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边星辰异动。原本是晴空万里,此时却是乌云蔽日。天边金乌浮动,惹得城中众人惊呼: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难道妖族又要大举进犯?”
“我看未必,想必应该是哪个大诗人又晋升到诗仙程度了。听说李太白晋级诗仙之时,连降三日大雨,而且雨中还有酒味咧!”
“去去,你以为诗仙那么好晋升的啊!我大火国这么多年,也就只有李太白一个人晋升为诗仙啊。要我看,说不准又是有什么人吟出绝妙好诗来了。”
“绝妙好诗?那之前几次绝妙好诗怎么没有这种现象出现啊?”
“呃,这个我也不知道了。”
城中议论纷纷,而廖县令显然也是感应到了这种异象,眼神不禁朝天边斜睨过去,先是发出一丝忧愁和警戒,突然间却又开眉大笑,像孩提一般喜怒无常。
“爹爹,您为何如此?”
廖伶伶眼见廖县令如此,不由得大惊失色。记忆中父亲从未有如此表现。她再望了一眼天边,那金乌越来越明显,已经将乌云压了大半,强有出头之意。廖伶伶也是不懂,便将眼睛投向了父亲的方向。
“我人族之幸!我人族之幸啊!又将要有绝妙好诗以上级别的诗作出现!不,至少是绝顶好诗!”
“绝顶好诗?大火国不是已经好多年没有人写出来了吗?甚至连李太白都已经好多年没写出绝顶好诗了吧!”
“不错,不过我敢肯定,这首诗绝对不是李太白写的。这种气势和李太白完全不同,不是飘逸,也不是沉郁,更不是忧愁,不是悲哀,也没有感伤。”
“那是什么?”
廖伶伶简直要被父亲说蒙了,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我也不懂!诗还没有写完,但是这种气势,我从未见过!这种柔中带刚的气魄,我也从没有见过!”
此刻,正在饮酒作乐的柳一刀和韩明德也是感应到了天边的情况,但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只不过是偶然的气候变化,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但正在对妹子上下其手的司马北却是惊讶得目瞪口呆:
“绝顶好诗!绝顶好诗!”
房间之中,刘闯仍是不慌不忙,沉静地躲着步子。
良久,在三人关切和期待的目光中,他终于吟唱出最后两句: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此两句一出,天边金乌冲出,乌云再也无法压抑,被狠狠地推到一边。万丈光芒被释放出来,天空重新恢复了光芒,而且显得比方才更加夺目。
数百只银色的巨翅雀鸟从金乌罅隙边齐排飞过,引得路人侧目。
“这是什么情况?”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了个去,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可是这些路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一首绝顶好诗,居然出自于一个诗气还不足四级的小诗人之手。
刘闯吟出最后两句之后,长长呼了一口气,一切尘埃落定。这首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写在北宋亡国之际。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八月,金兵再次进攻开封。闰十一月,开封陷落。第二年二月,金人废黜徽钦二宗,导致北宋灭亡。
南宋建炎元年(1127)十二月,李清照与丈夫数十年收藏的金石古玩字画付之一炬。背负着亡国之恨、丧宝之痛的李清照对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的南宋政府表示了强烈的愤慨。
据说,当时这句诗引起了巨大轰动。李清照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讽刺了南宋政府苟且偏安,引起了人民心中的共鸣。更叫人啧啧称奇的是,写就这诗作的却是一个弱女子。一个弱女子尚且有这样雄浑的气概,那些身壮如牛的大男人却个个贪生怕死,真是令人感慨唏嘘。
而刘闯写作这首诗的用意,也是为了激励自己,叫自己不要被眼前的这些宵小惧怕,你们算得了什么,难道我刘闯还比不上一个女子有气魄吗?
不过,对于这个大陆上的人来说,这首诗当然是实实在在的刘闯出品。不仅仅是刘闯面前的三人惊呆了,甚至连正醉卧高吟的李太白微醺之时,耳畔也忽而传来了《夏日绝句》的回响: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好诗!首联对仗公正,气魄阔大。末句用典,借古讽今。整首诗无一个难字,却是浑然天成,如沧海之巨流!”
李太白又抿了一口美酒,突然间放声高呼道: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四人!”
听到他这么说,身旁的几个酒友马上就笑出声来:
“太白,我看你是喝糊涂了吧?我记得你这诗原来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吧?怎么今天凭空加了一个?”
说话那人面如红钟,黄鬓垂眉,正是写“少小离家老大还”的贺知章。他一向最喜欢和李太白喝酒,更是喜欢调侃这个诗仙。不过平常和李白的打趣中,由于嘴拙,他几乎总是落了下风,总要被李白奚落。可是今天,他似乎终于找到了李白诗中的破绽,哪能轻易放过了。
“哈哈,你懂个球。原来是三人,现在变四人了。你可知那多出的一个人是谁?”
李白又喝了一口酒大笑说。
“哦,是谁?”
旁边的一个胖和尚笑眯眯地说道。他便是举世闻名的佛印和尚,心宽体胖,看起来活像一个弥勒佛。
“和尚,”
李白转过头去:
“刚刚吟出绝顶好诗的人!”
“哦?”
佛印和尚倒来了兴致,一边喝酒一边摸着自己的小山般隆起的肚子说:
“是子美?”
李白摇了摇头。杜甫的诗是很不错,但绝不是这个路子。这首诗中的雄浑气势杜甫虽然也写出来过,但杜诗中的悲怆感在此诗中却是没有的。反之,这首诗粗中带细,也是杜诗中少见的。
“那是辛弃疾那个老将军?”
李白仍是摇了摇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本人是个军人,所写的诗词也跟普通文人大为不同,那种英姿飒爽的感觉在这首诗里也是没有的。
“是李贺那小子?”
贺知章也不禁加入了猜想的行列。
“他写不出来。”
“是陈子昂?”
李白又摇头,说:
“好了,你们也都别瞎猜了,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名气,所以你们就算猜破了头也想不到。说实话,连我也不知道他是谁。”
“怪了,”
贺知章嘴里嘀咕着:
“没有名气的人居然能写出绝顶好诗,而且气势上柔中带刚,颇有女子写诗的风格,我也真是没见过。我也不相信有女人能写得出绝顶好诗。”
佛印又摸了摸自己那圆滚滚的肚子:
“有趣。”