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16000000007

第7章 童年时代

在人们致力于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同时,电子技术也在迅速地发展。1904年,英国工程师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研制成功了二极管。为了进一步增加阴极电子发射能力,1906年,美国的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两个电极加了一栅状的金属网,做成了第一只电子三极管。它比继电器开关速度快1万倍。1919年,爱克尔斯和约尔丹把一对三极管连接起来,制成了一个电子管触发器,出现了脉冲电路技术,使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加迅速而广泛。到20世纪40年代初,设计和制造电子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军事上的迫切需要是加速计算机研制的巨大推动力。194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子系与美国陆军设在附近的阿贝丁弹道研究试验室合作,负责为陆军计算火力表。这项任务紧迫而又困难,每张表都要计算几百条弹道,而一个熟练的计算员用台式计算机计算一条飞行时间为60秒的弹道要花20小时,用大型的微分分析仪也需要15分钟。这与当时的战争需要极不相称。从战争一开始,阿贝了试验室就不断地对微分分析仪作技术上的改造以满足战争的紧迫需要。要解决这一严峻问题,就必须研制新的高速计算工具。

当莫奇利提出了一份题为《高速电子计算装置》的报告后,立即受到了协作组军方代表戈德斯泰因的高度重视,并在1943年4月9日的方案讨论会上取得了陆军的支持。当时估计,大约需要1.7万个电子管,7万个电阻,1万个电容,经费15万美元,这确实是一项巨大的风险计划。这台被命名为“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的第一台高速计算机,于1943年6月开始试制。

承担研制工作的莫尔小组包括戈德斯泰因、莫奇利及24岁的工程师艾克特等人。整个研制过程曲折而又艰辛,但他们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1945年底,这台标志人类计算工具历史性变革的巨型机宣告竣工。该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重达30多吨,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用它进行弹道计算,速度比人工计算提高了数千倍。电子计算机的初露头角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埃妮娅卡的计算机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它采用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贮信息,为高速计算机的研制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使电子计算机真正进入了现代发展的新时期。自此,人们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来研究和发展这一崭新的计算工具。

埃妮娅卡的诞生也存在许多缺点。首先,它是个庞然大物,重30多吨,占地面积16.7平方米,耗电高达150千瓦。其次,它的存贮容量很小,由于计算结果无处可存。只能穿在卡片上再次输入,这就使得电子计算机的快速特点无法发挥(输入卡片是机械操作)。第三,埃妮娅卡也没有真正的控制器(它的程序是外插型的),每算一题,须事先把大量的运算部件像积木一样重新插接,组成新的解题布局,这样,为了进行几分钟的数学计算,准备工作要几小时甚至一两天的时间,这种情况犹如慢牛配快马,极不适应。

从历史上看,计算机作为科学计算用的机器而诞生的,当时软件很简单,用户又是专家,因而如何降低造价便成了主要矛盾,早期的计算机设计人员便以降低造价为宗旨,追求计算机硬件设计的简洁性,而把大量的功能扩展工作留给了软件,几十年过去了,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几乎未变,但是软件却由几百条指令发展到几万条、几十万条指令,使得软件设计、检查、维护、修改都十分困难,成为计算机设计的主要矛盾。

50年代后期,随着晶体管制造工艺逐步成熟及其实用化和大批量的生产,为计算机过渡到第二代准备了条件。同时,美籍华人王安提出了利用磁性材料进行存贮的原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德福雷斯特提出了用圆环小磁芯存贮数据的观点,并于1956年制成了磁芯存贮器。这样,第二代计算机的制造指日可待。

最初的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是分立的晶体管器件,由于成本价格等因素,当时制成的只是供军用的小型机。1958年以后,美国才开始生产第一批非军用的通用晶体管计算机。

1958年4月,IBM公司经过认真细致的反复比较,最终决定生产晶体管计算机,以取代电子管计算机。同年11月,美国费尔克公司生产的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其性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电子计算机。此后,原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前苏联,也都先后开始批量生产晶体管计算机。这样,计算机开始大踏步进入了第二代。

随着集成电路的问世,计算机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61年,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与美国空军共同研制成功第一批试验性的装载在飞机或导弹上的集成电路计算机。1962年,美国出现了许多集成电路机载火箭用计算机。1964年4月7日,IBM公司宣布研制成功360系列计算机,该系统机成为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随后,原联邦德国、英国、前苏联、日本等相继研制了自己的计算机。我国从1971年起开始生产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的发展重点是小型机。集成电路的应用,使计算机体积减小,功能增强,体积、重量和功能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第三代计算机的重要标志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使计算机的可靠性、体积、速度、功能、成本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改善。第三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比第二代计算机提高了一个多数量级,价格性能比大幅度下降,通用性提高,软件支持成倍增加,有力地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

同类推荐
  • 开阔眼界的历史故事

    开阔眼界的历史故事

    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文明,中华大地从荒芜走向繁华,从野蛮走向文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凝结成一个个智慧与愚昧、生与死、盛与衰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向你诉说吧。
  • 地理秘境之谜

    地理秘境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以翔实的资料,全新的视角,客观的描述来拨开笼罩在历史上知名人士头上的层层迷雾,揭示了这些名人事件的真相。对名人的关注与探究及他们的身世,性格,思想,归宿,轶事,感情纠纷等等方面,但是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很多关于名人的信息始终扑朔迷离,难辨真相,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挡人们对名人种种时间的猜测之心与探索的脚步,作为名人,他们曾经叱咤风云,他们曾经名盛一时,无论生前身后他们的名字都为世人所熟知,但是究竟有谁真正理解他们呢?历史上的记载都是正确的吗?
  • 未来:将来我们会怎样

    未来:将来我们会怎样

    本书是一本尽情畅想明天、激发中小学生想象力的科普读物。上百个令人目瞪口呆的问题,引发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超乎寻常的难题和巧妙的回答,带领孩子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
热门推荐
  • 道气千年

    道气千年

    天狼机缘拜上清,苦修五术与真经。道家法典三千部,一朝得道化天星。三千红尘炼道心,万般磨难窥阳阴。驭鬼控魂斗僵尸,搬山移海随我心。证道负手举霞去,九彩云霄显真身。前尘过往皆虚幻,仙道贵生须修真。
  • 康熙背后的女人:德妃传

    康熙背后的女人:德妃传

    她出身低级武将家庭,却拥有这世上最尊贵皇帝的爱意和尊敬;她生出的两个孩子都是争储风暴的中心;她虽没有当过一天真正的皇后却执掌后宫长达三十三年,任何的风云也都吹不倒她,史上记载她聪明多姿,妩媚动人,态度谦和,为人处事得当,深的皇上信赖。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德妃传讲述这个不似皇后胜似皇后传奇女人的一生。
  • 涅槃重生之若怜

    涅槃重生之若怜

    六年前惨遭毒手亲人背离,爱人背叛六年后涅槃重生天下第一歌舞坊,四大名角落月阁内,人人都背负着深仇大恨。不为别的,只为复仇。
  • 审苍剑冢

    审苍剑冢

    剑者,众兵之君也,执剑而得道者,天地之君也。掌天地,灭鬼神。古有剑冢,得冢者,刑苍生。
  • 解脫紀行錄

    解脫紀行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薰衣草园的约定

    薰衣草园的约定

    “韩羽,你干什么?”白伊诺使劲挣扎但是还是不行,韩羽紧紧的搂着她……
  • 地球第一玩家

    地球第一玩家

    跨越位面与宇宙的‘传承之地’开启。魔法、玄幻、修真、科技……机械、生物、能量、灵魂……不同的文明与种族,在进入这个类似游戏规则的位面,惊讶地发现历史上的人物,文学、影视中的角色,皆在莫名的力量之下显化而出!做为地球第一批“玩家”之一,姬夜获得一个名为“融合”的天赋技能。T-X+点化神通+妖皇帝经=仙银妖后智能芯片+装甲战车=变形金刚石头+蟠桃+金丹+猴子=?封神榜=人族气运+?无限手套=?
  • 快穿之我只想完成任务

    快穿之我只想完成任务

    弃文。。。。。。。。。。。。。。。。。。。
  • 林深一可

    林深一可

    姜可一这辈子做的最勇敢的两件事便是:“一坚持学画画学设计;二是喜欢林墨深无期。”在姜可一离开的五年里,林墨深恋恋不忘姜可一。胆小鬼姜可一最终鼓起勇气追到了男神林墨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