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急匆匆地大步走了,程瑶佳看着他的背影愣神了一会儿,听着一行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这真是用过了就扔啊!转而又想着他说的晚上过来用膳,不禁浮想连篇。
过来陪我用晚膳!用过了以后呢?会在瑶华宫过夜吗?那么…
程瑶佳想着今晚可能会睡了皇帝,莫名的心情微微激动起来。以前世的标准,她这是找了一个最高长官…不过,转念又想着自己不知道已经是他的小几了,就没了刚才的那份激动,意兴阑珊起来。
一根不知道被多少女子用过的公共黄瓜…嗯,想像力丰富的程瑶佳赶紧摇摇头,停止胡思乱想,可别恶心到了自己,若有导致晚上吃不下饭就亏大了。
隆正皇帝不知道自己的贵妃在嫌弃他脏,还以为自己愿意去瑶华宫,不论是用膳或者是陪睡,都是他给予女人的天大的恩典。
此时,他的心里有了更加完善细致的处理意见,兴冲冲地出了瑶华宫,脚下似安装了风火轮,后面的侍从小跑且跟不上。下了山,翻身上马,打马扬鞭,飞一般地回到御书房。
从抽屉里找出原来就存有的前太子的画像,细细地审视了片刻,执起工笔,笔尖轻轻地向砚台里点一点墨汁,在其耳垂上轻点了一颗芝麻粒大小的黑痣,然后,又将从前早已经写了一半的祭文拿出来,添加,修改,终是成就了一封情感丰沛的好祭文。
隆正皇帝以第三者的身份先读了一遍,感动了自己,觉得绝对会感动天下人,让天下人以为自己与他是多么的兄弟情深。最后,一串旨令让太监们传递了下去,宣中书令以及门下的侍中晋见。
~~~
下过雨,天气又更加凉爽了一些,空气也更清新,正适合睡觉。
凤仪宫,皇后娘娘已午睡了起来,边由大宫女金钗为自己梳头边听着大宫女琉璃的悄声禀报,听完各宫的消息,她也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说什么,摆手便让琉璃退下去忙自己的事情。
皇帝去瑶华宫可能是因为他的心里不痛快,他想求堂侄女杨德容进宫的旨意被祖父以钦天监宣布的警言为借口驳回了,他的心里肯定不痛快。
哼,不痛快便不痛快,不痛快又如何?他不痛快总是好过自己不痛快。这才登基三年,他的脚根且没有站稳,居然就想卸磨杀驴。
皇后想想皇帝的行为,心里犹自气愤,不过,再多想想,又安抚不气了。确如祖父说的,皇位上坐着的男人,总是会多想的嘛。
其实,多想的,还不只是皇位上坐着的男人。
想想三房的堂兄堂嫂夫妻俩,早几年为他们的女儿所改的名字,原本的杨婉容改为杨德容,还说什么是济世大师看了她的八字所提的意见…原来是暗地里藏着进宫来与本宫做姐妹的心思。
那个贱丫头的名字那么一改,与本宫的名字对比着看,不知道的的确会以为她是本宫的堂妹…想进宫来…嗯,说不定她还打着取本宫而代之的狠毒主意。
想到这里,皇后压着涌上心头的怒气,更加细细地思量,慢慢地回忆那个贱丫头的行事,曾经所透露出来的志向,确定了她的心里绝对有取本宫而代之的大胆想法。
再又想想祖父这回不惜得罪皇帝,宁愿送那个贱丫头去守家庙也要阻止她进宫来…肯定是祖父祖母了解了她的心思,不愿意她进宫来祸害本宫。
自古,祸起萧墙的确是家族里的一件很可怕的事,都说千年的世家若是败落皆是因从内里有了祸乱开始。
皇后现在无比庆幸自己没有为那个贱丫头求情,就应该让她清灯古佛,老死家庙。
细细思量半晌,又结合了一些国公府里传进宫的消息…皇后便知道这是那个不要脸的贱丫头早就已经心大了,有了妄想攀上枝头做凤凰的念头,早就对自己的堂姑父起了见不得人的心思。
也不知道那个贱丫头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皇帝有了别样感情的,什么时候趁她不注意在凤仪宫里勾引了皇帝的…
她不禁仔细地想了想那个贱丫头几次听召进宫来的情景,好像是见过了皇帝二三次,不禁恨的咬牙切齿地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枉自己以为她是一个好女孩,企图为她指婚给自己的表侄,护国公府的继承人。
~~~
黄昏时分,雨霁云开,一个身量修长的劲衣男子骑一匹玄色的快马进了皇城。在宫门口下了马,丢下马缰,任马儿自在地在原地等候,便向卫兵亮了腰牌,脚步飞快地朝御书房而去。
御书房里,皇帝与几位大人已经商议好了。议政长官中书令王大人拿着已经新拟好了的旨意与侍中马大人,尚书令谢大人,礼部尚书邱大人一起行礼退下。
且待天色黑尽的时候,朝廷便鸣响丧钟,宣布前太子,现为忠庆亲王的李汉基的死询,明日,朝臣再为他致哀,朝廷为他治丧,安排他的庶长子降级继承他的爵位。
做完了这些,前太子的事情应该就告一段落或者是结束了。三位宰相级的长官和一位礼部长官,大家互相对视几眼,表面露出一丝哀伤,内心皆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前太子李汉基的存在,对于朝廷始终是一个隐患。毕竟,他可是当了二十几年的太子。先帝爷又一直宠爱他,谁也不敢说完全了解他的势力,若是他不那么心急,根本没有现在这位皇帝的什么事情。
如今朝廷宣布了他的死亡,总是好过继续留着他的。即使他现在已经逃到了民间,但是没有那重身份,再想掀起浪花且不容易的很。
几位大人正在缓步慢下台价,与快步而来,自右侧上台阶的劲衣男子面对面,对方先向他们几人行礼问好。他们不敢托大,连连道着客气,又忙回礼,待互相问候了二句便错身而过。
几个大人走了二步又不约而同地回头望了一眼正一脚跨进御书房大门的背影,各自在心里作着各种的猜测,不知道这一代的暗卫首领此时回宫有何大事?是否抓到了他吗?他们内部的叛乱又理顺了嘛?
不过,抓到前太子与否,都是他们皇家的事情。他是生是死,也只是需要皇帝的一句话而已。
几个大人按下心里的想法,下完了台阶,便加快了步伐,继续回各自的办公室处理事情,他们今晚须得加班了。
~~~
“参见陛下。”劲衣男子整肃衣装,半跪晋见。
隆正皇帝从奏折中抬头,看了一眼下面行礼的人,“起吧,事情办的怎么样?”
暗卫首领:“属下已经找到了他,他与几个暗卫藏身于相国寺。属下无用,只是清理了门户,除了他身边的几人,却没能要了他的性命,有了尘大师回护于他,属下等不是大师的对手,也不敢过份地冒犯大师。
了尘大师让属下回宫转告陛下,明日,大师将会亲自为他剃度,言道,他如今已经是为相国寺的出家人,佛号,净空。说出家人不会再管红尘中事。请陛下尽管放心。”
隆正帝默默地沉思了几秒,没有开口怪责,反而是笑了一下,双眼微眯地问旁人看来不大重要的事情:“了尘大师回来了?他几时回来的?”
暗卫首领:“是的,大师回来了相国寺。属下不知道大师几时回来的,大师说他已经回来了寺里二三日,到底是二天还是三天,大师没有说明。大师的武艺又比原来进步了许多。”
隆正帝点点头,看着窗外慢悠悠地道:“大师一直痴迷武艺,有大的进步亦是正常。既然是大师开口为他求情,又说了明日亲自为他剃度,便算了。朕看在大师的份上,放他一马。大家毕竟也是兄弟一场。加上,朕原本也没打算要他的性命,是他不知好歹。而今,他得以出家,侍奉佛祖,侍奉大师,也好。你下去休息吧!”
暗卫首领又半跪行礼,“谢陛下。属下告退。”
隆正皇帝摆手,让他下去。想了想,又让李二吩咐个小太监带上赏赐去一趟瑶华宫传话,“告诉佳贵妃娘娘,让她自己好好地用晚膳,朕今儿不得空闲,改日再过去陪她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