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十四岁就征战沙场,战功赫赫,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一身功夫也不是盖的,没道理走个山道会如此狼狈。
更何况……凌志不动声色地看了如履平地的二长老一眼,就算蓬莱岛上众人皆身怀绝技,也不可能差距如此明显,恐是这石道上有什么不凡之处。
心里虽在不断思索,但凌志并未打算出口询问,一来这恐是蓬莱岛不外传之密,二来他此行只为接九皇子与济安公主回京,实在没必要节外生枝。
他能被太后和皇帝挑中尚了嫡长公主,最重要的无非是有能力、守本分。
论能力,他十四岁上战场,积累的军功数不胜数,是难得的将才;而本分,他深知知道的越多,往往死的越快,因此不该问的决不会问。
一如此刻,凌志闭紧了嘴,他身后众人亦是如此,低头只看脚下。
二长老若是知道凌志心中所想,只怕会哈哈大笑,立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凡蓬莱岛弟子,每天走一遭是他们的例行功课,天天走,是头猪都走顺了,更何况他这个自负天才之人呢?
二长老哼着歌儿脚步越发轻快,凌志却陷入沉思,云雾缭绕之中,他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
彼时他二十,她十八,他渐渐成为萧太后“选婿指南”上仅余的几人之一。他祖母病重,他前往普陀山替祖母祈福,也是在云雾缭绕的山腰,他们不期而遇。
他知道这不是意外,萧太后与皇帝挑中了他,若她也点头,尚主的圣旨很快就会下达。他想,这是他的机会,他虽有战功,亦承了侯爵,但若没有一个强势的岳家,这一切便都如空中楼阁,他也难以在朝堂立足。
他虽父母俱在,但父亲偏疼庶弟,母亲一心让他娶已然没落的舅家表妹。他若不能把握良机,这辈子再想出头就难了。
索性他做到了,毓华长公主点了头,宫中的圣旨在他母亲回娘家提亲之前下达,他有了最强有力的岳家,他由侯爵升为了齐国公,世袭三代而始降。
他想他对不住她,他要好好对她。事实上她也做到了,可上天何其不公,十五年前嫡长子出生,逆生产的婴儿不过三天便夭折,彼时他出征在外,等来了京中来信却等不来长子平安的消息。
九年前福建沿海战事又起,皇帝认命他为福建巡抚,全权负责福建战事。
两年后,毓华长公主诞下一女,偏又体弱至极,哭声比奶猫还弱,幸而萧太后派出太医相随,勉力为小丫头调养好了身体。他为宝贝女儿取名“瑾瑜”,意为美玉,萧太后亦疼爱外孙女,刚满月便封其为华阳郡主。除开元后嫡女济安公主,当真是太后孙辈中独一无二的恩宠。
又三年,毓华长公主再次有孕,怀胎八月,凌志正在海外征战,欲攻打倭寇老巢,不料所在主船被倭寇炮弹击沉。
他虽大难不死,且为无忧道子所救,然平安回到福建之时却听闻毓华长公主一尸两命之噩耗。那一刻,他便知道,他欠她的,再也还不起了,她本可不必大着肚子为战事焦虑的,他发誓一辈子对她好,却无法让怀孕的妻子安心。
萧太后乍闻爱女噩耗,悲痛不已,且知海上战事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女婿定无闲心照顾好外孙女,便派人将外孙女接回宫中亲自扶养,比之不得宠的公主还多了几分体面。
凌志已神游天外,忽听二长老兴奋道:“到了,巡抚大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