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华笑的开心,笑的自豪,笑的得意。
四品大员、主管一州教育、科考、文事的副学政,主动亲笔来信,意欲结亲。能不开心?能不自豪?
王荣华得意的说道:“儿啊,爹有先见之明。之前多少富贵人家,多少媒婆登门,欲要和你订亲。爹全部拒绝,就为了这一天,终于等到这一天。”
王荣华笑的合不拢嘴,大牛和王掌柜等人纷纷向王荣华贺喜。
王有才心里却是怪怪的,十岁订亲,对方八岁?
娃娃亲?
王有才说道:“爹,我们都没有见过丁大人的女儿,不知她样貌品性如何……”
王荣华肥手一挥,打断王有才的话,说道:“我儿多虑了!丁大人的女儿,品性家教,肯定是没得挑剔的。”
王有才说道:“爹,此事不妥。丁大人乃是典型的文官,对习武之人极度厌恶。”
王荣华愣了,半响后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们一个月后去州城,多备厚礼,准备订亲。”
顿了一顿,王荣华又说道:“儿啊,如果你四年后中了进士,官场上更加需要有人扶持。难得丁大人如此赏识你,不能错过啊。”
王有才无奈,只能先应着,到时候再说吧。
次日,众人收拾行李,准备回沛县王家庄。
忽有醉仙楼伙计来报,白石郡铜牌捕头牛登峰求见。
王有才奇道:“他又来干什么?请吧。”
正在帮忙收拾行李的王掌柜,急忙出迎。
一会儿后,牛登峰踏入独门小院,嘻嘻见礼:“见过王解元,牛某又来叨扰了。”
王有才说道:“牛捕头客气,请坐,上茶。”
牛登峰落座,一番寒喧后,说道:“王解元,杨将军征剿虎头山,抓了不少俘虏回来。据俘虏交代,朝廷钦犯古松、时运二人,是因为追踪原润县县尉西门雄,才上虎头山的。”
“西门雄一家,躲到虎头山,却与王解元及牛秀才关系甚大。前些日子,传出古、时二人身在虎头山的彭石秀才,失踪前的最后行程,正是醉仙楼。”
“彭秀才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前来拜访王解元?刚刚让众闲汉传出骇人消息,却有心思前来为王解元贺喜,古怪!”
王有才说道:“是很古怪,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牛捕头,彭石兄弟你找到了吗?古、时二人你抓到了吗?原先虎头帮为祸白石郡,你这个铜牌捕头有所作为吗?”
牛登峰一时语塞,说道:“这个吗……我们一直在努力。”
王有才冷声道:“牛捕头,王某即将回沛县,无暇奉陪。请有话直说,长话短说。”
牛登峰本来是得了虎头山俘虏的口供,总是觉得王有才在这里面干系甚大,苦无证据,又理不清头绪,烦得要死。
若王有才是普通人,牛登峰早就把他带回衙门,严刑拷问。
无奈之下,牛登峰鼓起勇气,来到醉仙楼,只为言语试探,观察王有才的反应。
王有才应对亳无破绽,反过来几句诘问,让牛登峰非常被动。
牛登峰毫无所得,只能说道:“王解元昨日在大雅学堂,一人挑战一大学堂,创出传世佳作。牛某虽然是一介武夫,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顿闲扯之后,牛登峰悻悻而归。
大牛轻声说道:“这个牛登峰,不愧是铜牌捕头,有两把刷子,还真的怀疑我们了。”
王有才说道:“也就两把刷子罢了。如果丁大人还在白石郡,再借他一个胆子也不敢登上门来。”
众人踏上归途,一路平安,回到沛县王家庄。
花了几天时间,王有才详细制定了学习计划,哦,当然是大牛的学习计划。
在普及经典史籍的基础上,重点刷题做经义解析,一天写一篇不同类型的文章。
时间没有那么急迫,王有才给大牛留下不少的练武时间。
让大牛读书,是牛屠夫的心愿,也是大牛晋身的途径。
其实王有才觉得,大牛更加适合当一个勇猛的武将,他的人生舞台,应该是在战场上。
接下来的日子,大牛愁眉苦脸的温习功课、刷题写作业,喜笑颜开的打熬力气、练习武技。
王有才呢,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后饮“早”茶,品美食。
吃饱喝足之后,随手翻一翻宋夫子辛苦寻来的大儒新作、时事文章,然后去练习拔剑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受上一世某个著名小说家的影响,王有才深深的认同这一点。
王有才努力让自己成为天下最快的男人。
目前自己绝对算不上最快,所以王有才也在练习棍技和身法。
当日和鬼刀一战,王有才深有感触。
鬼刀凶狠的刀势和诡异的身法完美融合,让王有才吃尽苦头,也带来了很多启发。
鬼刀内劲其实不如王有才,但是刀势揉合身法后,却能压制王有才。
所以这几天,王有才一直在尝试,把古松的棍技和时运的身法,融会贯通。
棍技和身法才初步融合,快剑和身法的融合却出乎意料的进展快速。
“或许,是因为棍技和身法都是独立成系的,所以更难相融?而快剑无迹,随心所欲,更加契合身法运转?”
王有才如此猜测。
至于内劲,早已到达瓶颈。
王有才天生神力,修练时运的内功心法后,体格爆发力大有长进,内劲也是突飞猛涨。
可是现在,任由王有才如何苦练心法,体力不再涨,内劲也还是老样子。
不想那么多了,王有才甩了甩头,身形诡异的在空中扭动,突然落在大牛的身边,青锋剑已经削断大牛的几根头发。
大牛专心练习棍技,没有受到王有才突袭的影响。
无他,习惯了。
面对王有才的挑戏,大牛只能默默地承受。没办法,打不过这个变态。
“少爷,少爷。”
王德站在院门口,隔着紧闭的大门喊道。
王德等有限的几人,已经知晓王有才的部分秘密。但是谨慎的王荣华,还是不准他随意进入后院。
王有才身子一个挪腾,来到门后,打开院门,问道:“何事?”
王德说道:“少爷,小姐回来省亲了,老爷让你去花厅相见。”
王有才眼睛一亮,说道:“我姐回来了,太好了!大牛,大牛,走,去见我姐。”
王荣华原有二子二女,可惜大儿大女都早夭,王有才都没有见过。
三姐王有银,比王有才大八岁,四年前嫁到润县。
夫家是书香门第,五代秀才公,誉载润县,家产殷实。
王有才的姐夫,五年前过郡试中的秀才。苦读三年,前年雄心壮志的前往州城参加州试,可惜未能中举。
对这个三姐,王有才有很深的感情。
长姐如母。
王有才自幼丧母,正是三姐王有银给了王有才不一样的母爱。
世人常道王有才生而知之,其实,王有才在娘亲的肚子里,就有成人的智慧。
老娘亲高龄产下王有才,自己大出血而亡。王有才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只能哇哇大哭。
新生儿王有才,得了产后抑郁症。
正是三姐王有银,用她温柔的怀抱,暖和了王有才那颗孤寂的异世心灵。
想起三姐,王有才的耳边响起那甜美的歌声。
那是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孩,怀抱一个幼小的婴儿,唱着甜美的歌曲。
三姐嫁到润县后,除了新嫁妇回娘家的那次,只有在三年前和姐夫一起回娘家一次。
这个年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除非娘家有大事,否则出嫁的女儿,极少可以回娘家门。
王家庄没有女主人,王有银夫家家规森严,更不会轻易让王有银回娘家。只是逢年过节时,由姐夫送礼上门。
三年前,正是王有才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震撼人心,声名远扬。夫家格外开恩,三姐得以和姐夫一起归来。
王有才和大牛赶到花厅,看到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安静的坐在椅子上,满脸疲惫和憔悴。
“三姐!”
王有才暂时抛却心里的疑惑,兴奋的叫道。
“幺弟。”
王有银看到三年未见的幺弟,脸上绽放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王有银站了起来,用手掌虚比身高,说道:“幺弟,已经比三姐还高了一丁点,将来肯定是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王有才嘻皮笑脸的说道:“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喂大的?”
坐在上首的王荣华,笑骂道:“没良心的,你是爹我养大的。”
王有才说道:“爹,我说的是喂大的。小时候,可都是三姐喂我吃饭的。对了,三姐,这是大牛。”
大牛上前见礼,有些拘谨的说道:“大牛见过三姐。”
王有银柔声说道:“大牛兄弟,爹和我说过你的事。以后,我就是你的亲姐姐。”
大牛恭声说道:“好的,三姐。”
王有才问道:“姐夫呢?我外甥呢?”
王有银眼中的神彩骤然黯淡,说道:“他们没来。”
“咳。”
王荣华轻咳一声,长叹一口气,说道:“有才,大牛,你们坐下,且听我说来。”
四年前,王有银远嫁润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次年,王有银就生了一个胖小子,当时王荣华还带着王有才前往贺喜。
幸福的生活,只有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