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母亲那天,秀竹的心都被掏空了。
她眼看着棺材下葬,眼看着村人们把土一下一下盖在母亲的棺木上。她哭嚎着往前扑去。
她那温柔美丽的母亲,她那与世无争纤弱洁净的母亲,怎么能住在这么黑暗的荒野地下?
有人上前抱住了她。
秀竹把眼泪都流干了,她知道再也唤不回母亲。母亲从此要长眠在这冰冷阴暗的地下了。
她嘶哑着嗓子抬起泪眼望着天空。在这灰色的没有一丝温暖的世界里,寒风带着哀伤和悲凉吹进她的胸腔,把她的心一点点变得冰冷。
母亲不在了,母亲不在了。秀竹一遍遍在心里喃喃着。
有人说母亲就是在等着秀竹。她最后的愿望就是再见一面她的女儿,在她走之前,她的四个女儿一个都不能少。
秀竹开始变得迟钝迷茫起来,有时候她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她眼前总浮现出母亲的面容,母亲微笑着看着她。母亲脸上有一种明亮的光芒,母亲多么圣洁多么温暖啊。母亲多爱她啊。母亲其实多爱她的孩子们啊。母亲把自己的感情深埋在心底,母亲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的孩子们在快乐的成长。母亲只需要在旁边默默地注视着,她就满足了。母亲的要求多么简单,母亲的愿望多么朴实。母亲只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善良的母亲啊,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要带走一个这么温柔这么慈爱的母亲啊。
秀竹的眼泪不由自主就流了下来。晓荷看到了,在课桌下面紧紧握住了她的手。秀竹才反应过来。老师正在讲台上讲着课,她赶忙擦了擦眼泪,但是有更多的泪水不听话地涌出来。
秀竹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上课走神,考试走神,做题时脑子里一片模糊。
晚上躺下来总是睡不着。寝室里的灯熄灭了,秀竹就大睁着眼睛,盯着黑暗里的某处。脑子里又浮现出母亲的身影。母亲站在阳光里,对她微笑着。笑容那么恬静,那么慈祥。母亲轻轻喊着她的名字“竹——”。秀竹一个激灵,她真真切切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听到了母亲叫她时后面拖着长长的尾音。母亲的声音还是那么柔和,那么温暖,听上去叫人安心,让人踏实。
想念一个人时她真的会悄悄来到你身边吧。秀竹经常在夜晚睡觉时看到母亲。母亲安静地坐着,手里纳着鞋底,脸上泛着温和的光泽。母亲挑着好看的兰花指,嘴里咿咿呀呀地柔声唱着。母亲拿着漂亮的裙子,冲秀竹招着手,用好听的声音说“竹,来试试好看不”。母亲从绿色的田野里缓缓走来,体态挺直,步履优雅,脸上带着柔顺沉静的表情。
泪水无声地从眼眶里涌出,浸湿了她的发梢。秀竹多希望能再一次看到母亲啊。
晓荷眼看秀竹一天天在失神中度过。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是抱紧了她的手臂。
时间过得飞快。寒假也只休息了一个星期,同学们就又回到紧张的高考冲刺中。
今年的春天在大家的眼里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大家都在埋头学习,努力备战高考。仿佛教室外面草长莺飞鲜花绽放的美景已经不属于他们了。
秀竹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她不想上课,不想做题,不想考试。她觉得考卷上的题目好难,她的思路好乱,很多题都已经不会做了。
她的成绩越来越差。学校里几乎每次考试结束都会排名,秀竹的班级排名越来越靠后。她对高考不抱一点希望了,也做那其中的一个分母吧。这样想着,她心里却变得有些失落。她抬头看着周围埋头苦读的同学,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高考马上就要到了,不知道身边的同学们有几个能够鱼跃龙门的。
天已经很热了,“黑色七月”近在眼前。大家都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张。就连平时嘻嘻哈哈准备当“分母”同学也变得安静了许多。大家都带着凝重的心情等待着命运的判决。
考试前一天,秀竹和晓荷互相打着气,希望对方都能努力考出好成绩。虽然都紧张得要命,却又要装出一副故作轻松的样子。
老师一遍遍提醒着同学们。考试一定不能着急,一定要认真,一定要注意答题要求,一定不要提前交卷,一定要一遍遍检查。每一分都决定着你的命运。
三天的考试时间在师生们高压的状态下过得很快。不管是好是坏,终于结束了。
晚上,同学们在教室举行了最后的狂欢活动。明天就要放假了,彻底结束高中的生活。以后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许几年,也许很久,有些人也许这一生都难以再见。
大家哭着,笑着,男同学夸张地拥抱着,脸上落着泪。女同学则低低诉说着。
班主任李老师进行了最后一次讲话:“同学们,咱们就要说再见了,大家在这三年里都很努力。高中的学习结束了,不代表我们的学习就都结束了。希望在大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还要坚持学习各种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也祝愿大家一切顺利,希望你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班长赵建国走上了讲台,他顿了顿,带着伤感的音调说道“同学们,咱们在一起朝夕相处了三年的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明天我们就要各奔东西了。我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学习,一起玩闹。我们已经是亲如一家人的兄弟姐妹。无论将来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农民也好,工人也好,当官的也好,经商的也好。请记住,我们永远都是兄弟姐妹。希望我们的友谊能陪伴我们一生。祝福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祝福大家!”
同学们都哭了,教室里一片呜咽声。秀竹搂着晓荷的肩膀也哭了。
有人唱起了歌,“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有人和着歌唱起来“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唱起来“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你,要靠我,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同学们都激情洋溢一起唱了起来“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啊,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秀竹她们的高中生活结束了,一生中最青春美好的一段岁月画上了句号。
从此他们中的大部分将踏入社会这个大环境,用他们稚嫩柔软的肩膀扛起生活加在他们肩上的重担。
他们会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变得成熟,变得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