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
七尺龙蟠皂线绦,倭儿刀挂汉儿腰。
向谁手内亲捎得?百遍冲锋滚海蛟。
其四
无首有身只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
凭将老译传番语,此地他生敢再来?
其五
夷女愁妖身画丹,夫行亲授不缝衫,
今朝死向中华地,犹上阿苏望海帆。
吴道南尽责辞官
◎君人者兼治教之责,率以躬行,则众自化。——《明史·宋濂传》
吴道南(1550—1623年),字会甫,号曙谷,崇仁二都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人,历任浙江主考官、东宫直讲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为明代后期的名臣。
吴道南可谓大器晚成。万历十七年中,吴道南39岁时才得中进士第二名,首任职务为编修。万历二十二年,吴道南参与主试顺天。三十七年,主试京省,严肃处理了以宦官养子入监、贿赂考官、登第四人的郑汝矿作弊事件。同年,吴道南被任命为少詹事兼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进左中允、左谕德、少詹事等。
万历三十七年,吴道南擢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受权全面处理礼部的日常事务,综览时局,忧国忧民,曾先后多次奏请罢除诸税,赈济灾民,减轻百姓负担,还上疏奏请追封被害忠臣。
万历年间,京师久旱不雨,黎民饥饿嚎哭,吴道南非常焦急忧虑,上疏直言陈述时弊,请示改革时政,整饬朝纲。
在奏疏中,吴道南指出了五个方面的“郁积”:一是太子久住深宫,既不听经世济邦之理,又不勤于练习政务之能,使聪明智慧有失天下之本;二是司法部门做事不力,无人审案议罪,致使监狱人满为患,有进无出,愁愤之气甚重;三是权党制造冤案,陷害忠良,正义得不到伸张;四是朝廷宫内,积蓄如山,而平民百姓却无半载之粮,饥饿难忍,得不到应有的救济,任其死亡、逃荒,民不安生;五是不少有用官员被废弃,终老山林,损失很大。
吴道南认为,应该把这个涉及上上下下、内内外外、官官民民的几个方面的“郁积”予以解除,才能雨露遍天下,让国家振兴起来。
吴道南指出的这些现象在万历中期确实是存在的,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万历皇帝朱翊钧经常闭居深宫,整日只知道寻欢作乐,不问朝政。尤其是万历十七年以后,皇帝既不上朝,也不处理国家大事。大量的奏疏长期积压,史称“留中”,实际却是弃之不问。皇宫内部和官僚之间的斗争也是日益加剧,许多大臣、正义之士或辞官去职,或“拂然而去”,或挂印而归,或拜疏自离。政治一片混乱,几陷于瘫痪境地。
因此,当时吴道南尽职尽责的侃侃疏言,耿耿公禀,被神宗置之不理也就是自然的了!
不过,吴道南重理朝政的奏疏虽未得到应有的采纳,但他为国为民尽忠职守的心却坚持不懈。《明史》中称他:“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他不为一时的变易所动,也不被一时的气色所蔽,亮节有守,妥善有度,处事适宜。万历年间,朝鲜贡使返国前要求购买一批火药,吴道南执言奏请不予批准,被廷议采纳。辽东议定举行考试,择优良录仕,吴道南又以边防要地,重在习武练兵,责在严于守土,开科试士应由国家统一来举办。这些建议,后来都得到了采纳。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吴道南升任为礼部尚书。他先后三次以守父丧为由上书辞谢,但都没有获得恩准,只好赴任。
在赴任的一路上,吴道南择车简从,不事铺张,迎送礼仪皆免,所往之处,无人知其为台阁辅臣。“居官自有操守,辅政不为诡随”。而且,他为人秉性善良,广交良友,经常和老百姓促膝共叙。
万历四十四年,吴道南偕同礼部尚书齐楚先主持会试。副都御史沈秀文之子、吴江举人沈同和目不知书,却通过贿赂礼部官吏和收买同乡赵明阳,“以带细册入闱”,“同邑赵鸣阳助完之”的办法,共同作弊,结果沈同和得第一名,赵明阳得第六名进士。
金榜公布以后,“京都大哗”,春闱之地一片喧嚷。吴道南闻讯,当即奏请将沈同和下贬谪戍,赵明阳也被除名,使不法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沈同和作弊案被处理后,吴道南身为主考官自责“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请求辞官归故,杜门不出。第二年,吴道南又上疏27条,作为告别朝廷的奏折。神宗阅疏,仍予勉留,不许致仕。适逢吴道南继母去世,便准他速归,并赐道里费,遣人护送吴道南回乡。
吴道南中年入仕,在朝廷为官20余年,清廉淡泊,不阿附权贵,不谋私情,而且平易近人,从不因高官显爵而盛气凌人。在任东阁大学士时,吴道南行装简仆,不仅没有过高过分的要求,即使按规定应有的供给、护从等,也都一律拒绝。他官至皇帝的辅臣,而他的家产却不及一般中等人家。他虽长期从政为官,但在学业上也颇有成就。
◎故事感悟
吴道南身临天下乱局,却能尽忠职守,遇事敢于负责,又不推卸责任。这种尽职尽责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他为责任不恋职位,辞官去职的品质更令后人敬仰。
◎史海撷英
万历怠政
明万历年间,全面否定首辅张居正的改革,是明神宗朱翊钧本人由勤变懒、全面废弃励精图治的标志。当朱翊钧彻底摆脱了张居正的束缚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独裁统治。从此以后,朱翊钧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昔日少年天子的气派与风采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长年深居禁宫,嗜酒、恋色、贪财,私欲膨胀,恣意妄为。
独裁统治的背后也必然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万历二十年(1592年)二月,宁夏副总兵官哱拜起兵反叛;五月,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同时,西南地区又发生播州杨应龙叛乱。朱翊钧被迫三路出征,史称“万历三大征”。
三征共历时十余年,虽然获得全胜,但却丧师数十万,耗银千万两,致使国库空虚、百姓遭难,张居正变法的积累也被消耗殆尽。由此,明朝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衰退。
就在朱翊钧隐居深宫、怠于临政、万事不理之际,东北的后金却迅速崛起,努尔哈赤以30年的时间统一了满洲的女真各部落,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形成了与明王朝相对立的地方政权。
朱翊钧为了应付辽东战事的军费,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时称“辽饷”。这一举措不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导致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明王朝灭亡的危机已然形成。因此后人评论说,“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
◎文苑拾萃
题画诗
(明)吴道南
野旷风高不起埃,树根倚坐半侵苔。
夜来化做灵槎去,直向天边泛斗回。
郑板桥“当官要为民做主”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板桥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郑板桥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工诗词,善书画,擅画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他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年间才考中了进士。中了进士,才有做官的资格,但官额有限,郑板桥等了四五年,才补缺做了个七品县审。这时,他已经50岁了。
乾隆七年(1742年)春天,郑板桥来到山东南部的范县(今山东省范县西南)当县令。
郑板桥青年时代就有治国安邦的志向,几十年来受尽科举制度的折磨,为的是要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付诸实践。虽然50岁才当上小小的七品县官,毕竟也是治理一邦的父母官。他想效法历史上的名臣,真正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政治抱负。
范县是个偏僻的小县,全县不过10万人口。郑板桥上任后,以“为政清廉”自励。他外出巡察,作派与一般官僚不一样:不坐大轿,不带衙吏,不搞扰民的鸣锣开道。他喜欢微服私访民情,到集市上逛一逛,在茶馆里坐一坐,到田边地头看一看,从中了解到老百姓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这对他治理范县很有帮助,使他发布的政令能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郑板桥治理范县勤政廉洁,投诉案件从不积压,断案公道,下属官吏从不扰民,豪绅不敢称霸乡里。县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对这位县官十分敬重,每到一处,男女老少都争着迎上前去拉他到家里做客,和他叙家常。郑板桥从心里感受到做一名清官的乐趣。
郑板桥在范县的政绩远近闻名,5年之后,他被调到山东潍县做县令。
潍县是一个中等商业城市,当时有“小苏州”之称。因为潍县是个富县,什么知府、巡抚、钦差大臣便不时地到这里来敲敲县官的竹杠。县官心里也明白,上司在我这里敲去,我就加倍地从老百姓身上刮回来,既巴结了上司、留个后路,又可以找出名目为自己捞钱财。
郑板桥在上任之前已经知道潍县的县令难当,要保住乌纱帽,就得折腰媚上,敲诈老百姓;要做清官,为民造福,伸张正义,随时可能丢掉乌纱帽。但是,他未做官时就痛恨官吏贪赃枉法,现在自己当了官,就要与世俗的恶势力抗争,决不同流合污!
一上任,他就向县衙的官吏宣布:“不准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违者严加查处,决不留情。”前任县令留下了不少积案,大多是因为富商豪绅买通官吏而迟迟未作处置造成的。郑板桥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积案一一判明,惩治了一些平日横暴乡里的恶霸,该罚款的罚款,该坐牢的坐牢。老百姓都拍手称快,交口称颂郑板桥刚正清廉,明察秋毫。
可是,富商豪绅们又气又恼。以前,初来乍到的县官,从来是先拜望县里的大财主、大富商,而这位郑大人偏偏不理会这些规矩,还将积案一一裁决,好像是有意折灭他们的威风。可是,他们一时还摸不清郑板桥的底细,又抓不到郑板桥的任何把柄。豪绅富商一合计,决定下帖子宴请郑板桥,在宴席上拉拢收买郑板桥。
郑板桥收到请帖,爽快地答应去赴宴。赴宴那天,郑板桥迟迟才出县衙。他忽然摆起威风,坐上大轿,带上全班衙吏捕快,鸣锣开道,慢慢悠悠地来到设宴的富商家。沿途围观的百姓把富商家的大门口堵了个水泄不通。
郑板桥慢吞吞地走下轿,刚一站定,只见全县的富商豪绅都正分列阶下迎候。郑板桥一一寒暄之后,走上台阶,却没有进门,突然转过身来,大声说:“各位且等一下!今天我不是为赴宴而来,只是想借各位相聚的机会,向诸位约法三章:本官不赴私人宴会,不收受钱财之礼。若有谁贪赃枉法、假公徇私、欺压乡民,本官将严惩不贷……”
一席话,使富商们个个目瞪口呆,在场的百姓高兴得欢呼起来。郑板桥说完这番话,从容地上了轿,打道回衙。
从这以后,有权有势的人不敢为非作歹,地痞无赖不敢无理取闹。县城监牢里都空了,没有犯人在押。
有一年,胶东一带闹天灾,潍县也受了灾。县里的富商趁机囤积粮食、抬高价格,趁机大发不义之财。一时人心惶惶,百姓卖儿卖女,背井离乡。
郑板桥看到一幕幕悲惨的景象,写下了《逃荒行》,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他看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感到责任重大,一面如实向上司呈报灾情,请求赈济;一面就地查封大投机商的粮仓,然后责令囤积粮食的富户按县衙规定的价格出售粮食。
郑板桥采取了以工代赈的办法,把饥民组织起来修筑城池、疏浚河渠、加固堤防,由县衙按工发粮食,于是,饥民有工做、有饭吃。但是,救济的灾民数量毕竟有限,对那些老弱病残者,郑板桥就命令富户在各自的住所开设粥厂,每天供应两餐粥。郑板桥还捐出自己的官俸,免费为妇女和儿童供应食物。
种种措施,终于止住了外逃的人流,保住了劳动人口,使许多家庭免遭不幸,灾情大减,人心安定下来。然后,郑板桥又风尘仆仆地到处奔波,督促乡民抗旱,组织恢复生产。不久,天降大雨,乡民欢呼雀跃,生产自救的劲头更足了。
灾荒过去了,百姓更加敬重郑板桥,爱戴这位父母官。
郑板桥在潍县做了七年的县令。在这七年当中,他的心里时常记挂着百姓的疾苦,为他们的忧而忧,为他们的乐而乐。他在潍县任上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封建社会,像郑板桥这样做官清廉刚正、认真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媚上欺下的官吏不仅数量少,而且还难以受到重用。因此,尽管郑板桥做了12年的县令,政绩显著,腐败的上司依然视而不见,还时常找他的麻烦。郑板桥渐渐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在61岁那年,郑板桥因年荒请求朝廷赈济灾民触怒了上司,被解职回乡。
郑板桥被解职时正值秋天,老百姓有说不尽的惋惜,有的设宴饯行,有的求画求诗,你接过来,我接过去。郑板桥也留恋与他相处了多年的乡亲和朋友,这样,一直拖延到第二年春天才离开潍县。
离开潍县那一天,几乎是倾城相送,这让郑板桥非常感动。眼前这盛大的欢送场面,不就是对他小小七品县官的最公正评价吗?
◎故事感悟
郑板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尽到了为百姓排忧解难、扶危济困的地方官的责任,他的这种泽加于民、尽职尽责的精神境界受到后人的广泛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