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我又想起另一个人来。与临澧县不远的慈利县,在与林修梅、林伯渠兄弟差不多同时代,还出了一位著名的“南北大侠”杜心五,号称民国十大武术家之首,他也曾先后做过辛亥革命两大领袖孙中山、宋教仁的卫士保镖,他究竟与杜氏兄弟有啥关系?结果我在随便网上一搜,方知杜心五原来竟是中华武林名门大派“自然门”之第一代大弟子与掌门人,林修梅是他师弟,此外还有吴四爷、严拯成、徐茂琳等人(红和尚、杨道士、林伯渠系记名弟子),他们都是杜心五的师弟、“自然门”的第一代弟子。那么,他们的师傅,即“自然门”的创始祖师爷、开山掌门人又是谁呢?这便引出了本书的主人公——江湖奇侠、世外高人徐矮师。如果说,杜心五等几位师兄弟的武功已经出神入化、十分高强,那他们的师傅徐矮师的武功更是至臻化境、高深莫测!这是其爱徒杜心五等人亲口所说。
我遂对徐矮师产生了极度浓厚的兴趣。如此神奇的大侠,能否为他创作出一部小说或传记来呢?广大读者肯定感兴趣!因为他的徒弟杜心五,已经有人给他写过著作文章、或改编摄制上映过影视剧了,比较著名的就是一九八七年由香港TVB出品、名导徐小明执导、郑少秋任达华刘嘉玲周海媚等人主演的十八集同名电视剧《杜心五》。可是关于徐矮师的文章或著作至今还罕有所闻。
这里还有一个渊源。三十多年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还刚上初中,由于武侠言情小说与武侠影视剧看多了,从金庸、梁羽生、陈青云、还珠楼主、聂云岚到古龙,从《霍元甲》、《再向虎山行》、《射雕英雄传》、《少林寺》、《武林志》到《自古英雄出少年》……也逐渐萌生起了文学之梦。而我当时创作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中篇武侠小说《十二绝招》,后来还真在杂志上公开发表了;接着我又打算创作一部长篇武侠小说《江湖恩怨录》,但毕竟当时年纪太小基础太弱、精力精神有限,这部小说才写到一半就放弃、夭折了。此后我就一直没写过武侠作品。如今借徐矮师与自然门这个题材,不是又重拾我的“武侠梦”了吗?即使只是昙花一现暂时绽放一次,那也是对过去那段时光那段经历、最初倾慕缪斯涉身文学的呼应与致敬吧。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普通湖南人,我具有典型湘人特征,也一直推崇我们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积极入世、救亡图存的优良湖湘文化传统,且一直在以自己手里的这杆秃笔,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作品宣传、塑造、升华、弘扬这个主题。而本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都是湘人,都具有这种特征,我才对这个题材迅速大感兴趣,并准备马上着手,否则还真不想再写部什么一般的通俗武侠作品了。包括本书中提到的这些湘籍人物,屈原、孟姜女、钟相与杨幺、王夫之、魏源、徐匡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徐矮师、杜心五、吴四爷、严拯成、林修梅、林伯渠等人,还有本系列后面将要写到的谭嗣同、陈天华、宋教仁、黄兴、贺龙、杜飞虎等人,无一不是心忧天下、爱国爱民,无一不是立足现实、经世致用,无一不是有始有终、持之以恒,无一不是挺身而出、行侠仗义,无一不是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无一不是不怕败、不怕毁、不怕疼,无一不是不计名利、得失、生死……而这些,才是我们湘人的魂,才是中华武林的魂,也才是本书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