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路走走停停,这时间便从上午到了下午。
越过了一道道坊门,来到了靖善坊的时候,蓝修指着不远处的寺门向着刘公义说道:“大人,这里便是大兴善寺了。”
刘公义看着那典雅且不失庄严的寺门点头问道:“我听闻大兴善寺乃是密宗祖庭,不知其密宗的武功与禅宗少林相比如何?”
蓝修笑道:“单论武功大兴善寺终究还是比不上少林寺的,不过其《两界功》确是极为强大的功法,是三阶中的第二阶。”
《两界功》,刘公义对此还是有所耳闻,而且他听到《两界功》这功法的名字时,又想起了在二十多日前的那场灵田比武,对上的化名为‘魏吾然’的若桑那一场。
若桑动用的功法就有着一尊不动明王的法相产生,不动明王法相又是密宗的绝学。虽然还没有达到不传外人这个硬性规定,但真要想学到这不动明王法相也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刘公义甚至开始觉得,若桑应该是在很久之前就来到了中原,随后便一直在中原学习武功,其中不乏有着少林和大兴善寺。
之所以认为有少林,是因为在一开始刘公义与若桑用技击手段交手的时候,看若桑那标准的鹰捉起手,刘公义便是从中看到了心意六合拳的影子。
而这心意六合拳这门技击武功在传闻中又说是达摩所创,除此之外刘公义还隐约的认出谭腿的影子,而后面的一系列轻功颇有一苇渡江的感觉。
小时候,老师曾在刘公义面前展示了南北各路拳法腿法,只不过最后刘公义还是学了太极拳。
所以,对于若桑使出的技击手段以及套路,刘公义都能或多或少看出写根脚。
但很快的,刘公义就会有另外一个猜测。那就是魔教真的只有若桑一个人来到了神州吗?如果不只是若桑,那么其他人为何没有在那一次灵田事件中出现?
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刘公义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心道自己真是容易胡思乱想。
罢了,不想了不想了。
就在刘公义刚刚准备和蓝修继续向北走去的时候,大兴善寺的寺门从里被打开。
一位中年美妇领着一位貌似刚刚及笄之年的美貌少女从寺庙中走了出来,送她们出来的则是一名身披袈裟的面貌祥和的老僧。
而那美妇一脸感激的看向老僧,与那老僧似乎在聊着些什么。
其身边的那位美貌少女倒是面色有着抹不去的忧愁。
刘公义下意识的开启了五识不留痕迹的听着那美妇与老僧之间的谈话。
“慧觉大师,今日真是多谢您了。小女这几日一直在做魇梦,就连我也受到了她的影响连做了两日的魇梦。今日到寺上焚香诵经半日,才觉得身上轻松万分。”
“施主客气了,令爱多半是心有焦虑。日有所思方才会夜有所想,施主点几根宁神香放置到令爱屋内的香炉中。放空身心,定能安睡入眠。”
魇梦?
刘公义听得两人的对话,目光转向了那名美貌的少女,开始仔细的观察着对方。
腰肢纤细如杨柳,虽是少女但胸前却已然有形。身着蓝白二色相间的裙襦,露出了白嫩的小腿,那一头黑色的长发如瀑布一般披在肩上,而且这黑发与其白皙的肌肤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少女五官秀美,尤其是那一双桃花眼更是让人心生怜爱。只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其瞳孔竟然是少见的蓝色。这是习得了什么功法吗?
但是刘公义并没有从对方身上感到任何一丝的内力。
这种十四五岁的少女,怎么看都不可能拥有隐藏真实修为的功法。
大概是这少女有着少量的外族血统吧。
只不过这少女眉头一直是紧蹙着的,双眼略显无神,眼睑处还有些淡淡的黑色。
整个人显得无神,且精神状态也有十分不好。
的确像是饱受魇梦侵袭的困扰。
“大人?”
蓝修看着刘公义驻足望着寺门,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发现了一名美妇以及一名美貌少女,‘捏嘿’地笑了一声,蓝修露出了‘我懂的’的表情。
刘公义的思绪以及目光被蓝修的声音拉了回来,一转眼他就看见了蓝修的脸上露出了猥琐至极的表情。没有理会他的胡思乱想,自顾自的向着北边走去。
蓝修也赶紧跟上。
随后他指着西边的坊市说道:“大人,这靖善坊旁边呢,便是崇业坊。玄都观便建立于此,大人可知为何大兴善寺和玄都观相距如此之近?”
蓝修笑眯眯的问向刘公义。
刘公义笑着谦逊道:“我自然是不知晓,敢问大郎,此为何故?”
刘公义确实对此也比较感兴趣,为何这寺与观会挨得如此之近。
蓝修摇头晃脑道:“这长安城啊,是前朝的宇文恺所建的。大人可知从明德门到这靖善坊,我们走过了几个坊?”
刘公义伸手算着,这一路上每过一个坊,蓝修都会讲一下这些个坊的名字。
以右手边算的话应是已经过了安义、保宁、开明、兰陵这四个坊,如果算上靖善坊的话,便是第五个坊市。
“走过四个,这靖善坊是第五个。”
刘公义开口答道。
“不愧是大人,正是如此。从皇城的朱雀门到明德门这一条路上,左右各有九个坊,九是数至极,而这九五之数是贵位之数不适合平民所居住。所以啊,这靖善坊和崇业坊就各设一寺一观以镇之。”
刘公义闻言连连点头,算是知晓了其中原因。
“原来如此,看来这整座长安城明里暗里都蕴含着种种数理呢。”
“可不是吗,大人,这长安城啊里面的玄机可多了去了!”
不愧是天都,名列五城之首。
“说回这玄都观,玄都观最为出名的便是观里的桃花了!正巧,这个时间里面的桃花全开了。大人您瞧,这观门前停着的各个香车,这些达官贵人都是在这个时候赶来赏花的!对着玄都观的桃花更有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刘公义看着朗朗上口的蓝修,越看越觉得这个家伙是个人才。
“蓝大郎只是当个武侯,我看啊,可惜了。这般口才当个举人不为之过。”
蓝修听得刘公义这样的赞赏连忙笑道:“大人莫要这般夸赞,小人肚里多少货,小人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这武侯之位,小人都是做的尽职尽责,怕做错了什么。”
两人说说笑笑间继续向着北边走去,就在两人走到荐福寺的时候,刘公义遇到了老熟人。
那人身高七尺有余,剑眉星目的,面容俊逸刚正,下巴蓄有短须。
身着褐色的圆领袍服,腰间还挂着白玉以及长剑。既是英武,又是儒雅。
这人正是李轲,他刚刚从荐福寺走出。
走到朱雀大街时,也正巧遇见了刘公义。
李轲看到刘公义先是一怔,随后哈哈大笑着走到刘公义身前,作揖道:“刘兄!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刘公义也是拱手笑着。
蓝修则恢复了严肃的状态,向着李轲做交手礼,并恭敬道:“李大人!”
李轲看了眼蓝修,开口道:“辛苦你了,之后便由我与刘兄同行,你暂且回去休沐吧。”
“谢大人!”
蓝修连忙说道,随后他又向着刘公义行了一礼后便步伐端正的转身离去。
刘公义看到蓝修离开的背影点点头,随后便看向李轲说道:“我还在想着,会和李兄以怎样的方式碰面,但却万万没有想到,会以这种巧合相遇。”
李轲附和着笑道:“我今日早上还在想着,算算时间,刘兄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了长安,为何迟迟没能听到有关刘兄的消息。我这正打算从荐福寺出来后便前去明德门看看,只是没想到刚一出门便遇上了刘兄。”
“李兄来这荐福寺是为如何?”
刘公义说话间,抬头看了眼高耸的荐福寺塔。
李轲说道:“内子不日就要进入临产阶段,我来此是为其祈福,保佑母子平安。”
刘公义点点头。
“没想到李兄早已有了家室,此举可谓是好男人啊。”
李轲倒是饶有兴趣道:“我这婚事从小便由家里人定下,刚刚及冠便正式成婚。不只是我,刘兄可能不知道,萧连山那厮其实也已成了婚,婚配对象正是离火堂少堂主郎柏光的妹妹,郎秋妍。”
李轲的这句话顿时惊到了刘公义,刘公义摸了摸下巴的胡须道:“这我还真未想到过,萧兄居然也已经成婚了。”
难怪萧连山和郎柏光看起来关系那么好,没想到内里头还有这样的一层关系在。
李轲呵呵笑道:“看来刘兄与萧连山相处还算不错。萧连山这家伙连乌骓马都赠于你,真是下了血本了。”
说罢他看着刘公义牵着的这匹黑色骏马,连连称赞。
随后他抓着刘公义的手笑道:“唉,走走走,刘兄先到我府上来,得赶紧让家里人准备晚宴!”
刘公义看着李轲这急不可耐的样子,便扔由其拽着向着李轲的府上走去。
两人脚程颇快,不一会儿的时间便到了东边的崇仁坊李府内。
这院子从外看去,气派万分。
院门上高高地挂着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着‘文武兼备’这四个大字。
进了院子后,便有仆人连忙上前恭敬道:“少主人,您回来了!”
李轲点头向着那仆人吩咐了许多事情,随后那仆人便连连躬身后退去。李轲吩咐完一些事情后,便向刘公义说道:“刘兄,我等先稍作片刻,此时还未到我父亲放衙的时间。”
ps.求收藏!!!
ps.荐福寺其实是在武则天时期建造的,大明宫在李世民时期也是没有建完就停工了,那首诗句是刘禹锡所作的。书里的时间概念没那么讲究,就当是前后加起来的大唐吧。(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