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2000000063

第63章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1)

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

1840年以后的中国近现代史,实质上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建成现代化社会,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是中国几代人的理想。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实行改革开放,使这个理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制定了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在1987年就基本达到了;第二步,到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再奋斗30~50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建成现代化社会。现在,我们正在为2000年实现小康社会而建设着,21世纪的上半叶,将是我国全面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时期。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深刻的变化。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的社会结构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特有现象,而是所有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都经历过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但是由于中国社会在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资源背景等方面的特殊性,使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表现出若干不同于一般社会转型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目前我们在实现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时候,同时要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首先要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性的改革。

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如此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在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是很少见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结构转型和体制改革同时进行,使得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冲突,体制摩擦,多重利益矛盾,角色冲突,价值观念冲突交织在一起,使得情况更加复杂,增加了转化的难度,何况,这场变革又是在拥有12亿人口、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中进行,所以进行这场变革的困难、复杂、艰巨程度是可以想像的。这也是我们在实现社会结构转型、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稳定机制、协调机制和创新机制的作用的原因所在。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进程。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995~2010年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关键的时期。1978年以来,我们经过拨乱反正,把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大规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建设,为实现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到200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比年翻两番,甚至还会超过,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只有800~1000美元。到2000年,我国还只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所以,要到201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那时,我们的综合国力就相当可观了,到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全面确立,并将逐步完善、成熟、定型,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建立在更为有效的制度性基础上。不过在这期间,两种结构的冲突、两种机制的摩擦、多重利益的矛盾、新旧观念的冲突还将继续,国际和国内的一些难以预料的重大而突然事件的发生,都将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的现代化事业产生影响,震荡跌宕,机会和风险并存。所以说,1995~2010年是我国建成现代化国家最关键的时期。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台阶,正跨在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大门槛上。

有利的条件是:第一,1978年以来已经打下了比较良好的基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深入人心,通过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共识,可以说,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打开,驶向现代化的中国巨轮正在前进。第二,国际环境于我有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对峙冷战格局已经结束,世界新秩序的格局正在形成,世界的发展正处于新旧更替的交汇点上,在世纪之交的不寻常时刻,世界看好亚洲,很多有识之士认为:“21世纪将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中国正处在亚洲太平洋的重要位置上,天时、地利、人和、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优势给予了中国大发展以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第三,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向,我国全面工业化的建设正在展开。有关部门预测,1991~2010年,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在这20年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将为8.25%。到2010年我国的人均收入可望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而我们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国民经济的整体规模将可能跃居世界的前列。国外的专家也有这样的预计,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欧洲、日本的第四经济大国。”

不利的因素是:第一,就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而言,1978年以来发展方面的成绩要比改革大。虽然改革是发展的先导,改革带动发展。但是毕竟我们实行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真可说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开始我们对农业进行改革,比较顺利,得心应手,旗开得胜,增加了我们进行全面改革的信心。但进行城市改革、工业改革,问题就复杂了。原来,预计城市改革有3~5年会见成效,10年过去了,我们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没有找到像包产到户那样公认为有效的改革方略,改革还有很多困难的问题要解决。第二,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较,无论是社会体制的改革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都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已经调整改变了,但社会结构却还没有相应的改变(例如,城乡结构未相应改变等),国家已经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体制改革还处在探索试验阶段。第三,我们原来就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这些年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了,例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1978年是2.37∶1,1984年缩小到1.7∶1,1985年以后反弹,1993年扩大到2.55∶1。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拉大了。

这对于像我们这个大多数居民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心理的国家来说,如果这些差距继续扩大而又得不到合理解决,则会潜伏着不安定的因素,我们现在执行的方针是,要在效率优先的条件下,适当照顾公平的原则,但这两者如何结合得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当然,综观我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这些不利因素与有利条件相比较,有利条件占主导方面。我们现在的发展和改革的势头很好,国际环境于我们发展有利,又占有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已奠定了今后持续发展的政治和经济的基础。政局是稳定的,亿万群众有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我们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克服和改变前进中的障碍和不利因素,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实现了1995~2010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我们就度过了建成现代化社会的最关键的时期,跨过了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门槛,今后的发展道路就更加宽广了,回旋的余地也就更大了。就会进入比较平稳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前面讲过,中国现在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转变的速度。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的转型来说,有的方面已接近转化的临界点,有的方面则还要有一个较长的转变期。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国家,所以各个省、市、地区实现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将不是同步的,而是有先有后,呈梯度发展的形式。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实现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全面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以下是关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若干重要方面变迁的分析和预测。

一关于人口结构问题1993年底,中国人口为11.85亿,当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1.45‰,总和生育率为2.16。专家们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按中位预测2000年中国的总人口将达到12.87亿人,预计到2033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那时的总人口是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亿人,以后中国的人口将逐步缓慢下降。

1990年全国共有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1.8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比1982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约22.8%下降6.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84个百分点,这说明这8年中,我国的扫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据普查,1990年我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的文化程度的人口有1576万人,比1982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04万人增加972万人,增长160.1%。1990年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共8988万人,比1982年的6653万人增加2335万人,增长35%。总的说来,这10多年来,全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但纵向比,我国目前人口的文化构成还是比较低的。上述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4%,而在1987年时,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在10%以上,原苏联和日本也在5%以上。

1990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18万人,占总人口的5.6%。据预测2000年将为8800万人,占总人口的6.8%。

2004年超过7%,开始进入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到2030年,岁及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19亿人,占总人口的14.5%,相当于1992年法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各国的资料看,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由5%上升到7%,一般要40~10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人口老龄化过程同经济过程是同步的。我国从年老年人口占4.9%到2004年占7%,只有22年,这是因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发生了作用的结果。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快,但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不同步,这也会增加今后养老问题的难度。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在控制人口、计划生育问题上曾一度有过周折。从70年代初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于197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会议,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节人口结构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来执行。

20多年过去了,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多数人民认同了,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降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以下。1972年,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3.2%,年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2%,1991年只占21.49%。据联合国人口组织推算,1994年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27%,到2025年中国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将降为18.5%。应该说,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秘书长哈夫丹·马勒说:“中国是个大国,(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很大,但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却十分奏效”。1995年9月,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中国对人口以及人口和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同类推荐
  • 闹市观潮

    闹市观潮

    我之《闹市观潮》,与名家名作不同之处在于:力求鸟瞰人间,以史为鉴,究兴衰之因;力图洞幽烛微,言人未言,探人间正道;力争引领视听,促进和谐,尽匹夫之责。目的:在依托事实的基础上,就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存在问题或丑陋现象,就事论理,举一反三,寄几许担当之意,慨几分家国情怀,发几句忧患得失之词,张几条天下仁义之理,议风气,论是非,辨善恶,扬正气,树新风,为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摇旗呐喊,彰显正能量,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
  • 为官修养——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为官修养——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中国历来就有自修的传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没有扎实的修身功夫,治家尚且不行,更遑论治国。需要指出的是,自身修养不单指道德修养,更不是单靠做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替代的。自修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对于官员来说,加强自身修养不仅意味着要讲道德,还要讲政治、有文化、懂市场、能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当代,中国官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需要全方位提升自我。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三国”》文字流畅,内容扎实、准确,剖析客观公允,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从有关毛泽东阅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大量资料中,加以理性思维,写了《毛泽东读“三国”》这部图书。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热门推荐
  • 仇剑书恨记

    仇剑书恨记

    【玄幻精品文】一朝仍在,难负千秋。四方征战,血染春风。乱世成长,风起云涌。御世天下,谁主沉浮?万剑归宗,执掌苍穹!少年叶锦十四岁时家破人亡,经脉俱废。从此踏上逆天改命之路。再战世界,我为剑神。天地万物,为我臣服!
  • 我的死亡被判定为失忆回归

    我的死亡被判定为失忆回归

    (这本书又叫:为美好世界献上“女神”、和女神一起的异世界生活and无法Re的异世界生活,主要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讲故事和博君一笑!属于慢热型!)死亡不是真的长眠,死亡只是一次回归,两个世界,在一个世界死亡就会回到另一个世界。科技发达的世界,却存在众所周知的超能力,海临作为超能力开发高校的大二学生,却意外穿越了——和指导穿越的女神一起穿越到了异世界……
  • 灵渊祭

    灵渊祭

    灵源衍象化万千,渊道无尽惑穹苍,祭术纷华塑传奇。深不可测的穹海,诡异莫名的苍崖,浩瀚神奇的星河。天作棋盘星作子,星罗棋布,是为归一。地作琵琶路作弦,声声不息,是为归一。山盟裂天,海誓崩地,分世离兮,超脱永恒,是为归一。无正无邪无欲无求,为一人杀众生,为众生杀一人,是为归一。遗忘千年,追忆守护,纵横轮回,待,山无棱,天地合,是为归一。他的存在,是为了成就他的磨难。他追求的是,自生到死没有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那一瞬的星辉。
  • 万古奇闻

    万古奇闻

    万古的妖魂再度苏醒,以“神”之姿态降临人间,怒火将席卷每一寸土地和每一片海洋!无尽的灾祸,轮回的劫难,这个世界从来没有遗忘伤痕!只是人类选择了平淡。宁静,于万将枯骨中诞生,是拼上性命去战斗,还是觅一处安生?他,该如何抉择?
  • 千花醉

    千花醉

    罪臣之女,被休七出。剔我仙骨?那便剔吧,我也不屑当你这个仙!贬为凡人,离开仙界,身边还带着个萌萌的包子,却是桃花朵朵开!妖界之王,深情不变。“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青梅竹马,一心等候。“桃花一开千百年,你若不来我不谢!”最萌皇弟弟,也愿为她抛弃天下。“月姐姐,我的桃花儿最新鲜。”咦?前夫也来凑热闹?“月儿,桃花还是旧的好~”小包子白眼一翻:“哼~想娶我娘亲,后台排队去,非诚勿扰!~!”
  • 外科痈疽疔毒门

    外科痈疽疔毒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拯救攻略对象总是黑化

    快穿之拯救攻略对象总是黑化

    自古美人多风流,淮柳万万没有想到,自古忠犬多黑化,还是那种下饺子似的,救都救不回来!请收看年度大戏:论身边隐藏忠犬如何默默黑化。黑洞洞系统:宿主求你惹!请关爱男主!淮柳:我难道不够关爱男主吗?黑洞洞系统:在我看来……啊!不好!男主黑化惹!某男主:嗯?听说你们在讨论我?
  • 守护甜心之暗香疏影

    守护甜心之暗香疏影

    改编于守护甜心之冰雪公主,有变化,已经授过权咯~
  • 灵魂系统之血煞修罗

    灵魂系统之血煞修罗

    从地球穿越到神界,又从神界穿越到天剑大陆,搞毛啊!还好多了一个系统,说不多说,我去看看我还能换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