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开始想做一株蒲公英,乘风而去,再无归期;后来她想做一株蒲公英,开花结籽,送走更多蒲公英。
——题记
蒲小英讨厌自己的家。
父亲爱酒多过爱她和妈妈,妈妈应该也不爱她,不然不会自己收拾好行李离开,却留下了她。
仔细想想,蒲小英居然还有羡慕那些行李。
所以蒲小英喜欢学校。
韩老师温柔又耐心,讲的东西都很有趣,她见过的没见过的,从韩老师嘴里说出来似乎就变了个样,就像……家里的她,和学校里的她。
韩老师说,她的名字是一种勇敢的花,他也想要做一株蒲公英,而她就是他要送走的蒲公英种子。
蒲小英一开始只想能天天去上学,听韩老师讲课,对韩老师嘴里精彩的世界虽然好奇,却并没有太过向往。她还小,小小的心,小小的手,只能也只想抓住眼前的幸福。
后来她突然发现韩老师不是她一个人的,意识到这一点时,她愣愣地看着那个哭闹不止缠着韩老师的小女孩,韩老师抱起她,轻轻安慰着她。
蒲小英却看见她对她吐出舌头做了个鬼脸。
韩老师看不见他怀中的小女孩从他肩膀探出头对着他身后的另一个小女孩得意洋洋地炫耀;蒲小英也看不见自己对那女孩露出的破碎的,扭曲的表情。
蒲小英开始更努力地学习。
小升初考试的那天,韩老师送她和几个男孩子去县城里考试。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韩老师为她骄傲,届时他也许就会分更多目光给她了吧?
这是蒲小英第一次见到试卷,但她考得依旧很不错。
她得到了去县一中上学的机会。
即使初中属于义务教育不用学费,她却连住宿费和书费都付不起。他们偏远小镇无权无势也没有关系,韩老师步行了两天去见县一中的校长,没有拿到免费名额。
这时县三中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和她成绩差不多的优秀生都理所应当地去了县一中,只有她因为县三中开出的免一切费用甚至还有补贴的条件而去了县三中。
父亲听说她考上了县三中,什么都没说,只是撂下一句“别想让我掏钱供你”就转头继续喝酒去了。
她听到后并没有怨恨父亲,反而松了口气。
和她一起去考试的一个男孩成绩刚刚够上县三中,家里人却不让他去,即使男孩说可以自己打工赚钱上学,他们也以家里农活多为由不肯让他去。
相比之下,父亲虽然不管她,至少不阻碍她。
她早就想好了,她要像韩老师说的那样,做一颗勇敢的蒲公英种子,扶风而起,拥抱世界,离开这个偏僻,贫穷而落后的小村庄。
后来事情进展地很顺利,虽然她被县城的孩子看不起,被孤立,被嘲笑,也还是有人喜欢她,愿意和她一起玩。
周末她就去学校旁边的一家小饭馆做洗碗工,那家店是她们宿舍里的一个女生家开的,也是她帮蒲小英找的这份工作。
蒲小英很感激她,所以工作时很卖力,洗完碗还会帮忙打扫店面。
渐渐的,她已经小有积蓄,第一次买了一条裙子时,她只偷偷在床上试穿了一下就害羞地脱了下来,再也没有穿过。
中考她一如既往理所当然地正常发挥,这一次,她不用再迁就了,她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楚一中,县三中给了她六千块钱的奖学金,而她也申请到了楚一中的贫困生名额,获得了学费减免资格,凭她的积蓄,住宿费,书费和饭钱她完全可以承受。
高中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蒲小英不会再受到嘲笑和孤立。
仔细想想,小孩子的喜恶过于简单明显,而高中生则要成熟更多,即使讨厌也不会表现在明面上。
而蒲小英似乎也没什么值得讨厌的。她长得还算清秀,平时温温柔柔的,学习做事都很认真,除了看上去经济条件不好之外,根本没有什么缺点。
所以高二的时候,蒲小英遇到了生平第一次告白。
然后,然后她就逃跑了。
她知道自己很丢人,可是她完全没有想过这种事情,她只想要好好学习,最后可以靠自己养活自己,离开那个小镇,离开那个无法称为家的家。
她的人生再次归于一条直线。
高考她依旧稳定发挥,她从小的理想就只有一个,过上安稳平凡的生活。
选大学选专业时,她很迷茫,这时韩老师给她打了个电话。
这么多年,韩老师一直在小镇上教书,一个人,教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蒲小英高一的时候,这情况才终于有了点改变。
韩老师的大学同学徐老师加入了他,徐老师是个温柔的女孩子,比韩老师小两届,韩老师说她和蒲小英很像,看着温柔,其实倔的不行,她不顾家人的反对非要从市里来镇上支教,韩老师说到她时,眼睛里的光很温柔。
这次韩老师打电话来是因为蒲小英已经高考完了,所以他让蒲小英回去参加他和徐老师的婚礼。
挂断了电话,蒲小英有些恍惚,幼时她对韩老师的依恋,让她最终决定走出去,后来她长大后才发现当初的自己多幼稚,因为缺少家人的爱就过分贪恋韩老师的爱,甚至因为占有欲萌发了嫉妒的感情,想起这些,她不由得轻笑了一下。
大三时,蒲小英遇到了韩老师之外第一个改变了她的异性。她为了他开始学习化妆,穿衣打扮,她加入了他的社团,她去他常去的地方假装路过。
这些他一无所知。
而她的改变最后也只有自己和周围的人知道,她终于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去表白。
毕业典礼结束后的那天,她没有去同学聚会。手机响个不停,她却将它设成静音就不再理会。
她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徘徊,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突然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里。
她知道自己属于哪里,但她不喜欢那里,她至今为止人生全部的目标就是离开那里。
她突然看见了一株蒲公英。
它在路边绿化带的草丛中独秀一枝,夜风习习,蒲公英轻轻送走一两颗种子,站在原地守望着它们。
旁边路过一对母子,小男孩在向前跑着,他的妈妈在旁边小心地护着他。
也许她不该只做一颗自私的蒲公英种子。
她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释然了。
她知道自己属于哪里,要去哪里,该回到哪里了。
一周后。
看见拎着包累得满身大汗的蒲小英的时候,徐老师先是怔了一下,然后温柔地对她说:“回来了啊。”
蒲小英笑了笑,说:“对啊,回来了,不走了。”
她一开始想做一株蒲公英,乘风而去,再无归期;现在她想做一株蒲公英,开花结籽,送走更多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