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就是说他了达贪、嗔、痴,其性不可得。也叫了达三心不可得。“三性”在这里作为众生,了达贪嗔痴的识性;作为圣解脱道的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三心无得。
为什么呢?因为五法、三性都在诸识(诸法缘起的识心性)中所发生,我们知道诸法缘起,诸识无我。我们就是诸识有我,何为诸识?眼、耳、鼻、舌、身、意。眼跟色尘有眼识,有眼识以外就会产生什么?如果这个识境界没有我,你的眼根、眼尘、眼识是没有障碍的。正是你有“我”,所以说你的眼根、眼尘、眼识就会产生错觉,形成烦恼尘垢,有“我”判断嘛。实际上本来是顺理成章的,就是眼根对色尘发生觉性,产生识别能力,但是我们的眼识因为有“我”见,所以就变成意识性的种性,种性就是成了执著了。分别以后还执着,我们看问题就带着眼光看问题,成了留碍了。
你本来是无碍的,你想啊,这个问题就从这里分别得很细了,本来眼根、眼尘和眼识互相是没有妨碍的,我们今天的眼睛看到的什么呢?看到了这些东西(指了指桌边的花儿),明天你又看到一个境界,然后突然你会想,“这花儿为什么枯败了呢?”因为你看到过以前那种不枯败的,那不枯败的在你的眼根里存在着什么?种性的作用,留碍了,留有滞碍。为什么能有滞碍?因为有个“我”,假我的存在,所以你就会产生“啊,今天的花儿为什么枯败了呢?”
这个问题就来了,由无明所起来了,知道吧,这就叫无明,实际上我们的眼根、眼识是没有障碍的。你昨天看到的能分别好的花儿的那个,跟今天看到枯败的花儿的那个作用是一样的,祂没有增减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假我意识,所以有“我”就有“我所”,产生的就是“我”所对的种性问题,种性就是蕴藏的力量,实际上这个蕴藏是不存在的,就是因为我们虚妄的执著,就产生个“我”,然后那个我透过六根、六尘、六识,产生无量种性,你就会有执著、判断和分别、留碍,这能听得懂吗?
这是叫“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前面五法咱都知道,色受想行识呀,财色名食睡啊,三性就是我们的贪嗔痴呀,包括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心啊,这个都好容易明白,但是你记住诸识无我这个就是要费点心思。
解脱和不解脱的分界岭:众生当中诸识有我。因为有我,诸识就有障碍,一切缘起的识心性,这个“识”是分别能力和认识能力,就有障碍,这就叫诸识有我。而诸识无我就没有障碍了,识性和根尘互相圆融的功德力就产生了,就没有障碍了。我们现在因为有障碍,所以我们叫诸识有我。所以我们就不能了解我们一切境界是由自心现,我们不能了解这个意思。
那你说怎么不能了解呢?我就说你看见的光明也是你的心现出来的,你绝对不相信,“因为明明这个光明是从外头来的嘛”,这就是颠倒思维,实际上你说我们看到光明了,谁见光明了?还是你自心见到的。“见到了么?”,“见到了。”,见到了是什么?是你的意识分别在见到,光明从哪来?还是从你自心来。
色尘也是你的心呀,但是我们从来不相信埃这怎么理解呢?我们眼睛看到这手,就开始分别,“这是谁的手?”我们肯定不怀疑这是自己的手,但是如果要是说你明白这道理,你不会怀疑这是你自己的手,所以说你就产生一种留碍、执著,今天手脏了,明天手不脏了,就有这种障碍现前,如果你这时了解诸识无我呢?这时非常清晰地通达诸识无我:“这是谁的手,哦,这个手能用就行了”。
这手不一定是你的手,记住,从意识分别上来说,这手不一定是你的手,为什么?你想这手帮别人干了多少事你知道吧?你妈妈有事叫你去帮忙,你不会用嘴帮忙吧?所以这手不一定是你的手。但是我们从来不怀疑这手是自己的手,因为你有种留碍,你认为这个是自己的,突然有一天你很不幸,手没了,你会发现那个还真不是自己的,那时现实让你承认这一点了。同样的,你的手没了的时候,你并不感觉它没了,你感觉它还存在,这叫留碍,但是你的感觉不会少一点点儿,你这个手的感觉跟你一块儿的感觉是一样的。
为什么?识心性没有增减,就是我们的能觉性是不会增减的,我们不注意这个,我们只注意什么?只注意现象的变化,这就是众生畏果,颠倒因,他害怕结果,实际上因就是存在的,因就是什么?无常义。我们把无常看作有常,总觉得这个身体是自己的,当我们的身体不存在的时候,你记住你的神识照样是存在的。就像刚才说的手一个道理,你手没了的时候你的感觉并没有消失,你还在执著得很,这就是众生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死亡而亡,这叫诸识有我。
那你说诸识无我的时候会怎样呢?你活着的时候,就是所谓活着的时候,你的一切境界当中不会被那个识心所障碍,你没有说这个手是不是谁的。但是这种信念非常清晰和坚固的时候,你的手就不是所谓的手的作用了,就可以产生任意现象的作用,但是我们从来就相信手只能干手的事,手以外的事它干不了。实际上它不是只这点东西,因为你只看到它是手了,它还是别的呐你知道么?你的意识把它拘限住了,有我把它框住了,它还能当脚使,还能当锉、当板,什么都能当,要不佛法唯心识量真的很厉害。这句听起来有点生硬,虽然生硬还是很有意思的,这就开始给你分别了。善知境界自心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