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之国,那是什么地方?”楚清平和陆子诚二人脸上尽写着茫然不知。
“据《山海经》记载,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沈秋棠绪说着许先生的话,看着许先生欲言又止的表情。
“老沈,你他娘的能不能说白话文?”陆子诚对文言文是不太懂的,平日里看的书都是些话本折子,兴趣来了整点文学,现在碰上文言这个死对头,还得硬生生看这二人对话。
许先生点头:“你说得没错。”
他又接了下话:“轩辕国在穷山的边界之处,处于女子国的北边。这个国家的人普遍长寿,即便是寿命稍短的那些人,也能活八百岁左右。轩辕国的国民,人面蛇身,尾巴交叠于头上。”
楚清平不可置信的挑着眉毛,脸上写满了不相信:“那感情这也不算是人了吧?再说了你们说的这些东西和这玉匣子有什么关系?”
“不,若说是不是,我只能说,他们是人,和我们一样,只是长相不同罢了,据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描绘的轩辕国人,他们生存于天地之间,和鸾鸟一同跳舞,以凤卵为食,饮甘露解渴,这也许是他们普遍长寿的原因。但是也有人说他们与天神有一定的联系。据我所知,轩辕国有一奇物,叫作长生玉。”
许先生在猜测,这轩辕之国奇物可不少,若有人有幸能去一看究竟,人生也算是值了。
“您的意思是,这个玉匣子就是那轩辕之国的长生玉制成的?”楚清平问道。
“没错。”许先生点头。
楚清平拿出了自己脖子上那个坠子,自己这个坠子和那匣子材质是一样的,那也就是说是同源而生的,但是自己的祖先又是从哪儿得到这长生玉的呢。
“那我这青玉链和那玉匣子的材质是一样,也没见有多长寿啊。”这一代一代还不是作古的照样作古,升天的照样升天。
“那是因为,只有这个东西是不行的,還得有玉膏加持。长生玉有一缘由,但我不晓得其中的奥秘。”许先生说道。
沈秋棠看着他俩,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吹了一口凉气:“莫不是《山海经》上的‘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
许先生:“是的,这玉膏所出之地,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
“这丹木,或许就长在轩辕国内,一种能使人长生的树木,正所谓:‘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
“不是,听你们俩这意思,我这祖传十八代的宝贝儿还是有点用的?”楚清平有些小小得意,他原本以为就是个普通的玉,只是说年代传了下来所以就成了传家之宝,没想到还有点来头。”
“先生是姓楚吧?”许先生看着楚清平的脸,问道。
“您怎么知道?”他从进来到现在也没说过自己的姓氏吧。
许先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他想到了有些事情,天机不可泄露。
“哦。那许先生您知道这宫岭怎么个去处吗?这穷山到底在什么地方。”楚清平收回了自己的链子,接着又问。
“这个笔记本上只记载到永眠镇,其余的就没再多讲了。”
“古时候的穷山我也不知道在哪里,现今也没有确切的记载,不过我当年就是去的蜀地,你们可以去蜀地看看,在蛇龍山,有一个叫石头城的地方,是个古时候的军事要塞,如今已然荒废,经过龙泽寺,寺中人饲养了孔雀。不远处应该就是永眠镇了。”
许先生翻了翻笔记本,对三人说道,看了笔记本的落款,又再看了看那封信上的字。
“这个英国人当年就是在那里消失的。如果你们真的要去,我叫上我的徒弟和你们一起。”
“徒弟?男的女的?”陆子诚两手揣胸前,卖抄手。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许先生没再说话。
沈、楚二人心中已做好了打算:“去,怎么不去。”
“明早,赶最近班次的火车,去四川。”楚清平豪爽的答应道。
“我会带上我徒弟,到时候车站等你们俩。有他在一起,互相也有个照应。”许先生喝了口茶水,嘱咐道。
陆子诚被落在边上了,有些不开心:“我也去。”
楚清平望了一眼边上的他:“你去干甚,你那茶馆没了你这老板,谁替你守着啊?”
陆子诚:“蜀地自贡产深井盐,我去买盐巴,不行么?我这店交我那茶小二守着不行吗?再说了你们那清棠古董店没人守着,去哪儿啊?”
沈秋棠抿了口茶:“关了就是。”
陆子诚:“……”
行,可行。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