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相较而言,胡人还是更为信守承诺,牧轻尘和赵嘉带着全军将士后撤之时,对面的胡人果然没有搞什么小动作,所以之后一路上再无意外,全军顺利回到代城以北的北地军大营。途中早有人将赵成元帅的命令传来,令赵嘉和牧轻尘回营后立即去往元帅大帐。所以,等回到骑射营驻地后,下令众军休整后,赵嘉和牧轻尘便立即赶往了元帅大帐。
赵成已在帐内等候多时,待到赵嘉和牧轻尘到来后,便屏退无干人等,厉声喝道:“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险置八千人于死地!”
“回禀元帅,我们出击前已经做好详尽探查谋划,此战成功可能性极大,而我军安然退回亦能得到确保!”牧轻尘一点也不畏惧,语气平静的说道。
“你还敢说,怂恿嘉公子以身试险,一旦嘉公子出了什么意外,你就死定了!”赵成见牧轻尘还敢反驳,一脸怒色的说道。
“王叔,消消气,此次出击东胡都是我的决定,牧轻尘也只是听命而已。况且骑射营也大部安然返回,我等更成就天大功劳,实在不行,你就当我们是将功抵过吧,哈哈。”赵嘉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不然还不知赵成会气成什么样子。
“嘉儿,我还没说你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事先一点都不和我商议。算了,你说说,你们此次究竟成就了什么大功,我听听可够抵你们的过。”赵成对待赵嘉当然不会像对牧轻尘那般,语气缓和了不少。
“王叔且听好。我们此次出击东胡,先后击溃东胡第三大部族苍鹫部和第十大部族云雁部,加上路途上斩杀的小股分散胡骑,总计斩首约三万五千,而我军阵亡士卒仅达千人。”赵嘉组织好语言,缓缓说道。
“什么,斩首三万五千!你快将过程细细道来。”赵成正拿起茶杯准备喝口茶,听到这些话后惊的把茶杯都掉落到了地上,溅了自己一身茶水,却仍浑然不觉。
之后,赵嘉就让牧轻尘将详细的出击过程告诉了赵成,而他自己在旁边不时的补充。这番交谈,足足说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将此战的全部情况都已了解后,赵成再也没有了一丝怒意,反正是略带夸赞的对二人说道:“这样说来,你们两个还真立了旷世奇功。如果算上我领兵在边境斩杀的胡族,此次大战斩首足足有四万之多,这可是自五十年前圣主武灵王大破林胡以来,我北地军与胡族作战取得的最大胜果了。”
“王叔也领兵抵达边境?难道是为接应我等?”赵嘉开口问道,很快便猜到了赵成领兵前往边境的意图。
“你这么聪明,一猜就准。你乃大王至近血亲,我可不敢让你出什么意外。”赵成不以为意的说道。
“嘉儿谢过王叔。”虽然有惧怕赵王责罚的成分在里面,不过赵成好歹是有着救援自己的想法。想到这里,赵嘉心里觉得心里有点温暖,真心向赵成施了一礼。
“好了,你也不必多礼。我稍后就会将此次大捷详细情况一并整理,奏报大王,为你们表功。”赵成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王叔请慢,请听我一言。”赵嘉却制止了赵成。
“嘉儿有事,但说无妨。”赵成到也不恼,他也想听听赵嘉到底作何想。
“王叔,此次出击东胡,我想请王叔将此计言作自己所想,勿言是我或者牧轻尘的谋划。不仅上奏给大王的捷报是如此说法,对我北地军上下也都是如此说法。”赵嘉似乎是早就想好了一般,开口说道。
“哦,那这般做法是为何?”赵成奇怪的问,就连牧轻尘也略显疑惑的看向赵嘉,显然他也不明白缘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让世人皆知此谋略为我抑或牧轻尘所出,今后我二人的一言一行恐怕都会被别有用心者关注。于牧轻尘而言,其今后领兵作战之军情亦会被重点刺探,与我而言,亦会被列国探子多加探查,引发莫名之烦恼。所以此功还是王叔领之为妙。”赵嘉慢慢说来。
“嘉儿及冠不久,心思却如此缜密,所虑深远,看来我赵氏王族又要出现一奇才也。”赵成忍不住叹道。
“王叔过誉了,况且此次出击东胡之谋略,实乃牧轻尘所提,我只是稍作支持罢了。”赵嘉当然要谦逊一番。
“牧轻尘也确有大才,不枉我一直看重。对了,轻尘,嘉公子刚才所言,你有何看法?”赵成再转头问向牧轻尘。
“回禀元帅,末将也认为,嘉公子所言甚善。末将之生平志向,便是希望这天下万民都能安居乐业,世间一切征伐都能止戈。若想实现如此宏愿,就须扫灭所有敌军,至于功名爵禄,末将常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鞭策自己。”牧轻尘一时间豪气万丈。
“好!果然志向远大!有你和嘉儿这般年轻人,何愁我赵国不兴!”赵成欣慰道。
“王叔(元帅)谬赞!”赵嘉和牧轻尘齐声说道。
“你们这几日冒此奇险,长驱直入,大破东胡,劳苦功高。沿途又风餐露宿,精神紧绷,肯定休息不好。所以,暂时放下一切事务,回去歇息吧!至于奏报及善后事宜,你们就不必担心了,我自然会安排处置。”赵成对着赵嘉和牧轻尘道。
“谢过王叔,那我就先回营休息了,这次可真是把我累坏了。”赵嘉故作轻松道。
“谢过元帅,末将告退!”牧轻尘也对赵成行礼告退。
待两人走过后,赵成自语道:“赵嘉此子,必成大器。先祖先父的愿望或将实现呢。”说完,便叫人入帐吩咐安排奏报和善后事宜。
邯郸王宫内,赵王早已接到了奏报,并将荆离召入宫内。
“怎么样,奏报你也看过了,你怎么看?”赵王问道。
“斩首四万余级,是我赵国近二十年来未曾有过之大捷,北地军此次可是立了大功,相关人等,应该予以重赏,以鼓舞我全军士气。”荆离早就想好了如何答话。
“重赏的事情,等会再说。奏报上面说,此次定计,多赖赵成之功,你以为如何。”赵王继续问道。
“大王既然如此发问,老臣就直说了。以老臣对赵成元帅的了解,此事绝非赵成所为。赵成生性稳重,不喜冒险,如此深入草原之举,与赵成往日举措大相径庭,恐此事另有隐情。”荆离答道。
“那你推测一下,此事又有何隐情呢?”赵王继续问道。
“此事既非赵成所为,而赵成又绝非贪功冒领之人,所以此事必是有足够说服赵成的理由,让其将此事揽下。而此次出击东胡乃是赵嘉公子到达北地之后所发生的,而嘉公子是能让赵成作出改变的可能人选之一。”荆离并未正面回答,只是如此说道。
“荆离将军果然宝刀不老,分析的颇为透彻。孤也相信,此事定与嘉儿有关系。看来孤这个侄子的成长速度,比寡人期望的还要高啊。”赵王对荆离的回答似乎挺满意,笑着说道。
“老臣也希望嘉公子能继续成长,早日为大王分忧。”荆离这句话到是一点不假,毕竟他是为数不多真正了解赵王身体状况的人。
“这事可急不得。既然嘉儿不想让人知道此次大捷与他的干系,孤自会顺他的意。不过,荆离将军也须帮忙遮掩一下,就稍微散布一点消息说是你的主意吧,想必这样就足够迷惑那些对赵成心生怀疑之人了。明日朝议,孤会晋封赵成为安北君以示恩宠。”赵王道。
“大王已有决断,老臣自会鼎力支持。”荆离道。
“嗯,孤相信。不过经此一役,东胡王那锱铢必较之人,定会兴兵报复。”赵王忧心道。
“大王,此事正式老臣想要上奏的。整个东胡草原,成年男子不过二十余万,经过此次打击,恐二十万都有不足。除却防备匈奴与后备留守之人,其可动员之兵力不足十万。以东胡王之秉性,必不会带上全部身家与我北地军决战。故代地方向,我只要出动五万北地军就足以守之。至于娄烦,生性贪婪,只要诱之以利,亦不会与我蓟城军死战。所以老臣建议,于代地派出两万精骑,主动出击草原,歼灭散落胡族。”荆离说道。
“如此以来,我赵国可就要与东胡全面开战了。”赵王叹道。
“大王,如今天下暗流涌动,烽烟将起。我军定要大破胡族,安定北疆,一旦天下骤变,我大赵亦可调动足够兵力与列国争雄。”荆离沉声道。
“将军言之有理。那你就给赵成下军令吧,孤亦会要求他将扫荡东胡草原之事交由赵嘉,希望他能不负众望吧。此事议毕,你回府吧。”赵王疲倦道。
“大王还要保重身体,不可过分劳累,老臣先行告退了。”荆离说完,出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