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6100000079

第79章 偷了人家的文章,说是自己做的,结果被人查出。 (3)

“我真羡慕你们男孩子!只要自己有志气,有毅力,终究可以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你们什么都撇弃得下。至于你……”石评梅接着讲了些鼓励李健吾上进的话,又继续说道,“现在我也不悲观了:人活着,反正是要活着,有同情也好,没有同情也好,反正还要活着。所以如今当我到难受极了的时候,眼泪固然要流,然而我一看到我这许多的学生欢欢喜喜地唱着,跳着,我便安慰许多了。她们是我唯一的安慰。可是慢慢她们也要离我走开的……”

就在那次春游后的9月18日,石评梅发病,剧烈的头疼,20日转往一家日本人开的医院治疗,无效,23日转往协和医院,诊断为脑炎,30日去世。年仅二十六岁。

去世的前两天,在清华上学的李健吾才听说石先生病重住院,十分惊讶,焦急。本待去看望,只是听说医院不许人进去,才未去成。不意两天后,石评梅竟溘然长逝。

石评梅去世后,朋友们根据她生前的遗愿,将她安葬在陶然亭内高君宇的墓旁。

10月24日,李健吾写成《悼评梅先生》一文,先在《晨报副刊》发表,后收入蔷薇社编辑、由世界日报社印行的《石评梅纪念特刊》。这是一篇感情沉痛而文字酣畅的悼亡文章,末尾一段是这样的——

最令我感到一种显然的差别的,是看见她立在繁华而喧嚣的人海里,她漫立在一群幸福的妇女中间。面色微白,黯然伤神,孤零零的,仿佛一个失了魂的美丽的空囊壳;有时甚至于表示一种畏涩的神情,仿佛自惭形陋的念头在激动她的整个的心灵。那过去的悲哀浸遍了她的无所施用的热心,想把它骗入一时的欢乐,只是自欺欺人。她生活在她底已逝底梦境;她忏悔她昔日对于那唯一爱她底男子所犯底罪过;她跳到社会里面,努力要消耗一切于刹那的遗忘;然而她的思想仍是她的,她的情感仍旧潜在着,她终于不能毁灭她已往底评梅。她只得向天狂吁道:“天啊!让我隐没于山林吧!让我独居于海滨吧!我不能再游于这扰攘的人寰了。”那末一句表示出她的极端的绝望。所有她的诗文几乎多半是她奋斗以后失了望的哀词,在那里她的始元的精神超过了我们今日所谓底颓废文学,无病而吟底作家与前代消极的愁吟底女子。她的情感几乎高尚到神圣的程度,即使她自己不吟不写,以她一生的无名的不幸而论,已终够我们的诗人兴感讽咏的了。

与林徽因1934年初林徽因读到《文学季刊》上李健吾关于《包法利夫人》的论文,非常赏识,随即写了长信给李健吾,约李来她家里面晤。那时林徽因已经享誉文坛,她的“太太客厅”正闻名北京全城,许多人以一登“太太客厅”为幸事。林徽因的这种方式约见,多用于未相识的文学青年,如萧乾,故似有勉励、提携的意思。然而年龄上李健吾只比林徽因小两岁,而且差不多在十年前就发表作品、组织社团,相当活跃的了,文学上算得上是林徽因的前辈,不知他们见面时是如何一番情景。

反正两人的订交起始于此,以后都在“京派”圈子里引为知己,尤其是李健吾,对林徽因推崇备至。林徽因借鉴意识流手法创作了小说《九十九度中》,有保守的大学教授竟然读不明白,为此李健吾写出了与小说同题的评论,热情称赞林徽因:“在我们好些男子不能控制自己热情奔放的时代,却有这样一位女作家,用最快利的明净的镜头(理智),摄来人生的一个断片,而且缩在这样短小的纸张(篇幅)上。”并指出:“在我们过去短篇小说的制作中,尽有气质更伟大的,材料更事实的,然而却只有这样一篇,最富有现代性。”李健吾关于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评论,成为李健吾式文学批评的一个代表文本,并选入多种有关林徽因的书籍。

抗战八年,林徽因避居西南后方,李健吾则蛰居沦陷的上海,虽音讯阻隔,但阻隔不了李健吾对女作家的惦念。当误传林徽因已经病故,李健吾在《咀华记余·无题》中表达了对林徽因和其他三位女作家的这种情感。他说:“在现代中国妇女里面,有四个人曾经以她们的作品令我心折。……一位是从旧礼教冲出来的丁玲,绮丽的命运挽着她的热情永远在向前跑;一位是温文尔雅的凌叔华,像传教士一样宝爱她的女儿,像传教士一样说故事给女儿听;一位是时时刻刻被才情出卖的林徽因,好像一切有历史性的多才多艺的佳人,薄命把她的热情打入冷宫;最后一位最可怜,好像一个嫩芽,有希望长成一棵大树,但是虫咬了根,一直就在挣扎之中过活,我说的是已经证实死了的萧红。”“但是,我前面举出的四位作家,死的死(据说林徽因和萧红一样,死于肺痨),活的活。都在最初就有一种力量从自我提出一种真挚的,然而广大的品德,在她们最早的作品就把特殊的新颖的喜悦带给我们。……我不想在这里仔细分析她们四位,因为她们每位全值得我奉献一篇专论。最像一个典雅的中国人的是凌叔华,然而最伟大的却是丁玲,萧红的前途应当没有穷尽,林徽因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

大概是发表这篇文章的同时,李健吾确切地得知林徽因尚在人世,喜出望外,立即又专为林徽因写了一篇《林徽因》,收入多人合集《作家笔会》(沪上“春秋文库”的一种)。以下为这篇文章的节选:

足足有一个春天,我逢人就打听林徽因女士的消息。人家说她害肺病,死在重庆一家小旅馆,境况似乎很坏。我甚至于问到陌生人。人家笑我糊涂。最后,天仿佛有意安慰我这个远人,朋友忽然来信,说到她的近况,原来她生病是真的,去世却是误传了。一颗沉重的爱心算落下了一半。

为什么我这样关切?因为我敬重她的才华,希望天假以年,能够让她为中国文艺有所效力。在中国现存的知名女作家里面,丁玲以她的热和力的深厚的生命折倒了我,凌叔华的淡远的风格给我以平静,萧红的《生死场》的文字像野花野草一样鲜丽,直到最近,杨绛以她灵慧的文静的观察为我带来更高的希望。作品没有她们丰盈,才华的显示不是任何男友所可企及,然而命运似乎一直在和她的倔强的心性为难。

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我记起她亲口讲起的一个得意的趣事。冰心写了一篇小说《太太的客厅》讽刺她,因为每星期六下午,便有若干朋友以她为中心谈论时代应有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她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时叫人送给冰心吃用。她们是朋友,同时又是仇敌。她缺乏妇女的幽娴的品德。她对于任何问题感兴趣,特别是文学和艺术,具有本能的直接的感悟。生长富贵,命运坎坷;修养让她把热情藏在里面,热情却是她的生活的支柱;喜好和人辩论———因为她爱真理,但是孤独,寂寞,抑郁,永远用诗句表达她的哀愁。

与钱钟书1945年秋天,抗日战争胜利。李健吾和郑振铎共同策划出版大型文学杂志《文艺复兴》,为此,郑振铎和李健吾分头向在上海、南京、重庆、北平的一些文友约稿。

此时,钱钟书从1944年动笔的首部长篇小说《围城》即将完成。根据文艺评论家吴泰昌在《听李健吾谈〈围城〉》一文中的记载,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是写剧本的,她和李健吾一起参加过戏剧界的一些活动,李健吾为她写过剧评,并在她的戏里凑过角儿。得知《围城》完成一大半以后,李健吾和郑振铎就向钱钟书提出,在《文艺复兴》上连载《围城》。钱钟书同意了,双方商定从创刊号起用一年的时间连载完这部长篇。但是,在《文艺复兴》创刊号组版时,钱钟书以来不及抄写为由,要求延一期发表。同时,他拿来短篇小说《猫》。这样,《文艺复兴》在创刊号发表《猫》的同时,在“下期要目预告”中,将钱钟书的《围城》(长篇)在头条予以公布。

《围城》从1946年2月出版的《文艺复兴》一卷二期上开始连载,在该期“编余”中,李健吾写道:“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载誉士林,他第一次从事于长篇小说制作,我们欣喜首先能以向读者介绍。”本来,《围城》预计二卷五期结束,由于作者的原因,暂停了一期,第六期才续完。读者很关心这部小说,暂停连载的原因,李健吾在三期“编余”中及时作了披露:“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续稿,因钱先生身体染病,赶钞不及,只好暂停一期。”

轶事李健吾先生是法国文学专家,他翻译的27种莫里哀喜剧,文采斐然,誉评如潮。生活中的李先生却“略输文采”,常常露出“傻”相来。一次他陪友人去绍兴游玩,鲁迅家乡的山水草木令朋友惊喜异常。为使这种惊喜永远留在朋友记忆里,李健吾自告奋勇拍摄,围着朋友前后左右不停拍摄。瞧他东一张西一张的麻利样子,朋友以为他是位摄影高手,表情随之丰富异常自不消说。可回到家洗印出来一看,照片上什么都没有!原来这位主动热情为人拍照的李先生根本就不会拍照,这竟是他平生第一次摸相机!

1934年春季的一天,李健吾与曹禺在《文学季刊》编辑部里聚谈,在谈及当今谁是中国最好的戏剧家时,曹禺把李健吾推为最好。

听了曹禺的评判,李健吾心里自然很是得意。他知道曹禺刚写完一个剧本。过后找到靳以一问,果然靳以说就在他的抽屉里,靳以还说他和巴金都认为剧本不错,但还有些小毛病,最后,靳以对李健吾说:“你先拿去看看。”

“不,不登出来我不看”。李健吾如是说。

7月1日,《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出版,在剧本一栏里,同时刊出三个剧本。第一个是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第二个是曹禺的《雷雨》,第三个是顾青海的《香妃》。对这样的排列,李健吾有个风趣的解释:“我不想埋怨靳以,他和家宝的交情更深,自然表示也就更淡。做一个好编辑最怕有人说他徇私。所以,我原谅他。”

1945年3月,李健吾改编的《金小玉》由苦干剧团演出,立即轰动了上海剧坛。李健吾在剧中饰黄总参议。

有次开演前,李健吾在后台跟演员大谈其黄总参议的演法,如何撩袍,如何甩袖,如何抽雪茄,如何吐掉牙签,说到得意处,一不小心,把做道具用的劣质雪茄烟,猛吸一口咽了下去。他是从不吸烟的,一下子中了烟毒。正好轮到他上场,勉强支撑着将戏演完,一到后台就大呕大吐,面无人色,几乎晕了过去。朋友们看他情形不对,只好雇车送他回去。上了车,车夫问拉到哪儿,他头也不抬,凄然欲绝地说了五个字:“上海殡仪馆!”

一个大活人怎么要去殡仪馆呢?车夫吓了一跳。原来李健吾住的多福村五号,就在上海殡仪馆对面,平日坐车回家,他总是这样对车夫交代的。

同类推荐
  •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我自己在整个抗震过程中一直处于焦虑不安之中,我感到了自己的无力,甚至因此有愧疚之感。在这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救灾行动中时,我特别感到了思想的无力;但我又不能放弃思想,这可能是我唯一能够做的,而且是应该做的。
  •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袁世凯全传

    袁世凯全传

    《袁世凯全传》是一部全面介绍袁世凯生平事迹的人物传记。本书从客观事实入手,自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再现了袁世凯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小站练兵、庚子事变、宪政运动、丁未政潮、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交涉《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诸多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以充分揭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不做空泛的议论。本书着意刻画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使读者能够确切了解引发事件的原因,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袁世凯全传》还配以大量的图片,并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与事件相关的人和事,以增加趣味性和真实感。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热门推荐
  • 提督永不为奴

    提督永不为奴

    提督总须当过,才会明白。日常两发大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建造手册一查,这手册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偷渡欧洲”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咸鱼”!书上写着这许多字,海豹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我也是咸鱼,他们想要晒我了!不,提督永不为奴!涉及作品:战舰少女、东方project、萌王EX、ICEY。特别鸣谢“萌王EX”、ICEY”对本文的非商业授权和支持。
  • 总裁求放过之我不是好人

    总裁求放过之我不是好人

    宁长安就是想不明白,她一个做坏事不留名,从没做过好事儿的人,为什么陆知临总死缠着她不放?
  • 快穿之我的迷人反派

    快穿之我的迷人反派

    本文1v1男主是一个人男女主身心纯洁.白妗年是个娇纵的女孩,在她16岁时遇到的最爱的他,可满腔爱意却被辜负了,在她死的时候她看到了那个最爱她的人为了报答他,妗年踏上快穿之路.作者是第一次写,写的不好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
  • 某未来的破碎维度

    某未来的破碎维度

    未来的世界由于地球磁场的斗转变幻导致了平行维度的破碎交织,从中众生了许多能力者,他们大多是在校的学生,将一起进行着铁血冒险和度过美好的校园生活。
  • 云峨喜禅师语录

    云峨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末世之星域狂徒

    末世之星域狂徒

    一位大能把地球变成了世界末日,又投放了无数个系统,他是要干什么?一个系统那是金手指,可每个人都有一个系统,那就是大陆货了混黑道的熊坤,能不能从地球的厮杀中,冲上域外星空呢?无数系统的主人又是谁呢?想知道吗?进来吧!!!
  • 灵魂出卖契约

    灵魂出卖契约

    骤变起,天地蹦。逆天改命只为探出元凶....是谁在只手遮天??是谁在超控时空??是谁在玩弄浮世苍生.....武破虚空却发现这只是一场梦,是天在作怪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宿命!!宿命!!!天地为盘我为棋,一朝破天战无边...我要强,我要狠,宿命虽天定,路却由人踏...一朝降世方成神,神战三千方为王!!!若世有三界,战遍又何妨。以你之魂消于天,以我之魂存于身,且看蝼蚁战破天....
  • 惊蛰与心迹

    惊蛰与心迹

    一片有关人生哲理和惊蛰得散文,由发散的思想串联人生的点点滴滴
  • 星星,别走

    星星,别走

    她暗恋他多年。他,是大学里的校草;她,是校园里普普通通的小女生·。他们在校园里相遇,她的死缠烂打和温柔体贴,终于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当他们正在热恋中时,她却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了他,使他心痛不已、伤心欲绝……多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他知道了真相,她也解决了家庭危机……他们还能回到从前?他们是否还能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