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宋金刚在介休刚停下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唐军就已经追到了城下。宋金刚被追得气急败坏,决定在介休城下和唐军来个决一死战。因为现在他已退无可退,再住北走即是定杨军的老巢并州。一旦介休再失守,并州便会门户洞开,无险可守。他只能在这里与唐军来一场决战,胜则还有机会。如果失败,则由此迅速向西渡过黄河,投奔东突厥,依靠突厥的力量再伺机反击。于是他让寻相和尉迟敬德留守城内,他亲自指挥二万人马,出西门,背对城墙排成一字长蛇阵。队伍浩浩荡荡,南北长七里,气势也非常雄壮。
李靖见李世民的大军终于赶了过来,非常高兴。他迎上前去拱手道:“殿下,没想到您这么快就赶过来了,末将以为还会有一天时间呢!”
李世民看到李靖也欣喜异常,他大声地说道:“接到李兄的信件,我就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赶过来了。如果这一次再让宋金刚的大军跑了,那我肠子都要悔青了,所以哪敢耽误啊。”
“哈哈哈哈”两人均仰头大笑。这种笑声里,包含中对胜利的信心和相见时的欢愉。
李靖与其他众将也一一见礼。大家嘘寒问暖,好不亲切。
军情紧急,不容大家寒暄。李世民关切地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李靖一指介休城说道:“目前宋金刚的大军基本上都驻留在这介休城内。介休是刘武周的门户,一旦介休有失,刘武周盘踞的老巢并州就将袒露在我军面前。所以宋金刚逃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是无路可逃了。宋金刚现在是狗急跳墙,倾巢出动,列队于城下,属下估计他是下定决心要与我们决一死战了。”
李世民和众将向宋金刚的大军望去,见他把二万军队排列城下,仍然十分有气势。队伍一点不乱,有如磐石一般。他不禁对众人赞叹道:“宋金刚能得到刘武周如此信任,把大军一手交付于他。从他的排兵布阵来看,确实也非浪得虚名!”
李靖对李世民建议道:“殿下,宋金刚现在已经是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了,所以今天他肯定要困兽犹斗,作最后一搏。所以末将建议采取前军接战,迂回包抄的战术,避其精锐,攻其侧翼。”
李世民听了以后大声说道:“好!我也正有此意。”便命李世勣率领五千士兵负责与宋金刚正面对阵,自己和李靖各领两千精骑埋伏在南北两冀,伺机而动。令秦琼、程咬金领五千兵马作预备队,以作后援,同时防止寻相乘机出击。
李世民关切地对李世勣说道:“李兄,你是正面对敌,呆会敌人冲上来的时候,你的压力最大,不知李兄能否顶得住?”
李世勣一挺胸脯大声说道:“殿下尽管放心,前方就是刀山火海,末将也不会眨一下眼睛的!”
李靖不禁大声赞扬道:“李兄,真乃神将也!”说罢与李世民二人领兵前去埋伏。
程咬金虽然伤已好得差不多了,但见自己被排在预备队中,心里面老大不高兴,嘴上嘟囔不止。秦琼安慰他道:“三弟,你久经战阵难道还不知道预备队的重要性?预备队往往是在仗打的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候出击,所以比其他队伍都很重要。”
“二哥,算了呗,预备队上阵时肉都被别人吃光了,只有喝汤的份,还说比别人都重要,你骗谁也骗不了我老程!”程咬金还是一肚子的不高兴。
“三弟,这可能也是秦王殿下关心你,见你的伤还没有好利索,所以这样安排。你看因为你,把你二哥也拖累了,我还到哪里说理去?”秦琼笑着说道。
“说理?谁叫你是俺二哥了呢!”程咬金听他这么一说,也咧嘴笑了。两人说笑一番,程咬金的心里才有些平衡,便不再嘟囔了。
分派完毕后,各人迅速领兵准备。李世勣领五千兵也是南北列阵,一字儿排开,与宋金刚军对阵。
双方军队排列在介休城下,战马嘶鸣,旌旗猎猎。一排排的士兵刀枪齐举像刚成熟的麦子一样,麦芒向天,密密麻麻。俄而鼓角齐鸣,声震于天。紧接着一阵急促的梆子响,从两军阵里射出如雨的箭矢,向双方的军阵飞去。那些箭雨遮天蔽日,使太阳都没了光辉。前面的兵士们将盾牌前举组成盾墙,后面的兵士则把盾牌上举形成密不透风的伞盖,但依然挡不住如****式的箭簇。一会儿就是士兵的哀嚎声,战马的悲鸣声,许多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一通射杀后,敌人就要准备冲锋了。
李世勣骑马在阵前来回穿梭,大声命令道:“前排迅速组成盾墙,长矛手和弓箭手准备!”
就在这时,李世勣突然看到定杨军旗门向两边开去,从中间走出一支队伍来。李世勣不看便罢,看罢大惊失色,心中大呼:“苦也!”唐军士兵看到后也两股战战,惊骇不已。
原来对方旗门开处,从中间走出了约五百名威武雄壮的重甲骑兵。这些骑兵人、马都装有重型铠甲,人人手执长矛。李世勣知道这些重甲骑兵的装甲都很厚且很有韧性,很难用刀剑和弓箭将其杀伤。他们冲过来时就像今天的重装坦克一样,一般士兵根本无法抵挡,一下子就能冲毁敌军的阵形。所以李世勣看到对方出现重甲骑兵,口中大呼“苦也”。
古代冶金技术不发达,所以重骑兵所装备的铠甲制造起来费时费力,造价非常昂贵。并且重骑兵对于战马选择、装备护理、后勤运输等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重甲奇兵的建设特别烧钱。可以说重甲骑兵数量的多寡往往反映一个政权的实力。唐朝初期,由于政权初创,经费紧张,所以一开始很难有重甲骑兵。
那各位要问,这种重甲骑兵为什么会出现在同样初创的刘武周的定杨军中呢?当然这还要从头说起。当年刘武周在山西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袭破楼烦郡,攻占隋朝杨广的行宫汾阳宫。他为了取得突厥的扶持,将俘获的汾阳宫中的宫女献给东突厥。东突厥始毕可汗大为高兴,同时也为了扶植刘武周的势力,对抗大唐政权,便赠以战马并送给他这五百名重甲骑兵。刘武周则把它作为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了宋金刚。宋金刚一直是留着准备与唐军决战时作为一支奇兵应用。谁知唐军一直休战秣马,不与他决战,这支奇兵一直没用上。今天在最后时刻,终于派上了用场,期望通过这支重骑兵的关键一击能收奇效,大胜唐军。
李世勣见手下唐军士兵个个胆寒,心中着急。他知道在大战来临前士气最重要,一旦丧失了士气,再强大的军队也没有了战斗力。他骑着战马在阵前来回穿梭,为大家打气加油。
“大唐壮士们,这是我军北伐的最后一战。我们为大唐、为秦王殿下光荣战斗的时候到了!拼死一战,打败敌军!”
他在阵前高呼口号:“拼死一战!打败敌军!拼死一战!打败敌军!”
起初阵中应者人数不多,声音还带有颤抖,后来越来越多的声音从唐军的阵中传出,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定,直到几千人同时高呼,响彻云霄。
此时定杨军中鼓声雷动,那些重甲骑兵开始启动。他们先是小步慢跑,缓缓移动,饶是如此,唐军也觉得就像是一堵钢铁的城墙迎面压来。
大地在震颤,空气在凝滞,有些唐军的双手又开始不住地颤抖。但是在响亮的口号声中意志才越来越坚定,他们的身躯也慢慢站得越来越直。一种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豪气在胸中激荡。
李世勣见敌军的重甲骑兵开始冲锋,高声命令道:“建盾墙!架长矛!”盾牌手和长矛手纷纷冲向阵前,立即在唐军阵前架立起一道坚固的盾墙。在盾墙的缝隙中,一支支长矛像利箭一样齐刷刷地斜刺而出。
俄而,定杨军中鼓声变得越来越急促,那些重骑兵的脚步也随着鼓声越跑越快,最后他们开始全力冲锋。他们就像是洪水决堤一样倾泄而来,又像是山崩地裂一般滚滚而下。沉重的马蹄声好像是在空气凝滞、乌云压城的黑暗中一阵阵滚雷由远及近慢慢传来,突然在近前炸响。唐军前面的盾墙在重骑兵面前就像是洪水面前不堪一击的堤坝,被重骑兵一下子就冲溃了,唐军被撞得四下横飞。这些重骑兵在战阵中是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刚才还稳固的阵形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李世勣心中焦急,要是让这些重甲骑兵反复冲杀的话,此战必败无疑。他必须为李世民和李靖的两翼截击提供机会。可唐军初遇重骑兵个个都不知所措,心惊胆颤——刀砍不动,箭射不死,不知道怎么才能消灭他。眼睁睁地看着定杨军的重骑兵反复冲杀,唐军不是被马撞倒踩踏而死,就是被长矛刺死,伤亡无数。
李世勣急了,看到一个重骑兵冲杀到面前。他如雷般一声大喝,从马上飞身跃起,扑到那个重甲骑兵身上。双手死死抱住他,两人一起滚落马下。那些重骑兵都身披重甲,一旦落地想自己站立起来非常难,哪还能肉搏。李世勣手起剑落,砍下他的人头。又一个重骑兵见李世勣落在地上,向他猛冲过来。李世勣连忙向侧边一让,避开他的长矛和马的冲击,躬身上前,用力挥剑斩向马蹄。那重甲骑兵人、马虽有重甲包裹,但马蹄上却不好包裹。李世勣挥剑奋力一砍,瞬间斩断两个马蹄,那马哀鸣一声,“轰隆隆”摔倒在地。李世勣再次跃身上前,割下骑兵的首级。
李世勣重又翻身上马,高声喊道:“这些骑兵最怕近身肉搏战,大家像我这样消灭他!”那些唐军看到李世勣的示范,也纷纷拼死上前。几十个人一起把定杨军的重骑兵围住,使他冲杀不起来,长矛也施展不开。即使有人被他长矛刺死,但是其他人趁其挥出长矛之际,拼死上前七手八脚拽人的拽人,砍马蹄的砍马蹄,想方设法把他从马上弄下来,然后予以砍杀。重骑兵的优势就在于反复冲杀,一旦变成近身肉搏,他的优势就立即被化解了。但饶是如此,唐军士兵仍然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士兵伤亡很大。
宋金刚见五百名重甲骑兵一转眼便基本上被消灭,知道人数太少,形成不了气候,但是已把唐军的阵形冲散。于是令旗一挥,军中又是鼓声雷动,两万定杨军像潮水一样掩杀过来。
李世勣的唐军刚拼死抵挡住重骑兵,已经造成大量死伤。此时阵形还没有恢复,哪里能抵挡得了定杨军波涛一般汹涌的掩杀!唐军抵挡不住,纷纷后退,战场形势眼看就要发生逆转。
这时秦琼对程咬金说道:“三弟,重要的时刻到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上场了。”同时对将士们大声喊道:“到了我们为大唐立功的时候了!壮士们,随我冲啊!”说完把令旗一挥,唐军的预备队立即如飓风般向定杨军狂卷而去。
程咬金也不和秦琼打招呼,大吼一声,如离弦之箭第一个冲了出去。李世勣的部队见援军来到,士气大振,又抖擞精神奋起反击。全体将士奋不顾身,一个倒下了,另一个立即又冲了上去。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到处都是破碎的尸体,残断的四肢。早春的山西大地,本来就常会尘土飞扬。此时战场上如同狂风掠过大地,卷起漫天尘土,遮天蔽日。本来明亮耀眼的太阳,现在已变得昏黄,四处灰蒙蒙的,百米开外就几乎看不清东西了。到处都是喊杀声,伤者的哭喊声,兵器的碰撞声和战马的嘶鸣声。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颤动着每个人的心房。
战争就像一个绞肉机,每个人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这里被无情地绞杀。人的生命在这里还不如一撮杂草。杂草被辗碎了,明年还能发芽,而生命却从此消亡,灰飞烟灭!战争就像是一个嗜血的野兽,吞噬着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正当两军处于胶着状态之时,唐军的鼓号声再次响起。李靖和李世民率领的两翼精骑兵从南北两侧抄到定杨军的侧后,向定杨军迅速冲杀过来。
定杨军绝没有想到还有这两支骑兵在等待着他们,两翼唐军的瞬间杀入猝不及防。这两支生力军像镰刀一样收割着成熟的麦子,所到之处,立时是倒下一大片。战场本来就打得白热化,像一个疯狂燃烧的大火堆,现在两支大唐生力军投进去,就像两块巨石猛地砸进火堆。把定杨军士兵变成一个个扬起的火星,这些火星在狂风中四处飘散,然后一个一个熄灭得无声无息。
宋金刚军本来就士气低落,斗志全无。士兵一开始看战场上双方人数对比有利于自己,以为定杨军一定会大胜,所以个个奋力,人人争先。如今看唐军不断地投入生力军,前后包抄,左右夹击,立时大乱,四处溃逃。
宋金刚急红了眼,连续斩杀多人也喝止不住。兵败如山倒!到处都是残兵,到处都是哭喊声,定杨军已经彻底溃败。宋金刚见败局已定,无力挽回,想杀回城内,可回城的退路已被唐军阻断,只得骑马弃城而逃。
定杨军此役被斩杀数千人,其余大部不是被俘就是逃走。唐军大获全胜!李世民挥师追出几十里,方才得胜收兵。
此时的尉迟敬德因受刘武周和宋金刚的猜忌,无法领兵参战。他在城上眼睁睁地看着这场大溃败却无能为力。
战后,尉迟敬德和留守城中的寻相收拾残兵,得八千多人。于是据守介休、永安两城以拒唐军。
刘武周听说宋金刚大败,大为惊恐。他知大势已去,遂放弃并州逃入突厥。宋金刚还不甘心,想收拾残部,准备再战。但众人都不肯跟随他,宋金刚无奈,只得和一百多骑兵也逃往突厥。
李世民指挥大军团团围住介休和永安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