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1694——1778)法国著名启蒙哲学家、思想家、作家,毕业于巴黎圣路易法学院。因反对宗教和贵族,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两次被放逐。1726年被驱逐出法国,到英国流亡三年后返回法国。1734年因出版《哲学通信》一书,受到政府通缉,隐身于偏僻小镇长达15之久。死后,他的心脏装在一只盒子里,存放于巴黎国家图书馆,盒子上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雨果曾经说,伏尔泰的名字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罗昂事件
1725年12月的一天,伏尔泰与勒库弗勒小姐一起坐在歌剧院的包厢里,他像平常一样和一群朋友高谈阔论,这时法国最有权势的贵族家庭成员罗昂骑士走了过来。罗昂早就对平民出生伏尔泰的伏尔泰在社会上受到尊敬愤愤不平,并且也在追求勒库弗勒小姐,他当众傲慢地问伏尔泰:“伏尔泰先生,你的姓氏到底是什么?”罗昂想以这样的方式羞辱社会地位低下的伏尔泰,可是伏尔泰没有回答他,继续与朋友交谈。罗昂更加愤怒了,他蛮横地喊道:“你听到我的话了吗?我要知道你的姓氏!”伏尔泰讥讽地回答:“骑士先生,我的姓氏是低微的,但我至少给它带来了荣耀,而骑士先生正在结束他的姓氏。”罗昂骑士是罗昂公爵唯一的孙子,怎能容忍这个小小的平民顶撞自己,于是双方按剑,怒目相视。勒库弗勒小姐赶紧站在他们中间保护伏尔泰,罗昂骑士面红耳赤地走出了歌剧院。
第二天,伏尔泰正在苏里公爵家吃饭,一个男仆声称有人在门口找他,要他出去。伏尔泰走到街上,只见一辆马车停在那里,他正在好奇地寻找要见他的人时,两个流氓突然窜了出来,用木棍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这两个流氓是罗昂骑士雇来教训伏尔泰的,当时罗昂自己正坐在马车上欣赏着伏尔泰狼狈挨打的样子。他边看边对两个流氓进行指挥,讥笑道:“不要打他的脑袋,它会创造出好东西来。”伏尔泰衣冠凌乱地逃回苏里公爵的餐厅,诉说他的遭遇,要求他的朋友陪他去警察总署那里去告发这桩罪行。但苏里公爵不想得罪这个最有权势的家族,拒绝了伏尔泰的要求,只安慰了几句。伏尔泰转而求助于其他贵族朋友,均未得到回复。他试图上诉法庭,但审判的车轮不会为他控告一名显贵而转动。受到欺辱而控告无门,这时伏尔泰才知道,他的平民身份永远不能与贵族平等,他在贵族眼里不过是一个受雇于人的演艺者罢了。
他复仇心切,悄悄结交了一些下层社会人士,并且跟着一个武术教师学习击剑,准备与罗昂决斗。罗昂虽然是官衔很高的军人,但他害怕对手的剑法像他的嘴一样灵巧,不敢与伏尔泰决斗,于是向国王打伏尔泰的小报告,举报伏尔泰的叛逆言论和危害治安的行为,建议把伏尔泰投入监狱。1726年3月28日,国王签署命令把伏尔泰第二次关进了巴士底狱。这次,他只在监狱吃了几天的免费食物。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对抗强大的敌人,只得向国务大臣申请被驱逐出法国,流亡英国。5月初,他被押送到加来,几天后渡过加来海峡到达英格兰。这年夏天,他曾悄悄返回巴黎找罗昂报仇,但没有成功。
罗昂事件是伏尔泰人生旅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件事既是伏尔泰一生中蒙受最大的耻辱,但也是最大的恩惠。因为他被迫流亡到英国后,英国的自然神论、唯物主义经验论、自由平等的政治思想、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以及牛顿的科学理论,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剧变。这时的伏尔泰才体会到什么叫社会的疯狂和偏狭、政治的昏暗和等级的可恶。
选择情人而不是妻子
伏尔泰一生不曾结婚,但身边从没有离开过情人。从19岁第一次“海牙之恋”开始,他身边的情人就接连不断。虽然他常常遭到迫害,但他的才华,他的财富,吸引了不少贵妇人。伏尔泰一直沉醉于情妇们的乐趣之中,这在哲学家的队伍里是很少见的。然而,伏尔泰不仅仅是哲学家,他也是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识,轰轰烈烈的社会活动使他选择情人而不是妻子,当时的社会风尚也是如此。在众多情人中,对伏尔泰帮助最大、影响最大的是夏特莱侯爵夫人,他们的关系也最长久。侯爵夫人在出嫁前叫爱米莉,是个有名的才女,据说她的拉丁文说的像西塞罗一样流利,数学演算可与欧几里德相媲美。她既风流自赏,又有哲学家的气质,酷爱打扮,喜欢唱歌和跳舞,在男女交往上同当时的法国女子一样随便。
爱米莉在婚前就见过伏尔泰,当时他还只是一个稍有名气的年轻人,两人曾有不多的书信往来。后来她对享有盛名的伏尔泰爱慕之至,央求一朋友带她来见伏尔泰。当她们来到伏尔泰的住所时,她大胆而从容地投入伏尔泰的怀抱,搂住他的脖子,热烈地吻着他。第二天,伏尔泰就给她写了情书。他之所以这么做,不仅仅是肉体和情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上的要求。他自英国回来,深受牛顿科学发现和洛克哲学原理的影响,一天到晚嘴里挂着这两个人的名字。可是当时的巴黎很少有人能和他讨论这些问题,只有爱米莉是个例外,她不仅具有出色的科学头脑,不仅理解他所谈论的一切,而且相信他的观点。伏尔泰对自己能有这样一位既有较高社会地位,又有科学头脑和进步思想的情妇也非常满意。
一件意外的事件促使伏尔泰更快地投入到爱米莉的怀抱,他的《哲学通信》出版后,被巴黎高等法院列为禁书,他作为该书的作者,在巴黎无处藏身,于是投奔爱米莉。爱米莉的丈夫夏特莱侯爵在法国东北部香槟省西雷镇的布莱滋河畔有一处宅邸,伏尔泰很喜欢这个地方,它距比利时边境很近,一有风吹草动,逃到国外也很方便。夏特莱侯爵豁达大度,对妻子移情别恋毫不介意,同意把西雷别墅供伏尔泰和爱米莉使用。当时法国的风俗准许一个已婚的女子在家里添一个情人,于是,当侯爵夫人不仅选了一个情人,而且选择了一个天才之后,全法国都原谅了她。
伏尔泰和爱米莉像夫妻一样生活在一起,白天他们分别在自己的房间,一个赋诗,一个演算几何;一个潜心自己的写作,一个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大厅里堆放着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个方面的书籍和仪器。晚饭后,他们一起喝咖啡,然后各自分头工作,直到深夜才在一起。夏特莱侯爵非但不憎恨伏尔泰,反而对这位杰出作家非常尊敬,视为好友,有时他也从部队回到西雷,看望妻子和他的情人,从不干扰他们的事情。
猜谜
伏尔泰说话很幽默,他也常常用一些奇特的方法来给人的思想以启示。猜谜就是他常用的一种思想教育的方法。
有一次,他给一群青年人出了一道谜语:
“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最长,又是最短的?它是最快,又是最慢的?它是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它是最不受人们重视的,可是又是使人不断惋惜的?没有它,人类一切都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永远存在。”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群年轻人觉得伏尔泰的谜语有点奇怪,一时间议论纷纷。
“也许是水吧?”一个青年说,“水可以说是最长,也是最短的。因为一滴水显然是短的,可是如果是一条河流,它显然是长的。水可以流的很快,也可以流的很慢,甚至完全可以静止不动。水可以分割成一杯一杯的,也可以像海洋那样广大。人们认为水最不值钱,所以它最不受人们重视的,可是如果水白白浪费掉,它也不是非常可惜的吗?没有水,人类的一切当然都做不成。”
“对,肯定是水了!”大家高兴的说。
“可是,水怎么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永远存在呢?”伏尔泰笑着问。
“这个……”这群年轻人再次陷入了迷茫,他们又想了一些答案,但怎么也不能紧扣伏尔泰的谜面。“还是您来说吧,我们怎么也想不出来。”
“好吧,我来告诉你们吧,答案是‘时间’。”伏尔泰笑着说。
“这是为什么啊?”
“时间最长,因为它永无止境;时间最短,因为所有人的人生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尽兴作乐的人来说,时间最快;对于正在等待的人来说,时间最慢。时间可以无尽地分割,又可以无限的扩展,所以它同时也是最广大的。‘当时’谁也不会重视,可是‘过后’谁都会为自己浪费时间而惋惜。没有时间,人类当然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一切渺小的东西,必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归于消灭;可一切伟大的东西,却可以永垂不朽,可以不随时间的流逝而保持它的青春活力。”伏尔泰逐条逐句地向青年人分析着时间的特性。最后,伏尔泰语重心长地说:“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如此重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它。”
用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一般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即使讲话的是一个非常唠叨的人,他也从不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有一次,一个人向他论证“咖啡是慢性毒药”的问题。可是那个人一说起来就唠叨个没完,足足讲了一个小时。伏尔泰虽然还有很多工作,但还是非常耐心地听完了他的话,那个人看到伏尔泰那么专心地听他讲话,以为伏尔泰已经同意了他的观点,因此非常高兴地向他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