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了,对薛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有一番自由式地讨论。
两个题目,任意写一篇。一周后上交。
红风写的:《孔雀东南飞人物的命运》。
明铎写《罗密欧与茱莉叶读后感》。
故事一个发生在中国,另一个在英国。互相讨论,取长补短,也是一种再学习再理解的过程。
星期六放学,住宿生都回家住一晚上,父母都为他们做顿好吃的。
红风没有这种体验。
家中很冷清,爸爸也不知去向。妈妈脸上布满了泪痕,尽管掩饰着,却可以看出红肿的眼泡,痛苦的眼角。头发黯淡,衣服还是上个礼拜那件,没有光鲜。人变委顿了。原本想和妈妈说些话,可怎么张口啊!
晚饭后,妈妈蜷蛐在炕里边,呆若木鸡,也不问这一周的学习情况。几件换的衣服已经叠好,也准备了几个水果。可这些是冰冷单调的,一点快乐没赋予上。红风心里好失落。看看外面的月光,她走出去了。
明铎装着有兴致的样子走进家门,也遇到尴尬的场面。
彩铃在院子里的小木桌上写作业,看见哥哥回来,笔一扔跑向他……笑声象一串银铃儿,被压抑的情绪,一下子释放出来——
“哥哥,你可回来了,家里没人跟我玩,刚才爸爸还瞅我一眼,白眼珠老大……”
“哦,哥哥陪你玩……”
一把将她拎了起来,试图举过头顶;但已不大能了,彩铃已不是那个小彩铃了。
“呀,这么重,哥快抱不动你啦!”他扯她的手,另一手抚摸她的头:“过几年,哥恐怕认不得你了!”
“你去哪儿?”她茫然问。
“哥哪里也不去,就是说,你越长越漂亮,变得认不出你啦!”
“怎么会呢,你过多少年我也能认出你。”
“是嘛,好妹妹,一言为定!”
爸爸从屋里出来了,冲彩铃剜一眼,吼道:
“谁的笔掉在地上?”
“爸爸,是我的,我捡……”
彩玲捡起,后怕得像寒蝉不吱声。
明铎不解地看爸爸。
爸爸的脸囚着,好似别人赖他的钱不还,闷闷不乐……不是往日放学回来,还接过他的书包,问这问那……父亲铁塔般身躯,棱角分明的脸儿,是明铎孩时的自豪,从那嘴巴里有说不完的话,逗不完的乐子……每当黑天,爸爸没回来,他都和妈妈在熄了灯的炕上,静静等待爸爸那熟悉的脚步声,以及走到院子时亲切温暖的咳声……每当这时,妈妈和他等待的心一下子活了,妈妈笑着望他,他也乐着望妈妈,这个小家,一下子开心了,活跃了,什么忧愁都没有了。
那时候,饭孬,衣服孬,家徒四壁,可一家人心紧紧贴在一块儿,有使不完的劲,似乎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爸爸出门办事牵挂着老婆孩子……每每从眼睛里读出爸爸对妈妈,妈妈对爸爸的依恋、欣赏……妈妈的脸往往在那一刻由润黄变红晕……明铎从爸爸手里接过又脆又甜的红苹果,无比幸福地看着爸妈脸上跟落日时,村南波光潋滟的水库相似时,有说不出的崇拜,有说不出的滋润和踏实——爸爸扯着妈的手下炕,痴情地笑意盈盈;妈妈身段柔软的,紧紧依偎着进了东屋,门尚未关严,就禁不住嘻嘻笑着……
“熊样!她碍你眼啦?你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就一支笔吗,我看样子用捶砸碎它,我再叫你吼!”妈的脸儿又黑,腮骨又凸棱着,心火使得眼睛干涩,满脸阴云,看了让人既难受又可怜,好不容易刚才的高兴劲,也跑没了。
小彩铃转动黑眸子看着爸妈,更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抱怨……
爸爸听了火药味的“炮轰”,象吃了几颗苍蝇闷闷不乐,那表情窝囊极了……明铎联想到了前些年,家里养了一只灰褐色的猫,集深沉、活泼、狡猾、可爱于一身……忽一日,它病了,萎靡不振……猫孩儿瞅着趴在窗台上的猫妈愁眉苦脸,一动不动,就围拢来以爪子逗弄,以期恢复往日欢悦神采……猫妈不理,深陷苦恼……再逗之,猫母烦了,尖利一声,呲牙咧嘴,施以爪子……猫孩吓了,悻悻而去……
晚饭吃的没滋没味,明铎出家门,向村南走去。
月光照万物。
龙凤村的水库有百十亩大,象玛瑙镶嵌在青树环绕的坝内,与月光辉映,熠熠莹莹,把周围的草木也映的光润柔和,奇形怪状……借此良宵美景,鱼儿也不甘寂寞,啵啵地跃出水面,拘身嬉戏月光……四面垂柳高槐,荫浓如庇。云朵似絮,月挂中天。几何时,月亮啊眉毛一样窄,渐渐镰刀一样宽,如今如此丰满,环宇同照,遨游银汉——明铎情不自禁诵咏唐朝诗人缪氏子的《赋新月》:
“新月如弓未上弦,
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
三五团圆照满天。”
诵罢,感慨系之,情绪亢然。俯身捡起小石子,抛入水中——趵趵……咕咚一声!惊起一只水鸟,沙哑一声叫,扑进黑暗的静寂里……
忽然,另一首诗从东边堤上,如琴声缓缓飘来: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圆韵缥缈,如空谷传音……
明铎向那人影走去。
影子倚在柳干上。
婆娑的垂柳,覆住她上半身;一阵微风,细细甜甜……
“红凤,是我!”
俩人并肩,望着金色的水面。
他俩所读的课外书,就有***青少年时代,游泳锻炼身体的故事——强壮的体魄,坚定的意志,与后来成为伟人密不可分。小学时候,体育课期间,老师偶尔带学生去河里洗澡,男生去上游,女生去下游,把学生美的互相撩水打仗,不亦乐乎。老师不敢带去水库,怕有闪失没法交代,丢了饭碗。所以,学生中会游泳的极少。明铎不甘心,初中快毕业时候,暑假期间跟随大人们来到水库,学着游泳。
开始胆子小,不敢真正游,只在浅水练习狗刨,偶尔蒙着胆子往里游,漫到脖子处,身体便浮起来,吓得手忙脚乱往回扑腾。
上岸回家,去找红凤。红凤开导他,小心试着往里游,不过基本功要有,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不游先怯,一辈子学不成。
他琢磨她的话是对的,如果当时不以水深而害怕,以平常心去游,兴许进步会更快些。
再去,他离人群稍有一点距离,试着往深处游,感到害怕的时候往回游,这样几圈后,就敢往里尝试……又学仰泳,这为以后自游提供了技能,节省了体力。
有次红凤来洗衣服,好些家庭妇女也在洗。女人洗着,有时抬眼无意识地瞥一眼光腚洗澡的男人……远远的,也看不清此谁彼谁,男人也看不清洗衣服女人的脸。
洗完了,要从堤上过。女人特意扭头往村子看,耳边是男人一阵大喊大叫的让人脸红的浑酸话。
红凤最后一个洗完,洗澡的都走了,刚才还鸭巴子吵湾般的大水库寂静了……太阳隐进云彩去,四周堤上的柳槐垂青张绿,郁郁葱葱……岸边微浪轻吟慢涌……蓦然,一双鞋、一条裤子,惊现岸边,无异刺伤了她的眸子……
她脑际闪过三大爷家的顺子,也去湾里洗澡,从台子一个猛子扎下去,插到了淤泥中,再也没上来——最后在湾边上,发现他沉寂的衣服和一双鞋,待村人将尸首捞出水面,绝望的哭声催人泪下……
她越看越不敢想——这鞋、裤子分明是明铎穿的,太熟悉了,人哪——她心咚咚跳,血涌上头顶,对着水库撕破稚嫩的喉咙,忘情地喊:“明铎——明铎——”声音在滚滚热浪中,与树上的蝉鸣较着劲儿……水,依旧光平如镜;蝉声,已旧聒噪……
她声音颤抖,洗衣盆可怜绝望地咚一声掉在堤上……
“唉!我在这——”树底下传来了清脆的声音……红凤狼藉泪水,失神的双眼,奇迹般地看着明铎光着月色的上身,穿着短裤,从如画的树荫下爬出来,一脸的平静……她额手相庆,重生的似乎是她……
那一刻,没有风儿吹得树叶响,没有聒噪的蝉鸣……只有她和他,宛如孩提时那个月夜的麦场……她禁不住跑下堤去,怕失去地握着他……
待一切恢复了,才有了刺眼的阳光,悦耳的蝉鸣,以及唰唰的树叶声……
这是第二次相拥,二人感受了唐诗宋词外的另一种情愫……
第一回是有次暑期的中午,他惯例地要南北畅游个来回……没想到下水后,天色陡变,阴云突起……游至中流,风起波心,雨似天箭,眨眼间唰唰唰溅起水花,风雨在前,雷声伴后。
常识课讲,恶劣的天气在水中是危险的,触发雷电时有发生。此念一凛,就见对面的高坎上,狂风蹂躏着茂旺的青草儿东倒西晃,纵摇横摆,左右挣扎,间或露出多年陈暗的坟头及灰白的墓碑,分外狰狞,分外刺眼!摇曳纷乱的草啊,象是从坟墓里跳出的肢体,一时之间,疯癫穿越,手舞足蹈……炸雷咆哮,雨帘斜注,周遭珠溅,腾雾迷烟……陷于孤寂之下的少年,乱了阵脚……明铎退也恍惚,进也茫然,顿生“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顷刻力不从心,腿软无力,胳膊胡乱摆划,淡定与节律,荡然无存……耳朵不分东西,眼睛不辩南北,象只落水的哀犬……“正天地之悠悠”时,岸上传来急切的冒喊声,隐约伴随着歌声,象击打的石漂儿,由远及近,来到明铎的跟前:
“……欢快的笑脸……
少年,少年,…的春天。……
明铎朦胧地看到,堤上那彩色衣服的女孩向他招呼,为他放歌一曲,顿注信心,顿生力量——那红花白点衣服的女孩不是别人,正是红凤……
明铎调整方向,向着彩色衣服所处的位置渐渐游去……
……
“我们学习锻炼。
时刻准备着。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游上岸,红凤把雨衣罩在他身上,说:
“你向村南走去,我就知道你来游泳……”
明铎张口大喘,摇摇欲坠,如赦重生般握住红凤……
……
今夜,二人徘徊在坝堤上,都清楚彼此家庭所遇到的状况,这困厄也将把两家孩子互往的桥板抽走……
柳枝拂水,若头儿低垂;絮儿飘零,似涕泪涟涟……月光昏昏,水面愁愁……草虫唧唧,残音幽幽……
“红凤,作文写好了吗?”
“差不多。”
“《孔雀东南飞》你怎么理解?”
“两人在人间难为伉俪,在地府变成孔雀也要向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啊…”
明铎:“千百年传唱,千百年悲剧不断,这才是真正悲哀所在!”
“是呀”,红凤感慨地:“一千多年前作者创作它,想不到悲剧仍在今天重演,这是为什么?”
“以前是封建时代,现如今我们决不能让这毫无人性的悲剧在我们身上发生,你说呢……”
“若发生,我俩读书人还有什么资格谈天论地;我们为什么替他们而活着,为什么不能为自己活一回呢!人只有一次生命,宝贵的生命,岂容糟蹋……”
“红凤,你说得太好了,我头可断血可流地拥护你,赞成你!”
“傻样!干吗头断血流,我们就是普通人,什么也不缺的普通人,那样太不吉利……”
“我只是一说,打个比方嘛!也表明我的立场。”
“真的?”
“我发誓……”
红凤打住他:
“发誓只给庸人听,我们不需要……只要你我坚定,未来的路上没有跨不去的沟坎!”
“红凤,我们走着瞧吧,决不能输给别人……别人也休想拆散我俩的友谊!”
红凤禁不住流泪,婆娑闪烁。
云彩走了,月亮澄碧如洗;光洁剔透,美仑美奂……柳絮扑在脸上痒痒的,柳枝拂戏水面,如少女采莲……
水面静静,堤上寂寂……
啊,醉人如画的月夜……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两个读书人,情不自禁徜徉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韵味里,陶醉,难以自拔……
“该昏的…快回家…”——村外小道,乍然,传来如兰发怒的声音。
“小劈柴的,快滚回去……”——不远处,巧云扯着铜锣似的嗓音。
今宵,月色水色交融,素如白练……
青蝇染白,只能刹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