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祈雨仪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一场声势浩大且十分严肃的事情。而今天在晋祠举行的这场祈雨仪式更是如此。
王威和高君雅为了把这场祈雨仪式办得轰轰烈烈,精心组织,大张旗鼓,所以今天的晋祠分外热闹。
大清早上,晋祠外面就被围得人山人海。为了表示虔诚,很多人半夜即起身,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过来,都想目睹这一盛况,并把自己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展现出来,以期待神灵的庇佑。圣母祠今天也被装饰一新,门旁的两侧檐上绑扎着新折的柳枝,垂拂下来如万千丝绦。
但见祠前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数百人的锣鼓队。
山西的锣鼓本就有名,今天他们更是非常地卖力,拿出十二分的精神表演着。整个阵势显得大气磅礴,惊天动地。大鼓、大铙、大钹,唢呐齐鸣,奏至高潮如江河大潮,浊浪排空,又似阵阵春雷,震撼大地。
在鼓阵前还有各种傩舞表演,他们扮龙扮神,表演相互搏杀,驱鬼请神,诙谐幽默,又不失庄重,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整个祈雨仪式由太原府副留守王威主持。今天他特意穿着一身葛色衣袍,头包葛巾,一副虔诚恭谨的样子。他把手中的令箭一举,场上瞬间鼓息舞停,人们垂手肃立。他把手中的令箭又一举,广场上的鼓乐手纷纷后退,让出一条甬道出来。人们高唱诵圣母辞,歌声婉转,如泣如诉。
俄而,李渊身着葛色衣袍,手捧大香,迈着方步从广场南侧入。李渊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穿着玄衣玄服的少年,手捧祷词,玉树临风,步态款款。
众人定晴一看,正是太原府留守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
本来王威和高君雅坚决反对由李世民跟在李渊的后面拿祷词,说是应该选一个少年童男。李渊笑道:“世民虽已成婚,但是气质不输童男,少而灵鉴,长而神武,皓齿灵眸,天赋异禀,执此祷词,应是最佳人选也。”
王威和高君雅见李渊坚持,知是李渊对自己已有所防范,但奈何大权在李渊手中,知道反对也没用,只好答应由李世民担任捧祷童子。
在李世民的后面,紧跟着七个清新脱俗的少女。她们一齐抬着一只大罐,罐中盛的是从难老泉中打出的清水。她们一路走,一路念念有词。她们口中唱的正是对圣母的赞歌。
“但求圣母,祷天降雨。三天下,唱灯艺,五天下,莲花大供。”
在少女的后面,则是五十童男,手持旗幡,迤逦而行。
求雨的队伍从广场南侧款款而行,隆重而虔诚。
李渊带领众人来到圣母祠前,捧香肃立。
王威赞礼高呼道:“吉时良辰已到,求雨仪式现在开始,跪!”
李渊率众人屈身上拜。广场上的人众也齐刷刷地下跪,场面蔚为壮观。
李渊率众人按祈雨仪式,行三跪九叩大礼。
王威又高呼道:“上香!”
李渊趋步上前,将大香插到圣母坐像前的香炉内,并双掌合十,默默祷祝。王威又高呼道:“请留守大人读祷文!”
此时,李世民上前,双手捧上祷文。
李渊接过祷文,清了清嗓子,大声念道:
“呜呼!十日不雨兮,田且无禾。一月不雨兮,晋水无波。一月不雨兮,民已为痾。再月不雨兮,民将奈何?小民无罪兮,天无咎民!君上失职兮,罪在予臣。呜呼!盗贼兮为民大屯,天或罪此兮赫威降嗔。民则何罪兮,玉石俱焚?
呜呼!民则何罪兮,天何遽怒?油然兴云兮,雨兹下土。彼罪遏逋兮,哀此穷苦!”
李靖身后的李世民和童男、童女人齐声唱道:
“呜呼!民则何罪兮,天何遽怒?油然兴云兮,雨兹下土。彼罪遏逋兮,哀此穷苦!”
歌声低迥,如嗟如怨。又似春雷低吼,如泣如诉。如此三回,方才止歇。
众人歌毕,王威又高呼:“打旱魃!”
俄而,一个身着青衣的形似鬼魅的人从人群中纵出,手持宝剑,在人前上窜下跳。
众人喊着“驱旱魃!”便又有数人手持宝剑,扮演驱鬼武士模样的人在后面紧紧追随。
表演夸张搞怪,极尽灰谐。人们看得十分起劲,手舞足蹈,不住地吆喝着“打死它!打死它!”,群情一阵激昂。
但此时,李世民却十分地紧张,他双目炯炯,紧紧盯着这一幕,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他发现这些人本应拿的是木剑,今天却都拿着寒光闪闪的真剑!并时不时地趋近靠向李渊,这立即引起了他的警惕。
难道这些表演者是要借机上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一幕?
忽然,就听那扮演“旱魃”之人一声清啸,拔地而起,突然斜刺里向李渊纵去,手中宝剑径直向李渊刺来。
李渊正看得兴起,猝不及防,哪里想到突然有此变故!等他惊醒过来时,那宝剑寒光闪闪已到面前。唬得他汗毛倒竖,“啊!”地一声惊呼,“登、登、登”连连后退。
那扮演“旱魃”之人步步紧逼,紧紧追随,剑尖直指李渊的要害。
眼看李渊命在旦夕!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有人大喝一声:“大胆狂徒,竟敢行刺我父,拿命来!”斜刺里一把宝剑刺来,直向那刺客刺去。
“上!”
那些扮演打“旱魃”的数人见状,突然齐亮宝剑,一齐向李世民袭来,意在掩护刺客刺杀李渊。
李世民此时眼中只有父亲,哪里顾得了自己。他手腕猛一用力,突然将宝剑掷出。只听一声闷哼,那刺客右胁中剑,剑从右胁贯入,穿心而过。那刺客由于惯性,向前扑倒。李渊得此机会,急忙跳开,并一把夺过刺客的宝剑,护住自身。
李世民撒手掷剑,此时其他几人的剑锋已到近前,已是躲无处躲。
好个李世民,不愧是能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高手,就势扑地一滚,躲过众人的一击,顺势拔出嵌在刺客身上的宝剑,一个鹞子翻身,从地上站起,护在父亲的前面。
这一系列的动作只在电光火石之间,广场上的众人正看打“旱魃”表演看的入神,谁也没想到突然有如此变故。众人个个都惊得张大了嘴巴,及至看到李世民转瞬间杀了那个“旱魃”,才一齐发出“好”来。大家绝没有想到有人会在今天的这种特殊的场合行刺留守大人,还以为今天的表演专门安排如此桥段,竟表演得如此“逼真”,刀刀见血。
李世民却不敢怠慢,回头看了一下父亲,见父亲无恙,这才放下心来。
李渊这时才稍稍稳住心神,对李世民说道:“世民,为父没事,谅这几个霄小还伤不了为父。你放心出击,杀了他们几人,以绝后患!”
“孩儿知道!”
李世民大喝一声,柳眉倒竖,仗剑上前,与那几个刺客斗在一处。
那几个刺客本来靠的是突袭,若是凭武功,又哪是李世民的对手。李世民三下五除二,便被李世民撂倒了几个。剩下一个见同伴一个个被杀,张皇失色,毫无斗志。
李世民大声喝道:“放下武器,饶尔不死!”这一声断喝,不啻于一声惊雷,吓得那刺客六神无主,慌慌张张急欲寻路逃跑。
就在此时,忽听旁边站着的王威一声大喝:“大胆刺客,竟敢行刺朝廷命官,拿命来!”突然从手袖中拔出短剑,刺向刺客。
那刺客正在迟疑之时,哪里想到斜刺里有人下手,猝不及防,后背中剑。
他遽然遭此偷袭,面目狰狞,口中鲜血喷出。
他挣扎着转回身来,用手指着王威,恐怖地说道:“大人,你……你……”一句话还没说完,王威上前一脚,将他踢倒在地。
“恶徒,死了还不断气!”
“勿杀此人,要留活口!”
李渊急忙大喊,可已经为时已晚,那人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咽了气。
直到此时,广场上众人才发觉这不是什么表演,而是一场真正的刀光剑影的搏杀。个个惊呼,人人慌张,广场上一阵骚乱。
就在这时,忽听圣母祠的左首旁边,巨大的周柏树下,有人大呼抓刺客,带领二十多人,呼喝着欲向圣母祠冲来。
原来是高君雅暗中带人在此处埋伏,见几个刺客行事不利,便欲带领众人,以抓刺客为名,再次刺杀李渊。
众人听到喊声,眼神齐刷刷地朝那棵周柏望去。
这棵周柏相传是周代唐叔虞种植的柏树,距隋时已愈千年。柏树茂盛葱郁,位于圣母殿北侧,共有两株,相傍而生,名为齐年古柏。这两株周柏生机勃勃,树冠如盖,高峻挺拔。
众人见高君雅带领约有二十名勇士,从身上脱去葛色衣衫,露出铠甲,个个魁伟,面露杀机,正整装拔剑,欲往圣母祠冲去。
李世民一见,心中发一声苦。怪不得一直没有看到高君雅,原来他是躲在一隅,伺机出击。
遽然出现这么多人,再加上身边还有王威正虎视眈眈,李世民如何不紧张!自己倒没什么,就怕父亲在乱斗之中遭遇不测。
先前由于只是担心王、高二人对父亲图谋不轨,哪里想到他们作了如此精心的准备。如今自己孤军一人,纵有万夫不挡之勇,但要顾及父亲安危,如何敌得了这么多人?
正在李世民着急慌张之时,突然天上隐隐传来雷声,由远及近,渐渐高亢,俄而即临头顶,雷声如万马奔腾,又似地裂山摧。晴天平地起雷,极其罕见。
人们乍遇惊变,又遇晴天打雷,个个都恐惧地向空中望去,惊骇不已!
突然,“咔嚓”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天雷就在人们的头顶一声炸响。雷声震得大地震颤,人人头脑昏昏。
就在大家惊惧之际,一团火球突然从一株周柏的树冠燃起,直窜向地面。那棵周柏遽遭雷击,竟烧了起来,并轰然倒下!
这一声晴天霹雳后,再看树下的兵士,大半被雷击倒在地,没倒下的也是摇摇晃晃,东倒西歪。高君雅却是衣衫破碎,发如乱丝,还冒着丝丝烟气,趔趔跄跄,站立不稳。
李渊和李世民两人都没想到,大晴天竟有滚雷,也被震得五脏六腑翻动。正在惊疑间,突见高君雅狼狈不堪的样子,才猛然惊醒。
李渊指着高君雅大喝一声道:“晴日起惊雷,必有妖魔鬼怪作祟。来呀,既有妖魔在此,众人还不赶快拿下!”
古人认为,晴天打雷,必有异兆,此乃是天神除魔。众人都被刚才的雷声吓傻了,不知此劫应在谁的身上。
待惊疑过后,众人却见高君雅蓬头垢面,一脸狼狈。他正好被雷击中,如鬼魅一般。
“抓住他!”
忽听李渊说他就是妖魔,众人发一声喊,蜂拥上前,不由分说,将被雷劈得迷迷糊糊的高君雅死死地按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