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和品质的管理者,心性平淡,为人处事沉雄稳重,不张扬却让人信任,有王者之气而无霸气。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一个开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灾难也不怕,滚滚红尘能随缘而不变。不会迷失本性,而且能得到永远的幸福、快乐。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拿着这个葫芦,先装满水,再把这把粗盐溶化进去,这样子你就可以开悟了!”
学僧一切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太小,盐块太多了。我装进盐去怎么搅都化不了。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正平和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恍然大悟:时时刻刻急于开悟的人是永远无法开悟的。
中正平和,有王气而无霸气
这个禅故事的寓意,常规的理解就是:管理如同琴弦,不能太严,也不能太松。但深层次的理解是:管理者心态的“紧”与“松”要达到平衡、平和的状态。
中正平和就是平淡无味,能做到这点的人就能内智外明,筋劲骨强,声清色悦,仪正容直。一个人的品行好,就是因为具有平淡中和的修养。还有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也与此有关。聪明是阴阳两气协调结合的精华之气,阴阳中和,其人就内心睿智,明事达理。
中正平和是万物的至理,天下大道。在物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味为平淡,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在思为空,本来无一物,何必染尘埃;在德为博大淳厚,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水因无味才能包含百味,头脑空若无物才能容纳各种观点,听取各种意见。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中正平和为什么是管理者的最高思想境界呢?这是由自然大道的中和无极的特点决定的。作为个体的人的品德只有以中为度才能与自然大道协调统一。
管理者尽管是领头羊,能够鹤立鸡群,但也只是局部之所在,有赖于整体统一的均衡。如果局部过分的聚敛,必将产生整体失衡而激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事实也如此,一个老板自身太优秀而员工太普通的公司迟早会出问题。遗憾的是,现实中有才气的和自认为有才气的管理者很多,而具有中和之质的管理者却是凤毛麟角。
具有中和品质的管理者,心性平淡,为人处事沉雄稳重,不张扬却让人信任,有王者之气而无霸气。他们胸怀宽广博大,心性平和真淡,能够协调团结各种人才为我所用,其丰富的人格魅力会让部属乐于为他效力,这就是超级管理者。
个性强的管理者,尽管也有胆识和才干,但也锋芒毕露,气量胸襟远不如中和之人。缺少了容忍,就易与其他有才识的人发生冲突,会使人际关系紧张,只能惹来属下的埋怨。
持有中正平和心态的管理者知道何时顺情理,何时顺事理,该理智时理智,该动情时动情。平时不声不响,却能四平八稳地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他们一旦发威,如同草原跑马,顺水飞舟;好比虎啸山林,龙吟四海,使得百兽归顺,万物降服。
这不正是管理者梦寐以求的管理局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