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李世民也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当他得知李靖生命垂危的消息后一定要亲自来看望李靖。
太子李治劝道:“父皇,您现在身体也不好,还是要保重龙体要紧。卫国公那里由儿臣代表您前去探视就行了。”
李世民伤心地说道:“朕要是不去见李卿的最后一面,朕会遗憾终生的。”
太子李治没办法,只得让内侍用丹辇把李世民小心翼翼地送到李靖府上。李勣等人见李世民在内侍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了进来,都纷纷上前行礼。李世民挥一挥手,让他们免礼,径直来到李靖的病榻前慰问。
“李卿,朕来看卿来了。”
李世民见李靖病危,眼泪便迅速溢满了眼眶。他由内侍搀扶着,小心地走到李靖的病榻前。他拉着李靖的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道,“卿乃是朕一生的诤友,战场上的生死同袍。当年卿是何等的神勇,如今竟病成这样!看到卿病成这样,叫朕怎不伤心!”
内侍端来软凳让李世民坐下。
李靖见李世民不顾病体,亲自前来看望自己,也非常感动。他勉强支撑坐起,也含泪说道:“臣何德何能,劳陛下不顾万金之躯,亲临探视。蒙陛下如此挂念,臣虽死犹荣。”
李靖喘了一阵子气,又哽咽道:“陛下,臣原本是一囚徒,蒙陛下眷顾,使臣得以施展抱负,效力于大唐。又蒙陛下信任,得以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是何等的尊荣。臣之一生,得遇陛下这样的明君,是臣一生之幸也。”
“朕又何尝不是如斯!”
李世民点了点头,泪水也湿润了眼眶。
“若没有像卿这样的肱股之臣肝胆相照,鼎力协助。朕又哪有这四海太平,贞观盛世?是卿与朕一起奋力,才剿灭了薛仁杲、踏平了刘武周、宋金刚。在最艰难的时刻,是卿风餐露宿四处游击骚扰敌军,为我军争取战机。战后即使没有获得封赏,卿也从无怨言,仍忠心为国。卿又与朕一起东征王世充、窦建德,也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卿屡献良谋,斩将夺旗,施奇谋击败窦建德,才使朕一战而建奇功。卿南平窦铣,即使被先皇误解了也不抱怨,毕其功于一役,播天朝恩泽,使江南再无反叛。卿北伐东突厥,阴山脚下不怕承担抗命的罪责,大胆出击,为我大唐扫去了最大的敌人。西征吐谷浑,深入戈壁数千里,最终使河西走廊再无狼烟。有卿相佐,是朕之幸也,大唐之幸也。奈何天不假卿,何至有负于卿,使卿沉荷日重!又奈何苛责于朕,让朕痛失卿这样的能臣!朕思想至此怎能不伤心欲绝啊!”
李世民说罢两行热泪顺着脸颊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旁边众人也都哽咽失声。
李世民眼中含泪,小声地唱起了《同袍》一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他和李靖在战场上经常一起唱的一首歌。他们正是唱着这首歌北伐刘武周、宋金刚,东征王世充、窦建德。
戎马倥偬,气吞山河。如今垂垂老矣,竟至举步维艰!
众人也跟着李世民一起轻轻地哼唱,歌声轻轻地在房间里回荡。
在这歌声里,李靖仿佛又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时代,又看到了自己与李世民、秦琼、张公瑾、李勣等一班同袍一起跃马横枪的景象。
刀光剑影,万马奔腾!沙场点兵,挥斥方遒!
李靖也想跟着大家一起哼唱,但明显自己气力不足,刚哼了两句,就咳个不停。
两行浊泪不由地顺着李靖的眼角流了下来。
李靖艰难地说道:“臣仰仗陛下的天威,些许寸功,竟得到陛下如此的褒奖。臣……臣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李靖说完伸手招呼苏定方和薛仁贵到身边,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定方和仁贵这两个孩子,虽不能说是臣看着他们长大的,但臣对他们还算了解。两人皆有大志,想建功立业。请陛下能善待他们,使他们能为大唐开疆拓土,成就他们的辉煌人生。”
“老师,您……”
苏定方和薛仁贵都泪流满面,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世民哽咽着说道:“卿自己的儿子还流放在吴郡。卿不想着求朕为自己的儿子开脱,却还是想着为朕的大唐举荐人才。卿忠诚无私,鞠躬尽瘁。朕的大唐可不能没有卿啊!”
李靖苦涩地笑了笑,虚弱的身体已很难让他多说话。他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大家见李靖上气不接下气,皆小声地呼唤着他。
“鹤……鹤……,臣看见鹤了。”
李靖忽然睁开眼高兴地对李世民和众人道:“陛下,臣看见虬髯客张大哥和夫人红拂女骑着鹤相携着来……来了,臣……臣要跟她走了!”
一句话说罢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
“爱卿!”
“父亲!”
“老师!”
众人见李靖逝去,俱都痛哭不已!
李靖去世,李世民为他隆重举哀。到安葬的那一天,李世民不顾病体亲登苑西楼,遥望柳车恸哭不止。
李世民颤声哭道:“朕痛失斯人!大唐痛失斯人!天下黎民苍生痛失斯人!没有了卿,何人与朕同唱《秦王破阵曲》!没有了卿,何人再能为朕排忧解难,与朕一起跃马持枪,冲锋杀敌!”
李世民说罢竟痛哭失声,不能自已。
李世民特命皇太子李治亦从驾临送。李勣、程知节、李道宗、苏定方和薛仁贵等同袍、故旧亲朋皆扶棺痛哭。
柳车摇转,万户悲声。焜燿竹帛,生荣死哀。长安民众和以前受过李靖恩赐、照顾的兵士们皆前来送葬,长安城一时万人空巷,哭声一片。
李世民下诏册赠李靖司徒、并州都督,并给班剑、羽葆、鼓吹。与夫人红拂女合墓陪葬昭陵,赐谥号为“景武”。又特降诏将李德謇召回守陵三年,以长子身份继承爵位。
八天后,李世民也病重不治,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
……
大唐李世民“贞观之治”以后,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更加繁荣。到了唐玄宗时,达到最强盛,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唐高宗时期,苏定方重新被起用。他驰骋疆场,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苏定方一生都在守卫疆土,最后病死在西北边陲。死后唐高宗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只是苏定方受《隋唐演义》等小说的影响,致使形象被扭转成大奸雄,使英雄蒙垢。
薛仁贵被李世民、李靖擢拔后,为大唐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随苏定方击破西突厥,功勋卓著。在民间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精典传奇。他的故事后来在民间被编成各种文学形式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