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珩拈起一块绿豆糕,张开咬下:真美味啊!
忽的指了指食盒另一侧、形似花朵的糕点:“这是什么?”
洛嬤嬤笑道:“回殿下,这是梅花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林珩吟道,“这时节梅花该未开吧?何以梅花糕?”
“梅花糕是没有梅花的,”洛嬤嬤笑,“是因为它酷似梅花而得名的。”
林珩闻言,再一次好奇地端详了一阵:梅花长这样吗?咱也没见过,你说啥就是啥吧!不过梅花糕里没有梅花,感觉好像怪怪的样子。
在大慈寺前下了马车,林珩仔细端详了了片刻,偌大的寺庙里人来人往,却不喧闹。偌大的寺门由白玉雕刻而成,颇显气派,正中“大慈寺”三字笔法苍劲,字迹有些眼熟,想起这些年收到的家书,林珩不由得会心一笑。
洛嬤嬤上前请示道:“殿下这会儿是想先去厢房歇息?还是先去大殿上香?”
林珩想了想,她此行前来并没有大张旗鼓,是以大慈寺并没有闭门谢客,想来这会儿已经是绷着一根弦了,她还是莫要耽搁,让寺院里的师父们提着心了。便道:“先去上香吧!”
道旁有专门为女客备着的围幔,洛嬤嬤拉着林珩进去了,伺候着她净面、净手,整理衣裳发髻,因着今日是来寺院,林珩并没有如往常那般衣着亮丽。
今日的林珩,身着青莲绣线短衫,配以碧烟罗裙,整个人如同出水芙蓉一般出尘脱俗。秀发如云,用一支木簪绾成碧月髻,手腕上戴了万年不变的小叶紫檀手链,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首饰。
这也是这些日子来林珩最满意的一套装扮。
待到一切整理妥当了,林珩才被允许从围幔里出去,同罗潇一道前往大殿,一路上,林珩目不斜视,只跟着罗潇走。
洛嬤嬤对此很满意,殊不知林珩并不是不想,而是即便东张西望了也看不到什么,周围除了人还是人,所以,林珩就收了心思,乖乖当个淑女了。
大殿外头,候着三位僧人,听到罗潇与其中一人说话,林珩才知,那是大慈寺的住持师父怀一大师。
林珩学着罗潇的样子行了佛礼,才由怀一大师领着进了大殿,在佛像前跪下。真正跪在佛像前时,仿佛人世间所有都已远去,天地间仿佛只剩林珩一人,不由得让她想问:她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拜过了殿内佛像,林珩又依着萧太后的意思,添了香油钱,捐了功德。
事毕,便由着一小和尚领着往厢房去了,入了厢房,洛嬤嬤担忧地看着林珩:“殿下瞧着精神不大好,可是累着了?”
林珩摇了摇头,她只是突然觉得,她人生中做出的很多选择,于她而言是很难理解的,因为从来没有人教她这么做,她本该不知道这种做法的,可她就是那样做了。
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喜欢某物,莫名其妙的擅长某事,莫名其妙的熟悉某人。
她活着,是为了什么?
她不像她自己,她的人生中仿佛有着其他人的烙印。
那么她是谁?她为何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