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约前1105年-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推定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
帝辛是帝乙少子,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后世就此存在争议。
商纣王,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应该就是荒淫无度,暴君的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商纣王帝辛
是我们人族
最后一位人皇
,之后帝王只自称天子
,再也没有称人皇的。造成这局面的因素是什么呢?
人皇这个称号只出现在中古时代以前
,
中古时代指的是西周之前的夏朝、商朝,
在往之前的上古时代就是三皇五帝时代。
人皇这个称呼在商朝结束,之后的西周帝王则开始自称天子。
为什么从西周开始帝王改成天子了呢?
西周时期礼仪祭祀制度的完善成型
西周的礼仪祭祀制度代表着华夏文化中“礼”的巅峰和始祖。后世所遵行的礼仪祭祀制度都是源于西周的,称之为“周礼”。随着礼仪祭祀制度的完善,西周时人们对上天更加敬畏,更加崇拜。
为了表达这种敬畏和崇拜,把帝王的尊号从人皇改为天子。
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奴隶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西周时期,农业、手工业快速发展,商业由雏形阶段进入正式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提升。社会性质开始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百姓认知提高,
单单“人皇”的称号已不足以维持帝王崇高无上的地位,
冠之帝王以“天之子”的称号
,则显得尤为重要,
用以
区分帝王与普通百姓。
(先铺路,在修桥)
人皇何需敬天意
天子俯首跪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