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结局有三要素:合理性、信任感、半封闭性。
首先,一个结局务必要完成全书该完成的任务。
任务一,交代次级剧情
总线索和主干剧情从高潮结束,气氛开始平和下来,这时需要解决支线和次级剧情的遗留问题。比如说主人公用一场激烈的战斗打败了反面势力,完成了任务,拯救了地球,那么还要和女主角发展一下爱情,让读者或观众知道他俩有个好结果。
第二,留下长尾效应
除次级剧情外,主情节也不能戛然而止,打败敌人后,主角还需要重建家园,帮助弱小人民恢复社会秩序,再加上一些庆祝胜利的活动,使前后不至于进展突兀。
第三,视情况预留尾部悬念
如果一切太过十全十美,那么你的作品一定也落入了庸俗的漩涡,有时候结尾不一定全是好的方面,我们还要故意留下彩蛋,在祥和之中制造一些小危机,给读者们留出想象空间。
比如说男女主角最后相爱了,在小说的最最最末尾,二人正在家里做羞羞的事情,突然男主角手机铃声响起,原本在前面已经被女主角消灭掉的女反派的留言出现,女主角和男主角在惊疑中一起去抢手机,剧情在这里陡然结束,留下无数念想。
注意小波澜一定不能太大,如果难度盖过了主情节,比如女主角发现男主角正和女反派发生实质关系,那这个结尾算是失败了,说不定还要重新写一本。
这些任务中,需要特别考虑的是:
小说主人公的情况;
交代整体走向和高潮后的发展;
解决支线任务;
小悬念的预留。
注意结局合理性
巧合是最不可取的一种结尾方式,你应该反复在文中埋伏笔、暗示,但又不说出来明确走向,让读者在几种可能中猜测,根本要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于尔根曾在他的《创意写作大师课》这本书里提过:
在很多小说和剧本的结局中,作家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借助巧合或凭空出现的力量来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由主人公的行动来解决它。这让人感觉不实,而且让读者感觉他们其实本不必阅读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二。
合理性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发生,但是看完后反推又恍然大悟(也就是说逻辑完全正确),那么火候就已经到家了。
如果写作时功力不足,正向设置伏笔太困难,建议用这个办法:
先根据大纲拟定结局,通过结局反推。这样你的情节是合理的,读者阅读时是正向思维,无法预料接下来的事,就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
作家迈克尔·迪伦·斯科特曾说:
事实上,在我动笔开始写第一部书之前,就已经写好了最终的结局。在此之后又过了七年,当我终于写完了整部作品的时候,七年以前写好的结局就在那里等待着我,只字未动。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作品都特别合理又精彩了吧?
谨慎设置氛围+守旧是最好状态
氛围是很奇妙的,你可以写成悲剧,可以写成喜剧,但是据读者/观众的一份近万人调查报告显示,偏好喜剧和偏好悲剧的全体比例大约为50:1,所以,要慎重选择采用哪个。
至于守旧,是指结局不能出幺蛾子,再乱加新内容。比如新角色、新线索,这样会给读者一种还不是结局的错觉,损害阅读体验。
结局的延展性
大家看电影读小说都有这样的经验,结尾总是在让我们明白故事的结束之时,又让我们觉得回到了开始,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主人公了却一切,但又全部重新开始了:
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仲平和金秀写了两封信。在给兰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说他也许一辈子可能和煤炭打交道。在给金秀的一封很长的信中,他主要向她表明为什么他不能和她结合的理由。他祝愿亲爱的金秀妹妹和顾养民或别的一个男人幸福地生活……第二天,孙少平提着自己的东西,在火车站发出了那两封信,就一个人悄然离开了省城。
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传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平凡的世界》大结局
再次给出似乎是起点的结局时,我们会对开始有更好的理解,这一场人生旅程也只是千千万万人生中的一小段,而真正的人生就在我们身边…
结局要结束一段故事,还要显示出他的韧性、启发性,升华主旨,通过结局把小说变得更加有价值,是完全有操作意义的。
最后回顾一下,结局的三要素你考虑到了吗?是否没有随意添加新人物?延展性好不好?读起来是不是合理?如果解决了上述问题,那就大胆地发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