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蒙特·斯通小时候非常胆小,家里来了客人她就躲进房间里。打雷的时候,她就躲到床底下。有一天,克里蒙特·斯通突然想:“如果雷电真的向我击过来,不论我躲到哪里都一样危险。”于是,克里蒙特·斯通决定尝试战胜电闪雷鸣时的恐惧心理。有一天,风雨雷电交加,她强迫自己走到窗前,观看闪电。奇迹出现了,她觉得满天的电光很美,很奇妙。她看入神了,一点也不怕,尽情观赏着电光从天空一泻千里、猛然流逝的奇景。从那以后,克里蒙特·斯通走过了从惧怕到喜欢观赏雷电的历程,她喜欢雷电的奇景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克里蒙特·斯通由畏惧雷电到喜欢雷电的奇景,整个转变的过程体现在克里蒙特·斯通的心态上。当她知道“如果雷电真的向我击过来,不论我躲到哪里都一样危险”这个道理后,便开始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雷电;当她看到雷电是那么美丽时,便以观赏的姿态看待雷电,直至痴迷上雷电的美景,于是由积极的心态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效果。
在工作中,职业女性难免会接触新的工作或领域,那么,当你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或许你会胆怯、会畏惧。因为新的领域对你来说,以前的经验、常识不能帮助你解决眼前的问题,于是你胆怯了、畏惧了。这种心理,相信很多人都会经历过,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所谓恐惧心理,就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其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恐惧,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常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容易冲动。
比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交锻炼,初涉世事,在第一次与老板级客户打交道时,由于过度紧张会出现脸红、心跳、语无伦次或动作拘谨等失常现象。也许你平时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可一到正规场合让你发言就显得十分紧张,支支吾吾,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这都是过度恐慌、紧张的表现。
恐惧心理的产生与过去的心理感受和亲身体验有关。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某个人因为过去受过某种刺激,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兴奋点,当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时,过去的经验被唤醒,于是就会产生恐惧感。恐惧感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来说,从小胆小怕事的人,长大以后便不善交际;孤独、内向的人,更易产生恐惧感。
怎样才能克服恐惧感?又怎样才能像克里蒙特·斯通那样,由畏惧雷电到喜欢雷电的奇景呢?首先要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当克里蒙特·斯通想到“如果雷电真的向我击过来,不论我躲到哪里都一样危险”时,她便初步认识了产生恐惧的原因,有了心理准备。
这样就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于是,雷电(恐惧)变成了人间的美好奇景。
杰克·韦尔奇小时候就受这句话的影响:“你认为你能,你就能。”这句话也可以激励你克服心理恐惧感。事实证明,恐惧感可以通过激励来驱除。为此,你需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情趣和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强者的事迹,用强者的勇敢精神与顽强意志激励自己的勇气。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历练自己的意志,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变得惊慌失措。这就是积极心态所产生的奇妙效果。所以,要克服恐惧感,首先要让自己拿出积极的心态面对你预设的或真正存在的危险。有了积极的心态,就会有积极的行动去排除危险,就会让自己产生战胜一切困难的自信心,排除恐惧。
忧郁是女人的隐形杀手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人际关系也变得日渐复杂、冷漠。自然灾害及交通事故的频发,客观环境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而对于女人而言,下岗失业、失恋、离婚等产生的精神刺激和心理打击,都会导致女人的情绪低落、忧郁。
忧郁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是不少癌症患者的“病根”。有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女性癌症患者如乳腺癌、宫颈癌等发病前一年都有明显的忧郁情绪,许多躯体疾病都与忧郁有关。
生活在当今社会,遇到这样的一些经历,情绪低落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调适,这种情绪很快就能消失。但如果这种低落情绪长时间挥之不去,并已出现认知偏差,对外界的一切体验就会是悲伤的、消极的,这就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在抑郁状态严重得难以自拔时容易酿成自杀、自伤等悲剧。因此,及时排解这种坏情绪是十分重要的。
小琳,24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琳的妈妈变得特别爱“幻想”。她经常说自己是某高官的亲属,现在受人迫害,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收拾行李,拽着小琳的手说:“快走,可能有人来偷袭咱们。”在小琳升入大学的那一年,她妈妈开始不允许她上学了,而且一旦发病,就发疯似地撕着小琳的书本。即便小琳的爸爸在家,也管不了她的妈妈。为此,小琳只能暗自哭泣。从此,只要小琳的妈妈在家,小琳就会感觉一股压力压在她的身上,快让她窒息了,哪怕是一点轻微的声响,都会令小琳感到害怕,唯恐妈妈会突然做出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此,小琳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怕和别人聊天,更害怕和别人说起自己的家庭。有时候听到附近的人谈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时,她就会敏感地马上走开,她的学习成绩一度下滑。但是,纸里是包不住火的。在一次家访中,小琳家的“丑事”彻底见了光。爸爸将家里的现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师。此刻,小琳感到非常无助,感觉自己好像被人一层一层地剥开了,从此她很害怕去人多的地方。然而,事情并不像小琳想象的那样坏。小琳不但没有被歧视,反而多了一个可以信任并值得交流的朋友。
从那以后,老师对她特别关照。上课时,老师为了防止她走神儿,对她提问的次数明显增多;放学后,还为她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有时甚至还让小琳到她家里去学习,单独给小琳开小灶;最让小琳感动的是,老师非常守信用,她没有将小琳家里的事情告诉任何人。一天上课时,老师发现小琳的练习册被撕得残缺不全,她不但没问原因,下课后还偷偷把小琳叫到没人的地方,塞给她一本新的练习册。这时,小琳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头一次向人倾诉了内心的感受。通过这次交流,小琳感受到倾吐之后的轻松。为此,老师告诉小琳:“心里难受就说出来,我的手机24小时为你开机。”从此,每当小琳感到压抑时就会找到老师。有一次,小琳在23点拨通了老师的电话,把心里所有的不愉快都告诉了老师。之后,小琳觉得轻松了许多,也能再度安心学习了。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琳最终走出了忧郁,在班里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小琳之所以可以走出这个误区,与她能及时和老师沟通是分不开的。
沟通,可以让压力适当转移,并且就像一枚定心丸,可以让浮躁的内心得到休息。
面对生活的不顺心,睿智的人会及时排解坏情绪。那么,我们该如何消除忧郁呢?
学会倾诉,不要自己生闷气,不要把不良心境压抑在内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周围总会有几个知心朋友。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可以找朋友们聚一聚。一壶清茶,一杯咖啡,把自己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别人的同情、开导和安慰会让你感到舒服许多。
可别小觑这些细微的举动,它们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实际效益的。美国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朋友圈子,就能增寿20年。”
善待自己或享受一番也是一种抗忧郁药方,具体的方法包括泡热水澡、吃顿美食、听音乐等。送礼物给自己,尤其是女性常用的方式,大采购或只是逛逛街也很普遍。男性借助饮酒的比率则是女性的5倍。暴饮暴食或酗酒当然都有很大的缺点。前者会让人懊悔不已,后者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只会使人更沮丧。
改变看事情的角度也是抗忧郁的药方,不过一般人除非接受心理治疗,很少应用这个方法。比如说结束一段感情总是很伤感的,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怜的情绪,以致越来越绝望。你可以退一步想想这段感情其实也不是很美好,你们的个性其实并不适合在一起。总而言之,换个角度看看自己,不管病情多严重,只要能想到另一个更严重的病人,心情便会好一些。
拥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的确有出奇的效果,似乎突然间一切不再显得那么灰暗。
另一个改善心情的良方是助人。忧郁的女人低沉不振的主因是不断想到自己的不足及不快的事,设身处地地同情别人的痛苦可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经研究发现,担任志愿者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猜疑是女人悲剧生活的催化剂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无限制地制造机器、制造财富,人类的欲望正在以与经济发展同样的速度膨胀,猜疑心与人的私欲也是成正比例的。私欲(权欲、金钱欲、性欲等)越大,猜疑心理就越强烈。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这是一出由猜疑心理导致的悲剧。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侯静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平时很少与同学交往,即便是同寝室的同学也很少接触。有一次,侯静经过寝室,恰好听到室友们正在以一种讥讽的口气议论她。当时她很伤心,却没有勇气走进门捍卫自己的尊严,只是悄悄地走开了,从此在她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不爱与人交往,而且也越来越多疑了。平时,只要看到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话,便觉得他们在说自己的不是;看到同学朝自己微笑,则觉得他们是在不怀好意地讥笑自己,有意地在孤立自己。侯静自己也意识到这些想法大多数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但那些奇怪的念头常会莫名其妙地从脑中冒出来,弄得她心神不宁,寝食难安,学习也没心思。为此,侯静苦恼极了。
侯静之所以苦恼,就是因为患了“猜疑”这一不良的心理疾病。从心理学上讲,猜疑是由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怀疑心理,十分有害。猜疑是一个可怕的心理误区,因为猜疑会破坏人间最宝贵的东西--信任,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这就暗藏着感情破裂的危险。它像一片阴暗的沼泽地,使人越陷越深,甚至失去理智。猜疑会增加思想压力,打破心理平衡。疑虑、恐惧、消沉,会使人陷入惴惴不安之中,天长日久可以导致心理崩溃。猜疑,不但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
培根曾如此形容猜疑:“它是迷陷人的,乱人心智的,它能让你陷入迷惑,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他人的事业。”的确,因猜疑这一人性弱点酿成的悲剧,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如奥赛罗错杀贞洁的妻子,吴王赐死忠诚的伍子胥,等等。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中的反间计,便是抓住人性中好猜疑的弱点而设计的,其结果是加速自身的毁灭。对现代人而言,猜疑不仅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无端伤害他人的感情,而且会使猜疑者本人加重心理负担。严重的猜疑心还会导致心因性狂想症,那便是一种病态心理了。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猜疑心过重的话,那么就会使我们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猜疑者常常忌妒心重,比较狭隘,因而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对身心健康都有危害。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女人应如何消除猜疑心理呢?
首先,要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扩展思路,走出“先入为主”、“按图索骥”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其次,要增强自信,避免消极暗示。
喜欢猜疑的女人通常是那些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敌意、戒备、不愿相信别人的人,归根到底则是女人对自己的信心不足,由潜意识的自卑倾向造成的。因为自卑而特别敏感,因为敏感而特别多疑。应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这样,当女人充满信心地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再次,要多与他人交往、沟通,增加内心的透明度。
猜疑往往是内心闭锁的女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内心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诸于众,或者面对面地与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交谈,让深藏在心底的疑虑来个“曝光”,增加内心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排释误会,获得最大限度的消解。而且在与别人的交流过程中,你的朋友还会帮你理清迷乱的思绪,带你走出无谓的痛苦境地。
最后,拥有开阔的心胸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