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挑食怎么办
一天一位妈妈领她的女儿来医院,说自己3岁的女儿巧巧因为感冒被幼儿园赶回来了。老师还说:“巧巧每次都是幼儿园流行病的传染源。”巧巧妈很生气,带孩子来医院要说法。“我这孩子为什么三天两头就感冒发烧?连幼儿园都歧视!能不能给彻底治好?”
医生看巧巧体格比较瘦弱,就让她妈妈说说她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妈妈说,就是吃饭挑食,鱼、肉、荤腥一点不吃,连蛋、奶都不喜欢。蔬菜水果也吃的很少。甜食还可以,最喜欢吃糖和巧克力。
医生为巧巧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最终对巧巧妈说:“你的孩子之所以反复感冒发烧是由于病毒、细菌反复感染引起的,而她免疫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挑食导致的营养缺乏,尤其是维生素A严重缺乏。”
这可把巧巧妈给急坏了,她着急地问医生:“这可怎么办呢?”医生告诉她目前的当务之急便是慢慢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A、B、C,让黏膜的功能尽快恢复起来,阻止病毒犯境,打断反复出现的呼吸道感染。
没想到,挑食对宝宝的健康有这么大影响,巧巧妈也后悔自己不该平时对宝宝过于迁就与放任,助长了巧巧挑食的坏习惯。
人体健康成长需要六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些营养素存在于某一类或几类食物中,只有保持均衡的膳食,才能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与平衡。挑食容易使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宝宝挑食的主要原因
很多宝宝挑食是受大人的饮食习惯影响。经常见到的现象是,宝宝随着父母不吃这个而爱吃那个。父母有挑食毛病,子女就跟着学,久而久之宝宝就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
还有的宝宝不能按时定量进餐,吃零食太多,就会影响食欲。俗话说"饿吃甜如蜜,饱时蜜不甜"。宝宝的胃本来就不大,胃内食物排空需要3~4小时。到了吃饭时间有饥饿感觉,吃饭就香。如果不是定时吃饭,而是点心、锅巴、饼干、各种饮料,乱吃乱喝,胃内总有食物,胃就得不到休息,这样到吃饭时间宝宝就没了食欲,再好的东西他也没胃口,自然就挑三拣四。
另外,宝宝的口味与成人不同。宝宝需要清淡,甜味的食物,而大人的食物大都味浓,调料繁杂。这些饮食问题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
还有的宝宝挑食是受到了疾病及药物的影响。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某些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如锌和铁缺乏是常见的引起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另外患病期间服用各种药物的副作用影响也是一个因素。
帮助宝宝纠正挑食的习惯
针对上述宝宝挑食的原因,爸爸妈妈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帮助宝宝改正挑食的毛病。
要纠正宝宝的饮食习惯,父母一定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自己不再挑食,从而带动宝宝合理进食,一定要避免大人的挑食习惯影响宝宝。不仅如此,父母还要想方设法改掉宝宝不良的饮食习惯。教育宝宝不吃零食,少喝饮料,要定时进食,按顿吃饱。
为了增进宝宝的食欲,父母要尽量把饭做得丰富美味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俱全,一种菜可以多种做法,再取上个好听的菜名,引起宝宝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想吃,爱吃,多吃。在宝宝患病期间,饭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适宜于宝宝的口味。药物要注意合理使用,尽量选用对胃肠道副作用小的药物。按时给宝宝体检,听取保健医生的建议。
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
一次朋友家请客吃饭,我们全家带着豆豆一起去赴约。到了饭店,大家高兴地聊天吃饭,不亦乐乎,豆豆也乖乖地在自己的小碗里用小勺子吃得很开心,一点也没有怯场的意思。可朋友家比豆豆小一个月的乐乐却让妈妈累的满头大汗。可能是见到这么多人比较兴奋,乐乐高兴地在地板上又蹦又跳,乐乐妈则端着饭碗,追着乐乐跑,乐乐一边玩耍嬉闹,一边偶尔吃上两口。
乐乐妈郁闷地和小琳说:“你看豆豆多省心啊,比我们家乐乐才大一个月就这么听话,不像我们这个每天喂上一顿饭要花两个多小时。愁死个人呀!”
妈妈追着孩子喂食,这确实是许多妈妈心里隐隐的痛。孩子一口饭含上几十分钟、或是瘦巴巴的不爱吃饭,怎么办?其实,让孩子养成自食其饭的习惯并不困难,只要能以爱心和耐心对待,再加上一些小技巧,相信你一定也会有个爱吃饭的宝宝!
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过程来看,孩子在一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动,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独立愿望,如爱说“我” “我来”等字眼。他们渴望做一些事情,在学会走路的同时,他们开始想学着吃饭,而且要自己拿着汤匙吃,不愿得到大人的帮助。和走路、玩玩具一样,自己吃饭也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正是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扩展了孩子的认知范围,培养了他们的独立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自己的行为感到自己具备影响环境的力量,并初步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一般说来,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两岁左右学会吃饭,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呢?其实,和给孩子断奶一样,培养孩子自己吃饭也要分阶段进行。从孩子满五六个月开始学习抓握,就是为培养自食其饭习惯的前置准备时期。许多父母以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太小,应该什么都不会。实际上,孩子由这个时期到约满9个月之间,是手部抓握能力的发展期,所以这段时间正是开始让孩子学习正确的餐具握法的最佳时机。且恰好孩子刚接触辅食,对乳汁以外的食物有着相当的好奇,因而在一边喂食辅食时,一边让孩子学习餐具的抓握,甚至是协助他自己舀取辅食食用,对奠定孩子日后自己吃饭,会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孩子满周岁后,就是让孩子自食其饭的实际诱导期,而其中自满一岁到一岁3个月之间,又可视之为“黄金诱导期”。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迅速发展,若予以适当的诱导,则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但可别想得太理想化,想要孩子一下就像大人一样“吃的很完美”,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你一定得先作好心里准备,孩子在这段时期里,会出现吃得全身“脏兮兮” “糊沙沙”的状况,这是在所难免的。
了解诱导的最佳时机之后,接下来就是准备实际应战,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应战前一定得先作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够凯旋而归;大致上,你应该做的准备有:
◎食物的准备
将食物布置化:为孩子预先准备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当然是促使孩子喜欢吃饭的第一法宝对于孩子来说,除了香气、口感及营养外,“色”的应用是相当重要的,因而在准备孩子的食物时,不妨将食物“布置化”。例如:做各种色泽的彩色饭(分别可用胡萝卜、绿色蔬菜、西红柿等搅成泥后拌饭,就可成为澄色饭、绿色饭及红色饭),或是做成山丘上的树(以小碗盛饭后,将碗中的饭倒置于餐盘上,并插上一株小绿花菜,做成小山丘状),都是不错的方法。
一次给少量:一次给予的食物量不要太多,也是食物准备的要点之一,因为容易吃完会增加孩子吃饭的成就感。所以用多次“给予”的方式,再加上言语的鼓励(如:哇!爸爸才吃两碗,可是你吃了三碗耶!你好棒喔!)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促进他喜欢吃饭。
◎环境的准备
餐具的准备:准备一份孩子喜欢的餐具,也可以增加孩子对吃饭的好感。假如能带孩子亲自去选购他喜欢的餐具,将会有更好的效果;至于在儿童餐具的选择上,目前市面上的种类非常多,但基本上还是以“平底宽口”为佳。
餐垫、报纸的准备:前面已经提过,让孩子学习吃饭的过程,是绝对不可能保持“整洁美观”的,所以事前准备吃饭用的围巾,并在餐桌上加餐垫,以及在孩子座位周遭的地板上铺设旧报纸,是非常重要的。
◎时间的准备
给予预留时间:当你正认真在作一件事时,相信也不喜欢被打断吧!同理可证,假如孩子正兴致冲冲地在玩游戏或是看卡通时,你却强制他中断,立刻来吃饭,自然会让他对于吃饭这回事儿的印象大打折扣了。故应该在开饭前十分钟提醒孩子:“在十分钟就开饭啰!”或是告诉孩子:“卡通演完就要吃饭了。”的方式,让孩子有时间准备。
有了万全的准备之后,让孩子自己练习吃饭,就不会再一团乱了。
饮食决定宝宝的性格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父母都会感到惊讶。钟医师有没有搞错啊,饮食怎么会和性格扯上关系?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宝宝的食物不仅决定了他们的体重,还决定了他们的感觉和行为良好的程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两岁的宝宝由于动作协调性较差,刚开始学着吃饭时,常搞得汤汁四溅,饭粒满身。这时一些急躁的父母便会对宝宝大声训斥,或一把抢过宝宝手中的汤匙。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束缚了宝宝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产生了受挫感,日后便有可能形成自卑心理。另外一些父母担心宝宝自己吃不饱,便以“喂”的形式取而代之。长此以往,宝宝往往会形成依赖性人格。
宝宝学习吃饭的过程也是宝宝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宝宝经过自己的努力吃饱了,他会由此产生成就感,会帮助他长大后更自信。即使宝宝暂时没有把饭吃下去,他有了失败的体验,也是好事,这样可以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在宝宝吃饭的问题上,父母应该更耐心,常常给宝宝鼓励,让他们做好这件力所能及的事。宝宝不吃饭,可以饿饿他。
另外,很多父母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任性固执,脾气暴躁,或孤僻内向,胆小怕事等等。在考虑各种原因时,你是否也考虑过餐桌上的食物?其实很多时候,宝宝的性格不稳定很有可能是因为缺乏了某种元素的营养,父母可以从食物上入手改善孩子的坏脾气。希望父母们能牢记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坏孩子,只有不好的膳食。”要想改正孩子身上不良性格,正确选择食物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宝宝任性、脾气暴躁、爱哭闹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要格外留意他们是否缺乏了富含钙镁的食物。
由于钙有助于神经刺激的传导,缺乏钙,会令孩子的神经无法松弛下来,造成精神紧张,脾气暴躁。同样,缺乏镁会干扰神经活动传导,引发暴躁和紧张。父母在膳食中可增加牛奶、豆制品、海带、小鱼干、泥鳅、香蕉、苹果与坚果以及深色绿叶蔬菜。
◎宝宝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缺乏维生素B和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人工色素和食品添加剂都要负上责任。含铅、铝高的食物也有相当的影响。因为重金属一旦存留体内就很难排除,最重要是影响孩子脑部的化学结构,继而出现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这时应避免吃含水杨酸盐类较多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橘子和杏子等。建议增加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酵母、糙米和其他粗粮。也要添加含锌丰富的食物,如海鱼、贝类,还有芝麻、牛肉、海藻、泥鳅等。
◎宝宝懒惰,忧郁,胆小怕事
在我们人体内具有调节情绪功能的脑部化学物质叫做“神经传导素”,某些神经传导素不平衡时,会导致各种心理状况的出现。
孩子体内的血清素、去钾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较低,其神经传导素的速率或反应的敏捷度就会变低,做事就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甚至会自闭。营养学家相信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能提高去钾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促进剂的产生,同时全谷食品也能提高血清素,所以多给孩子补充含丰富蛋白质的奶类、豆制品、鱼类、禽类,尤其是红肉类(牛肉、羊肉)的食物。如果孩子贫血,也会造成懒惰,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脏和木耳鸡蛋也能调整这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