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斯
对儿童的早期听觉发展进行研究
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中,整整齐齐放着i排婴儿床,三四个月大小的婴儿乖乖地躺在小床里,每个婴儿的嘴里都含着一个橡皮奶嘴,不时地吮吸几下,显得十分满足的样子。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走进房间,当他按下录音机的按钮,播放“pa”这个音节时,身边的护理人员就把橡皮奶嘴放人婴儿嘴里,婴儿为了能吃到奶就会以一种特定的压力吮吸。一段时间后,只要护理人员把橡皮奶嘴放人婴儿口中,并伴以“pa”音节时,婴儿就会以特定的压力吮吸。再过一段时间后,同样情境下婴儿的吮吸的频率开始降低,压力减少,表现出明显的厌倦。这时,j排婴儿床边的录音机里分别发出了三种不同的音节:与“pa”十分相似的音节、继续“pa”的音节和“ba”的音节。此时,听到不同音节的婴儿出现了不同的反应:听到“pa”音节和听到与“Pa”相似音节的婴儿依然表观出一种厌倦,而听到“ba”音节的婴儿好像接收到一个新鲜的刺激,又开始增加吮吸的频率和压力。
这是爱默斯(Amos)进行的一个有关婴儿语音分辨的实验。在爱默斯之前,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新生婴儿已经具有接近成人的听觉水平。可是,他们是否听懂了成人的话语而有所回应呢?
在这个实验中,爱默斯采用了习惯化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以下列合理的假设为基础——由于重复的呈现或长期接触某一事件,婴儿就对它感到厌倦,注意刺激的时间越来越短;当出现一个变化的刺激时,如果他们觉察到这一变化,就会重新恢复兴趣,再次集中注意力。
爱默斯根据婴儿察觉新刺激的一些行为变化,如注视时间、发声、吮吸、心率等,推断出婴儿能够觉察到音节“pa”和“ba”的区别。3~4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区分出清辅音“pa”和浊辅音“ba”的区别。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后爱默斯发现,婴儿是根据声音发出与嘴唇启动的前后关系做出判断的,“pa”的发音过程是嘴唇启动在先,声带振动在后,而“ba”的发音是声带振动在前,嘴唇启动在后。
婴儿不仅能够分辨不同的语音,而且能够分辨不同频率的声音。以27名4~8个月的婴儿为实验对象,通过耳机向婴儿右耳突发一种声音,如“du”的一声。当婴儿渐渐适应这个声音,不再转头寻找后,变换声音的频率,如发出“wu”的一声,几乎所有的婴儿都能觉察到声音频率的变化而向右转头。可以认为,这时的婴儿已表现出了相当好的分辨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有些婴儿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能力所达到的精确水平已接近成人。
更为有趣的是,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就对自己母亲的声音特别敏感。有学者对出生仅3天的婴儿进行了这一方面的实验研究。他们把婴儿分组,对婴儿的一般照料均由一组护理人员负责,婴儿的母亲每天有4次给孩子喂奶的机会。到进行测验时,母亲接触婴儿的总时间不超过12小时。此外,研究人员让婴儿的母亲朗读一则儿童故事,并用录音机将其声音录下,作为随后测验用的声音刺激。实验中,如果婴儿按一定的频率吮吸奶嘴,他们就能听到自己母亲朗读故事的声音,如果偏离了这个吮吸频率,他们将听到另一位妇女朗读故事的声音。结果发现,96%的婴儿偏爱自己母亲的声音,为了能听到自己母亲的声音而按一定的频率吮吸奶嘴。
心灵智慧点滴
婴儿学会说话一般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哭叫,具有先天反射的性质,根据一定的背景才能推断出哭叫的原因。出生1个月后婴儿的哭声开始分化,并出现其他语音。半岁以后,婴儿能发出很多语音,既有元音,也有辅音,并开始将元音和辅音结合起来,发出第一批重复性连续音节。10个月时,其语音的音调已接近真正的言语音调。
各类语音发生发展的顺序是由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生理成熟程度所决定的,各种语音出现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其发音的难易程度。经历了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后,一般在1周岁左右,婴儿开始发生真正意义上的语言。
此时,由于婴儿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逐步产生和发展了不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