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平静的日子没有几天,萧宁就遇到另一件让她烦心的事。这天上午,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她被老师叫到教导处,被告知她发的化学学术文章被一位知名化学专家指认学术造假,学校成立了调查委员会,请她配合调查。
可是她并没有学术造假,论文完全自主完成,从未抄袭他人科研成果。直到老师把两篇文章放在她面前,她才知道为什么她会被指学术造假。
两篇文章直接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可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虽然研究方法不一样,几个重要的研究数据却一摸一样,所以那位化学专家会专门开记者发布会,声称萧宁的研究方法是错误的,而实验数据更是直接抄袭,公开指责萧宁学术造假,并申请相关部门发起调查。不出半天,萧宁被指学术造假的事传遍了校里校外,走在学校的路上,都会有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虽然知道了自己被指责的原因,不过萧宁还是毫无头绪,想到给齐承打电话,可是有些事情她必须自己处理,而且她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事情总有个公理。齐川老师请假,她实在不知道该跟谁寻求帮助。调查委员会找到她,要求她在监控下重复实验,她照做,一群黑衣分外严肃的人写写画画了许多萧宁不懂的内容,拿走录像然后离开,只说让萧宁等消息。几天过去,结果没出来,她学术造假的消息却俞传俞烈,可是她却什么都做不了。
高级公寓,一个男子把一封信递给背对着他的男子,然后转身出去。
天气不冷,川总房子里却依然点着壁炉,男子感到奇怪,不过不问川总的事是在这里做事的第一条件,所以他不敢多问多想。
男子打开信封,看完内容,然后把它扔到壁炉里。消息刚出来时,齐川就觉得整个事件很奇怪,虽然学术一般的人看不出萧宁实验是否正确,但是那位化学专家不可能看不出萧宁的学术论证是正确的,而且锦博有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最充足的资金,中学生能做出这样的实验,发表出那样水平的论文,虽然让人吃惊,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现在那位专家公开召开记者会,指责萧宁学术造假,一旦被权威的论证证明这位中学生是正确的,他的颜面何在?不过,当他看到他手里的这份调查结果,他明白了缘由。
这位周教授最近手头的一份研究因为投资人的撤资而搁浅,为了近十年的努力不付之东流,他铤而走险,在实验中违规操作,这时一位神秘人找上了他,威胁他要么揭穿他的违规实验,让他在学术界名声扫地,连带他将要博士毕业和他同一研究领域的的儿子也在业界抬不起头来,被人质疑,要么接受一大笔钱,帮助他修正实验错误,继续实验,但是要检举一位中学生学术造假,而且这位中学生过段时间就会被学术委员会平反。于是,他选择了后者。
这也不难理解,就算被识破中学生没有造假,错误的是他,他最多是道歉,承认自己学术水平不够,过段时间人们就会忘记这件事,而前者的结果,他是万万不能承受的。
那么神秘人分明知道萧宁很快就会被证明没有学术造假,那么他搞这一出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快齐川知道了答案。
学术调查委员会公开说明萧宁没有学术造假,但是,另一种传言却越传越烈,传言萧宁要么利用身份私下摆平了专家和学术调查委员会,要么一开始的论文就是请了抢手,要不然怎么可能发表那么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还引得知名专家错误判断指责。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很多人都有不能坦然得承认别人优秀的劣根性,这种很难证明的传闻其实才是有最大的杀伤力。看准人的心理,狠毒出击,齐川知道背后之人不简单。
萧宁这个女人就是个是非!
齐川根本不想招惹任何惹眼的事,萧宁的事他不在意,更不想管,可是现在她出的是学术不端的争议,他这个指导老师首当其冲,这次事件他无法抽身事外。
出事后的第五天,萧宁见到齐川。
“老师,我没有学术造假……”
“我知道,”齐川打断她,“你现在去写张请假一周的假条,现在就回去,一周之内不用来学校上课。”
本来萧宁有很多话要跟齐川老师解释,老师一句面无表情的知道,让萧宁一下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
“可是老师,我没有要请假啊。”
“你被人诽谤,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创伤,现在要对诽谤你的专家提起诉讼,把这张诉讼代理书签了。”
“老师,调查委员会已经说明了我的清白,就不用起诉了吧?”
齐川停下手中的笔,“你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
“虽然现在网上有怀疑我从中用权钱操作,不过清者自清,过段时间人们就会忘记这件事。”她担心事情扩大会对齐承有影响,而对方也抓住了她的这种心理,认定萧宁不会起诉,就算萧宁起诉,对齐家不会有实质的影响,只会让齐父厌恶萧宁给齐家带来负面影响。
“你可以忍受被怀疑为学术造假,我不能忍受成为学术造假学生的老师。”
同一时间,隐隐绰绰暗示萧宁用枪手,用钱摆平教授的微博微信的内容,得到大量的点赞和转发,热度被抬很高。按行业规矩,对于真假难辨的消息,他们的传播要把握好一个度,内容既要让读者浮想联翩,又不能直接点明,传播的范围和影响也要把握好。不过,很快,他们收到了萧宁的律师函。
当那些博主、大V们如往常一样打算交几万块的赔偿金,并登报道歉解决时,他们才知道这次他们遇到了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