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5700000015

第15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1)

大学者对爱情的付出

◎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徐志摩

吴晗(1909—1969年)字伯辰,浙江义乌人,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吴晗生长在浙江省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是长子。早在吴晗上中学的时候,他父亲就将一个世交的女儿介绍给他。那个女孩子家里有钱,人也很漂亮,又在读中学。但吴晗没有同意,他反对父母包办的封建婚姻,也不为钱财和美色所动。

1931年,吴晗考入清华大学史学系,在校以勤奋、诚朴著称。1934年,就在吴晗毕业的那一年,他认识了正在患肺病的袁震。袁震比吴晗高两班,年龄也比吴晗大3岁。

袁震有个同寝室的女友叫蒋恩钿,是外语系学生,对她非常关怀。1934年蒋恩钿毕业去绥远教书,每月还寄钱给袁震作生活和治病用。她把吴晗介绍给袁震,嘱托吴晗照看袁震。吴晗应朋友之托,在生活上认真照顾袁震,并与袁震交流学问。吴晗研究明史,袁震研究宋史。他们自然谈得投机,吴晗敬慕袁震的学问、思想,袁震也爱吴晗的品德、文章和待人的真诚。但她知道自己身体很不好,就把爱慕吴晗的感情埋藏在心底,只同他谈学问。她对姐姐袁傅之说:“我要把住这个关,不能误了吴晗。”而吴晗对袁震也由敬慕产生了爱情。但他怕影响袁震的治疗,从未向她提出过婚姻问题。

病魔对袁震的打击是严重的,正当她开始对吴晗产生了爱情的萌芽时,突然感到脊骨疼痛难忍,经医生裣查,认定是患了脊椎结核,当时叫骨痨,没药医治,只有切去其中两节脊骨。从此,袁震躺在石膏攥床上,动弹不得,吃饭、喝水都需要人照料。面对着浑身是病、一贫如洗的袁震,吴晗丝毫没有犹豫、动摇,反而加倍地关怀她。看病很费钱,吴晗在家庭负担很重的情况下,每月还贴补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吴晗应约到昆明云南大学文学系任教授。

1939年春,袁震在姐妹们的护送下辗转来到昆明,住在吴晗家里。那时她的身体虽有好转,但刚动完手术不久,仍然整天躺在床上,一切都要人服侍。吴晗耐心地护理袁震,为了让她能迅速好起来,每天都抬她出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昆明市内经常有空袭警报,要躲到防空洞里去。这对卧床不起的袁震很不方便,为此,吴晗把家搬到乡下,住在黑龙潭唐家祠。

那时候,吴晗的母亲和弟妹也早已从家乡来到昆明,同吴晗住在一起。袁震没有来昆明时,吴晗的母亲天天催着吴晗同袁震结婚。袁震到来之后,母亲看到袁震生活不能自理,就时常大哭,劝吴晗不要同袁震结婚。吴晗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母亲动员吴浦月去劝说哥哥,还要她警告哥哥说:“同袁震结婚,今后不会有美满的家庭生活。必须坚决中断这门亲事,另找一个理想的对象。”吴浦月认为母亲是为哥哥的幸福着想,就用母亲的话去劝说吴晗。

吴晗听完后,亲昵地用手指弹着妹妹的脑瓜说:“你现在还不懂,你还不理解我……我和你二姐(指袁震)是清华的老同学,在史学研究上有共同语言,共同的感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与那种由利害关系结成的朋友不同,一个人不能以利害关系与人相处;两个人要好,不仅应当在顺利的情况下要好,更重要的是在患难的情况下要好。不管你二姐愿不愿意结婚,我都要照顾她。否则,那就是不义的人,难道你愿意自己的哥哥做个不义的人吗?”妹妹被吴晗的话所深深地感动,反过来帮助哥哥做母亲的工作了。母亲又提出愿意把家里的房子卖了,把这些钱全部给袁震,供她治病、生活,只是不要她同吴晗结婚。吴晗断然拒绝了母亲的建议。

袁震在吴晗一家的精心护理下,病情有所好转。1939年10月的一天,吴晗向母亲说陪袁震进城看病,就同袁震在昆明城内的一个旅馆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昆明的报上登载了他们的结婚启事。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由于生活的困苦,袁震又因子宫瘤出血不止,患了严重的贫血症。吴晗又瞒着学生、朋友和袁震,经常给袁震输血。由于要支付袁震大量的医药费,吴晗把自己的生活费用压到最低的限度。他每日上课,由乡下进城要走近四十里路。他身上穿的是学生时期的破旧长衫,脚下是露出脚后跟的布鞋。人们在菜市场上,常常可以遇到挎着一只空篮子的吴晗。为了给袁震增加营养,可又买不起肉,就买些牛骨头来炖汤喝。袁震虽然卧病在床,但还是尽力帮吴晗做点事,她常常靠在床上帮吴晗补衣服。

一次,她正补一件破线衣,正好一位老同学来看她,见此情景就说:“这么破的衣服还补它作啥!”袁震诙谐地说:“富穿布、穷穿线嘛!”后来,袁震的病稍好一些,每到傍晚,吴晗就陪着她在联大附近的风景区翠湖堤上散步。袁震面色苍白,个子比吴晗稍高一些,两人依偎在一起,享受着清苦中的乐趣。

以后,不论是在民主运动的风浪中,还是在建设新中国沸腾的生活里,吴晗与袁震都始终如一,互相支持。

◎故事感悟

真正的夫妻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真正的夫妻懂得共患难。吴晗在袁震身患重病时,还毅然与她结婚,婚后也悉心地照顾袁震,在清贫中自得其乐,可见大学者对情感的执著。真正的爱情,是伟大的付出,而不是索取。

◎史海撷英

杰出的史学家——吴晗

(摘自张显清文)

吴晗是杰出的史学家。这是因为:第一,他是我国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所谓“开拓者”,就是在荒原上开辟园圃之人,在荆莽中开辟道路之人。在20世纪30年代,以现代方法研究明史的学者还寥寥无几,明史研究的成果也甚为稀少,正是吴晗的一系列明史研究论著,对明史研究起到了开拓的作用,并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对明代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民族、文化、中外关系等都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直至今日,明史领域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是在他开创的基础上进行的。凡研究明史的人,都不能不阅读他的著作,他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宗师。

第二,他是新史学理论的努力探索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是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的积极拥护者,努力探索新的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提出“帝王英雄的传记时代已经过去,理想中的新史乃是社会的民众的”历史观和“求真”、“求实”的研究方法。相对于封建旧史学,新史学是历史的进步;而强调历史学要注重研究社会和民众的主张,则是符合唯物史观精神的。吴晗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现代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三,他是历史学科的出色建设者。侯外庐曾经指出,吴晗“积极从事新中国历史科学的建设工作”。就是说,吴晗的学术贡献并不只限于明史研究,而是扩展到整个历史学科和其他文化领域。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是我国现代最早的史学界民间学术社团“史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还是我国现代较早的报纸史学专刊天津《益世报·史学》的主编。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更对历史科学的建设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其中最著名的是主持新中国史学三大工程的实施。所谓史学三大工程,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标点《资治通鉴》、标点《二十四史》和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毛泽东出于对吴晗的器重和信任,将这三项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他。吴晗以极大的热忱担起重任,以出众的组织才能和丰富的学识出色地完成了这三大工程,取得优异成绩。

第四,他是文史知识普及的大力倡导者。在新中国学术大家中,吴晗是最注重文史知识普及的一位。他抱着“把知识普及给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呕心沥血,极力倡导普及文史知识,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提高民众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地理小丛书》、《语文小丛书》等是“文革”前编撰出版的几部大型文史通俗读物,发行量之高,读者面之广,罕有与之相媲美者。他不仅是文史知识普及的倡导者、组织者,还是亲自实践者,一生撰写了大量普及性读物,即使是学术著作,也都写得行云流水,虽然学术底蕴深厚,但读来并不感到艰涩难解。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他倡导的知识普及,既注重通俗性,更注重科学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当下那些戏说历史的所谓的通俗读物截然两样。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堪称普及读物的楷模,对于今日通俗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五,他是“双百”方针的积极拥护者。他坚决拥护党的“双百”方针,并积极参与重大学术理论问题的讨论和争鸣,对资本主义萌芽、农民起义、历史主义、历史人物评价、道德批判与继承、清官、历史剧以及学风、治学方法等问题都撰文发表了见解,并对“左”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对于历史学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文苑拾萃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其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普通战士和残废姑娘

◎爱情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一个人得到鼓励和激发,而更有创造性,更有冲力,也更爱这个世界。──罗兰

覃毅忠(1957—?),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人。1977年1月入伍,1979年3月入党,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五连二班副班长,因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1980年11月11日,女工周丽华和一位朴实憨厚的战士来到南昌市禾草街街道办事处办结婚登记。人们无不为这位战士的高尚心灵所感动。

原来,周丽华八岁时生病,右腿残废。但她身残志坚,上学时是个好学生,参加工作后年年是厂里的先进生产者。

同类推荐
  • 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本书回顾了自发现美洲大陆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这三百多年来的世界大国海洋力量的兴衰;比较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等海洋霸主的更替,指出了经济力量、金融力量和海洋力量三者在大国崛起中缺一不可的关系,并指出我国未来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海洋史画卷。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上)

    《党建工作实务: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不同,就宏观经济管理的根本目标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是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制度,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则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宏观经济管理的环境而言,一个是在私有制的环境中进行的,而另一个则是在公有制的环境中进行的;就宏观经济管理的效果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只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它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 为政悟语

    为政悟语

    《为政悟语》从领导思想、学习、方法、艺术、处事、修养、励志、自律、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读,是为政者做好领导工作的参考书籍。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系我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中的一种,第一辑10种出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本书以原著为蓝本,对原著的写作背景与出版过程、主要内容、主要概念、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进行系统解读,对中国社会古今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全面介绍,从而帮助读者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作者从中央三代领导心系宁夏,当代中国的旗帜,邓小平理论与宁夏实践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宁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
热门推荐
  • 古墓迷魂

    古墓迷魂

    主要讲述主角张天乐与马三儿的奇特人生经历,探索张天乐的身世之谜,马三儿脖子上的貔貅是怎么回事?虚云老道又是何方人物?盗墓惊魂,鬼怪奇事,最可怕的是人心,还是未知的东西?
  • 剑光之心

    剑光之心

    一个破败的星球,一场残酷的战争,一个被骂做叛徒之子的少年,一柄破损的光剑。
  • 姜徕已来

    姜徕已来

    我叫姜徕身边的人,熙来攘往,我想找到一个,朝暮云散,一日三餐为我做饭,问我要不要加葱姜蒜的人这便是我的名字怎么也没想到……遇到了一个帅到惊天地泣鬼神的男明星??!歌手演员厨师他都能干?实力偶像颜值他都可担?我跟他见第一面,就被狗仔拍到,莫名其妙成了他的神秘女友?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很久以后,姜徕才知道,原来秦初风早就把她的名字,掰开了揉碎了,记在心里,他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当着所有粉丝的面说,带着哽咽地说:“心爱一人,未曾言明。” 姜徕没有告诉他,她去了,可秦初风却像感应到什么,在台上控制不住自己,眼含深情地说:“姜徕,来我身边。” 好不好。他没有敢问。
  • 久落灵凤两生缘

    久落灵凤两生缘

    新手作者,望大家多多支持,爱你们哟~????!本人目前就只有一本书,我会多多更新!
  • 谋士养成计划

    谋士养成计划

    一个身在汉末的世族少年意外的拥有了属于后世的记忆,还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一个古怪系统,于是,少年的成长之路即将开启。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英雄辈出,豪杰并起。想那江东美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卧龙诸葛孔明,隆中笑言天下三分,魏武曹孟德,东临碣石有遗篇......生在这个波涛澎湃的时代里,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历史的参与者,一睹这些乱世豪杰的绝代风采。
  • 星空show

    星空show

    【七百年前,有十二颗星同时坠落,分散在不同地方。十二颗星正是天上‘星宫’中的十二星使。星使之首ARIES(白羊)用自己仅有的能力使自己在半空中停止了降落。巨大的冲力迫使ARIES喷出口鲜血。血液在空中漂浮,渐渐的从红色变成金色。ARIES十分艰难的画出其他星使的图标,并在图标得下面画了个大型法阵,最后,图标变成十一颗血珠。ARIES的手一挥,十一颗血珠便飞向远方。ARIES看着GEMINI(双子)的血珠分成两颗,放心的变想向上飞去。可是SCORPIO(天蝎)的血珠发生了变故,血珠也分成了两颗,其中一颗向别处飞去。ARIES大惊,正想去查看,可是他的视线开始模糊了他只好强忍这身子向上飞去。。。
  • 记者养成之莫然回首君已成伤

    记者养成之莫然回首君已成伤

    十年前,一场意外让宋成深深的痛恨的她。十年后,他千方百计的寻找到了她。痛苦的十年让他变成腹黑王子,他发誓他要报仇!“宋成就像灯塔点燃了我。”她是这么以为的。“啊,多么温柔的一个男人啊~”她以为。只可惜——“我以为的终究只是我以为。”面对赤裸裸的真相时,无情的虚假,她竟然不会流泪了,只是好疼啊……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笑!哈哈!“金少焱,你很烦啊,离我远点!”只是有一天他真的消失了,居然会这么想他。“长秀,你长的太妖孽了,我的眼睛会坏的”“唉……我可是还要看你这张惨不忍睹的脸啊……”“你!!”只是,世上只有一个灰姑娘,还是在童话中。爱恨十载,莫然成伤。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教师都是一位爱的传播者,“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生活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被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 三世沉浮 上神你别走

    三世沉浮 上神你别走

    断情绝爱的冰霜上神九天玄女受伤意外落入妖界后,被一心想要修仙的小蛇妖男主相救。此后女主对男主半师半母,男主经过历练成长后,与上神会有怎样的发展?
  • 最富有的人:打造富有人生的八个修炼

    最富有的人:打造富有人生的八个修炼

    你是人生的勇者还是弱者?你是一毛不拔的吝啬鬼还是计算报酬率的投资者?你是眼光远大的宽恕者还是心胸狭窄的人?对于拥有最富有的人生,你还缺少什么?自助者,天助之,无论贫困或富有,从现在起,只要汲取书中八个修炼的精华,以成功者的范例作为我们的榜样,运用在生活中,就可以拥有殷实又富有的人生。本书是作者塞缪尔·斯迈尔斯以翔实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近代数个世纪以来,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伟大人物,他们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注重自我修养和人格塑造,面对人生的逆境,表现出了辛勤实干、坚忍不拔的精神,并成功达到人生的顶峰,为人类的发展奉献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