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事情已经解决了,刘秀才吸取自己的教训,觉得还是要和刘文诚说一说的,免得将来养成和自己一样的性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光会读书是不可取的,经不起风浪……
搬家是个累人的事儿,太多的小东西要收拾整理,虽然刘荔儿她们不是即刻就走,但是零碎太多,而且晴氏想把房子赁出去收点租子,往后几年家里用钱的地方不少,手里有钱好办事。
所以晴氏她们要把自家的东西都收拾起来,需用的带走,用不上的也要整理到杂物屋放好,免得影响租住。
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
“荔儿,明儿咱们去看你哥哥,你把前两天做的那个红烧肉再做些,咱们给你个哥带过去,他在书院吃的清汤寡水……”红烧肉这名字还是刘荔儿和她们说的,这名字形象贴切,晴氏一下子就记住了。
大哥刘文诚在县学里读书,按说离家这么近是可以回家吃住的。
不过,刘文诚今年在高级班,班里二十几个人都要参加今年八月的院试,大家吃住在县学,这也是先生的要求,要他们心无旁骛,一心温书。
县学里吃的都是大锅饭,味道一般,也谈不上营养。晴氏惦记儿子,以往都是每周做些鸡呀鱼呀的送过去,给苦读的刘文诚改善改善伙食。
不过从家里出事了后,这有八九天没去了。
刘荔儿想了想,便和晴氏说道:“红烧肉简单,娘,咱要给哥哥做点能放的。”
“能放的?”听到这话,不仅晴氏,刘兰儿和刘秀才也都看了过来。
“娘,你想想看,我爹上次去村子一趟花了多长时间?我们现在要搬过去住,往后再想看我哥就没有这么方便了。读书多费脑子,我哥现在又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读完书了肚子肯定会饿。”刘荔儿分析道。
晴氏提出送饭这事儿,让刘荔儿想起以前见别人父母送饭送钱,自己只能羡慕的干看着。国家给的补助经费有限,晚上下自习饿了就使劲喝水的心酸往事。
刘秀才和晴氏不由得对视一眼:他们幺姑娘懂事了。
“荔儿,你想做什么?”晴氏问道。
“嗯……娘,是这样,我想做点果子饼给哥哥,果子饼顶饿,又经放。不过饼皮要改一下,粗粮做的饼皮放久了硬的嚼不动!娘你明天买肉的时候再买点白面回来吧。”刘荔儿是想做蟹壳黄(黄山烧饼,超级好吃,又酥又经放)的,不过不好直接说。
“行,娘明天去买。”刘秀才找到了馆坐,晴氏在钱财上不像之前那么抠,何况是做给自家儿子吃,自己家做的总比外面买的要干净实惠。
……
第二天,晴氏一大早就出去采买了,每次去看刘文诚,家里都要早一点把饭菜做好,在学堂下课之前赶到,去晚了刘文诚可能就在学堂里吃上了。
刘荔儿则把梅干菜菜泡上来,做蟹壳黄,梅干菜一定要发好。
待晴氏回来,刘荔儿把涨发好的梅干菜切成碎丁,然后又切了一块厚厚的肥肉,也切成了黄豆大小的肉丁。
蟹壳黄的好滋味全在这馅料里,因此炒制馅料十分重要,要把梅干菜的水分都炒干,不炒干的话后期很容易发霉。
梅干菜炒干后盛起,锅中放入切好的肥油丁,小火炒出油脂,待肉丁微微焦黄,再倒入炒好的梅干菜继续炒制。
这时候的梅干菜吸收了肥肉炒出来的油脂,重新变得湿软咸香。
锅底的大柴火被抽出来,小火慢慢烘烤着铁锅,香味渐渐被炒了出来。
锅里的馅料炒制的差不多了,梅干菜的鲜香,加上肉丁的肥厚,两者交织,变得鲜香味厚,油而不腻,咸中带甜,滋味悠长。
刘荔儿拿铲子稍稍铲起一点尝了尝,嗯~先咸鲜后回甘,滋味儿刚刚好!!
盛起馅料,刘荔儿赶忙开始制作面胚。
先将几大勺猪油混合面粉搓出干油酥面。
然后用白面加温水再加猪油和碱搅拌,做成水油酥面。
用水油酥面包裹干油酥面,擀成长方形薄片,由外向内卷搓成长条,揪成鸡蛋黄大小的面团,大拇指按出一个小坑,填上刚刚炒好的馅料,轻拍成圆饼。
接着刘荔儿又将前天烤虾用过的几块鹅卵石放入锅内,加热刷油,把制好的圆饼放在石头上,慢慢烘烤。
大概十几分钟,第一锅蟹壳黄烧饼出锅了。
刘荔儿忙找了个竹筲萁,把饼子盛进去晾凉,接着又刷了点油,往灶里塞了一把柴,炕起了第二锅……
乘着空儿,刘荔儿忙洗了手拿起一个尝,还有些烫,不过想到蟹壳黄的滋味,刘荔儿还是有些迫不及待,吹了吹,咬下一大口,嗳呦,真酥!直掉皮!!
刘荔儿忙端了筲箕去东厢房,刘秀才、晴氏、刘兰儿正在屋里收拾呢。
“爹、娘、姐姐,先别收拾了,歇一会儿吃个饼吧。”刘荔儿道。
晴氏和刘兰儿在收拾衣裳细软装箱,刘秀才则在小心的摆弄他那些书。
三人见刘荔儿端了东西进来,便都把手边的东西归置了就停下来,刘兰儿去外头打了水,三人把手洗了,拿起饼,边吃边歇歇。
“哟,这饼好酥!”饼一入口,刘兰儿就惊呼道,焦黄的圆饼,一口咬下去,酥的直掉渣!
晴氏和刘秀才忙也咬了一口嚼了。
焦黄的小饼,外层酥脆,内里鲜润。
嚼一嚼,咸鲜的梅干菜加上肥而不腻的肉丁一起充斥在口腔里,酥、咸、鲜、甜,滋味丰富,异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