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洪村外,洪蛮山巅。
洪天小大人般的盘坐于地,双手各捏法诀,周身氤氲之气环绕,丝丝紫气慢慢渗入洪天身体。
“呼!”
洪天缓缓收功,站起身来。
“还是清晨练功比较舒服,紫气东来么?应该是吧!”
这五年来,洪天一直勤练《太极玄功》,从未懈怠,因为他知道内功才是武道根本。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
学武先做人,内功为根本。
洪天随意一站,两眼微闭,双脚张开,双手缓缓抬起,整个山顶仿佛被一股气势笼罩,他的手似乎在揉着一个无形的球,与风融为一体,时而轻柔温软,但似乎又潜藏着无穷的力量,时而狂暴肆虐。
“太极者,一不用气,用气则滞;二不用力,用力则断;三不用法,有法即有尽,此乃最高境界也。”
“有上必隅下,有前必隅后,有左必隅右,力起于根,发于脊、形于手,用意不用力。”
“守住中定盘拳架,一收一放变阴阳,一动整体带旋转,切记用意不用力……”
动作如行云流水,身形如弱水蛟龙。
大道太极显神功,腾挪闪展俱轻灵。
八面圆润守法度,四方戏水舞游龙。
天人合一万事空,松静自然养终生。
星垂天幕无穷阔,月涌波光入禅境。
一套太极拳行云流水地打着,洪天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精气神似乎得到了升华。
……
古人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谓无极,即迷迷茫茫,混混沌沌,为腹内中和之气;所谓太极,即动静变化,开者为动,合者为静,为伸缩卷放;所谓两仪,即阴阳二气,阴动阳静,阴息阳生,为虚实变化;所谓四象,即前后左右,意注一向,防守四方,为进退顾盼;所谓八卦,即太极八手,棚捋挤按,采挒肘靠,为攻防之法。
太极拳理根于阴阳、五行、八卦学说。阴阳学说指的是身体的虚实变化,五行学说指的是脚下进退闪躲,八卦学说指的是手上俯仰翻转。
简而言之,内之精妙,不可尽言,望学者细心揣摩,心悟体会。
阴阳学说与太极拳暗合辩证哲理,具备动静相兼、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三个特点。
动静相兼:静是阴,动是阳,动从静中生,阳从动中来。
太极拳是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动静相兼的运动,无论是先求无极的静中求动,不是行拳走架的动中求静,都以动、静二字为根本。
对立统一:太极拳每个动作中的开与合、虚与实、动与静、柔与刚的变化,既对立又统一。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使运动处于统一的整体之中。所以,太极拳强调“有前必有后,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内必有外”的对称平衡运动规律。
相互转化:阴和阳是矛盾的双方,以各自的对立面为条件,互相影响,阴阳互济,虚实互助,刚柔相济,蓄发相变,互相转化。
太极拳中,“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开先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柔中有刚,刚中含柔,化中有发,发中有化”等基础拳理,都说明了太极的本质特征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构成的。
先人把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并认为这五种物质不仅具有相互影响、互为相生的关系,而且是不断变化与运动的。
五行学说主要以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助长;相克,即相互制约和克制。
五步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进步为坎为水,方位正北;退步为离为火,方位正南;左顾为震为木,方位正东;右盼为兑为金,方位正西;中定五行为土,方位正中央。
进时火燃起,处处喷火苗。
退时柔似水,风起漩涡妙。
左顾风摆柳,右盼似鞭稍。
中土不离位,神仙也没招。
八卦学说,是古代贤哲仰观看,俯察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智慧和经验总结,是对宇宙万物、社会人事进行哲学思辩后创立的“以类万物之情,以通神明之德”的符号表述体系,包涵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它用八种符号概括万事万物的存在、属性、状态和转化,以及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
八卦,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种物象,即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卦序数,即1、2、3、4、5、6、7、8。
古人兴南子曾云:宇宙虽大,不离其数,万物虽多,不离其旬。
明象数者,知宇宙万化,通天下万变。
太极拳用的是先天八卦图,即挤东、按西、捋南、掤北、肘东北、靠东南、采西北、挒西南。
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捋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覆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太极拳不在于慢腾腾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是内含一套独具特色的拳学理论。
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画眉毛。
挤劲夹脊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挒劲意在登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合五行、八卦之数,统称为太极拳十三法,即进、退、顾、盼、定、棚、捋、挤、按、采、挒、肘、靠。
无论是阴阳,还是五行,亦或是八卦,虽有助于丰富太极拳的内涵,但不能故弄玄虚,生搬硬套,应理解太极拳的拳理,唯有如此,才能习得太极拳的根本,切不可本末倒置。
太极阴阳理,四两千斤拨。
吐丝何其缓,闪电何其疾。
且求气韵生,功到自然成。
融汇能贯通,江湖任纵横。
拳到神明处,太极归无极。
洪天双眼睁开,射出两道精光,右手微抬,太极玄功运转,劲力吞吐。
“哧!”
一段枝条应声而落,逍遥鬼步踩出,身形翩翩若仙,御物术施展,枝条落入手中,立掌为刀,剃去多余枝丫,太极剑法起手式舞动。
面向正南,两脚靠拢并立,身体正直,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右手持剑,剑尖向上;左手握成剑指,手心向内,眼睛平视前方。
或是错觉,或是环境的关系,洪天周身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孤傲气质,虽近在眼前,却又似远在天涯。
一套十三式基础剑法完成,洪天目光如电,穿破虚空,身形猛然跃起,腾转挪移,剑光闪闪,山顶地面留下些许凌乱剑痕。
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剑。
欲求剑法玄,正气满乾坤。
太极剑法汇集阴阳两极之气,重意不重力,轻灵柔和,潇洒飘逸,绵绵不断,动作细腻而大方,优美又不失沉稳。
太极剑始于传统十三剑,即为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故又称太极剑十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