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派的二师伯传信回来,说是在镇江城中遇到麻烦,再加上青园主人邀约义盟同道,共谋对抗武盟的大事,茅山派又是离镇江最近的门派,自不能置身事外,于是决定下山参与其会。
离义盟大会之期尚有半月,茅山派掌门自重身份,不便提前到会,就让门中的精英弟子先行下山,处理镇江事务。
另外青园主人在信中,说是他的夫人要邀请玉清观的静虚师太到家中做客,特地单独送来请柬。
茅山派的几位师尊心知肚明,这是青园主人想请高手保护他的家眷,不便明说,便以家中做客为借口,请玉清观驻入青园罢了。
茅山派本来就和青园主人渊源颇深,如今青园算是义盟的会首,与武盟对抗,处于风口浪尖,极是凶险,家人需要高手保护,也是应有之义。玉清观都是道姑女子,守护青园后宅最是合适不过了。
经过商议,茅山派掌门与长门师兄、玉清观静虚师太,决定选派精英弟子,大举出山,参与义盟大会。这也算是上次茅山大劫之后,再次大规模地跟武盟对抗了。
此次下山,玉清观的弟子几乎尽数参与。静虚带着慧仪、慧清、慧思、慧如四个正式弟子,再加上欣儿、凝夕、心洁三个俗家弟子,单独成为一队,回玉清观收拾一下,随即动身下山。
另一队则是由刘大海带队,秦骜为辅,带着长门弟子齐昊、青羽、黄裳,二师伯座下弟子王十朋、张志平、掌门三师叔座下弟子许成、鲁工、徐小星,一共十人,与玉清观众道姑遥相呼应,在午后的阳光中,走下茅山。
让静虚感到讶异的是,走到半路,刘大海忽然送来一人,说是掌门有话,让他跟玉清观弟子一道去青园。这个硬塞进来的少年,竟然是她先前让刘大海带走的石不琢。
虽然玉清观都是道姑和女弟子,夹杂着一个男子多有不便,但这却是掌门的吩咐,再加上石不琢只是一个半大小子而已,静虚虽感到有些为难,但想了一想也就没有违拗掌门的指派。
凝夕和欣儿都大感讶异,不明白这小子怎么会得到掌门人青睐,居然让他跟着玉清观众道姑的队伍前去青园。
心洁也是颇为好奇,她不知道在茅山派道观竹园中发生的事,看看凝夕,又看看石不琢,无意中又见欣儿似乎眼光也不对劲,更是觉得这事充满了疑云。
在静虚师太面前,石不琢也不敢放肆,很是乖巧地跟在玉清观这支由道姑和俗家女弟子组成的队伍后面。
刘大海辞别之后,静虚便吩咐启程,此时出发,若是顺利的话,天黑之前应该可以走到山下的村镇。
快到山脚的时候,静虚忽然站住,手按剑柄,向前面树林中看去。
石不琢虽然在众道姑身后,但也感到了前面树林中有异,应该是有好几人迎面走来。
“来者何人,到茅山有何贵干?”静虚喝问道。
却见十数步外的树林中转出七八个人来,都穿着皂色制服,腰挎刀剑,却是一些差人。
“本官是镇江捕头,名叫邓一,追拿盗贼到此,得遇各位高人,多有冒犯。”为首的官差头目三十来岁,容貌粗豪,目光阴冷,抱拳说道。
茅山派不仅是江湖门派,同时也是达官贵人的座上宾。见了山中道姑,这捕快头目自是不敢怠慢,给足了礼数。
“原来是邓捕头,不知你要抓什么人,莫非是藏到茅山上来了?”静虚问道。
“各道师太都是茅山派的高人,将盗贼的名字告知也是无妨。这个盗贼说起来大大有名,在江南九省,当真无人不知。他就是人称青风一叶的独行大盗,多年以来,一直未被抓获。这次他又到镇江做案,官府出动了大量的差人,甚至为此封闭了城门,结果还是让他给跑了。下官奉知府之命,率差人出城追赶,这才来到茅山,惊扰了各位师太。”这邓一不愧是做公之人,口舌便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来井井有条,而且还不忘了向茅山派高人报以歉意。
“邓捕头不必向贫道解释,既然有盗贼逃走,公务为重,就请邓捕头自便。”静虚答道。
正说着话,忽然山脚的一处洼地传来胡哨来,却是秦骜那一队人发出的。
邓一面色一变,说道:“可能是发现贼人了,咱们转回去!”事态紧急,他来不及向静虚辞行,拔刀在手,带着众差人快步返回山脚。
待得邓一带着这一队公人走远,欣儿忽然说道:“师父,我们为什么不帮着官差擒拿盗贼,也算是为民除害、行侠仗义。”
静虚还没回答,凝夕却说道:“咱们师父可是世外高人,岂能为这些公门鹰犬去做无谓奔走?”
欣儿一怔,讶然道:“师妹,你怎么称这些捕快公差为公门鹰犬?官兵抓贼,理所应该,师妹的话未免让人费解了。”
凝夕眼圈忽然红了,咬着嘴唇说道:“这个世上,盗贼未必就是坏人,公差也未必是好人。”
欣儿不知道凝夕的身世,听了她这么愤世嫉俗的话,不由得呆了。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喃喃说道:“你……你怎么会这样想?师父,凝夕的想法可不大对劲。”
静虚却不生气,说道:“好了,咱们是出家人,这俗世间的事,波诡云谲,是非之间,很难说得清楚。总之,公差的事,我们不要插手,大家记住了么?”
“是,谨听师父教诲!”众女弟子齐声答应,只有欣儿愣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静虚身旁都是女弟子,石不琢不方便离得太近。不过刚才她们师徒之间的话,却是听得十分清楚。
他曾听凝夕说过,家仇刻骨难忘,此时又听她对官差风评极差,不由得心中一动,隐约猜到,她的父母应该是受到了官府的冤屈,这才让凝夕对公门没有什么好印象。
正走着,忽见山下一个小道士跑了过来,静虚一怔,便下令众道姑停下脚步。石不琢在后面也看到了,认得这小道士名叫徐小星,似乎年纪比自己还小。
“师太,我是过来传讯的,请你们暂时不要走动,就地防备。那边秦师兄答应出手,帮捕快捉拿贼人。现在估计已将贼人围住了,正在动手拿贼。”徐小星跑得急了,气喘吁吁地说道。
静虚听了,眉尖微蹙,摇头说道:“这个秦骜,还真是多事!好了,大家停下来,取剑!布阵!”
徐小星传讯之后,又匆匆返回,估计他也想帮忙去拿贼,生怕去晚了赶不上热闹。
玉清观弟子除了精修剑术武功,还研习结阵对敌之法。若在野外遇敌,采用守势时,便用“五朵梅花阵”,以五人仗剑,分成五个方位,在外围戒备。阵内之人,也是各司其职,随时接应负责警戒的同门。
随着静虚传下指令,四名道姑,再加一名俗家弟子欣儿,都到外围守护。静虚和凝夕、心洁居中,以防不测。
只不过石不琢却不好安排了,他又不会玉清观的阵法,而且又是男儿,留在阵中多有不便。
于是,在玉清观结阵之后,石不琢便被隔在了阵外。他见这些道姑都是长剑出鞘,如临大敌,不由得目瞪口呆。
又见半里地外,秦骜、刘大海那一队道士,已和那捕头率领的公差汇合,向一处山洼围了过去,估计是发现贼人了。
石不琢自从跟从师父习武以来,还从未见过武林中人真正出手,心中一动,心想这是一个观摩实战的好机会啊,可不能错过了。
想到这里,他悄悄伏低身子,从树丛中穿过,向山下的那个包围圈靠近。
不一会儿,他已来到一众道士的身后,悄悄藏身在一棵大树后面。无论是秦骜,还是那个捕头邓一,都没有发现后面多了一人。
“邓捕头,贼人应该就在山洼里面,我们兵分两路,来个左右夹击,来个瓮中捉鳖,肯定可以生擒此贼!”秦骜一脸兴奋,他身为长门首徒,江湖经验颇为丰富,也曾跟官府有过几次合作,对于捉贼的事倒是轻车熟路。
“秦道兄有勇有谋,下官佩服之至!那好,这就动手,等拿了贼人,得了赏银,决不会忘了各位道兄相助之情!”邓一抱了抱拳说道。
“好说,好说!”秦骜一听“赏银”两字,眼中放光,一脸笑容。
他知道要抓的这个盗贼,可不是寻常小贼。这可是数省通辑的要犯,官府悬赏定然不菲,不然的话,没有几百上千的银子,谁会这么卖命去抓悍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