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正规结构
诗歌分为:标题、作者、正文、注解(有的诗文书上有)。在这一章就具体研究研究古代诗歌的这些结构特点。
一标题
诗歌的标题的作用有:
1交代事件,事件就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心情态度。比如说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题目就写出了,是诗人在春天之际,去游玩钱塘湖时的这一事件,所以心情自然是欢快欣然的。
2交代作者的状态,对于诗人所处的状态,就可以分析出作者的身处何境,心有何想。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题目可知作者是在送友人归京,所以全诗就会体现出一种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3点明叙述对象,可以直接表现出作者对某些事物的态度看法。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体现了周敦颐对莲花的赞美喜爱之情。
4交代人物,体现了作者的感受,对事物把握加深。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电点出了,是诗人感谢白居易的慰藉,所作的一篇诗。
5点明地点,衬托出作者的心情。如杜甫的《石壕吏》。
6交代时间,比如杜甫所写的《春望》。交代了时间,就是在春天所望。
二正文
在诗歌的正文当中,古代的诗歌常常会有这些特征:
绝句的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律诗的首联可能是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氛围,抓住抒情的效果;所写的诗,还有可能会具有几种表现中心情感的字,以体现主旨。
绝句的第三句话,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很可能会运用典故,增加自己内心澎湃的情感的抒发;也可能会用具有情感色彩浓郁的意象来体现诗人的情感;还会直接承上启下表达出自己对观点,态度,情感等,可以直接通过具有情感浓郁的词语字进行抒发表达。
绝区的第四句话,律诗的尾联,通常会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情和景交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主要分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此外,还会托物言志,用某物表达自己远大志向;或者是用典故来抒发自己与所用典故之人的遭遇相同,甚至还会直接抒情,体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是最直接的抒情方式。
三作者:
通常而言,某一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离不开作者的生平经历,如果对这个作者的生平经历具体了解,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么体味这首诗的情感,也就更加的容易了。
四注解
一般的书中都会有具体的诗歌的词的解释含义,这样可以便于疏通文意。
还有就是对那些诗人(不熟悉的)进行解释和他生存的交代,这样可以便于理解诗歌,从而可以真正的品读诗歌,体味诗歌当中的魅力,与诗人所处的情感经历。
这不是诗的结构与诗歌特性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