原因
缺水也是导致丁香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丁香耐旱,忌低湿。“首先是丁香的抗旱能力比较强,其次是丁香怕长期积水,不能种植于低洼积水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常见到因为缺水而使丁香萎蔫的现象出现。那么应该怎样给丁香浇水呢?第一要浇好封冻水和解冻水。虽然丁香非常耐寒,在我国哈尔滨也能正常生长,但封冻水仍然至关重要。因为浇封冻水的意义不仅仅是防寒,还可以供给丁香充足的水分。解冻水也同样重要,华北地区的倒春寒虽不足以对其造成致命打击,但给植株补充水分必不可少。
修剪不当也是导致丁香早衰的原因之一。在工作中,有些人常被这样一种认识所左右,那就是丁香的花生于顶端,一般不短截,以免造成少花。这种认识导致了一些人在对丁香的养护中走入误区,认为丁香不能修剪。其实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对丁香进行修剪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使植株株型美观,而且可以使苗子的生命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