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篇文章,觉得对现在的男女感情关系的方式而言,颇为治愈,我真的是一个字一个字读完的。
“如何科学地让一段关系“终结”?
2020-03-18| KnowYourself 原创
今天文章的主题,来源于和一个朋友之间的一场有趣的对话。
他对我说,在今年之前,他都从来没有终结过和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
他会不断地回头找那些在他生命中留下过重要印记的人,与她们保持某种联系。很多次他都以为关系已经结束了,但实际上,双方还是处在某种关系中,他还是会在一段时间后回头。
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那些和自己有过故事的女孩,他一个都没有真正放下过。也因此,他没有办法在当下有一个全情投入的人。
为什么对一些人来说,彻底告别过去如此困难?今天我们来聊聊“终结”这件事。
我们往往热衷于谈论“相遇”、“相伴”的美好,用尽办法让关系得以延续。但其实,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关系的“终结(termination)”。
一生中能够始终相伴的人是非常有限的。就算真的做到了一生相伴,也终会有死亡将我们分离。
而关系的终结又是一个特殊的过程。于我们自身而言,它既是一个危机的时刻,也是一个发展的时刻(Quintana,1993)。
终结之所以是一个危机的时刻,是因为它激活了我们未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很多情绪——尤其是人生中那些还没有得到解决的、与失去有关的痛苦感受,会在这个节点被激活。我们的心理状态面临着顷刻崩塌的可能。
特别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因为既往的经验和认识,对于终结关系心怀恐惧。于是,当又一次面临关系的终结时,我们曾经习得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也会被激发。
我们会发现,本已经平静下来的自己,再次变得心情激荡、充满猜疑、逃避面对,甚至主动做出伤害对方的行为。
而终结也是成长的时刻,是因为在这些问题未被激活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去深入理解、或者直接调整自己的某些不良的部分。
也许这些问题发生在久远之前、已经距离当下的生活很遥远了,我们平时也会忘记它们还在。
而在情绪被激活的时刻,我们重新经历了这一切,才再一次有了机会,去理解自己的这些被激活的反应、去发现自己还可以有别的处理方式,重新彻底解决自身的问题。
1.无法终结重要关系,本质是无法深入地链接当下。
许多人不愿意和过去终结,是因为无法、或者不愿和当下发生足够深刻的关系。
Ta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一个模式是:比起当下的关系,更愿意感受到自己对过去某段关系的看重、依赖、需要和深情。
文首提到的这位朋友就反思到,他一贯更愿意感受到自己与过去的人之间存在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对当下的人和关系则很难感受到联结。
他自我分析道,这可能是因为过去的关系“已成定局”,无论好坏,都已既成事实,不存在更多的伤害自己的风险。
相比而言,与当下的人建立联系是一件更为风险重重的事。因为他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几乎很难感受到当下可以随时接触到的、真的有机会加深的关系的重要性。
与过去保持某种程度的持续联系,是一种既不是拥有、也不是完全告别的状态。对于难以与过去终结的人来说,这种状态让Ta们既可以免于被孤独折磨,也可以逃避那些Ta们无法处理好的、当下(可能)的重要关系。
有趣的是,一旦当下的关系成为了过去的关系,Ta们就会开始试图挽回和纠缠——因为它过去了,也就意味着它是确定的,也是安全的。
与此同时,Ta们看待这段关系的眼光也更加包容了。对于过去的关系,Ta们更容易自洽,也更能够不在意、原谅,甚至接受它是有瑕疵的。
但归根结底,Ta们在现在仍然有所缺失,所以才必须从过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联结。
因此,对于Ta们来说,更重要的或许不是紧握住应该终结的东西不放,而是着眼于当下的那个“应该在那儿”,但却不在那儿的东西。思考现在的生活缺失了什么,才能联结到当下和未来。
想解决过去的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当下的问题。
2.每次终结都做得过快和过于绝对。
除了未意识到的、当下的缺失,难以真正终结的人往往在每一次终结都做得太快和太绝对,这是一种常见的、不良的情况。
比如,一言不合就拉黑,或是没有给双方任何沟通机会就老死不相往来。
这样做的后果是,Ta们没能去探索那段关系中,在那个时间段所有的信息;Ta们做出的决定也通常没有真的经过深思熟虑,也并非真正“从心”。
因此,在草率终结之后,一旦自身或对方出现了新的变化,或是Ta们注意到了关系中曾经忽略的细节,Ta们的内心就会开始动摇、开始懊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Ta们会反反复复地进入那个“终结—纠缠”的循环。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总是迫切地想要立刻完成“终结”这个动作,而有些人则不那么迫切呢?心理学家指出,这是因为每个人对认知闭合的需求是不同的(Kruglanski&Webster,1996)。
认知闭合的需求指的是,一个人在一个模糊的语境/情境中去寻求一个确切答案的动机。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特质。
也就是说,一些人对“模糊”的忍耐度是更高的,他们也没有那么强的动机去立刻获得确定的结果;而另一些人则尤其需要一个立即的、确定的答案。
对于后者而言,去探索关系中所有的信息、再完成真正的终结,是一件过于痛苦的事。
从某种意义上,Ta们是一群更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人:尤其是那些无法实现的愿望,以及其中隐含的关于自身的信息——“我不能心想事成”、“我不再被需要和喜爱了”,等等。
可以说,直面现实是好的终结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没有对现实的直面,就没有好的终结可言。
就像上面提到的,真正的、好的终结,一定建立在人们已经探索完了所有的信息的前提之上。它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去探索、获取关系中所有的信息,并在此之上得出一个更复杂的结论,再做出终结的行为。
而我能想到的,一种特别理想的终结方式,或许是发生在成熟的人们身上的“好心分手”(并不仅仅特指亲密关系中的“分手”)。
什么样的终结才是“好心分手”?有两个标准可以帮我们判断。
好的终结的第一个标准,是有一方真诚地觉得,继续这段关系将让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利益受损。
很多时候,终结和遗弃之间只有一墙之隔。人们常常会用“我要终结关系是为了Ta好”宽慰自己,但Ta们其实没有真的面对自己想结束这段关系的原因。没有真诚,好的终结是很难发生的。
好的终结的第二个标准,是双方被赋予了机会,深入探索终结时刻自己的感受,讨论终结为什么发生,以及它可能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在关系终结的时候,双方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充分的交流的空间,这段关系的终结将带来更小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终结,对关系而言,也是一种好的结果——不是只有永不分离才是好结局。当悲伤渐渐平复,好的终结让我们不再囿于过去,而是走向更自由的当下和未来。
对于终结关系来说,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是:面对现实。关系有它自己的生命,不受渺小的我们的意志所影响。有时候它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终结了,只是我们执着地欺骗自己,不肯面对这个现实。
回到文章开头的这位朋友,他说,有意思的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始终活在“过去”的关系里,而忽视当下的时候,他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一个一个彻底终结了那些曾经重要过的人和事。
他说,原来这才是终结的感觉。那些人沉没到意识和记忆的深处,像所有的记忆一样,Ta们仍然存在,只是你的注意力越来越少被分配到那里,即便想起,也不再有激烈的情绪。
终结的感觉是,尽管仍然还能找到Ta们,却已经不再有想去联系的冲动了。
在那之后,他开始有了更多的约会。那个曾经缺失的、当下与未来的可能,回到了他的生命图景里;他开始朝着现在和未来去活着。
他说,他最大的成长是意识到,以前总把无法终结的责任推给别人,现在才知道,关系的终结不像关系的建立:终结只需要自己一个人的处理就够了。
今天的文章最后,我想祝你终结所有不圆满的过去。生命会更宽广,你会更快乐。”
想想我也是,这么多年以来,也谈过几个男朋友,每次都很用情,但无论哪一个,我从没有终结过所谓的关系,我只知道一点,你伤害了我,或者你选择了不要我,无论哪种原因,我都不该拖泥带水继续联系你,删除,直接电话拉黑,其实我的内心很痛苦,只是我却不知缘由,我一个人反复的拉黑,再拉白,一遍又一遍的查看拦截通知,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是我一个人在折腾,在折磨自己的内心。每次我都痛苦到无以复加,偏偏又是个性子倔的,哭死痛死也绝不走回头路,你不要我了,就永远不再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当从不认识你,是文章中提到的绝的,狠心的,其实都是对自己狠罢了,哪里是对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