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辄报恩
相传,晋国大夫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有一天他看到一个人晕倒了,赶紧前去相救,等那人醒来后,他便向那个人问明情况。
晕倒的人叫灵辄,说自己已经三天没有吃过东西了,身体支撑不住,才会饿倒在路上。赵盾听了,就给了灵辄东西吃。由于长时间没有吃东西,灵辄拿到食物就猛吃起来,但是只吃了一半,还留下一半。
赵盾问他为什么,灵辄便说:“我已经给别人当了三年奴仆,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老母亲是否活着。这里已经离家很近了,我想把剩下的食物给母亲留着。”
赵盾深受感动,于是让灵辄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给他准备了饭菜,让他给母亲带回去。
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在晋灵公设计要杀赵盾时,他倒戈相向,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要舍身相救时,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离开了。
当日给灵辄提供食物的事情,赵盾也许早就忘记了,但对灵辄来说,赵盾的善良举动却是救了他的命,他不仅牢记着赵盾的恩德,还在关键时刻救了赵盾的性命,赵盾的善行得到了善报。
先生点评: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帮助他人,实际上就是在帮我们自己,当我们把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搬开时,或许正好给自己铺平了道路。因此,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不妨伸出援手,微笑着对他说:“请让我来帮你!”
知识拓展:
赵氏孤儿
赵盾去世之后,晋景公继位,奸臣屠岸贾借机诬陷赵氏族人,终致景公下令诛灭赵氏一门三百六十多人。当时赵盾的儿媳即晋景公的姐姐正有孕在身,屠岸贾为绝后患,派出重兵看守,想等孩子出生后立刻诛杀。赵盾的门客程婴、公孙杵臼舍身相救,才留得赵氏一脉。
程婴、公孙杵臼是赵盾的门客,曾受赵盾知遇之恩,为救赵氏孤儿,程婴献出了自己的儿子,由公孙杵臼抱藏于深山之中,再由程婴出面引屠岸贾进山搜孤。最后,程婴的儿子和公孙杵臼被屠岸贾杀死,程婴夫妇背着卖主求荣的骂名将赵氏孤儿赵武养育成人。十五年后,晋景公为赵氏平反,封赵武为官,赵武为官四十三年,再次确立了晋国的“中原霸主”地位。
结草报德
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有个爱妾叫祖姬。魏武子生病后,对他的儿子魏颗说:“祖姬是我的爱妾,她还年轻,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找个好人家把她嫁出去,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后来魏武子病重,临终时他对魏颗说:“祖姬是我的爱妾,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有个人做伴,不至于孤独寂寞。”说完,魏武子就死了。
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祖姬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别人很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不遵从父亲临终时的遗命,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混乱不清的。我父亲平日吩咐我要善嫁此女,使她有个好归宿,有所依托。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志清醒时的吩咐。”
后来,魏颗成为晋国的将军,秦桓公出兵伐晋,魏颗率领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当时秦兵的将领是勇猛善战、威震一时的名将杜回。当魏颗与杜回相遇后,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抓获。秦兵见主将被擒,都四散奔逃大败而去。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白天的那位老人,魏颗向老人作揖道:“老人家,我和您素不相识,而蒙您相助,这个恩德怎么报答呢?”老人回答说:“我就是你所嫁的祖姬的父亲,承蒙将军顺从你父亲合理的遗命,善嫁了我的女儿,没让我女儿殉葬。老汉在九泉之下,感激将军救了我女儿,特来效劳,结草报德,帮助将军成功,望将军继续勉力为善,将来子孙一定世世荣显。”
先生点评:
懂得感恩的心灵,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美的心灵;懂得感恩的生命,是行走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敬重的生命。
知识拓展:
殉葬
殉葬又称陪葬,是指以器物、牲畜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安抚死者亡魂的冥福。殉葬,是古代的丧葬习俗。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随葬。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约五千年以前)就出现了人殉。用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逐渐减少,代之以木俑、陶俑。
伍子胥报恩
春秋时候,拥有贤能之臣伍子胥和“兵圣”孙武的吴国日渐强大。为了成就霸业,吴王命令伍子胥带领士兵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在得知情况后对自己的臣民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上,有个年轻的打鱼郎找到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鱼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战车?”打鱼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战车,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让伍子胥撤兵。”
打鱼郎来到吴军阵前,一边敲打着船桨,一边唱道:“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看到打鱼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什么人?”打鱼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父亲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的,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伍子胥听罢,便知道了年轻渔郎的父亲是谁!当年伍子胥从楚国逃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位年轻渔郎的父亲渡他过的江。
伍子胥说道:“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打鱼郎回答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国家有难,我们做百姓的也理应站出来为国效力。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父亲曾经救过您的分上,退兵吧,不要来攻打郑国了。”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父亲救了我,我才能够活着当上吴国的上大夫,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随后伍子胥班师而回,不再攻打郑国。打鱼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郑定公,全郑国的人都把打鱼郎当成大救星,叫他“打鱼的大夫”,郑定公还送给他一百里的土地作为奖赏。
先生点评:
学会感恩,是人生必修的一堂课。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即使一贫如洗,也仍然是一个富有的人;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也不过是一个内心贫瘠的人。
知识拓展:
伍子胥一夜白头
伍子胥是楚国人,楚平王因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伍子胥携楚太子建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
伍子胥二人辗转到了离昭关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只要出了昭关,便能到达吴国了。然而,昭关在两山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地势险要,而且昭关被右司马远越领兵把守,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
伍子胥心急如焚,辗转反侧,一夜之间,竟然头发全白。由于容貌改变了,伍子胥在名医扁鹊的弟子东皋公的巧妙安排下,更衣换装,终于混过了昭关,进入吴国。
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在战国时期,中山国是一个小国,面积不大,唯有在各诸侯国的夹缝中生存。一天,中山国国君设宴款待国内名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被邀请之列。当时,中山国国君用羊肉羹款待宾客,没想到来的人太多了,羊肉羹准备得不够,而再做已经来不及了,因此当时就有一部分客人没有吃到羊肉羹,而司马子期恰恰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没有分到一杯羹,司马子期觉得中山国国君对自己不够重视,于是怀恨在心,他当即离开中山国去了楚国。来到楚国后,他便劝说楚王攻打中山国。
楚王在司马子期的劝说下,发兵攻打中山国。力量薄弱的中山国面对强大的楚国,独力难支,很快就被攻破,中山国国君逃亡他国。在中山国国君逃亡的时候,他发现有两个手持武器的人跟随自己,便问:“我都这样了,你们为什么还要跟随我?”其中一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曾经蒙难,就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是您赐给他一些食物才让他活了下来。父亲临死的时候对我们说:‘中山国出现危机,你们必当以死报国。’我们遵从父亲的遗训,特地来报答国君。”
中山国国君听后非常感慨地说:“施与不在于东西多少,而在于别人正处于急难的时候;怨恨不在于深浅,而在于伤心。我因为一杯羹而亡国,却又因为一壶飨食而得到了两个勇士。”
先生点评:
对于心存感恩的人来说,哪怕别人一丁点的帮助,他们也会铭记在心,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报答别人;而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别人对他稍有怠慢,就会怀恨在心,甚至会千方百计地算计、报复别人。二者相比之下,高下立现。
知识拓展:
中山国介绍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名叫中山国,其前身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是在陕北绥德一带活动,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中山国包括今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是嵌在燕赵之内的一个小蛮夷之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350余年时间,最终被赵国所灭。
豫让报知遇之恩
战国时期,晋人豫让曾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但一直默默无闻。之后,豫让做了智伯的座上宾,受到了智伯的礼遇和尊敬。
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掉智伯并瓜分了他的领地。智伯死后,豫让逃到山中,感叹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伯对我礼遇有加,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就算死也在所不辞。”于是豫让更换姓名,混进宫中,伺机刺杀赵襄子。赵襄子有所察觉,抓住了豫让。赵襄子的手下知道豫让是来给智伯报仇的,都想杀死豫让,赵襄子却说:“他是一个忠义之人,我小心躲避他就可以了。”于是将豫让放了。
但豫让并不甘心,他伤身毁容,使人认不出他来。一次,赵襄子外出,经过一座桥时,突然有人从桥下窜出偷袭,几乎让他从马背上倒翻下来。赵襄子断定:“这一定又是豫让。”派人一问,果然是豫让。
于是赵襄子责备豫让说:“你曾经也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智伯将他们灭掉了,你不但不为他们报仇,反而委身称臣去侍奉智伯。如今智伯死了,而你为什么唯独为他报仇,而且如此执著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和中行氏的时候,他们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也像一般人那样去报答他们。而智伯像对待国士那样对待我,所以我也要像国士那样对待他。”
赵襄子听后喟然长叹:“你为智伯报仇的举动,成就了你的忠义之名,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尽力了。你还做刺杀我的打算,我不会再放过你了。”于是命令手下将豫让围住。豫让说:“我听说,明智的君主不会遮掩别人的美德,而忠臣有为名节而死的道义。今天的事情,我固然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我想请求一件事情,希望能让我击穿你脱下来的衣服,以表达我为智伯报仇的心意,这样我也就死而无憾了。”赵襄子被豫让的忠义感动,脱下自己的衣服让人交给豫让。豫让拔剑刺衣,说:“我可以到黄泉下报答智伯了!”然后拔剑自杀了。
先生点评: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觉得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是充满希望,充满爱的。感恩应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是做人起码的修养。
知识拓展:
春秋战国最有名的六大刺客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即刺客涌现,这是一批生活在民间、不图富贵、崇尚节义、身怀武艺的武士。他们与某些权贵倾心相交,为报知遇之恩而出生入死,虽殒身不恤。鲁国的曹沫、晋国的豫让、吴国的专诸、要离、韩国的聂政、燕国的荆轲,是春秋末期最为著名的六大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