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位身穿常服,体型稍瘦,两条眉毛皱起来如一线天般的暮年老者正在品茶,这位就是元熹元丞相,北信世族文臣的主心骨,也是北信朝堂的四大顶梁柱之一。
元相问道:“是谁找老夫啊?”
陈管家:“是钦天监大司监司马大人。”
元相:“是司马大人啊,快请快请。”
陈管家把司马覃带到丞相面前。
司马覃:“丞相大人,卑职有一事要说,这事关乎北信乃至天下命运。”
元相放下手中的茶水问道:“哦?何事?竟有如此的动摇力?”
司马覃:“元相,卑职夜观天象,突然发现主星越来越接近辅星,此征兆预示着两天后会出现主星降世的命象。”
元相便吃惊起来问道:“主星降世预示什么?”
司马覃:“天相奇书记载主星降世,乃千年不遇之奇观,一旦入世,主天下之大变,统摄九洲,威服四海。”
元相听到这里迅速从椅子上起了身说道:“司马覃,可准否?”
司马覃:“卑职玄学参透三十年,错不了。”
元相拉着司马覃的手说道:“司马覃,你与我一同面见王上,告知王上主星之事。”
司马覃点了点头。
元相与司马覃刚出丞相府门,丞相却犹豫了,丞相想了想说道:“司马覃啊,这件事等明日早朝再告知王上,我然后顺水推舟扶持你一把,现在王上应该在陪太后散步。”
司马覃又点了点头,便回钦天监去了。
元相也转头回到府中,继续坐在中堂品茶。
这时从后院走来一位五官端正,年轻俊俏,手持折扇的美男子说道:“爹,刚刚司马大人口中所提的主星,你为何不进王宫告知王上,让王上早做打算。”
元相边品茶边说道:“轩儿,你都听到了,可是你还是太年轻。”
元轩抱手作揖说道:“哦?请父亲大人赐教。”
元相:“轩儿,你想想这钦天监主管天象玄学,如若预测准确则无忧,如若不准可是欺君之罪,要诛灭三族的,我们的王上又是多疑猜忌之人,如果我和司马覃一同去了王宫,那万一预测不准确,我可是也要被牵连的。”
元轩听闻后说道:“还是父亲英明,这样进退都可保全身。”
元相点了点头起身说道:“是啊,所以我故意对他说明日我会顺水推舟助他,先稳住他,让他明日早朝再说,到时我只需要看王上眼色行事即可。”
元轩点了点头。
元相:“轩儿,陪父亲散散步吧。”
元轩:“嗯,孩儿也正有此意。”
元相与元轩行至水塘前问道:“轩儿,你看这水塘里为何有的鱼大有的鱼小啊?”
元轩:“父亲,鱼之大小取决于吃鱼食多少,吃的少则鱼小,吃的多则鱼大。”
元相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可是这鱼太大也会被先杀,所以做事情不能太过于张扬,功高盖主者必寻死路也。”
元轩受教了点了点头。
次日,早朝!
“王上圣安,群臣跪恭”大臣们纷纷跪下拜道。
目光移至宝座之上,一位身穿龙袍,头顶九洲通天冠,脚踏麒麟玉锦靴,虽面目沧桑两鬓斑白,但依旧霸气威武的帝王坐了下来。
“都起来吧”信帝托着干亮的嗓音说道。
群臣闻听纷纷起身。
这时司马覃站了出来说道:“王上,臣有一大事要奏。”
信帝:“何事?奏上来。”
司马覃瞟了一眼丞相。
信帝虽年迈但眼光如同宝剑开锋般肃丽,信帝问道:“元相,你也知道此事?”
元相镇定自如站出来回道:“禀告王上,臣不知。”
司马覃听闻元相回的话心中一惊,头上的冷汗也慢慢冒了出来。
信帝试探问道:“你果真不知?”
元相语气坚定说道:“王上,老臣确实不知。”
信帝心中已经升起了疑虑,信帝问司马覃“你所奏何事?快说。”
司马覃嘴唇颤抖吞吞吐吐说道:“王上,臣,臣要说的是前日夜观天象,突然发现主星即将降世,恐天下在不久将来要大变啊。”
信帝听闻面目凝固,双眼惊睁从宝座上起身问道:“司马覃,你说的是真的吗?”
司马覃急忙答道:“王上,臣不会看错,是真的,臣敢用性命担保。”
信帝慢慢下了台阶,行至宫门前面对上空说道:“朕十岁登基,在位已有四十年了,多年来朕平定匈奴,收伏南幽之地,改内政,更朝制,造福百姓,想不到上天还是否定了朕的功绩,可笑。”
元相说道:“王上,天意虽不可违,但也不是不能阻拦。”
信帝问道:“你莫非有什么良策?”
元相:“王上,不如让司马覃卜算一卦,看看主星降生大概方位?”
信帝点了点头问道:“司马覃能否卜算出主星的方位?”
司马覃:“王上,臣可以。”
信帝:“你起来吧。”
司马覃跪的有些酸痛,起身时双腿吃力,兵部尚书李贺闲上前扶了一把。
信帝接着又说了一句:“那你今日就在大殿里卜卦,让文武大臣和朕都开开眼。”
司马覃:“是,王上。”
司马覃从腰中掏出三枚铜钱,分别摆在大殿前后中三个方位,大臣们皆议论纷纷看热闹,只见司马覃后退三步,前行四步,一共走了七步,回归本位,寓意逢七必变,紧接着把铜钱捡起来向上方扔了一下,突然发现铜钱皆落在一个方位上。
司马覃见状说道:“王上,臣卜出方位了。”
信帝:“快说,何处?”
司马覃:“是寒北城”
信帝一听是寒北城,目光突然变得幽暗。
信帝问道:“你确认不会错,是寒北城?”
司马覃:“不会,一定是,以前臣卜算三枚铜钱有两枚落同处就有八成把握,何况此次三枚铜钱皆落一处,此处就是寒北城。”
这时站出来一位体型肥胖,下巴的肉完全覆盖住了脖子,并且长着八字眉与大鼻子的将军,他就是护国大将军樊霍,北信征战名将,百战百胜,他手握四城兵权,信帝的亲弟弟,也是北信顶梁柱之一。
樊霍说道:“王上,此事还是慎重考虑,毕竟寒北城可是晋王世族之地。”
信帝弗手背后说道:“樊大将军,你可是人称战神的樊三刀啊,小小的寒北城你惧怕了?”
樊霍:“王上,臣不是惧怕,而是寒北城有一支行途兵是我朝步兵不能匹敌的,而且寒北城本就属于我北信疆土,内乱不可起啊。”
信帝愤怒吼道:“你是帝王,还是我是帝王,这天下,朕说的算,没有人可以阻止朕,包括你。”
樊霍见状连忙跪下说道:“王上,臣誓死效忠与你,不过内乱不能发生啊。”
信帝行至宝座上说道:“够了,不要说了,你退下。”
樊霍听闻也不敢冲撞,便退下了。
兵部尚书李贺闲站出来说道:“王上,臣有一策,可以缓解干戈,还可以名正言顺进城拿人。”
信帝:“说来。”
李贺闲:“王上,不如让暗卫死士奉旨前往寒北城调查人口,就说是征税改银,实则是搜查当日降生孩童,如若真有人降生,则杀之,杀后暗卫死士自裁之,如若没有晋王也无话可说,不知可否?”
信帝点了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由户部下令,由太理监抽暗卫死士前往查之”
户部尚书与太理监一同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