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榜自己无知的人
古希腊人信仰奥林匹斯诸神,其中伟大的太阳神阿波罗被认为是希腊精神的象征,他代表艺术、音乐、诗、美、政治品德,还有合乎礼节的行为。古希腊人建筑了供奉阿波罗神的德尔菲神庙,在神庙里有一块圣石,被认为标示着宇宙的中心,德尔菲神庙的女祭司被认为具有通神的能力,能对未来做出预言,也能代表阿波罗神回答人世间的任何问题。有一次,有一位叫凯勒菲的雅典青年跑到德尔菲神庙去,他求问的是是否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女祭司传下神谕,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听到这个消息后,完全陷入了迷惑,因为他认为自己一无所知。但是女祭司是代表阿波罗神做出的回答,因此也不可能撒谎。为了证实神谕,他就四处访问以智慧出名的人,看看他是否能指正神是犯了错误。他想,如果能找到一个人比我智慧,那就可以到神那里去提出异议了。他先找到了一个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同他交谈,对他仔细的观察,但结果却发现这个人没有智慧。苏格拉底又试图告诉他这一点,于是又得罪了这位政治家。接着苏格拉底又去请教诗人,请教工匠,请教各个被人们认为是有智慧的人。但最后的结果是他得罪了所有的这些人,因为他发现他们都没有智慧,并且成功地向他们指出了这一点。这样到了最后,苏格拉底终于发现神的回答是正确的。他之所以是最有智慧的人正是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而那些自以为自己很有智慧的人都是缺少智慧的自大狂。他说:“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他还说:“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对此表示质疑,在他看来苏格拉底已经有非常多的知识了,为什么还因为觉得自己无知而整日闷闷不乐呢?苏格拉底在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的知识就好比中间的小圆,而我的就像是外面的大圆,我与外界未知的知识接触得更为宽广,这更令我感到惶恐不安啊。”
悍妇造就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在许多人看来,这即是他自己生活的最佳写照。苏格拉底为人和善,有着非常多的朋友,但他的妻子珊蒂佩却脾气暴躁,极难相处。据说也正是由于珊蒂佩脾气暴躁,才使得苏格拉底没法呆在家里,只能够长久地呆在广场上同别人争辩。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从外面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抖了抖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干雷过后必有大雨!”有人询问他为什么要娶这样的女人为妻,他笑道:“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驾驭呢?我能忍受她这样凶的人,天下人还有谁不能做我的朋友呢?”在西方许多国家,“苏格拉底的妻子”甚至成了一个成语,作为悍妇的代称。
关于爱情,据说苏格拉底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痛苦的失恋者找到苏格拉底,希望能在这位大哲学家这
里获得安慰。两人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苏格拉底:孩子,你为什么悲伤?
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味道。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比对恋爱的投入还要倾心呢?
失: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人,怎么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丢了就是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等待,等到海枯石烂,直到她回心转意向我走来。
苏: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你最后会眼睁睁地看着她向另一个人走去。
失;那我就用自杀来表示我的诚心。
苏:如果这样,你不但失去了你的恋人,同时还失去了自己,你会蒙受双倍的损失。
失;踩上她一脚如何?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
苏:可这只能使你离她更远,而你本来是想与她更接近的。
失:那我该怎么办?我真的很爱她。
苏:真的很爱?
失:是的。
苏:那你希望你所爱的人幸福吗?
失;那是自然。
苏:如果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呢?
失:不会的!她曾经跟我说,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感到幸福。
苏:那是曾经,是过去,她现在并不这么认为。
失:这就是说,她一直在骗我?
苏:不,她一直对你很忠诚,当她爱你的时候,她和你在一起,现在她不爱你,她就离去了,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忠诚。如果她不再爱你,却还装得对你很有情谊,甚至跟你结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骗。
失:那我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谁来补偿我?
苏:不,你的感情从来没有浪费,根本不存在补偿的问题。因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时,她也对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给她快乐的时候,她也给了你快乐。
失:可是,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多不公平啊!
苏:的确不公平,我是说你对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爱不爱你是她的权利,而你却想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剥夺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可是,现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为她痛苦。
苏: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能过得很好,不如说是你为自己而痛苦吧。明明是为自己,却还打着为别人的旗号。年轻人,爱情丢了,德行可不能丢。
失:这么说,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是的,从一开始你就错了。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
失: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你说可恶不可恶?
苏:当然可恶,好在你现在已经摆脱了这个可恶的人,你应该感到高兴,孩子。
失:高兴?怎么可能呢,不管怎么说,我是被人给抛弃了。
苏:被抛弃的并不是就是不好的。
失:此话怎讲?
苏:有一次,我在商店看中一套高贵的衣服,爱不释手,店主问我要不要。你猜我怎么说,我说质地太差,不要!其实,我口袋里没有钱。年轻人,也许你就是这件被遗弃的衣服。
失:你真会安慰人,可惜你还是不能把我从失恋的痛苦中引出。
苏:时间会抚平你心灵的创伤。
失:但愿我也有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该从哪里做起呢?
苏: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失:为什么?
苏:因为她给了你忠诚,给了你重新寻找幸福的机会。
思想上的助产婆
在德尔菲神庙的门口刻着一句箴言,即“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一生正是对这句箴言的实践,他有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不仅对于自己他不断的反思,他还不断地刺激别人去反思生活,追求智慧。苏格拉底每天在广场上和不同的人讨论各种问题,对大家无不熟视无睹的事物发问,譬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当时的智者学派同样也每天在广场用诡辩诘难大家,但苏格拉底与他们不同的是他从来不收一分钱的学费。他把自己看做一只牛虻,而雅典城是一只由于闲适而养的过于肥胖的骏马,需要他的叮咬,这只骏马才能重新精神起来。
为了帮助别人去反思生活,他采用了特殊的提问方法,使得人们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无知,从而重新去审视自己的生活。他的谈话一般都从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始,比如“什么是爱”“什么是美”。当某人对这一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后,苏格拉底再从中找出错误的地方,通过进一步的发问使得对方承认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无知。为了认真的追寻真理,最终苏格拉底和他的讨论对象达成共识,他们对于这个问题均是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无法给他的学生以最终的答案。
有一次,苏格拉底看到一个青年在街上演说道德的问题,他就去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
呢?”
那位青年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
那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
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
是不道德的吗?”
那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
最终青年只得告诉苏格拉底他也不明白道德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提问就是这样,常常给人以诘难,以至于会有人忍无可忍,把他揍一顿,甚至扯掉他的头发,而他从不还手,耐心承受。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个助产婆,在他看来自己也是如此,他说:“神迫使我做接生婆,但又禁止我生育”。他帮助每个人去认识生活,思考问题,最终找到真理。这样的一种谈话方式有着很强的启发性,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式的提问。
哲人之死
由于苏格拉底不断地向人们发问,迫使一个个自以为是的人承认自己无知,最终给自己带来了厄运。他的敌人们共同密谋反对他,控告他传播错误的学说、不敬神和腐化青年。他们把他送上来法庭,希望迫使他卑躬屈膝承认自己犯了错。
但苏格拉底却并没有屈服,在法庭上,他为自己做了辩护。在他看来,他的错误不是传播了错误的学说,而是不够厚颜去迎合他人,因此得罪了许多人。他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肯承认自己有德行上的错误,相反他认为雅典应当给与他各种便利帮助他研究哲学。这些言论激怒了
陪审团,他被以280票对200票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的朋友们试图救走他。他们买通了狱卒,为他制定了周密的逃走计划,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带着家眷远走他乡。但是令所有人都吃惊的是,苏格拉底选择了拒绝。他说:“我一生都致力于城邦的法律维护,如果我现在选择违背法律的方式逃亡,岂不是对自己一生的嘲弄吗?”
死前,他还在与朋友进行哲学讨论。他是饮毒酒死去的,当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之前,他对他的朋友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说完,一口喝干了毒酒。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他躺了下来,神志开始混乱,对身边的朋友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苏格拉底的死被人们看做为了真理而进行的殉难,而对他的判决也被视为民主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