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比自己孩子面对危险好!”
“我比较喜欢开国将军中一个将军的话:战士,顾名思义就是战斗之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乃战士之本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战士之胸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乃战士之胆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乃战士之情怀;‘能百能千而不厌不倦’,乃战士之追求。”
“没有你说的那么伟大!”
“不需要孩子伟大,只需要让他懂得和平不易就达到目的了!
我不希望他以后发展成端谁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如果成那样的人,说明我们不是好父母,不懂感恩的人,呵呵!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最难且需一生坚持的修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每天每时都在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赐”,心中有多少感恩,生活中就有多少快乐;生活中有多少怨气,心中就有多少痛苦。
平凡的日子,少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良师的培育之恩、同学的关心之情、朋友的援手之情……孩子,当你还没有能力去感恩时,请牢记别人的点滴之恩;当你有能力回馈时,勿忘初心,去帮助更多的人。”
“叔叔,感觉你喜欢毒鸡汤,这些很多都是鸡汤文!”
“网络上很多鸡汤,所以你需要增加自己知识储备,可以从鸡汤文中吸取营养!”
“关键很多书籍都有现在人的注解,由于每个人对古籍善本的理解不同,造成同一本书,思想千差万别了!”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办法就是更多的去看书!”
“我听到你和我妈妈的聊天,你们的理念不同,谁对谁错没有办法去分辨,我只想问一下你们?
现在的教育出现很大问题,就你说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很多,还有很多人在鼓吹丁可,你怎么看呢?”
“呵呵,那么我想问一下华夏民族信什么?
这个话题一直是中外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道教?儒教?抑或是本土化了的佛教?好像都是,但是又好像都缺点什么。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五千余年,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如果一个文明没有信仰的支撑,是不可能延绵不绝的。那么华夏文明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华夏文明的信仰是祖先。”
“为什么是祖先呢?”希言直接问道。
“为什么说“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的信仰?
每逢清明节或者过年,中国人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祭祖”。
印象中小时候父母给祖先们上坟的时候,一边烧着纸钱,一边会在嘴里面会念叨着:“爸、妈,给你们送钱来了,你们在下面好好花,要保佑子子孙孙们平平安安、兴兴旺旺!”
为什么他们会去念叨呢?
华夏人认为,人死后会去到“阴间”,并会永远地生活在那里,成为能够“保佑”他们的“神”,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念叨”来获得祖先们的庇佑。
这也是中国人始终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子孙后人”的话,祭祀的香火就断了,死去的祖先们在阴间就会成为没有钱花的“孤魂野鬼”。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子孙后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祖先。甚至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也不过两件:
国之大事,在祀(祭祀)与戎(军事)。——《左传》
所以祖先崇拜”是中国人的信仰,这种信仰是深入骨髓的,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
“那我们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祖先崇拜?”
李炎看了看自己儿子,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心中一叹说道:“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从中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说起。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首先中原地区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其次黄河的流向是由西到东,基本上在同一纬度;对于第一点,中原地区,往北,是无法逾越的大草原;往南,是难以利用的沼泽和森林;往西,是不利于灌溉的高原;往东,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只有处在中间的中原地区是沃野千里、一马平川。对于第二点,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统一纬度上的区域,在资源配置上差异不会太大,这点在黄河流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样一块“封闭”+“大同小异”的土地,使我们的祖先们早早地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定居文明”,这也是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定居文明”中,子孙辈的生活只能是祖辈们的重复,因此,祖辈们的智慧和经验至关重要。年轻人通过学习祖辈们流传下来的经验,从而知道什么时候春耕,什么时候秋收。流传至今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就是最好的写照。
慢慢地,祖辈们便成了“神”一般的存在,“祖先崇拜”也因此慢慢成型。”
华夏文明真的那么简单吗?
一个文明能否渊源流传地传承下来,取决于这个文明是否有着共同的信仰,因此,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祖先崇拜”,正是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的根本所在。
一、从“祖先崇拜”到“炎黄子孙”
作为华夏人,我们一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炎”指炎帝,“黄”指黄帝,这两位华夏文明体系的缔造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从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就已经融合了周边少数民族,炎黄始祖观的信仰成为了周边各民族的共识,这是华夏民族炎黄祖先崇拜的外延扩展和辐射。华夏民族的统一信仰由此逐渐形成。这种信仰支撑着炎黄子孙共同去认同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即使是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大一统”也始终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华夏儿女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各种实现“大一统”的方法,形成了璀璨的“百家争鸣”盛况。
这种坚持和维护,使得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却仍然保持着“大一统”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之林,避免了欧洲式的分裂。
二、从“祖先崇拜”到“礼仪之邦”
“祖先崇拜”的信仰,在华夏古代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衍化出人们长期恪守的“礼”。
夏商周时期,基于“祖先崇拜”下的血缘政治具体表现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合。在这种模式下,行政权和土地所有权达到了统一,而这种统一的权力又是按照宗法制依次递进分配的,因此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为了使分封下去的这些“叔伯兄弟们”能够明确尊卑,规范言行,“礼乐文化”应运而生。基于宗法制度的“礼”从外部提供一种强制的社会规范,而基于审美情感的“乐”则是从内部塑造一种自律的文化规范。
虽然东周末年,“礼乐文化”随着宗法制的衰弱一度出现崩坏,但是由“礼乐文化”衍生出来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却一直传承了下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要特征。
综上,在“祖先崇拜”的支撑下,华夏文明得以完整和延续,传承五千年,至今生生不息。同时,“祖先崇拜”衍生出的“礼”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主要特征,从而使华夏成为世界眼中的“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