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纳比街位于伦敦西敏市的苏活区,离摄政街较近些,但如果我们先去卡纳比街的话,之后就绕路了。
我们来到了纳威·查尔斯的家里,这个人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当年被判刑的四个人之中只有纳威·查尔斯还在世(这么说有点不尊重哈)。
卡纳比街二十号是也是一个阁楼房,但空间也比较宽敞。由于纳威以前是做刑警的,所以对他的待遇还是挺不错的,但自从那起案子之后,警察局对纳威就冷漠如霜了。
这个屋子里现在住着纳威·查尔斯,和他的妻子宝莉·查尔斯,以及他的孩子达夫·查尔斯共计三个人,这么算来,便是一人住一层楼了。达夫现在才十多岁,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
因为我们要到了纳威的电话,事先就告诉他我们要来,所以这些流程就免掉了,他们一家人也是客客气气的。
“你好查尔斯先生,麻烦你能把你的观点提出来吗?并说明原因。”夏克说道。
“我肯定不会是凶手,”纳威自信地说,“因为最明显的就是,我并不认识那位死去的警察,就算是认识,我也是我们警察局最恪尽职守的人了,人人都知道我不会做那种事。我还是专门干这行的,怎么可能这么漏洞百出呢?”
这么一个来回,我怎么觉得这四个人都不是当年的凶手啊?
夏克继续问:“你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你不是凶手吗?”
“这个……倒还没有——不过我真的不是凶手!”纳威十分诚恳。在纳威说话的时候,夏克眯着眼睛一直盯着他的脸和手看,我们三个都对视一眼,都知道夏克的用意。
夏克问完这个问题,便让我们三个让;来提问,他自己走到一边去思考去了。
首先是家少警官:“我想问问宝莉女士,”宝莉也不禁凑了过来,“你对那起案子之后有什么看法?或者是说你认为你的丈夫是不是凶手,为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倒把我们几个绕晕了。
2
“我肯定支持我丈夫,他绝不是凶手。”宝莉说得铿锵有力,“因为我丈夫曾经还拿过他们警察局的那个什么和平奖——是吧?”她又转头想看看纳威是什么反应,见纳威点了点头,她也点了点头。
“不止这个,还有……对了,就是我丈夫有不在场证明!”这句话把站在一旁的夏克的注意力也抓过来了,“我听说那个警察的死亡时间是下午三点到四点,可是那个时候,我丈夫正在执勤,执勤的地方离案发现场简直是‘十万八千里’远呢!”
“你还记得在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能够证明?”我抢着问,见一边的纳威好似茅塞顿开,频频点头。
“就在伦敦街,我记得当时好像没人看到我丈夫。”说着,语气便低落了下去。
颢然警官问了问达夫:“达夫,你觉得你爸爸怎么样呢?”毕竟达夫也快成年了,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我爸爸不会杀人,他对同事很好的,还会请同事到家里来吃饭,或者是到同事家吃饭。而且我爸爸还说那一天要陪我回来吃饭,所以如果他要杀人的话怎么可能会答应我这种事呢?不就是妨碍到他了吗?”
没想到一个年仅十多岁的孩子,思维竟如此敏捷,我们的背后不禁都有些发凉,甚至会不经意地抖一下。
此时,在一旁的夏克走了过来,说:“那你们对亚历山大·索亚,也就是那个坚决说你的凶手的检察官保持怎样的态度?”
这一问把他们夫妻两个都问懵了,孩子当时还小,并不知道什么,所以也是一脸的疑惑看向自己的父母。
“我觉得那个亚历山大应该不是什么正经检察官,只知道结案,不知道案子的真相!”宝莉有些气愤地说。
“那好,我们就不多打扰了。”夏克说道,我们便离开了。
3
依照夏克的个性,他现在啊肯定要去纳威在伦敦街执勤的那个地方,果真如此,我们叫了一辆计程车,来到了伦敦街。
我们按照他们所说的,照着地标找到了那个地方——一个街坊胡同。
我们四个四周望望,发现了一个监控摄像机,上面贴着“伦敦街道所”的标识,于是我找跟着地图,找到了伦敦街道所。
我们向那里的工作人员明确了我们的身份及来的目的,他们也是很配合,找到领导让我们看了那一天的监控录像。
还好录像并没有被系统自动清除。
监控录像一打开,出现在画面的就是纳威,此后直至这个录像结束,纳威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出现在录像里(零碎的时间拼凑起来)他不可能在这个时间段去杀人。
呵呵,恐怕现在又有一个疑问:亚历山大为什么要判错呢?(这台词已经太熟悉了)
虽说是熟悉的台词,但陌生的却是背后的原因,究竟是无意而为还是有意为之?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乌云迟迟不能散去。
“你们认为呢?你们认为亚历山大把他这人生中唯一的四起案子都及其默契地判错的原因是什么?”夏克问我们。
真是不开哪壶提哪壶,烦人得很。
我们三个硬是冥思苦想,也想不出其中的道理,夏克也是无奈,能看出他也不知道亚历山大的用意究竟为何。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现在已经是下午了,现在是七月流火的季节,不算太热。但急躁的心情让我们汗流浃背,如天降甘霖一般。还好这里面有空调恒温,不然我们就晕过去了。
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实在无法静下心来好好思索,于是我们准备去附近的一家有空调的咖啡店休息一会儿,顺便喝喝咖啡提提神。
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我见夏克有些心烦,一直挠着自己的头发,我也没去阻止他,向他这种性格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发泄吧。
我们真希望天降神兵,给我们来一次突如其来惊喜,让案情的发展顺风顺水。要真是这样,那我们便都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